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安娜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不是看资本的多少,而是看创新人才的多少。因此,教育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教学质量更是备受关注。然而,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与挑战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能力;改革与创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教师不仅仅需要“传道授业”,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能只会“纸上谈兵”,要能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的能力。目前,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应对问题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不更新。小学生现在使用的教材和十几年前使用的教材几乎没有什么不同,有些课文已经跟不上如今学生思维前进的步伐了。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组的课文对科技的介绍,还停留在前些年,而如今的学生大部分对科技的认识已经远远超出了课文里所介绍的内容,这样的内容明显具有迟后性,不能满足学生对于新生事物的求职欲望。在科学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智能科技、3D打印技术、航空航天科技等新型科技不断涌现,因此我认为语文教材也应当作出适当的调整,坚持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思维发展。
2、教学方法不更新。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本教材可以使用很多年,教案更能重复使用。因此,一部分教师产生了惰性,在思想上和方法上都不善于创新,教学形式上不够大胆,一套方法能沿用几年,几乎把学生训练成应试能力很强,但实际动手能力很差的人,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影响了小学语文的课题教学效果。
3、教学效果不明显。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主要是强调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一些盲目的教学活动,有些教师甚至走極端,觉得一堂课没有活动就不成功,觉得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一堂课就不完整,一堂课活动开展的很丰富,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看似活跃的课堂,实际上学生根本没有学到多少东西。教师们往往忽略了主要的问题,无论何种形式、何种信息技术手段都必须是为教学服务的,但是,一旦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脱离,不管形式有多好,教学内容设计有多丰富都不能算是成功。
4、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在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里存在着重视读写,轻视听说的问题。很多老师认为,读写才是硬任务,虽然课标有要求,但是,学校有考核,如果完不成考出好的成绩就无法向学校、家长有交代,对于那些考试考不到的软任务,就觉得练不练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许多老师对于课本中的大多数听说训练,一般都是以点带面,一带而过。在小学中,这种重视读写,轻视听说的形式主义教学,严重影响了小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这也与课标的具体要求相差很远。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1、观念的创新。如果没有新的教学观念,创新只是空话而已。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不墨守成规,敢于向传统思想挑战。课堂设计要创新、课堂组织形式要创新、教学方法要有创新、教学手段等也要有创新、要灵活运用教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对教材上的观点提出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语文教育只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注重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
2、课堂教学的创新。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当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课型的创新。课型创新的目的是探索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型的创新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真正领悟出课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义。二是找准切入点,创新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认知点、训练点、教育点、激发点和切入点。三是教学手段的创新。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多种教学媒体的形、光、音、色等信息输出功能,使抽象变得具体,使复杂变得简明,使不可见变为可见。四是板书设计的创新。一堂富有创意的优质课,始于针对教材和学生特点所作的精心构思,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的教学方案。
3、课外活动的创新。学生除了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一定的社会知识、生活阅历和较宽的知识面,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必须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生活实践能力,所以我们的教育不能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如,在描写大自然的景物时,很多学生写不出好文章来,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学生没有亲子观察过,即使老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不出门就能了解,但学生获得的信息仅仅只是老师教的,知识面太窄,就像是在“闭门造车”,学生的作文自然没有提升。因此,多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自余大自然接触,学生能在这个过程中有自己的发现,留下的印象才会更加深刻。但这不是单靠教师的力量能够解决的,还需要学校、社会的大力支持。
4、考试形式的创新。考试是对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检验,同时也是对教学和学习的具体导向。如果只靠单一的考试来检验,之前的创新就没有任何意义,课堂教学的创新将受到阻碍。所以要改变死记硬背、机械重复、标准同一、形式单调的考试形式,采用鼓励创造灵活评分形式、多样的考试方法,可以在语文考试中加入口试,让朗读背诵、说话、书写各占一定的分数,笔试时增设创造性的问题,既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反思与希望
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对于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势在必行的。小学学校以及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其个人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语文教育的目的。作为整个教育金字塔的基础,良好的小学语文教育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本前提,也是培养公民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我们应该有更加全面、清晰的认识,以便采取更加有效的办法,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材[M].人民教育出版社.
[2]罗书霞.改革创新小学语文教学[J].散文选刊(理论版),2010.12
[3]张燕玲,袁建桥.小学语文活动课教学百例[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