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和末梢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效果研究

2019-01-22 04:38左桂文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

左桂文

【摘 要】目的:探讨静脉血和末梢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70例健康体检者,按不同采取部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为末梢血检查,观察组则为静脉血检查,对比二者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WBC、Hb和MCV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BC、HCT和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CH水平变化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查中,以静脉采集血液进行检查,其细胞计数水平更能反映血常规的变化情况,可确保临床早期检查更为准确,值得应用。

【关键词】静脉血;末梢血;血常规检验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常见的就检查项目。其原理是通过观察血细胞数量变化和形态分布等对机体血液状况和疾病情况进行判定,以此制定医疗护理措施。目前,血常规检查中多纳用较为敏感的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等。利用血常规检查不仅能够有效的判定和发现疾病,还能为临床早期制定治疗计划提供依据。但近几年,随着临床医学发展,各专业领域学者对血常规检查血液采集部位存在较大争议。为此,为进一步了解不同采集部位的影响,本次研究特选取70例检查体检者,分别以末梢血和静脉血进行采集,同时分析二者血常规检查结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不同采取部位将70例正常体检者进行分组。观察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32.05±1.75)岁;对照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32.01±1.73)歲,纳入标准:①近期未使用影响血液变化的药物;②存在相关血液系统疾病。本研究已获患者、家属同意以及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

1.2 方法

所有受检者采集前1d晚均由护理人员提醒其禁食禁饮,时间至少为8h。然后于次日晨时进行血液采集。对照组采集末梢血,即使用一次性微量采血管取患者左手食指或无名字指尖血液2ml,将血液稀释后置于抗凝管待检。观察组则采集静脉血,方法为:使用一次性针孔采集管于受检者肘静脉取血2ml,以同样的方法稀释并置于抗凝管待检。所有标本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查,操作按照相关规范进行,且为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检查项目必须在2h内完成。

1.3 观察指标

安排至少2名临床经验丰富以及操作熟练的血液检验人员对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包括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以及血小板计数(PCT)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WBC、Hb和MCV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BC、HCT和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CH水平变化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几年,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检验技术逐渐趋于成熟,且逐渐向自动化发展,而临床检验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临床收治病例中70%左右的患者可通过血液检查对其进行详细的诊断。为此,血常规检验质量和早期诊断、治疗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临床血常规检验准确性成为当前临床面临的主要问题。末梢血和静脉血由于其采取部位不同其检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而临床对其存在较大差异[1]。基于此,本次研究对二者血常规检验结果展开分析。

末梢血多为指尖血,采集末梢血的优势主要在于采血简单、用血量少以及化验迅速等,而也正因为上述特点,其在检验中存在较大不足。具体表现在一下几点,包括①因为指尖毛细血管较小,在采血的过程需要进行挤压,而在其挤压的过程中很容易损伤红细胞和白细胞,进而导致其结果容易出现波动或者异常,最终影响其检验结果[2]。②采集指尖血会增加组织液进入标本的机率,进而导致其浓度无法满足要求,或者因为标本稀释而导致其受到污染。③指尖血溢出血量较少,长时间的采集血液容易导致机体出现凝血,进而减少红细胞和血小板含量,最终影响检查结果。④采集指尖血容易受到外界或人为因素影响。例如采血动作、穿刺深浅和受检者体表温度等。既往姚怡帆[3]等人对静脉血和末梢血在血常规检出中的差异性做一研究发现,末梢血的采集容易其影响因素较大,包括采集时间增长、采集血量少等,而重复采集血量不仅会对受检者造成严重的疼痛,还会影响血液的检验结果。静脉血则是通过肘静脉进行采集,其优势不同于末梢血,不仅能够避免组织液渗漏入标本,还能减少环境对血液采集的影响。此外,有学者发现,静脉血采集相较于末梢血更能反映受检者血液的真实情况,其血液活动性更强,可增加数据检验的准确性。静脉血采集数量一般较大,可避免重复采集对患者造成疼痛,而数量丰富的血液标本则可以进行多次试验,对于保证临床检验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4]。本次研究中发现,经静脉血采集受检者WBC、Hb和MCV水平低于末梢血,而RBC、HCT和PCT则更高。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发现,RBC和PCT的增高对视因为在末梢血采集过程中因为挤压或者穿刺深度异常而导致液体渗漏入血液标本中,而组织液的Ⅲ因子会导致PCT聚集,从而产生细小凝血块,进而降低二者水平[5]。而末梢血采集其WBC水平更好多因为末梢血采集PLT聚集会产生和淋巴细胞相近的细胞群,进而导致分析仪辨别出错,由此出现WBC假性升高。或者因为在采集末梢血过程中因为抽血部位温度比静脉温度低,局部的强烈反应会增加WBC水平。而末梢血中其MCV水平更高的原因是因为末梢血存在时间短暂,极易出现溶血现象,进而导致其MCV水平高于静脉血。由上述结果可知,静脉血检验的稳定型更好,对于确保检查结果准确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使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查其稳定型更好,结果更为准确,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智刚,李小蓝,李启欣等.在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和静脉血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1):99-100.

[2]李成梅.血常规检验中进行静脉血检验与末梢血检验的结果[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3):621-622.

[3]姚怡帆.末梢血样与静脉血样行血常规检测的差异性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6):103-106.

[4]韦守福,谢贤.静脉血与末梢血在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中结果的稳定性[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v.7(02):13-15.

[5]王娴默,肖林,李彦林.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的结果影响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A01):10-12.

猜你喜欢
血常规检验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探究
血涂片复检工作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意义
血常规检验的采血方法及应用价值对照研究
血常规检测在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支原体肺炎患儿与正常儿童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对照研究
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的结果对照分析
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脂肪肝与健康人血常规的检验结果比较观察
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