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9-01-25 01:35宋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期
关键词:性休克限制性补液

宋轶

作者单位:116001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

创伤性休克指人体在暴力作用下, 出现重要脏器损伤、出血的情况, 患者因有效循环血量骤减, 导致微循环灌注不足, 进而出现休克现象[1]。创伤性休克原因较多, 常见因素包括交通事故、机器损伤、高空坠落等。患者创伤后发生休克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意识模糊、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等。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若不及时采取相关手段治疗, 会导致患者多个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最终导致死亡。传统补液在临床应用多年, 虽然早期可挽救患者生命, 但应用后患者并发症较多, 且多数患者都死于晚期并发症。因此为减少并发症, 降低患者死亡率, 本研究将限制性补液用于本院创伤性休克患者治疗中, 旨在评价其应用价值,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7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16例, 以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 每组58例。参照组中男30例, 女28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51.43±7.86)岁;平均休克指数(1.82±0.68);创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3例, 机器损伤20例, 坠落伤15例。研究组中男31例, 女27例;年龄26~74岁, 平均年龄(51.39±7.54)岁;平均休克指数(1.83±0.67);创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4例, 机器损伤19例, 坠落伤1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病情评估, 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给予心电监护, 对患者出血量、休克指数、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尿量等指标进行详细记录。对呼吸困难、不畅通患者给予吸氧治疗, 将其口腔、呼吸道内分泌物进行清理, 或给予吸痰处理。若患者存在活动性出血, 应立即给予止血治疗, 可使用止血带、止血钳等物品行止血处理。快速建立静脉通道, 尽量选择粗大的外周静脉通道, 利于快速补液。

1.2.1 参照组 行传统补液治疗, 方法: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行快速静脉输注, 将MAP控制在60~80 mm Hg(1 mm Hg=0.133 kPa), 先进行晶体溶液输注, 后进行胶体溶液补充, 两者容量比值为2∶1。

1.2.2 研究组 给予限制性补液治疗,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平衡液输注, 当平衡液输注完2/3时, 给予7.5%高渗盐水(4 ml/kg)于另一条静脉通道输注, 输入晶体溶液后, 给予胶体溶液进行补充, 此时将患者MAP控制在40~60 mm Hg, 随后逐渐减慢液体输注速度, 将输注补液量进行限制, 晶体溶液与胶体液比值为2∶1。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验室指标、临床指标(输液量、失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实验室指标包括MAP、PT、PaO2、HCT水平。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MAP、PT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 PaO2、HCT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失血量(1239.13±192.43)ml、输液量 (1859.43±79.52)ml均少于参照组的(1687.52±235.18)、(2748.35±98.67)ml, 住院时间(11.83±2.45)d明显短于参照组的(14.46±2.91)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各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45%;参照组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各4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 ±s)

注:与参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MAP(mm Hg) PT(s) PaO2(mm Hg) HCT(L/L)研究组 58 53.61±7.82a 11.43±1.96a 77.83±3.47a 0.38±0.03a参照组 58 73.59±10.78 16.35±2.68 70.47±2.72 0.31±0.01 t 11.426 11.285 12.713 16.858 P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s)

注:与参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失血量(ml) 输液量(ml) 住院时间(d)研究组 58 1239.13±192.43a 1859.43±79.52a 11.83±2.45a参照组 58 1687.52±235.18 2748.35±98.67 14.46±2.91 t 11.238 53.421 5.265 P 0.000 0.000 0.000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

3 讨论

创伤性休克为急诊外科常见危重症, 近年来随致病因素增加, 创伤性休克发病率持续增长。临床认为, 导致患者出现创伤性休克的主要原因为组织灌流不足, 导致组织缺血、缺氧, 进而造成多个重要器官循环功能衰竭, 出现细胞代谢障碍, 进而引发休克[2,3]。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若不及时给予相关治疗, 会引发代谢性酸中毒、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 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致患者死亡。

目前临床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措施主要为建立静脉通道, 给予补液治疗, 目的为保证循环血容量充足, 改善细胞灌注, 促进细胞正常代谢, 起到治疗效果[4]。传统补液主要方式为通过快速、大量液体输注, 提高并稳定患者血压水平,保证充足灌注。但近年来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 认为此法会对患者凝血功能造成影响, 增加失血量与血管通透性, 加重患者缺血、缺氧状态, 进而增加肺水肿、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风险, 提升死亡率[5]。因此为减少临床并发症, 改进补液治疗效果, 降低死亡率, 临床应对补液速度、补液量进行限制。限制性补液指在术前寻找患者复苏平衡点, 谨慎对机体组织器官血流灌注进行恢复, 维持内环境稳定, 尽量减少出血现象[6-10]。有相关研究表示[11-14], 对患者进行限制性补液治疗, 可更好改善临床症状, 提升生存率, 降低死亡率。本研究中, 参照组行传统补液治疗, 研究组给予限制性补液治疗。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的MAP、PT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 PaO2、HCT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失血量(1239.13±192.43)ml、输液量(1859.43±79.52)ml均少于参照组的(1687.52±235.18)、(2748.35±98.67)ml, 住院时间(11.83±2.45)d明显短于参照组的(14.46±2.91)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各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45%;参照组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各4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限制性补液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治疗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 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猜你喜欢
性休克限制性补液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综合护理应用效果
因“限制性条件”而舍去的根
观察建立急诊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绿色护理通道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院前急救对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
怎样用好口服补液盐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常见易错题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