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朱洁,李 云,蔡敏克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温州 325035)
当前医疗手段已经能够保障对脑梗塞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但治疗后患者不可避免存在后遗症,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以及患者后续治疗的积极性,因此需要配合护理措施[1]。为脑梗塞患者提供早期护理干预以保障和提高康复质量是笔者近年一直在探寻的护理课题,临床实践后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相关资料数据整理并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取本院诊治脑梗塞患者为本研究分析对象,共100例,时间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2017年1月-6月间常规脑梗塞护理干预患者50例为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在47-83岁间,平均(68.11±5.49)岁。2017年7月-2018年1月间早期护理干预的脑梗塞患者50例为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在48-84岁间,平均(69.10±5.37)岁。组间一般资料分布差异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做对比。
2.护理干预。 (1)对照组。常规脑梗塞护理干预模式,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严格根据医嘱为患者提供治疗护理及康复护理,观察并记录患者病情,指导患者饮食、锻炼。 (2)观察组。接受脑梗塞早期护理干预。如下:①心理疏导。疾病影响导致生理、生活巨变,患者心理不可避免会出现剧烈波动,存在紧张、焦虑、暴躁等情绪,不利于后续治疗、护理的进行。因此需要和患者建立有效交流,保持耐心、感同身受的态度,让患者敞开心扉,并适当引导患者宣泄和释放自身消极情绪。②运动指导。指导、辅助患者进行诸如床上翻身、移动、坐起以及桥式运动等床上主动训练,在患者不能进行主动训练前可进行关节被动活动。③运动康复。掌握运动康复动作后帮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主动运动,从健侧开始,缓慢过渡到患侧,由大关节开始,逐渐过渡到小关节,运动幅度随着患者康复情况逐渐增加,每天训练3次,每次时间10-20分钟。按摩拍打患者肌肉以提高其肌力。进入肌力恢复阶段后进行躺卧转到站立位,最后进行步行。④语言康复。如患者失语,用交流板进行沟通,指导患者从音节开始重新掌握,而后结合人、物让患者从音节发展到字、词、句,逐渐掌握语言,还能够通过广播、电视的辅助提高患者语言表达能力。在整个护理过程也要争取得到患者家属的配合,实现全方位的康复护理。
两组患者护理时间均为3个月。
3.观察指标。 语言功能:用汉语失语评价量表检测[2],包括对话、复述、命名、阅读理解、语言运动等方面,分数最高100分,所得分数越高提示恢复效果越好。肢体功能:用FMA肢体功能量表评价[3],内容针对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分数最高100分,所得分数越高提示恢复效果越好。日常生活能力:用Barthel量表评价[4],包括进食、穿衣、行走、如厕、大小便控制等方面,分数最高100分,所得分数越高提示恢复效果越好。 护理满意度:从护理针对性、护理延续性、护理专业性、耐心程度及调整及时性方面评价,总分最高20分,分数在18分以上为满意,在14-17分间为基本满意,14分以下为不满意。
4.统计学方法。 涉及处理数据用SPSS 20.0做统计与分析,P值<0.05说明实验数据有较高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1.护理效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相关康复评价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干预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不同护理干预方式下脑梗塞患者康复指标前后情况
注:*提示组内干预前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组间干预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为94.0%,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P<0.05)(见表2)。
表2 脑梗塞患者对不同护理干预方式的满意度评价
脑梗塞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常见于老年人群体,由于脑部供血不足使得脑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最终致使出现脑组织坏死、脑软化。脑梗塞发病率逐年升高,而偏瘫、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等是常见脑梗塞后遗症[5],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通过早期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及时的护理理念、模式,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确保基础护理落实程度,专业的护理服务和全面交流确保了护理过程的顺利进行,患者的配合是功能康复的重要前提,也是本研究中早期护理干预下患者康复评价和日常生活恢复程度优于常规护理患者的原因。而早期护理也更加重视护理服务过程中的细节与流程,交流后及时调整部分护理内容让整个过程始终具备针对性,患者在整个过程中除了接受者,也是主动参与者,对护理措施有更深入理解,因此对护理质量可进行更加客观的判断。
综上所述,对脑梗塞患者在早期阶段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语言及肢体康复有更积极影响,帮助患者顺利回归社会,保障护患和谐关系,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