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婷
在广西的客家人眼中,一年中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几个大的传统节日,是一定要团聚在一起的。不管离家多远,游子们都会不远万里返回家中。
今年中秋佳节,和以往一样,远在外地的叔叔婶婶以及堂弟们早早赶回了老家,全家老小欢聚一堂,酒足饭饱之后,来到了院子里唠家常。父亲作为长兄,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家族会议上的主角。
“咳!”父亲清了清嗓子,从长裤的内兜里掏出一个卡袋,小心翼翼地取出来一张卡片。我定睛一看,这不是社保卡吗?
紧接着,父亲一脸得意地举起社保卡,神采奕奕地向在场的每一个人宣告:“从这个月起,我的养老金要用社保卡领取了!”
2016 年10 月,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社保人。入职前夜,父亲在晚饭后突然对我说:“一会咱父女俩好好聊聊天。”
父亲从书房中取出一张社保卡,轻轻地放在茶几面上,对我说:“你知道这张卡有什么作用吗?”我想了想,回答道:“平时咱们家不都是用来买药和看病结算吗,有啥特别之处吗?”
随后,父亲如数家珍般把社保卡的发展脉络娓娓道来。
出生在50 年代的父亲,见证了新中国的历史进程,其中社保卡的发展则是改革开放40 年的一个小小缩影。父亲告诉我,改革开放初期他们手中拿的是一本公费医疗本,到90 年代的时候换成了医保卡,这两种类型的凭证纯粹用于看病拿药;2010 年以后,由人社部门和银行联合制发的社保卡面世,而现在手中拿着的这一张,则是2014 年新版社保卡,在原来社保卡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社保和金融功能。社保卡的每一次变革,都离不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父亲郑重地对我说道:“从明天起,你所从事的工作就是要服务好社保卡,因为只有它越来越好了,你身边的每一个人的幸福感才会越来越强。”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手中的社保卡变得沉甸甸的。
2016 年,刚刚从单位退休回农村老家定居的父亲发现,每一次镇里和村里挨家挨户宣传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时,乡亲们都是听了一头雾水,搞不清楚改革有什么变化。
2017 年贺州市全面推开社保卡制发卡工作,每每村里通知镇里有工作队带着设备到村委为群众现场采集信息,集中办理制卡业务时,不少群众都将信将疑。有些拿到社保卡的群众不明白这张卡有什么用处,拿回家随手一放就不知所踪了。
这一切,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一次镇里的工作队进村入户开展工作时,父亲只要有时间,就会热情地与工作队员一起挨家挨户为群众讲解各种惠民政策,特别是社保方面的知识,每次都要格外提醒:“没办社保卡的抓紧去办,这张卡很管用。”
父亲还逮着镇里“送电影进村”的有利时机,在每次电影放映前的10 分钟,给乡亲们上一堂社保政策课。
久而久之,村里人都知道父亲这么一位“社保义务讲解员”,一遇到与社保有关的问题,总会向父亲请教。
为此,我常常打趣父亲:“您可真是人老心不老,别人家的老人是退休了享清福,您倒好,闹腾得比上班时还忙碌!”
今年4 月,自治区下发了通过社保卡发放养老金的文件。父亲得知后,将这个消息发到了老年大学的微信群,还挨个电话通知身边的亲朋好友,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前不久父亲打来电话兴奋地说:“你李叔叔的儿子参加职业药师考试的前一天,身份证正好丢失了,急的不行,你李叔叔突然想起我跟他说过社保卡可以代替身份证的事儿,所以他儿子考试没误事,他刚才特意打电话给我道谢呢!”
最近贺州市的社保卡业务实现了即时办结、立等可取的消息刚出来,父亲的电话就来了:“太好了,咱们的社保卡真是越来越方便了!”
父亲感叹:“社保卡从申请到制卡再到激活,只需要短短10 分钟,再也不用为丢卡的事情烦恼了。新时代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了,通过手机,还能直接使用电子社保卡购药结算,查询个人社保信息。这张小小的社保卡,是一张民心卡,给参保人打开了一扇快捷办事的方便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