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知草
摘 要:在我国浩瀚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民族不停地发展演变着,而证明民族生活不断向前进化的主要特征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最好证明。基层文化馆的存在,是一种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力机构,文章研究基层文化馆在保护传承当地“非遗”工作中的功能与作用,进一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基层文化馆;保护传承;当地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秉持“保护第一、抢救为主”的原则,基层文化馆亦起到了全方位保护管理作用。
1 基层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众在长久的社会基层生活中形成的无形遗产,呈现出极其明显的民族时代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它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更多元的文化。不过就目前来看“非遗”在保护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阻碍,為了改善现状,基层文化馆应运而生,且在我国的各类相关法律法规的护航下,对维护发展、保障运行、引导舆论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基层文化馆对“非遗”项目的搜集整理、研究探索等各项工作及各类申请保护也加剧了区域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
2 基层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措施
强化协同管理职能:与相关机构通力合作是基层文化馆保护“非遗”数据资料的有效前提,以现有的“非遗”保护工作系统为前提,制定具有当地特色的“非遗”保护传承方案,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切实需要的地方,切中要点才能有效推广人才队伍建设,从而进一步提升“非遗”意识[1]。除此以外,基层文化馆可与相关机构合作,增强对濒临灭绝的“非遗”进行保护,并且不定期监督,对损害“非遗”的人员要严厉惩处,绝不姑息,从源头保证“非遗”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
明确技术传承:技术管理是基层文化馆在“非遗”传承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因此各地的文化馆可对内部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培训,增强基层文化馆上、下的工作能力与业务水平,从而进一步达到“非遗”的保护需求。在传承、保护现存技艺的基础上,结合“非遗”保护制度,培养各地群众对非物质文化技艺的学习兴趣,保障传承效果。
文化保护传播:“非遗”工作的重点是传承保护民族、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层文化传承者则是此类工作的主要执行单位。通常“非遗”传承人都拥有灵敏、活跃的思维,他们敢于在传承的同时结合实际展开创新,由此可知,人力在信息承载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亦为“非遗”的传递形成了有效渠道[2]。此外基层文化馆亦可通过专题讲座、形式演出、复原展览、百家论坛等模式为“非遗”展开普及宣传。
重视传承人才的培养:传承人才的培养亦是将“非遗”发扬光大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中以青少年群体为佳,青少年的年龄较小,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青少年作为我国未来的新生力量,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是传承“非遗”的最佳选择。
3 结语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社会与人类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层文化馆亦是充分保护非物质遗产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万宁.喧嚣下的务实主义——将文化馆打造为非遗保护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J].中国民族博览,2017(1):66-67.
[2]徐新荣.浅论文化馆职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发挥的作用[J].教育现代化,2012(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