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改革开放

2019-01-26 23:19舒建华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共产主义生产力改革开放

舒建华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所,广州 510053)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国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下,我国改变了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落后面貌,改变了落后被动的国际局面,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升。道路问题至关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证明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改革开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改革开放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具体实践,既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又与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相一致。改革开放是共产主义进程的一部分,或者说共产主义在中国现阶段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改革开放上。

一、改革开放40年的几个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40年,在这40年里,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对社会主义有了更深入、更准确的认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以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的精神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发展道路。站在40年的节点上,纵观改革开放40年,从各个时期的主要特征和主要任务来看,可将其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我们面临不同的国情、不同的发展任务。

第一阶段,突破对社会主义的僵化认识。1978年在全国范围内由上至下进行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全国人民集体进行的思想解放大讨论。这次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扭转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僵化认识,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我们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基础。通过真理标准的确立,全国人民在思想上达成了共识:没有一个现成的、特定的社会主义模式,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马克思恩格斯作为共产主义的先驱者,没有提供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设计,也没有提供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框架,而已有的苏联社会主义实践模式日益暴露出其弊端,照抄照搬苏联模式对于国情不同的中国来说,不是一个明智之选。那么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中国的社会主义将走向何方?中国的社会主义将按照何种模式来建设?这些问题在以往的理论和实践中均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但是通过思想上的解放,人们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1〕225。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提供具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但道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真理,那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来说,立足于落后的社会面貌,发展生产力是重中之重。中国的社会主义模式只能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方向不动摇的前提下,通过中国人民依据现有国情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一边实践、一边总结经验、一边探索来形成。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不能从教条中来,也不能从僵化的模式中来,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才能探索出来,这是思想解放后中国人民从上至下达成的思想共识,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阶段,探索具体的社会主义体制机制改革。有了思想上的共识之后,改革开放就开始从思想认识领域转向具体实践领域。进行体制机制改革,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必要前提。只有这样,才能集聚全国力量于经济社会建设中来,才能集中精力解决落后的生产力问题。在实践领域,认清“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1〕148,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伟大创举。在此之前,绝大多数人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解是与计划经济绑定在一起的,在一个社会主义社会实行市场经济无疑具有开创性意义。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换骨为社会主义社会,跨越了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但是与世界水平相比生产力落后是事实,同时期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比较发达也是事实。我国要发展,不能闭关锁国,而要借助和利用世界先进发展成果,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中国紧跟世界大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并不是相互矛盾的,社会主义是社会性质,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所用,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关键在于如何运用这种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我国可以把握国际开放机遇,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国际的挑战。

第三阶段,成就与矛盾作为改革开放的一体两面呈现出来。在思想和体制机制都实现了巨大转变的基础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个时期改革开放成就与矛盾同时存在:一方面,我国在经济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人民生活水平均得到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产生了贫富差距扩大、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发展模式产生的问题,因为在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急功近利、重效率轻公平、抄小路近路等发展思路及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效益等做法。发展成就与矛盾问题是改革开放的一体两面,不能因为存在的问题而否定改革开放的大方向,也不能因为所取得的成就而忽视产生的问题,而应该结合这两方面探索更高层次、更科学的改革开放路径。

第四阶段,改革开放再升级,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总结经验,巩固成果,解决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根据社会矛盾的变化寻求更好的发展模式。新时期,成就与矛盾并存,如何缩小贫富差距、改善民生,如何使发展与公平二者兼顾,如何转变初期的发展模式等,是当下的主要任务。这就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升级,其起点更高,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相结合,实践探索与政策引导相结合。这种状况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也是分不开的: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奋斗,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我们的发展方式、发展目标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仍是改革开放的鲜明特征,但除了经济,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均是改革进一步追求的目标。以往由于底子薄、基础差,我们始终围绕生产力发展这一核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如今,基础平台高,我们对于发展的要求应该更高更谨慎,不仅要求发展,还要求更好地发展。在开放格局方面,我们也需要转变被动的、低层次的开放局面,以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格局来形成新的开放层次。

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辩证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立足现有基础、总结经验、继往开来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探索更加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道路,这个具体国情既指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也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发展时期的具体国情、具体社会矛盾。新时代的改革开放承前启后,既是对改革开放总路线的延续,又是改革开放新格局的起点。

二、改革开放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具体实践,它不仅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方针在我国展开,更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在我国展开。改革开放是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运用到我国具体社会建设中的典范。

首先,改革开放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在任何社会发展阶段中,生产力都是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不同程度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着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整个人类社会的形态。但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发展过程中并不始终处于相适应的状态: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时,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状况不相适应时,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此时,应该改革和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形成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正因此,马克思对当时生产力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进行了批判,其批判并不是一种道德批判,而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私有制)最终将束缚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根据当时落后的生产力现状,将发展生产力定为主要任务,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埋头苦干搞建设。改革开放行至40周年之时,生产力水平已经得到大幅提高,社会物质基础日益雄厚,但与此同时产生了贫富差距扩大、生态环境破坏、体制机制瓶颈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生产关系未能跟上生产力发展的步伐,旧的生产关系与新的生产力不相适应,不但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甚至会限制和束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改革开放再升级,就是要在坚持生产力发展不放松的基础上,调整生产关系,以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全面持续发展;要在以前注重发展的基础上,同时注重“如何更好地发展”、“为谁发展”等问题。

其次,改革开放体现了人类社会是不断辩证发展的,一切社会发展形态都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恩格斯曾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2〕。世界的本质不是现存事物的堆积,而是事物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旧事物被新事物所代替,新事物在未来又被另外的新事物所代替,这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尤其如此。所有现存的社会结构、社会形态、社会事物都是暂时性的,都会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被扬弃,被新的结构、形态和事物所代替。而对于个人、民族、国家、社会来说,只有紧紧抓住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运动规律,预测新的发展趋势,才能抓住社会发展的主动权,避免在历史浪潮中被抛弃、被淘汰。改革开放就是顺应人类社会不断辩证发展的趋势,以动制动,在运动实践中抓住规律,在变化中求生存、图强大。改革,就是要改旧革新、去弊存利。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改革开放是一项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永不完结的事业,我国的改革开放也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我们始终保持不断改变、不断进步的心。

再次,改革开放体现了人类社会内部各个要素绝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开放、融合、发展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关起门来搞建设是行不通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闭关锁国会使一个国家在历史的潮流中落后,只有以开放的姿态主动进入世界历史潮流中,力求在这个过程中抓住发展的主动权,才能有立足之地。从开放的角度来说,外部环境的纷繁复杂既是挑战,是各国之间的角力,也是机遇和资源的共享,运用好这种机遇和挑战将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半功倍。未来世界发展是一个共融合、共命运的格局,各个国家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经济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甚至政治文化问题都越来越演变为国际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这些都充分说明,开放是一个已然进行并将长期继续进行的趋势,我们要做的是如何顺应这种趋势,提高我们的开放格局和水平,将机遇和资源更有效地应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来。

改革开放既从根本上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历史潮流中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又抓住了发展主动权,将被动局面转变为主动主导的局面。历史不断告诫我们,避免被历史拍打到岸边的唯一办法就是成为历史的弄潮儿、成为历史的推动者和创造者,牢牢站立在历史潮头。改革开放就是对人类社会保持前瞻性视域,保持开放性立场,对存在事物保持反思和批判的态度,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实践过程。

三、改革开放与共产主义运动具有一致性

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改革开放不仅仅是现阶段的任务,还与共产主义运动辩证统一,与最终的崇高目标相统一。

首先,改革开放是共产主义进程的一部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共产主义运动在一国范围内的具体实践。从这个层面来说,改革开放是中国的事情,也是世界的事情。改革开放不仅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对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亦具有很强的参考作用,影响着世界格局。苏联解体后,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且在世界格局中站稳了脚跟。因此,改革开放的胜利,也是共产主义运动取得的阶段性胜利,它的影响和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其次,改革开放与共产主义都是一个不断辩证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曾经指出:“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测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3〕共产主义与其说是一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社会目标,不如说它是一种批判的精神,是对人类社会辩证发展规律的把握,更重要的是不断改变现存世界的实践指向。“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4〕539。改革开放就是这样一种精神、规律和实践指向,它永远不会停滞不前,而是永远以实践的维度保持对未来的开放态度,归结起来就一句话:它在批判并改造旧世界,发现并建设新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改革开放同共产主义一样,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4〕197,是现有与应有、消灭与建构之间的辩证发展过程。

再次,改革开放与共产主义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即人的解放。无论是改革开放还是共产主义,其最终的价值取向都是人,是满足人的需求,提升人的生存境遇,实现人的解放。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的需求不同,人的解放也相应具有不同的层次。

物质解放是第一要务。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要是基于当时的生产力落后状况。因此,解决物质上的匮乏是彼时的主要任务,这一任务主要是根据当时社会发展需要而定的〔5〕。物质是人的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改革开放初期的目标就是改善这一基本条件。事实上在任何社会形态中,人的基本物质需求都是基础,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也是如此。“共产主义决不是人所创造的对象世界的消逝、舍弃和丧失,即决不是人的采取对象形式的本质力量的消逝、舍弃和丧失,决不是返回到非自然的、不发达的简单状态去的贫困”〔4〕217。改革开放和共产主义最初要解决的问题都是物质问题,在匮乏的物质基础条件下无法实现共产主义。

政治层面的体制机制改革是现阶段改革的关键。改革开放进展到一定阶段,物质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人的需求则从基本的物质需求上升到社会权利、公平正义、法治等制度性层面上。在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基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要做的就是“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6〕。生产力的发展只是基本目标,下一阶段的目标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地拥有和支配这种生产力,共同地享有和支配生产力创造的社会财富,共同地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保障。新时代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在向这个阶段转变,这是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具备的一定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寻求人的进一步的制度性层面上的解放,是人对物的独立性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制度层面上的解放目标比物质层面上的解放目标更为复杂,改革开放的任务也就更加艰巨〔7〕。

精神的解放是最终目标。物质解放、制度解放是人的解放的基础和前提,而人的解放的最终形式必然体现为精神层面上的解放。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这样描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4〕185。共产主义的最终价值取向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每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存在状态是自立而自足的,社会呈现出来的状态是文明的。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节点上来看,我们的改革开放已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巨大的成功,但站在人类历史发展、人的解放诉求的角度上来看,我们的改革开放还处于初期,距离我们的最终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结语

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我们的道路是正确的,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改革开放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既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牢牢把握住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改造我们的社会,又在最终的实践取向和价值目标上与共产主义保持一致。改革开放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又开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条道路没有任何其他的理论或实践作为具体参考,而是中国共产党以开创进取、突破陈规的精神,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实践出来的,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8〕。

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中产生的问题也同样纷繁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大的方面:从发展方式上来说,尽管近年来我国在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但总体来看,40年来的发展模式主要还是以消耗型、粗放式、低层次发展为主,主要以消耗能源、材料换取发展,粗放式经营,产业结构在国际经济格局中仍主要处于低端,民族自主品牌较少,高端核心技术欠缺。这种发展方式在初期依赖能源、材料、劳动力等优势发展势头迅猛,但从长期发展和国际竞争中来看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从目前来看,由于传统制造业等低端产业的竞争优势逐渐消失,而高端产业、自主品牌又尚未充分建立起来,资金大量流向金融股票、房地产等市场,用于社会再生产的资金不断萎缩,这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转变发展方式是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决定了下一阶段改革开放的成果。我们是否还能再创造另一个更加辉煌的40年,甚至是若干个辉煌的40年,就看我们的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否能够顺利完成。从发展结果上来说,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先富带动后富,现如今一部分人抓住改革开放的时机先富起来了,但是先富带动后富进而实现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总产品、总财富不断增加,但是社会成员的贫富差距却不断扩大,这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不相符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富差距过大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9〕。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不只体现在生产力的发达,更在于人们共同的生活状况,更在于共同富裕。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了,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也必须提上日程,以之作为改革开放下一阶段的重要任务,才能真正体现出改革开放的马克思主义性质,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无论是对于中国道路的发展来说,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说,改革开放是永恒的主题。只有不断变革,迎接各种挑战,才能掌握发展主动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猜你喜欢
共产主义生产力改革开放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党员干部践行共产主义信仰的现实困境及思考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