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顺东
(湖北文理学院,湖北襄阳441053)
在湖北省地方本科院校中,对创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评价的呼吁早已出现,但从学术角度对其概念进行界定及研究,还是随着近几年创业实践的兴起,开始从国外引入的。理论界对创业教育的研究论文还是不少,但针对基于“互联网+”大类学科本科生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的分类研究论文很少。 通过对所遴选近100篇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关联的文章的发表时间进行统计,发现样本论文66.5%的论文是作者单独完成,30%左右为合作完成。其中副高职称占主导地位,比例达到38%,整个样本呈典型的正态分布。
针对湖北省目前开展的创业教育及其实效进行研究,以湖北文理学院为研究对象,抽取经济管理类及相关专业近2 000 名学生为样本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评价模式及现状的研究。
学校2017 届毕业生共计4 169 人,其中本科毕业生3 883 人,占比93.14%; 专科毕业生286 人,占比6.86%。其中经济管理类及相关的工程类毕业生专业和分布情况如下: 管理学院共463 人,主要包括地理科学、酒店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物流管理及工商企业管理本专科专业;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土木工程等专业223 人; 经济与政法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社会工作等专业292 人;孔明学院63 人;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工业工程专业88 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物联网工程54 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4.79%,其中自主创业率4.56%。本科生就业率为94.77%,其中自主创业率为4.87%。
图1 毕业生接受母校提供的创新创业教育及认为其有效的比例
图2 毕业生认为母校学习经历对各项通用能力的影响
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方式的有效性和学生通用能力进行重点调查,发现毕业生接受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创业基础教学课程”(45.00%),其有效性为52.00%;其次是“创业实践活动”(21.00%),其有效性为80.00%,如图1 所示。
毕业生认为母校学习经历影响最大的通用能力是“团队合作能力”(60.00%),其后依次是“沟通与交流能力”(59.00%)、“持续学习能力”(58.00%),如图2 所示。
通过调查研究,结合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构建了经济新常态下“三横四纵”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创新创业评价体系,即以“学校、社会(用人单位)及学生个体”三横空间,以创新创业意识的树立、素质能力培养、专业知识结构及解决问题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的管理创新能力,把握机会的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学习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为四纵内容。
(1)学校针对办学定位和目标,适时调整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创新创业工作。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按照学校总体规划和办学规模,面向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重点发展应用型工科(机械类、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类等)和经济管理类等学科专业,形成人才培养结构和专业结构与学校办学定位相适应、 专业规模和在校生规模与学校发展目标定位相适应的专业结构布局。 学校综合社会人才需求变化、毕业生就业情况、第一志愿报考率、专业评估结果等因素,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按照“以生为本、系统设计、整体优化、分类制定、校企(地)协同”的原则,凸显了“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校企(地)深度合作为路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学校完善课程体系,形成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两大课程平台,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实践创新课程。 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业基础》纳入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将“课外实践与创新活动”8 个学分从通识教育课程平台纳入专业教育课程平台的必修学分。 加强创业基地建设。 建立了互联网创业园、文化创意创业园、 科技创新创业园等三个专业性创业园区建设,创业园面积近6 000m2,校内创业园在孵企业55个。
(2)加强就业市场建设,重视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加强就业市场开拓建设,确保每个专业都有对口稳定的就业基地,积极拓展省内外就业新市场。做好校园招聘活动,各学院要组织开展以专业类群为主的招聘会,积极“走出去、请进来”,邀请企业进校招聘,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 结合自身特色和办学实际,确立了“帮助毕业生充分就业,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稳步提升就业质量”的就业工作目标,创新举措,整体推进。开展用人单位跟踪调查。学校每年组织开展2 次大型毕业生用人单位调研活动,对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实习就业基地建设、校友联络走访等方面开展调研,了解掌握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对该校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意见。
(3)学生个体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强就业创业能力。加强职业生涯的规划,调整就业观念和提升就业面试技能。全校在大一上学期开设选修课《大学生职业生源规划》,帮助大学生进行人生规划。 重视应知应会能力的养成。 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任何发明创造都是直接建立在一定规模的记忆、观察、模仿等基础上的;其次,要培养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是所有其他能力的基础。 再次,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之一。教学大纲中要明确提出注重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及加强发散思维训练的目标。 在专业课程及辅修课程中着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包括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教育评价和教育教学制度的创新,通过这一系列的创新来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通过专业教育、实践活动,逐渐形成以“专业能力(学业成绩、专业实践技能水平)、解决问题能力(风险预判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协调能力等)、情商和创新能力”为四纵内容。 在上述指标体系下,通过对部分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人才市场反映情况提出“四纵”评价模型,模型的权重设计是采用专家讨论法进行设置。
其中:A 为专业能力,B 为解决问题能力,C 为情商,D 为创新能力;w1=30.00%,w2=25.00%,w3=15.00%,w4=30.00%。
其中:a1为学业成绩,a2为心理素质, a3为专业实践技能水平,a4为语言表达能力,a5为文字处理能力,a6为英语水平,a7为计算机水平;ω1=40.00%,ω2=15.00%,ω3=20.00%,ω4=8.20%,ω5=5.80%,ω6=6.00%,ω7=5.00%。
其中:b1为风险预判能力,b2为决策能力,b3为领导能力,b4为团队协调能力,ω1=20.80%,ω2=28.20%,ω3=25.60%,ω4=25.40%。
其中:c1为亲和力,c2为速商;ω1=40.00%,ω2=60.00%。
其中:d1为创新意识,d2为胆识;ω1=40.00%,ω2=60.00%。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工作,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湖北文理学院建设“覆盖式”的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实施“导入式”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进行全面化、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同时构建“三横四纵” 本科生创新创业评价体系取得了实效。 2016 届、2017 届连续两届毕业生中应用此评价体系,使得学校创新创业课程更加多样化和实用性,通过“三横四纵”评价体系KPI 的指引,学校、社会(用人单位)及学生个体形成良好互动,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得到提升,竞争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创业率由原来的1.00%达到5.00%左右,位居全省同类高校的前列。 通过调研,全省其他地方高校应用同类的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学生创新创业率也大幅度提升,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