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眼楼里看威海卫

2019-01-24 20:02张亚萌
南方周末 2019-01-24
关键词:威海英国

威海卫没能成为“第二个香港”,它的境遇,绝非仅仅是一个古老东方帝国轰然崩塌中迸裂的碎石,也不仅仅是一个已经开始衰落的殖民主义国家左顾右盼的应对之举。

张亚萌

网络上一直流传,威海的四眼楼是撒切尔夫人的出生地。瞎说,人家正根儿是英国林肯郡格兰瑟姆(Grantham)生人。

从海源公园逶迤向南,在环海路沿东山路方向行进,从黄泥沟车站附近一个不起眼的入口拐进去,就是四眼楼,作为威海老洋房的典型代表,它无甚惊艳,却尚可一观。这座坐北朝南、高约17米、建筑面积576平方米的三层石木结构建筑由泰茂洋行所属的威海卫地产公司最迟于1904年建成,为长期在上海担任股票经纪人的英籍犹太人约瑟夫·拉哈明·伊莱亚斯(J. R. Elias)所有,后来逐渐成为旅居威海卫的英籍人士的聚会场所。

四眼楼与威海卫学校、英国领事馆、六角楼、宽仁院、小红楼、泰茂洋行等同属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英国租借威海卫时期留下的老洋房建筑。这些异域风格鲜明的房屋,散落在今天威海北山路、育华路、东山路、环海路、合庆湾北岸以及刘公岛上,于绿树红花掩映之下,不经意之间跃入游人视线,又能显露出另一个时代的底色。

1930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正廷与英国驻华公使蓝浦生(Miles Wedderburn Lampson)签订《中英交收威海卫专约》;1931年,作为中国以和平方式收回的第一块租借地,威海卫建起“收回威海卫纪念塔”,这座白色大理石纪念塔高32英尺,象征“防海的健将”被英国租占的32年。32年前的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七月一日,庆亲王奕劻和总理大臣、刑部尚书廖寿恒在北京同英国公使窦纳乐(Claude Maxwell MacDonald)签订《订租威海卫专条》,将威海卫及附近水面和全湾沿岸10英里以内地方租借英国(后续租刘公岛10年)。

租借威海卫之后,英国以殖民地模式经营此地,西方城市及建筑文化亦开始于此渗透。1902年前后,英方在租借区兴建爱德华港商埠区,至20世纪20年代末,商埠区已形成中外建筑风格相互交融的城区风貌,道华德路、骆克哈特路、布朗路、波兰特路、庄士敦路、康来码头逐渐出现在商埠区,正棋山改名为麦克唐纳山,棉花山也被改叫菲茨杰拉德山;其中行政机构集中于城市北端,商业区集中于鲸园一带,现在的东山宾馆一带为别墅区——四眼楼即是其中的典型一例,从选址到用材,从造型到设计,皆反映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式建筑“落地”中国后的风格:四眼楼建筑外墙为长方形石块砌成,据说墙体厚达1米,正面有两层前廊,一层为方形抹角石柱,二层为黑色木柱,廊柱之间有类似中国建筑的“雀替”装饰,纹饰为中式花鸟。整座建筑正面中间有花岗石台阶直通二层,建筑风格不求精细,反而更有古朴之趣。

在被租借后,威海卫成为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中国分舰队兼具攻防功能的永久性军事基地和租借地行政中心,四眼楼等组成的别墅群也成为英国人在远东地区最大的疗养基地,“众所周知,威海卫具有一流的气候,军事家推崇它的军事价值,政治家看中它的商业潜力,但都赞同它宜人的气候……作为疗养基地,威海卫没有任何可挑剔之处,上帝已经把它塑造得完美无缺。”1902年,在威海卫学校供职的布鲁斯-米特福德(C. E. Bruce-Mitford)在《威海卫租借》(The Territory of Weihaiwei)中这样描述这个疗养胜地。1914年以后,英殖民政府更大规模地植树造林,将黑松、玫瑰、银柏、法国梧桐、美国杨树种植在此地,引得各国舰队和商人为休养纷至沓来;在这里,网球、足球、高尔夫、板球、棒球、排球、曲棍球等西方体育运动影响显著。在英治下,1900年被斯威特纳姆记录为“一个寒冷的亚丁,贫瘠、荒芜、土壤沙化严重、没有马路、只有骡子经过的痕迹”、人口只有约1万人的小渔村一样的威海卫,到了1930年,在时任南京国民政府筹办接收威海卫事宜办事处调查主任朱世全的《威海问题》中已经被描述为颇具规模的城镇了。

然而威海也就止步于此。“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马克思对英印关系的论述中,如果我们将“印度”转换为“威海”,就会发现,“双重使命”,英国在这里一个也没有完成。

32年,前后十届威海卫行政长官(亦称办事大臣)——无论是骆克哈特(J. H. Stewart Lockhart,骆仁廷)还是庄士敦(R. F. Johnston)——就是那位宣统帝师——他们在威海卫的地位都等同于英属殖民地副总督,总揽行政、立法、司法大权,但威海卫之于英国,最初只是一块军事要塞,1902年以后转为军需补给、暑期军训和疗养基地的定位,让骆克哈特在1898年完成的《香港殖民地展拓界址报告书》中所表述的“尽可能地利用现存机构”“尽可能保持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在英国的统治下尽量维持中国的现状”成为日后威海卫历任行政长官的一贯制思想,以至于1904年拟建的市政办公大楼最终停建,爱德华港区除国王饭店外,英人建的多是近海的小别墅或避暑用房——就像四眼楼一样。

英国“尽可能维持现状”的政策使威海卫的乡村如同学者刘本森所言,仍旧藏在“传统的保守主义的城墙后面”,规范百姓思想的和行为的教义并没有发生变化。尽管1900年4月威海卫爆发多次反英起义,但当殖民政府维持旧制、保留乡村基本组织结构后,居民便不再有恐惧感,甚至1927年国民革命和山东大旱时出现了朱世全在《威海问题》中记录的现象:“山东中上之家,大都就近迁居威海,以图苟安。”——英治下的威海基本没有激烈的华洋冲突,“维持中国现状”的政策却使这里在英租时期“与世隔绝”,与当时中国其他地方猛烈的社会变革形成鲜明对照:旧中国在西学东渐背景下急剧变革,威海卫却在英国人的统治下维持着旧日的面貌。“我曾到四乡走访一天,乡下的农民勤劳淳朴,只是有一点我的印象很深,就是在我走访期间,我看见没有一个男人不是带发辫的,没有一个女人不是裹小脚的,这已经是民国十九年啦!”代表中国接收威海卫的国民党政府专员王家桢1930年看到的威海卫,不可谓不奇异。

“你们现在是中国式,和我们32年前初来威海的时候是一样,我们从没有一点野心要使你们变为别种人。你们愿意和我们合作,我们也和你们合作。……恐怕我们没使你们英国化,你们倒使我们的人中国化了。”1930年,即将结束殖民统治的时任英国驻威海卫行政长官庄士敦的临别演说更成为英在威海卫三十余年“成果”的最佳注脚。自骆克哈特时期起“以最小成本经营威海卫”的政策,就让利益受损的英商对投资此地意兴阑珊;而山东政府畏惧洋货大肆流入内地威胁自身利益,遂反对威海卫纳入内地交通网络。依靠三面环海、一面靠山的地缘优势,威海卫最终只成为“住在四眼楼”的军事疗养基地,而没有发展成为军事工业基地或者如香港一样的经济中心——甚至从它的建筑就可见一斑:这里大都以四眼楼这样的民居式别墅为多,数量、规模与艺术水平都无法与青岛、大连、天津的西洋式建筑比肩。

其实英方原本是雄心勃勃的:“如同香港是华南商业中心一样,威海卫在未来成为华北的商业中心绝不是不可能的。香港被占领后的很多年被认为是无用的负担,虽然它在某些方面不如威海卫,但它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港口之一。”1902年2月的《泰晤士报》曾对威海卫的前景充满信心。然而,心怀“鬼胎”的各方势力与动荡不安的局势扼杀了威海卫成为“第二个香港”的可能。

处于英俄大博弈(The Great Game)第一阶段末期,俄国借口干涉还辽有功,于1898年租借军港旅顺、商港大连,于1900年将东北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而此时的英国并没有选择到旅顺与沙俄对抗,而是以租占威海卫这一“得之不足贵,失之不足惜”之举来应对,却最终没有让威海卫孕育出新型的城市模式。“按照强权政治的逻辑,处于扩张时期的帝国,总是要向外扩张它们的边疆,直至遇到强大邻国的抵抗,或天险的阻挡,或是向前推进的动力消耗竭尽时,才会停顿下来。”以澳大利亚籍英裔记者内维尔·马克斯维尔(Neville Maxwell)的论断来看,英国在威海卫的“向前推进的动力”终于在20世纪30年代消失殆尽了——欧洲已经战云密布。威海卫失去了自我转型的发展动力,大英帝国的现代性没有把落后帝国的一个小小港口同化,它始终是“帝国的灰姑娘”;而对中国而言,它又是殖民现代性完全失败的典型代表。

四眼楼掩映在林荫道之后,就如同威海一直被香港、澳门、青岛这样的城市所遮蔽。细观之下,威海卫的境遇,绝非仅仅是一个古老东方帝国轰然崩塌中迸裂的碎石,一个已经开始衰落的殖民主义国家在俄德崛起之时左顾右盼的应对之举,而且还显示了不同政治制度、历史文化背景的国家在垄断资本主义兴起时代那种犬牙交错的交往与冲突。

一如刘本森所言,英国在威海卫所做的,只是一个近代化的起步。由是观之,威海只是一个局部,而在一个更大的视野中,它又不是一个局部。就像在威海的“局部”里的四眼楼,它的变化亦印证威海的过往。1952年,此建筑交由海军404医院使用,后转归海军管理;1970年重修海堤时门前可直通海边的台阶被埋于地下,如今只能在老照片上看见它了;20世纪80年代初,有人使用电炉不慎引起火灾,部分屋顶烧塌,按照片修复时铁皮瓦被换成红瓦;90年代初租给洗浴店,改变了内部结构——与老照片里“年轻”的自己相比,四眼楼也历经沧桑了,只有建筑第三层的阁楼两端各有的两个石质圆孔,如同四只“眼睛”,还在望着威海的“盾牌”刘公岛。这座并非戴了眼镜的楼,日夜望着大海。

反正我是没有机会半夜访楼了——这里已被租给一家茶楼经营。不过,黑洞洞的夜里,四只眼睛望向大海,一直瞪了百多年,想来是挺可怕,却也挺萌的。

猜你喜欢
威海英国
《威海港口》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When is the festival?
Myths and legends-Polynesia
山东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水产价格
山东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水产价格
山东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水产价格
山东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近期价格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