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虎
(郑州第九人民医院,郑州 450000 )
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目前发病率在10%左右,以往临床一直将胆囊切除手术作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但是近年来对于胆囊功能临床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这为临床开展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奠定了基础[1]。近年来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在临床已经逐渐应用,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术后患者腹部症状不适,但是在术后极易复发,有研究报道保胆取石手术后5年复发率可高达40%,牛磺熊去氧胆酸可以抑制胆固醇结晶形成,增加了胆汁中的胆酸含量,因此具有防止结石形成的作用[2]。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保胆取石手术后结石复发,采取牛磺熊去氧胆酸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和依据,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采取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9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95例,男性57例,女性38例,年龄28~68岁,平均(46.77±3.26)岁,结石直径0.6~2.8 cm,平均结石直径(1.68±0.44) cm;观察组患者95例,男性59例,女性36例,年龄26~69岁,平均(46.85±3.19)岁,结石直径0.8~2.7 cm,平均结石直径(1.65±0.46) cm。纳入标准:①年龄≥18周岁;②经超声确诊为胆囊结石,胆囊壁厚度≤4 mm;③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脏器功能障碍者;②合并急性胆囊炎、胰腺炎以及胆总管结石患者;③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结石直径分布无明显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本项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评审通过。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治疗,患者仰卧位,全麻满意后采用LC法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气腹,置入腹腔镜手术器械,对患者胆囊底部双侧进行吊线穿刺,将胆囊内胆汁吸净,切开胆囊,将结石挤压到胆囊底部,取出结石,利用胆道镜观察胆囊内部结构和情况,残余结石使用取石篮取出,存在胆囊息肉患者钳出,确保结石干净后冲洗胆囊,切口缝合后处理患者腹壁切口,术后给予常规抗炎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牛磺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服用方案:术后2 d给予牛磺熊去氧胆酸250 mg/次,2次/d,服用1月后方案调整为:牛磺熊去氧胆酸250 mg/次,2次/d,服用5 d后停止应用25 d,连续服用6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
1.3评价指标 采用超声对患者治疗前和术后1年胆囊壁厚度进行测定,同时对患者胆囊收缩功能进行评价,采用胆囊收缩百分比进行比较。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年胆囊结石复发情况。记录患者术后一年出现腹泻、腹胀、右上腹部不适情况。
2.1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胆囊壁厚度和胆囊收缩情况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胆囊壁厚度和胆囊收缩比统计学分析无差异,具有可比性。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胆囊壁厚度缩小,胆囊收缩比升高,同术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胆囊壁厚
注:与术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复发和临床症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术后1年内出现腹泻、腹胀、右上腹不适体征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复发和临床症状发生情况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群饮食习惯的改变,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患者表现出胆绞痛、右上腹部不适等体征,主要是人体内胆固醇和胆汁酸比例失衡,胆固醇呈现过饱和状态,进而形成结晶产生结石,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传统的临床治疗方案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术后恢复快,效果好,一直在临床广泛应用。近年来发现胆囊对于人体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胆囊能够浓缩和储存胆汁,另一方面胆囊还有收缩和排空功能以及分泌功能,因此胆囊分泌胆汁可以维持一定的压力。胆囊切除后调节压力平衡的作用消失,当胆汁通过奥的斯括约肌开口进入十二指肠腔则出现胆汁排泄不通畅,胆总管代偿后形成扩张病变,容易形成胆总管结石[3]。此外胆囊切除后对患者的消化功能造成影响,容易出现腹胀、腹泻等术后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于胆囊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保胆取石手术应运而生,目的是在去除疾病的同时保留人体器官的功能,体现了现代医学朝向生理-生物-心理方向的发展[4]。
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利用腔镜器械可以定位准确,手术操作的方法更简单,取石更彻底,因此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轻微,术后容易恢复,手术治疗后患者出现盆腔感染、腹腔感染等并发症较少,同时可以减少医源性胆管损伤,避免了对胆囊周围组织的损伤,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保证胆囊功能的完整[5]。但是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最为重要的隐患是术后出现复发,因此为了减少术后复发,本研究联合牛磺熊去氧胆酸进行术后预防,该药物为非结合胆汁酸,是天然活性药物,经过口服同人体牛磺酸相结合形成具有活性的牛磺熊去氧胆酸,一方面能够增加患者胆汁内的胆酸浓度,造成胆汁酸成分改变,具有利胆作用;另一方面该药物可以抑制胆固醇结晶形成,对于胆固醇和胆固醇脂的含量和饱和指数具有降低作用,有助于结石中的胆固醇溶解,促进了体内液态胆固醇晶体复合物形成,加速了胆固醇从肠道排出;此外牛磺熊去氧胆酸还可以增加肝脏过氧化氢酶活性,提升了肝脏解毒能力,部分研究还证实该药物能够发挥免疫调节作用,降低活化T淋巴细胞数目[6]。
本临床观察表明,牛磺熊去氧胆酸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胆囊壁厚度和胆囊收缩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