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心防心治新模式研究

2019-01-26 05:16张赛宜
政法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社区心理

张赛宜

(广东警官学院 治安系, 广东 广州 510230)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分化,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明显增加,社会心理问题突出,由心理问题和异常行为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个人极端恶性案件及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社会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建设,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服务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十三五规划”提到“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必须依靠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来完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服务能够促进良好社会心态的培育,而良好的社会心态也为社会心理服务起基础性支撑作用。”[1]开展社会心理服务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新途径、新方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为新时期社会治理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将在调整社会心态、改变失调认知、化解社会矛盾、引领社会观念、构建心理防线、降低社会风险、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这也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和定位。

社会治理关注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环境。这里所说的环境,指的是心理环境,或者说是一种社会心理状态。社会治理的对象是人,也就是说,社会治理必定指向人们的心理状态,只有人们的心态平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社会才能有序、稳定地发展。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社区心理服务是社会心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单元,是社会治理的最基础、最重要的手段。

心防心治的基本思想是把社会心理问题作为治理的对象,以心理健康、心理建设为目标,依照心理学的规律及相关技术,对个人及家庭、团体及单位提供心理服务,帮助个体形成良好的认知,从而促使个体心理健康发展,构建健康和谐的家庭气氛,提升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社区心理服务解决的是最基层的社区问题,通过开展心理救助、心理帮扶、心理健康及心理建设,达到社会治理的目的;通过心防心治的社区心理服务,使社区邻里和谐,富有人情味,使人们保持健康的社会心态,从而促使社会平安、和谐发展。因此,心防心治的社区心理服务是一种精细化的社会治理的模式,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得以实施的具体环节。

一、开展心防心治的社区治理模式的意义

(一)心防心治的社区治理模式是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在社会治理中,“法治”和“德治”并重,其中,“德治”在社会治理中更具基础性和稳定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就是“德治”的一种精细化的治理方式,其特色在于通过心理服务使人们消除心理障碍、保持心态平和、获得良好心理素质和社会认知,从根本上使人们保持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为国家各项社会治理措施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社区是居民生活、生产、参与社会活动的基地,是生成社会心理的重要场所。社区内的成员无论在生活上、心理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有紧密关联。他们生活在同样的社区微环境中,共同受文化、环境和人文因素的影响,产生类似的情感体验和心理状态。许多社会心理问题,首先是在社区人群中显现出来的。因此,社区心理服务可成为是社会治理的支点和抓手,它的内涵是利用社会心理学的原理和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各种心理手段在社区治理中达到平复社会情绪、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防控社会风险、构建积极心态、引领价值取向、规范社会行为、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良好社会秩序,达到提高老百姓幸福感、安全感的目的。

(二)心防心治的社区治理模式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类的需求有不同的层次,当个体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有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更加关注精神、心理层面的感受。社会发展也要求人们培养积极向上、自尊自信和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以适应新时代的社会需求。当今,我国已进入改革开发的深化期,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众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由心理问题引发的社会问题屡屡发生,心理疾病患者逐年增多,病态心理导致的极端行为时有发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不良影响日益扩大等,这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治理的主体是人,人的行为是受人的心理支配的,只有社会心理服务才能对人们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但是,我国目前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尚未完善,社区心理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服务能力亟待提高。因此,只有加强心防心治的社区治理,才能给予社会关爱、促进家庭和谐,调适邻里关系、引导人们化解心理矛盾,以适应社会发展。社会心理服务只有真正深入人心,春风化雨,丝丝入扣,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感受到精神层面的关怀,从而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心防心治的社区治理模式是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

现代的心理学研究越来越重视个体的生活环境对其心理的影响,家庭、社会、文化、环境、教育、经济等诸多外在因素对个体心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其中,社会认同是一个群体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在人们相互影响、互相促进中形成的。社区心理服务通过心理学的技术、方法提高社区内成员的良性互动,形成积极的社会认知,进而提升整个社区的心理状态。此外,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社会心理问题的预防重于治疗,把人放在积极的社区情境中进行互动,既可以养护社区心理环境,同时又可达到预防个体心理问题的作用。2016年6月,中央综治办印发《关于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联系点的通知》,把广州市荔湾区、北京丰台区、山东胶州市、杭州市拱墅区、江西赣州市等12个地区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联系点,为探索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供经验和具体方法。尽管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特别是社区心理服务在我国的发展尚未成熟、相对零散、缺乏系统和理论性的指导,但是,12个“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联系点的工作成效意味着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确实可为社会治理发挥基础作用,心理学从此不再缺位于社会治理。心防心治的社区治理路径是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必经过程,也是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牢牢抓住社会需要,积极开展实践工作,取长补短,夯实心理学的理论基础,重视学科本土化的发展,才能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合乎中国传统文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心防心治的社区治理体系。

二、心防心治的社区治理模式探索

心防心治具体表现在社区心理服务,社区心理服务是一种精细化的社会治理的路径。社区心理服务既要提供基础性的、惠及大众的标准化服务,又要针对特殊人群需要提供个性化服务。因此,其服务对象、服务体系、服务内容、服务形式各有特点。当前我国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尚处于摸索阶段,各地因人文环境、需求的差异,在治理模式上也各有不同,应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构建出多类型的社区心理服务模式,以适应不同区域的心理服务需求。但是,在服务特点、服务目标、治理体系、理念及服务内容和人员要求上,各地的要求是基本一致的。

(一)心防心治的社区治理特色

心防心治的社区治理对心理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心防心治的社区治理模式应该具有“以柔克刚”的特色。实践证明,在以往的社会治理中遇到的许多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大都因利益诉求不同、彼此间难以信任而导致矛盾激化引起的。因此,除了在制度上拓宽合理诉求表达渠道外,社区心理服务要在社区治理中起重要的作用,目的在于夯实社区治理的心理基础。在遇到冲突事件时,社区心理服务机构要全面分析不同主体的认知特征及他们的心理状态,把握其在事件发展中的情绪和行为变化,通过心理服务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社区服务机构要促使矛盾双方学会换位思考、平等协商心里,减少当事人的挫折感和对抗心理,通过心理服务“润物细无声”地工作,使矛盾双方放下偏见,倾听对方的心声,避免极端思想出现,避免扩大分歧,增强主体间的良性互动,重建信任心态,化解敌对情绪和行为。所以,只有全方位加强社区心理服务建设,建立和谐互助的社区心态,让社区居民充分享受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二)心防心治的社区治理目标

心防心治的社区治理宗旨是以社区及居民的心理为服务主体,以心理学、精神病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为学科基础,以心理健康和心理建设为目标,关注社区心理、了解群体心态、维护心理健康。心防心治的社区治理模式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个体心理咨询、辅助专业治疗等手段,帮助社区居民形成良好的社区心理氛围、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发展、调整社会行为,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该模式通过对社区居民的心理建设与服务,改善和提高社区治理水平,打造和谐的社区心理环境,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国内外的经验表明,社区心理服务对儿童心理发展、青春期心理辅导、孕期准妈妈及中老年心理危机都有极大的帮扶作用。除此之外,刑满释放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预警和帮教、心理疏导、危机干预工作,精神疾病治愈者的辅助治疗、预防复发,吸毒人员的回归帮扶等等工作,几乎都必须在社区内完成的,因此,心防心治的社会治理模式能否正常运行,对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三)心防心治的社区治理体系

心防心治的社区治理模式需要由政府主导牵头,促进公安、民政、医疗、教育、司法等综治成员单位间的合作,把社区心理服务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部分来抓,并承担指导、监督和培训、管理等职能,制定、规范心理服务流程,加强督导,形成社区心理服务保障体系,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政策层面为社区心理服务做出合理倾斜,以引导、培育和促进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意识。如2016年10月始,北京海淀区34个社区心理咨询室的心理服务被纳入居民医保范围,大大促进了社区心理服务体系的发展,为居民提供了经济、高效、简便的社区心理服务。

心防心治的社区治理模式在行政组织上应该形成这样的体系,在市一级设立组织领导机构,在党委领导下,在政府部门设专职人员负责协调各单位、团体配合工作,组织心理教育服务,制定教育培训内容,定期组织专家学者为社区心理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实践能力,为工作人员解决疑难案例,进行专业督导,制定社会心理危机干预方案等;在街道办事处建立心理服务中心,并设专职人员对心理咨询中心进行管理,负责日常心理服务工作,如心理普查、心理档案、日常走访、心理咨询等工作,制作宣传资料,为学校、居民、养老机构等组织心理活动,促进各部门沟通协调、互相配合,取长补短,构建和谐社区心理环境;在社区居委建立社区心理服务工作室(站),进行夫妻关系调解,一对一心理咨询等,对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及戒毒人员的日常管理、帮扶,心理障碍及精神疾病治愈者的辅助、跟踪、回归帮扶等。社区心理服务中心和心理服务工作室(站)应设有一定比例的专职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社区日常心理服务、心理咨询工作,部分人员可以由其他相关单位或高校的兼职人员组成。心防心治的社区治理体系在专业服务队伍构成上,应有专家学者、专业人才、具体工作人员及兼职人员构成,形成多层次、有梯度、多元主体参与的人员架构,保证从理论到实践环环相扣,紧密配合。

(四)心防心治的社区治理内容

心防心治的社区心理服务治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因为其服务的对象是社会的最基层的人的心理层面,它关注的是社区、社区中的单位、家庭、个人,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及互动后的社会心态。因此,心防心治的社区服务的基本内容包括七个方面:一是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及品质教育工作,社区心理服务中心应与学校协调配合,开展生动活泼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组织学校与社区的养老院、孤儿院开展“献爱心”等活动,提高社区儿童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为有困惑的青春期孩子及家庭提供帮助,使孩子们顺利渡过青春逆反期;二是为家庭提供心理服务,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空间,也是夫妻幸福生活的基地,社区心理服务机构要定期举办幸福家庭讲座,帮助社区家庭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掌握婆媳关系处理技巧,教给家长正确的亲子理念等,特别要对夫妻关系恶劣的家庭进行家庭辅导,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构建和谐的家庭气氛;第三是针对特殊人群的帮扶工作,对社区矫正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及吸毒人员开展调查、帮扶工作,在测评的基础上形成心理档案建册记录,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数据共享,对特殊人员开展常态走访、心理研判预测工作,按风险等级分类分级管理,做好心理预警、疏导,个性化一对一心理咨询,实行人性帮扶,增强特殊群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学会合理表达诉求,提高依法维护权益的能力,帮助他们正常生活,回归社会;四是弱势群体、经历危机事件者、精神及心理疾病临床治愈者、生活困难群体的心理健康维护工作,帮助他们获得社会支持,有能力面对困难,维护心理健康。五是老人的心理健康维护工作,老年人的心理服务是社区心理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帮助老人克服“无价值”的心态,社区心理服务机构要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帮助老人树立积极健康心态,保持生活热情,体验自我价值,使他们的生活充实而富有意义;六是为社区内的企业、单位提供心理服务,包括压力调节、心理保健知识、职场关系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轻装上阵,增强工作幸福感;七是社区心理的引导、建设工作,通过服务推送、上门辅导等方式,在社区中引导积极正向的心理力量,提高整个社区及社区个体之间的相互帮助,互相激励,形成积极向上的社区氛围,进而提高社会治理效能。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息息相关,相互作用,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只有对全社区群众的心理进行细致的、网格化的精细跟踪,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危机干预,化解矛盾,构建稳定、和谐、平和的社区心态。

(五)心防心治的社区治理形式

心防心治的社区治理形式应该是多种形式并存的,针对不同社区类型,应设立多种多样的服务形式,常见的服务形式有:一是实体服务,把心理服务内容纳入区、镇街、村等综治中心,与相关综治部门单位合作,建立心理服务、法律援助、纠纷调处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服务内容包括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团体辅导、家庭矛盾调解、心理健康讲座、沙龙、上门访谈等,把心理服务推送至最底层,使社会心理服务效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二是网络、热线等虚拟服务形式,这是一种较容易被接受也最快捷的服务形式。2013年唐牟尼[2]等对广州市16岁及以上人群心理问题就诊途径调查发现,寻求卫生服务就诊途径中,互联网是使用最多的。因此,在一些经济发达,网络覆盖全面的社区,要创建心理网站、丰富网站资源,开设心理咨询热线、心理服务App等,方便人们及时求助,解决心理问题,获得情感帮助;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途径,宣传心理健康理念,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三是特殊服务的形式,社区心理服务机构应定期组织心理沙龙、心理健康讲座、送心理服务进企业、学校、单位,宣讲心理保健知识,提高应对压力技能。四是要与法律工作者、社会工作者、高校相关专业兼职学生合作,走访特殊家庭,做好基础工作,了解特殊人员的心理及需求及实际困难,尽可能为他们解决问题,提供援助,化解矛盾,引导积极正向思维,调整心态,适应社会。五是利用心理服务的机会对社区心理问题进行调查,提出咨询意见,排查社会情绪,了解社区心理动态,据此对社区治安状况进行研判,实行动态监测,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建设及危机干预,使社区治理由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预警转变,有效防范社会风险,实现社区长治久安。

(六)心防心治的社区治理服务人员

心防心治的社区治理服务人员需要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由专家队伍、专业管理人员及心理咨询师、社工、法律工作者以及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兼职人员构成。专家队伍中应包括医院、高校、教育部门的具有本专业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组成,其中在本地区工作的专家要占一定的比例,因为他们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对社区心理、文化特点、传统习俗较为了解,有利于在专业上、特色上进行工作指导和理论研究,并为心理服务工作提供策划、教育、培训、督导等帮助。专业管理人员应该掌握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级别的执业资格证书,有能力对社区群众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社区群众的需求类型、特点,利用专业知识对社区的心理服务做好设计,指导具体部门制定工作规划、使社区心理工作符合当地特点。专业管理人员要利用自身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深入了解社区情况,解决具体困难或及时上报困难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和法律工作人员,是心防心治的社区治理模式最重要的基础人员,他们在心理帮扶上起着关键的作用,具体工作为深入社区,走访家庭,了解民意,掌握民情,感受社区心态,掌握基础资料,为上层组织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决策提供一手材料;社区心理服务工作有一部分工作需由医护人员、社区中热心的、有一定调解经验的精英、义工、社区高校的学生兼职完成。具体来说,就是让社区有能力及有志于心理服务的各类主体的工作协调起来,让更多的人主动参与社区的心理服务工作,同时要强化驻社区单位和居民特别是社区精英的共建意识,以共同目标和共同需求为纽带,群策群力。[3]这部分力量与专职队伍共同构成心防心治的社会治理的服务队伍,相互协作,取长补短,推进社区心理服务工作的有效进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队伍建设中,应针对我国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实训不足的特点,专家队伍应定期对基层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督导、培训、教育,以规范职业行为,提高社区心理服务团队的实战水平。

三、当前心防心治社区治理中遇到的问题

美国最早研究和实施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等国家也在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上有了较完善的发展,政府在重视程度、资金投入、专业人才培养以及学科研究上都进行了实践探索,建立了相对适合其本土的社区心理服务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需求也不断扩大,心理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发展。2016年12月,国家卫计委、中宣部、中央综治办、民政部等22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重点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关注和及时疏导,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初步建成”。我国社区心理服务的发展较晚,但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政府的支持下,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在学科发展和实践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有投入不足等客观原因,也有社会认知及服务能力低下等主观因素。因此,要实现建立覆盖城乡,具有深度和广度的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体系,需要在政府的领导下,多部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加快步伐,通力合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心理服务体系,才能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一)资金投入缺口较大,场地人员配备不足

各地由于经济、文化、心理健康意识不同,心防心治社区治理在投入方面各地的差异也较大。沿海发达地区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发挥社会治理作用方面,有较好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但是,目前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仍存在投入资金不够、配套场地及人员配备都严重不足等现象,大大影响了社区心理服务建设的发展进程。张瑞凯等[4]对北京164个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调查显示,在47个社区中,只有7个社区能大概说出每年投入心理健康工作的经费,而这7个社区中,有5个社区表示每年投入的经费在1500元以下。调查也显示,在回答制约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首要因素时,有53.35%的社区选择“资金缺乏”。经费不足,使心理服务无法持续、正常开展。何华敏[5]等对重庆市不同地区居民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现状调查显示,58.2%的社区未配置专业心理工作人员。不少农村地区连社区心理服务的固定场地都没有,“人、财、物”的严重匮乏,使心理服务根本无从下手,更谈不上服务质量了。社区心理服务是一种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模式,其投入是公益性的,具有社会福利的特点,许多地区在这方面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心理服务体系发展的基本要求,而专业人员的缺失及能力不足会大大减弱社区居民对心理服务机构的信心,形成恶性循环。

(二)缺乏完善的操作规范,人员数量、能力亟待提高

在我国,社区心理服务体系发展较晚,各地发展不均,缺乏理论指引及操作经验和操作规范,目前只是“摸着石头过河”。由于缺乏学科的理论指导,社区心理服务容易出现规范性及延续性不足的问题,不利于社区心理服务工作的持续、有序开展。另一方面,社区心理服务是以预防和辅助治疗为主,面对广大的社区群体,对心理服务人员的数量、能力要求较高。张瑞凯等[4]对北京164个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调查显示,已经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社区中,51.5%的社区拥有专业人员数量在1-2人左右,还有一部分社区只依赖普通民众和志愿者开展心理服务工作。另外,我国心理咨询师的准入条件较低,心理专业培训开展的时间短,对培训机构管理不严格,缺乏有力可行的实践能力考核措施,没有严格的督导培训制度,导致持证人员实践能力训练严重不足,工作成效低下。因此,在社区心理服务机构中持证上岗人员数量不足,而持证的个别心理服务人员服务能力低下,不能真正胜任心理服务工作,群众对心理服务效果评价不高。社区心理服务人员的数量、质量已经成为制约当今社区心理服务发展的瓶颈。

(三)需求行为外化不足,服务形式缺乏本土特色

蔡梅英[6]等在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老年人及其照料者心理卫生服务需求现况调查显示,那些自认为患有某些心理方面疾病的老人中,有61.96%的人认为自己不需要心理卫生服务。庞云燕等[7]的调查显示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社区居民最先也最愿意去找自己的亲朋好友诉说心中的苦闷以获得内心宽慰,此种情形占62.2%,去精神专科及综合医院心理门诊占29.6%,去心理咨询机构的人仅占7.5%。杨宪华等[8]在一项对陕西省5所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心理服务需求调查显示,教师对心理健康服务方式和途径,最希望是通过家人(占65.8%)和朋友(64.2%)活动帮助。由此看来,无论是社区普通居民还是高校老师,对心理咨询服务的认同程度都不高,这与心理服务的宣传不力以及服务能力低下有关,导致表面上看社区心理服务实际需求量大,但是真正采取行动、寻求帮助的人却很少。另外,由于国外的心理咨询理论、技术发展较快,许多心理服务者学习和接触到的几乎都是国外的理论和技术,在咨询和服务实践中“生搬硬套”地直接使用国外的心理技术,缺乏本土特色,使服务效果难以显现。我们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要真正为在中国社会文化下生活的人们服务,就必须要考虑到我国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9]中国本土化的心理实践技术亟待发展。

(四)社区差异性大,服务形式要求不一

在我国,社区的类型多种多样,对社区心理服务的要求也不一样,给心防心治的社区治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以城市社区为例,张海钟,安容瑾[10]把城市社区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以居民委员会为核心的历史较久的居民区;第二类是以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自建的家属院区,这类社区的一般事务均由自己的单位管理;第三类是由政府负责为征地拆迁农民专门建设的住宅安置小区;第四类是开发商征地开发的独立产权小区。前三类小区虽各具特点,但是居民之间有的属于同类职业或亲戚、老乡关系,有着类似的文化特征,保持着传统的邻里关系,平时都有人情往来,属于熟人社会。而第四类小区与西方的社区概念比较相似,居民来自各地,他们不属于一个行业,也不存在太多的社会关系,属于陌生人社会,居民之间的感情相对淡薄,遇到重大事件时,邻里间相互支持较少。这类社区的治理模式与前三者有着很大的差异,同样,社区心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方式也完全不同。我国社区心理服务工作开展较晚,目前尚未有一套确实可行的服务模式供各地学习参考,面对复杂的社区类型,各地各类各个社区要在实践中摸索、探究心防心治的社区治理的模式,寻找符合当人文特征的治理模式,可谓“困难重重,任重道远”。

四、结语

我国当前在运用心理学参与社会治理方面还处于初级、摸索的阶段。党和政府应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加快步伐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政策层面为社区心理服务做出合理倾斜,以试点区域的经验为指引,牢牢抓机遇,结合我国国情,以社会需求为重点,把社会心理问题作为治理对象,依据心理学规律开展社区治理活动;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重视本地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理论研究,努力打造一批专业精湛,技术过硬的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从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心防心治的社区治理之路。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社区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社区大作战
心理小测试
3D打印社区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