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新 邱效威
时代呼唤人才,时代造就人才,人才推进事业发展。科技和创新成为时代的主旋律,青年科学家是科学共同体发展壮大的中坚力量,是持续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肩负着科学创新的重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希望。《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列为重要工作,提出在自然科学等重点学科领域,每年重点培养扶持一批青年拔尖人才。2011年,国家启动“青年千人计划”,计划每年引进400名左右的海外优秀青年人才。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青年科学基金和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基础上,面向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已经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设立了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支持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科学家。
随着人才强国战略和一系列鼓励科技人才成长成才政策的实施,一大批青年科学家成长起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撑。在看到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更加关注青年科学家成长面临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科学家的成长效能,制约了青年科学家才能和创造力的有效发挥。因此,本文通过研究青年科学家成长效能的影响机制,探索青年科学家成长规律,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推动我国青年科学家队伍建设,促进形成优秀青年科学家脱颖而出的生动局面,为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保证。
青年科学家是科学共同体中具有高度创新力的群体。对于青年科学家的年龄特征,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青年科学家是35岁以下的科学家、40 岁以下的科学家,还是45 岁以下的科学家?事实上这三个尺度目前都在使用。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科学基金男性的年龄限制是35岁以下、女性则是40岁以下,优秀青年基金男性的年龄限制是38岁以下、女性则是40岁以下;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年龄限制是45 岁以下;北京市科协“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计划”年龄限制在40 岁以下。
于国外而言,很多数学家在30岁之前就完成了自己伟大的数学成就,国际数学界菲尔兹奖的年龄限制为40 岁以下,美国经济学会青年经济学家克拉克奖的年龄限制也在40岁以下。事实上,在科学领域,35 岁左右的青年科学家是学术创新的主体。复旦大学陈其荣对自1901年以来诺贝尔奖获得者年龄进行统计,发现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取得获奖成果的最佳年龄区在31~45岁,取得获奖成果的平均年龄出现在38.6岁左右。例如,我国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时41岁,而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分别为35岁和31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家发表学术著作的年龄在逐渐提前,也就是说,年轻化的趋势在加强。许多独创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都出自青年科学家之手。因此,将“青年科学家”定义为35岁左右,至多定义为40岁以下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首先,青年科学家具有超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渴望了解世界万事万物,探究现象的本质和成因,热衷于用全新的理论或方法诠释潜在的事物真谛。其次,青年科学家普遍具有超常的科研创新绩效,能够把握学科的前沿和发展方向,在相关科学研究领域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再次,从思维方式来看,青年科学家普遍具有对新事物新观念的探索精神、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深入解决问题的各种思路和方法,求真务实、追求真理、善于怀疑、思维敏捷。最后,从行为来看,青年科学家普遍具有独立思考、不盲从权威,更愿意在富于挑战性的环境下工作,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首创精神,积极去开拓未知领域、忘我献身,具有顽强不屈、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等性格特征。
通过对2012年以来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后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青年科学家的成长成才经历分析发现,优秀青年科学家大多拥有博士后经历,其教育背景呈现国内外双重培养的特点。同时,导师及其学术成就对青年科学家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高成就导师的引领作用更加明显。导师身份从某种意义上代表导师的学术成就、科研能力和领域地位,直接影响到其培养青年人才的质量。结果表明具有院士、fellow、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称号的导师对青年科学家的培养更为专一化,引领作用更加明显,其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科研成果对于青年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
青年科学家成长受到来自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致上主要包括个人特征、组织因素和宏观因素三个方面。
个人特征是来自于青年科学家自身方面的因素,良好的精神状态、心理素质和能力水平主导着青年科学家的创新成就,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综合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1.精神状态
就青年科学家个人而言,第一,需要敢于和善于运用独创思维。独创思维的显著特点就是标新立异,敢于提出质疑,有不同的想法及观点。独创思维是发散性的思维,要求青年科学家多视角、全方位、开放性地思考问题。独创思维是对有限思维的超越,不断突破现有思维方式和路径依赖。如果没有独创思维,没有进行创新的动力和激情,青年科学家很难在科研道路上持续取得创新性成果。第二,需要具有敢于挑战权威、敢为天下先、另辟蹊径的勇气。第三,需要具有献身科学、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
2.心理素质
一个新想法或新发现提出的时候,往往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理论的影响很难被社会接受,即使在科学界也不一定能看到事物在萌芽时的重要意义。这对青年科学家来说,往往会面临巨大的精神压力。有时候不仅会受到科学共同体的冷遇和质疑,还可能会冒犯相关领域的权威,受到否定和打压。优秀的青年科学家面对这些质疑和压制,常常会表现出强大的心理能量,敢于坚持和捍卫真理,坚守科学精神。
3.能力水平
青年时期是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爆发期,31~40 岁这个年龄段的青年科学家基本上都是科研团队中的核心成员或者团队负责人。优秀的青年科学家不仅掌握专业知识、科研规范,而且保持着对新知识、前沿动态的高度敏感性,长期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不断厚植科研基础、培育科研能力。相关领域知识和能力的积累积聚越多越快,越能促进创新性成果的涌现。
1.团队氛围
大量的实践和研究表明,创新研究团队是世界诺贝尔奖的摇篮。究其原因,其突出的原创性科学发现并不仅是通过计划产生的,而且是综合因素的作用,尤其是科研团队中严谨、求实、宽松、自由的治学态度与氛围的促进、激发作用。贝尔实验室是美国科学技术领域应用研究的第一个“创新团队”,荣获诺贝尔物理学获的人数居于世界工业研究实验室之首。优秀青年科学家会自觉用自己的激情和榜样示范来鼓舞团队的士气,并努力营造自由民主、包容失败的学术氛围。同时,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集中的机构大多属于高水平创新基地,有充足的科研经费、良好的实验条件与学术氛围。
2.组织支持
良好的组织支持对青年科学家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包括资金物质方面的支持,而且包括诸如科学的管理机制、提供晋升发展、合理流动交流等非物质方面的支持激励。白春礼对中科院杰出青年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表明,27~35岁是青年人才精力旺盛、工作勤奋的时期,是奠定科学家未来职业发展基础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压力巨大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能够给他们以一定的组织支持,将大大促进和加快他们的成长发展。
3.家庭环境
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保护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创造力的形成和想象力的开发。不管是来自什么背景的家庭,科学家从小的好奇心、兴趣和后来的职业选择通常都得到了家庭成员的鼓励和支持。家庭的良好环境为科学家们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善于创新的习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家庭出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人的职业成就。部分诺贝尔奖得主从事科学研究的机缘与其家庭环境有重要的关系。研究发现,有82%的美国获奖者的父亲是专业技术人员、经理或企业主,比普通人的家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国家政策与资金资助
国家政策扶持体现着国家对于科学研究群体尤其是青年科学家群体的高度重视,对青年科学家的成长发展起着基础性、关键性、先导性的作用。只有在国家高度扶持的宏观大背景下,出台促进青年科学家高效研究的相关政策,给予青年科学家充足的资金扶持,优化科研环境,为青年科学家投身于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制度保障,才能充分激发青年科学家奋发前行、潜心钻研的动力,以取得更突出的研究成果。
2.良好的社会创新环境
社会环境对青年科学家科研创新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一个保守的环境中,创新思想和创新行为受到抑制;在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环境中,青年科学家从事科研创新会得到鼓励和支持。因此,要加强创新型社会建设,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从而为青年科学家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使得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3.宽松的科研氛围
科学研究过程是在科学原理基础之上的科学思想的自由飞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时是可以很顺利到达目的地,但常常是不顺利的。允许失败、宽松自由的科研氛围有助于降低青年科学家的工作压力,增强其抗挫折能力。
世界各国高度重视青年科学家培养,努力为青年科学家营造良好的成长发展环境,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青年科学家人才的吸引、培养和使用,为科学创新和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储备卓越的智力资源。
1.完善的科研资助体系
美国高度重视青年科学家的培养,重点加强青年科学家的资金资助支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形成了政府、产业界与基金会三大主体的科学资助体系,将科研项目与青年创新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划拨专项经费资助,重点激发科技人才对原创性科学研究的孜孜追求,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执着的成就动机。美国的青年科学家资助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总统名义设立的科技奖励,其在政府设立的科技奖励中占主要地位,包括国家科学奖、国家技术奖、费米奖、青年科学家和工程师总统奖。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是美国政府奖励领先科学技术领域精英的,也是美国政府给予独立研究的青年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第二层次是美国政府相关组成部门、国家科学院、工程院以及一些国家级学术机构、基金会所设立的科技奖励。第三层次即科技奖励主要是全国性的科学技术协会及州立科学院所设立的科技奖励。
2.严密的科研管理体系
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制度建设,美国政府建立了促进青年科学家成长的科研管理体系。政府通过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制定、科学研究开发经费的分配和研究项目的咨询等手段,对青年科技人才的研究活动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科研成果管理与利用方面,美国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鼓励青年科学家技术发明与创新和促进技术转移的法律体系,有效地激发了青年科学家的科研成就动机。
1.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
英国积极促进本国的青年科学家与国际上其他国家、地区科研人员的合作交流并提供相应的平台,这种合作和交流不局限于欧盟内部,也涉及其他国家。合作的主体也较为广泛,包括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类型中的科研人员、科技人才等。这种合作使英国青年科学家更加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从而保持他们的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
2.建立完善的支持计划
英国充分认识到青年科学家培养的重要性,十分注重在研发上的投入,每年英国研发支出占其GDP总量的2%左右,加大青年科学家资助力度,英国政府支持沃尔森基金会和英国皇家学会合作设立“高级人才奖学金项目”用来资助杰出的科学家。此外,还设立了牛顿国际人才计划、伊丽莎白女皇工程奖等,不断激励青年科学家投身基础研究,开展原创性研究。
1.多元化资助模式
日本以科学技术为立国之本,高度重视青年科学家培养,建立了政府、民间团体和企业多主体、多层面、多元化的资助奖励体系。近年来,日本对青年科学家给予政策倾斜激励和科研扶持激励,扩大面向青年科学家的资助面和资助力度,确保优秀青年科学家有独立领导科学研究的机会。面向青年科学家及研究人员,大幅度扩充竞争性研究资金。通过完善体制,扩充资助计划,以便更好地支持青年科学家专心于研究,同时设立多种科研交流的平台和渠道,支持青年科学家成长。例如,日本通产省设立了国际科学奖励基金,实施科研国际化政策,支持青年科学家国际交流。
2.终身职业发展体系
日本营造良好的研究环境,构建日本式终身雇佣制度。对于青年科学家及研究人员,日本要求采用任期制的录用方式,让他们作为独立研究者,然后经过严格的审查,通过终身雇佣制度,将他们任用到无任期制的职位上,并完善职业发展路径。日本政府要求各大学和研究机构积极采取措施,如设置托儿设施、配备助手等,支持女性科学家及研究人员兼顾研究活动和养育子女。
3.全覆盖的制度保障
日本谋求建立兼顾流动性和稳定性的青年科学家、研究人员职业发展制度,并且支持青年科学家、研究人员的跨国界、跨部门、跨领域流动,营造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制度环境。日本重视加强产学研互动,积极推进开放创新,促进不同规模和不同行业的企业、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投入人才、知识和资金,同时加强与国外顶尖研究机构的研究合作,构建人脉网络,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新创意、知识和技术,以求迅速提升日本的科研实力和科研效率。
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实施,我国一大批青年科学家成长起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撑。在看到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更加关注青年科学家成长面临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科学家的成长效能,制约了青年科学家才能和创造力的有效发挥。
目前,崇尚创新的文化还在形成过程中,社会创新氛围不浓。社会价值观偏重于功利的导向。而科学发现与发明不仅需要较长时期的财力、人的精力的投入,更需要科学家能够经受住多次失败的打击。许多青年科学家的工作得不到社会的支持与认可,存在创新活力不足、创新精神不强等问题。
虽然我国面向青年科学家人才设立了专门的项目、计划资助,但是资助强度较小,资助范围较窄,且基本都是竞争性投入。总的来看,对科研水平成熟拔尖的领军科学家,科研资助常常是“锦上添花”;面对尚处在“成长途中”的青年科学人才,往往缺乏“雪中送炭”,难以发挥应有的保障激励作用。研究扶持经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科学家的工作激情,制约了青年科学家的科研工作顺利开展。
目前关于科研项目申请、考核与评价,总体上在不断简化,但仍存在多头考核、程序多等问题。同时,现实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问题,大大影响和制约了大多数青年科学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适应青年科学家的成长需要,不利于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和效果。
目前,我国青年科学家总体收入水平较低。由于青年科学家正处于职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经济压力较大的时期,收入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年科学家全心投入研究工作。要改进激励机制,使青年科学家公平地获得项目,获取经费支持。免去后顾之忧,全身心用在科研上。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高层次人才工作,特别是在青年科学家的吸引、使用和培养等方面出台很多政策、计划和工程。但是从全国来看,人才流动机制仍不健全,既存在人才流失问题,又存在恶意“挖”人等现象。无序的人才流失和人才竞争造成国家科研资源和杰出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大局,助长了不良的学术生态环境。
总体而言,我国青年科学家培养体系尚不健全,需要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政策体系,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为青年科学家潜心研究、发明创造、技术突破创造良好条件和宽松环境,解决他们面临的特殊问题,促进青年科学家快速成长,培养造就一流的青年科学家人才队伍。
以优秀青年科学家为案例,总结青年科学家成长规律,创新青年人才培育体制机制。大力营造创新文化环境,推进先进创新文化认同,强化青年科学家自主创新意识,激发和调动青年科学家人才的研究积极性。通过构筑创新性文化体系,进一步优化青年科学家人才的成长环境。同时,改革一切阻碍自主创新的不合理规定和体制,形成勇于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建立和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机制和制度。
依托国家科学基金平台,进一步明确青年科学家培养定位,建立健全针对贯穿青年科学家人才科研生涯的持续资助机制,扩大资助规模,并保持资助率稳中有升,提高人才资助项目的资助强度,提高青年科学家获得资助的机会,为青年科学家建立种子基金。相对于普通的基金资助,种子基金可以帮助青年科学家继续研究尚未出成果的新想法。鼓励地方科学基金机构设立地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倡导依托单位给予经费配套或设立自己的高端青年人才培育项目或计划,为年轻学者、潜心研究的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发挥协同作用,营造良好的青年科学家资助培养格局。
根据青年科学家从事研究的领域,尊重科学研究规律,实行分类评价。简化评价程序,鼓励青年科学家专注某一领域持续研究,特别应侧重考察其科研潜力,不过多强调出成果数量。建立以学术和创新绩效为主导的科研评价机制,克服考核过于频繁、过度量化的倾向。建立健全绩效优先、鼓励创新、竞争向上、协同发展、创新增值的分配和评价机制,激发青年科学家人才的持续创造潜能。在科学研究评价方面,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中青年科技人才申报休斯研究员计划时,只需提交主要研究成就、5篇代表作和3000字以内的研究设想。这个看似宽松的评价体系,使得休斯研究员群体的研究成果占到了美国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领域重大发现的1/4。
激励高层次青年科学家成长,既要重视物质激励,也要重视非物质激励。首先,应完善青年科学家的收入增长机制,使其没有后顾之忧。为其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工作环境,使其安心投入科研,最大程度上激发其研究动力。其次,充分考虑到青年科学家的多重需求,加强青年科学家的荣誉激励,对取得优秀成果的加大奖励力度和宣传报道,让知识产权制度成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使他们高效地投身于科学研究中。同时,大力营造勇于探索、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科学研究中的失败,坚定科学探索的信心,实现青年科学家健康成长。
加强组织支持,帮助青年科学家人才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目标,逐步拓宽青年科学家的职业发展通道,为其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积极鼓励和支持青年科学家参加国际交流,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提升自身研究水平。建立以中短期聘用、长期聘用和项目聘用相结合的聘用制度和队伍的动态更新机制,促进人才的有序流动。同时,鼓励支持他们通过建立广泛的科研项目合作,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社会发展中,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