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背景下的社会保障学科发展

2019-01-24 21:40童星
中国社会保障 2019年12期
关键词:社会保障学科研究

■文/童星

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制度安排,由政府为主导,通过救助、保险、福利等形式,旨在向因年老、疾病、伤残、死亡、失业及其他不幸而生存出现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帮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权利,并为全体国民提供安全预期,解除后顾之忧。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实践创新和理论探索交互促进,共同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当年实施的国家-单位保障制度难以维系。1986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中首次提出“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雏形”,自此,“社会保障”一词在我国开始广泛使用;1998 年,国家机构改革中成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政府从此有了主管社会保障的部门。20 年来,社会保障实践发展迅猛,社会保障越来越远离立足于劳动关系的一种权利,成为立足于国民身份的一种权利;社会保障的内容由最初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扩展到优抚、慈善、扶贫、年金等,保障的重点由经济保障扩展到服务保障,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关政府主管部门也由最初的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牵头、民政部门协助,发展到如今的民政、人社、税务、退役军人事务、应急、卫健、医疗保障等多部门协同。

伴随着社会保障实践的长足进步,社会保障学科也得到蓬勃发展。

学科专业得到正名。作为正式学科命名,“社会保障”学科专业首次出现在1997 年版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目录当中,隶属于管理学门类的公共管理一级学科;1998 年又开设“劳动和社会保障”本科专业。截至2017 年底,共有179 所高校设有“劳动和社会保障”本科专业,涵盖综合类、财经类、理工类、师范类、民族类、农林类和医药类等多种类型的大学,其中相当一部分高校还设有“社会保障”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或是设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建成了从本科直到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的学科专业体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理论教材体系和课程体系也已基本形成,为社会保障各层次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师资队伍质量提升。由于社会保障是1997 年才正式挂牌的新学科专业,所以一开始进入该学科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师资多半并没有学过社会保障,而是由其他相近学科专业转行而来,许多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者和毕业生介入,形成多学科包容、合作、交叉的社会保障师资队伍。他们观察问题的视角不同,研究方法各异,授课内容和风格各有特色,得出的结论也常常相差甚远。但是,他们的研究对社会保障学科建设和实践引领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源于政治学的研究将社会保障视为国家的义务和公民的权利,关注法律法规的建设,有利于制度安排的公平性;源于经济学的研究始终强调效率,重视社会保障领域的成本-收益分析,力求社会保障的制度和行为具有可持续性;源于社会学的研究向来关注社会保障政策的可及性和不同社会群体成员的可得性,促进了社会保障政策与举措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源于管理学的研究则聚焦并通盘考虑相关各方的诉求、可供使用的资源和所受到的约束条件,尽可能地使相关各方满意,以确保社会保障政策与改革的可行性。这些年来,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和研究者在社会保障领域共事合作,相互包容,优势互补,“仁者见仁也见智,智者见智也见仁”,再加上越来越多的社会保障学科国内外博士毕业生的加盟,一支来源多元化、质量信得过的师资队伍已经基本形成,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当中也有了社会保障专业教师的身影。

人才培养成绩明显。不同类型高校社会保障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既遵从教育部规定的基本标准和必修课程要求,也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从本科生的毕业去向来看,2017 届劳动和社会保障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率为17.15%,出国升学率为6.21%,合计升学率为23.36%,高于全国所有本科专业平均水平;就业率也高于全国所有本科专业平均水平,主要就业单位依次为: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国家机关、教育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机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科研单位、其他(包括其他事业单位、西部计划、三支一扶项目)、部队等。博士生的毕业去向则主要是补充进高校师资队伍。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社会保障的研究队伍除了高等学校的师资外,还要加上各级社科院、党校以及人社、民政等政府部门内设研究机构的人员。一方面鉴于实践创新有巨大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研究者有责任感、接地气的研究,来自于政府纵向和社会横向的社会保障研究课题越来越多。近5 年内,被中宣部、教育部列为重大项目招投标或委托的社会保障研究课题就达到50 多项;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文社科成果评奖中也常常有社会保障研究成果入选。有些研究成果深化或发展了社会保障理论,有些研究成果则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实践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特别是2007 年,社会保障学界以郑功成教授为首、200 多名专家教授参与其间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战略研究,形成了以“社会保障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为代表的系列成果。该报告将我国社会保障战略目标定为从弥补制度缺失、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入手,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沿着公平、普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解除人民生活后顾之忧的同时,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并增进人民的幸福感。该报告还提出实现战略目标应分三步走:第一步(2008—2012),构建起“二免除一解除”的社会保障制度支架;第二步(2013—2020),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定型、稳定发展;第三步(2021—2049),全方位满足国民对社会保障及相关服务的需求,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社会。该研究报告凝聚了社会保障学界的高度共识,也被国家所采纳,在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改革与发展中具有不可小视的地位。

我国社会保障学界还与国际劳工组织、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共同发起“全球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研究项目,用包括中国在内的成功经验证明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最终研究成果已通过国际劳工组织等的专业审查与技术审查,即将用中、英文公开出版。这是我国学者主导并通过国际劳工组织向全球发布的以中国案例为主体内容的首部权威性报告。

除了政策研究和直接服务于实践需求的专题研究外,还非常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先后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公共管理学卷》社会保障分支,新编“21世纪社会保障系列教材”和“中国社会保障史”,出版了《世界社会保障制度系列丛书》等。

社会服务成效显著。科学化、民主化是现代决策的发展趋势,社会服务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并列为现代大学的三大功能。这二者的契合使智库成为一种“时尚”。目前国家社科规划办在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设立社会保障研究“联系点”,民政部、中国残联等在10 多所大学设立了研究基地,这些联系点和研究基地都发挥了智库的服务决策作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还印有《民生专报》,几乎各期都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此外,《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中国民生保障发展报告》《中国社会保障绿皮书》等也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学会作用发挥明显。2015 年2 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正式成立,成为“促进中国社会保障理论繁荣,建设专业、权威、高端的学术平台;助力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担当国家层级智库角色;推动中国社会保障学科发展与专业人才培养,有效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推进社会保障领域的国际交流,充当中国社会保障学界对外窗口”。仅每年一届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就有社会保障学术大会、社会保障理论务虚会、社会保障教学研讨会、养老保险与养老服务专题会议、健康与医疗保障专题会议、贫困与社会救助专题会议、社会福利与慈善专题会议、社会保障青年学者论坛、养老服务业发展高层论坛、两岸社会保障学术论坛等10 个平台,加深了社会保障学界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各界人士的交流。

学术刊物高质量发展。学术刊物既是学界同仁发表研究成果、交流研究心得的阵地,也是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社会保障评论》(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办,设在中国人民大学)和《社会保障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办,设在武汉大学)跻身于学术界公认的质量好、水平高的中文学术期刊。还有一些刊物也在默默耕耘,为社会保障研究者发表交流研究成果提供服务。

社会保障实践体系完善和社会保障学科蓬勃发展,必然对社会保障学科定位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社会保障同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并列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5 个二级专业,尽管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涉及政府的职能及其提供的公共服务,从而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任务,但它们毕竟来源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如经济学、法学、医学、教育等),相互之间没有学术渊源关系,缺乏共同的概念范畴和研究方法。随着政府改革的深化和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这几个二级专业都有上升为一级学科的客观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其中社会保障学科定位上升的条件无疑最为成熟。社会保障学界的同仁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学科研究
【学科新书导览】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山东省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分析
“超学科”来啦
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原因分析
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关系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