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乔丽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以下简称报告)是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1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由于这个讲话抓住了扭转历史的关键性问题,精辟而全面地论述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因此被作为随即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党的十五大通过总结改革开放近20年的历史进程,指出这篇报告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1〕,清晰地揭示了这篇讲话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的伟大历史意义。在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际,站在新的实践高度上,我们认为,这篇报告更加凸显了重要的时代价值。
在报告中,邓小平同志不仅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并提,还将解放思想提升到当时重大政治问题的高度,赋予了党的思想路线具有时代意义的新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文本。其中,与党的思想路线理论来源相关的有两方面内容:一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不是主观设想的原则与抽象的人,而是可以用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个人。毛泽东同志根据上述原理,结合中国近代国情与革命实践活动,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成语“实事求是”,构建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框架。二是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阐述人的解放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强调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的解放的同时,还根据具体的历史条件(当时他们主要针对德国哲学超越了现实历史发展的特殊实际情况)指出首先在思想领域进行“具有地域性意义的斗争”〔2〕对实现人的解放有重要的作用。邓小平同志坚持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他敏锐地认识到,解决当前中国面临的所有问题的关键就是要解放思想,否则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就无从谈起。在报告中,邓小平同志强调了解放思想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3〕143这样,邓小平同志将解放思想置于重要位置,赋予了党的思想路线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内涵。此后,党的十六大、十八大修改的党章又分别在邓小平同志阐述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后加入了“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新内容,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每一次在实践中取得重大突破、每一次在理论上实现重大创新,都离不开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已成为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整个过程的重要历史经验。以政府与市场关系为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曾经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单一的计划经济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进行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面对着亟待解决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邓小平、陈云、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重新思考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问题,逐渐达成了社会主义也要实行市场调节的共识,并在实践中积极推进,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概念到邓小平南方谈话站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的高度将计划和市场与社会制度相剥离,从党的十四大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地位的认识到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论断,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等每一个党和国家领导人创立的新思想,无不说明我们党在不断解放思想中与改革开放相互激荡、在不断进行观念创新中与实践探索互相促进,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突破,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功推进到了新时代。
在新时代,要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面对着国际国内更复杂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执政之初便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决策和部署,明确将解放思想作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4〕,并将之贯穿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当中。党的中央领导集体认识到,解放思想不是一劳永逸的。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取得突破,就要继续解放思想,以实际行动将改革创新的精神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从而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党的中央领导集体还认识到,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的过程,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统一思想。思想统一了,才能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5〕只有实现思想解放,人们才能在比较辨别中统一思想;只有人们统一了思想,才能凝聚共识,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顺利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十八大以来在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实现了思想统一的结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得到极大地推动和发展。
在报告中,邓小平同志将民主作为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突出强调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加强民主的重要性,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思想,不仅从根本上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为随后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打开了思路,而且成为党重新思考国家治理模式的历史起点,具有深远的意义。
目前,世界上的民主政治制度按照性质主要有两类: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前者以代议制、分权制衡、两党或多党竞争选举为主要特征,经历了长期的、内生性的演化发展,已相当成熟、定型。后者作为对前者的扬弃形式,在理论上否定了以往只限于少数统治阶级的民主,将民主真正扩展到广大人民群众中。这种民主的实现形式由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开创,后来逐渐扩展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落后国家与地区。但是,由于当时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普遍建立在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封建等级思想根深蒂固的基础之上,在探索民主政治制度建设道路的过程中遭受了种种非民主因素的阻碍,苏联东欧等国最终没能处理好社会主义国家中领袖、政党、阶级、群众之间的关系,不仅使国家自身陷入动乱,还影响了国际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声誉。
邓小平同志在报告中讲道:“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3〕146这说明,从十年“文革”动乱中走出不久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不仅已意识到了民主对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还实现了法制意识的恢复与觉醒,从而抓住了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难题的突破口,即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这是我们党全面反思国内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历史过程的结果,也是吸收借鉴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经验的结果。根据上述讲话精神,在邓小平同志及其以后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续推动下,国家的立法工作加速发展,人民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改革步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层层深入,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还进一步从完善制度的角度重新思考国家治理模式的问题,经过艰辛努力,不但在党章与《宪法》中规定了“党必须在宪法与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的根本原则,还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将“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此后,我们党在理论上进一步阐明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德治与法治、人治与法治的关系等重大问题,到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理论已基本成型。
如果说以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建设为起点,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重新思考国家治理模式问题,那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则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不但全面继承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依靠制度、法律治理国家的历史遗产,还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命题,将党对国家治理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这一命题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提出来的,对于目标中的两句话,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解释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6〕,只有提供一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才能推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实现人民的幸福安康、国家的和谐稳定。这表明,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不仅将过去在经济社会发展层面定位的现代化提升到了国家制度体系层面,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还将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着力点与落脚点。在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看来,国家治理是个系统性的结构,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领域的一整套制度体系,还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明确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要落实宪法的实施与监督职能,将党和国家的工作全面纳入法治的轨道;加强与改善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将党的领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还要全面深化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这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思想说明,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已经彻底打破了对传统社会主义和西方治理模式的迷信,全面继承发展了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全面吸收借鉴了人类文明成果,使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体现出了充分的变革力和创新性,也必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出更大的优越性,为增进全人类的福祉作出更多的贡献。
邓小平同志在报告第三部分——“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中,重点强调了对毛泽东同志以及“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他不仅要求人们科学地历史地认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及其发动的”文化大革命”,还要求完整准确地理解并发展毛泽东思想,这就提出了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以及根据新的条件发展毛泽东思想从而开辟新道路的两大历史性课题,为改革开放沿着正确道路前进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
如何科学评价无产阶级政党领袖人物,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重大理论与政治问题。苏共领导人曾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全盘否定了斯大林,不但在苏共及苏联社会中引起了思想混乱、社会分化,还导致东欧一些国家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动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便找到了反共反苏的有力武器,趁机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面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的危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处变不惊,历史地、辩证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斯大林的功过是非,提出既要反对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以及对其著作的教条主义解读,也要反对借此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指导意义,还要处理好无产阶级国际联合与保持独立的关系以加强各国无产阶级的团结等主张。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种不受历史上中苏两党关系和个人感情的影响、从大局着眼的宏伟气度以及对国际无产阶级运动规律深刻的理论自觉,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中获得了广泛赞扬。
“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随着拨乱反正的展开以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国内外一些人或出于思想偏见,或由于不理解毛泽东同志逝世后党中央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误以为中国在进行“非毛化”。事实上,当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股借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潮。如何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便成为关系到党对自身的历史是否有清醒的认识,关系到中国能否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保持政局稳定和顺利开启改革开放大业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抓住了这个问题,在报告中他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3〕14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多次发表讲话强调毛泽东同志在革命、建设中的伟大功绩,指出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应将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与毛泽东思想区分开来等重要观点,并主持起草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样,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足当时中国实际,通过吸收苏联对斯大林评价的经验教训,运用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奠定的关于领袖人物评价的基本原则,完成了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课题。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党避免了重蹈苏联覆辙,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同志逝世后,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都自觉尊重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决抵制国内外“非毛化”思潮,并在党的报告中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概括为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继承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旗帜鲜明地反对在党史问题上的历史虚无主义,还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起点上,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对如何看待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如何评价毛泽东同志以及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等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从而深化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开班式上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不能相互否定的辩证关系,将两个历史时期统一在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客观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逻辑。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不仅重申了历届领导人对毛泽东同志及毛泽东思想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态度,还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及其当代价值、如何看待和科学评价领袖人物等重大问题,作了全面的总结阐发。这些讲话坚定了我们党对自身的历史以及继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信心,表明了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政治上的清醒认识。不仅如此,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很多内容来源于毛泽东思想。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直接来源于毛泽东“党领导一切”的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是对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新判断是对毛泽东的社会主要矛盾思想的创造性运用等。这表明,改革开放40年来,在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接续努力下,毛泽东思想在新时代继续焕发出了巨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在报告的最后一部分,邓小平同志表现出了战略家的长远眼光与情怀,他提醒人们,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要及时研究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他还满怀信心地指出,只要在解决新问题时以大局为重、走群众路线、善于学习,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这就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科学方法论的指导。
以问题为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与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解释世界和改造社会的出发点,不是像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从某种神圣的意识形态出发,而是从人们实际的生活过程、从人们的实践活动出发。问题是人们实际的生活过程、人们的实践活动的最真实、最生动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就曾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7〕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是否从实际出发、是否以问题为导向,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社会主义学说之所以能够从空想变为科学,就在于马克思、恩格斯紧扣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指导与先进的政党领导的时代问题,创立了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与剩余价值学说基础上的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列宁从俄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的现实出发,回答了帝国主义时代俄国革命的一系列问题,领导俄国人民进行了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之后,苏俄便首先面临着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迫切问题。在中国,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已经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建设应与中国实际进行结合的必要性,也提出了诸如加强学习、走群众路线,注重调查研究等克服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工作方法,但是在实践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上述情况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得到了改变。经历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之后,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本本”的束缚,真正确立了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的新思路。报告的最后一部分,邓小平同志就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作为标题进行了重点阐述。从此,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逐步形成了包括社会主义的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改革开放的动力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和平与发展论等在内的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着“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根本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为加强党的建设和解决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矛盾作出了重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5〕这说明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具有以问题为导向的自觉意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方法论的指导下,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注重调查研究工作,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正视问题,从而使党员干部深入了基层、了解了群众,使党的各项政策落地生根;党的中央领导集体还特别强调党员干部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增强科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党和人民关注的重大问题和关键难题,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可持续的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等问题,党的领导集体敢于正视问题,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在解决问题中坚持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还进一步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升为重大时代课题,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综上所述,在这篇报告中,邓小平同志将解放思想提升到重大政治问题的高度,重新思考了国家治理模式,要求完整准确地理解并发展毛泽东思想,真正确立了从实践出发、以问题为导向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路。改革开放就是在上述讲话精神的指导下,实现了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沿着邓小平同志所开创的改革开放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