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莉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农村“三无六零”人员是指生活在农村的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人且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是老年人群中的弱势群体,是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群。
社会支持是指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行为的总和。李强(1998)认为,社会支持是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缓解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其中,社会联系指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
社区照顾是由社区内多样化资源共同形成的一个广阔的支持体系,可以利用该体系的资源满足“三无六零”人员的照顾需求。他们是社区照顾的重点关注对象,“三无六零”人员的集中供养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社区照顾模式。因此,本文从社会支持理论视角分析“三无六零”人员社区照顾存在的不足,并进一步探索出社区照顾的可行性路径。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远大于国际上10%和7%的比例。可见,我国老龄化加深,由此带来的家庭及社会压力不容小觑。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老年人适应与改善老年生活的需求也逐渐显著。但在农村老年群体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人且年龄在60岁以上,被称为“三无六零”人员。他们缺乏家庭和社会的关心与支持,加之农村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农村“三无六零”人员老无所依的现象就显得极为严重。
与普通老人相比,他们在物质及经济上的生活更为拮据。普通老人的经济来源途径较多,如个人的养老金、子女给予的赡养费、自己的微薄土地收入等。而对于“三无六零”人员来说,他们无法定赡养人,缺乏子女的关怀和物质上的支持,他们的经济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救助和补贴,或者是周围邻居及其他亲戚的帮助,除此以外,几乎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因此“三无六零”人员的生活质量较差,平时生活较为节俭,只能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生活质量有待提高。
农村“三无六零”老年人因为常年劳作的关系,身体机能过度透支,随着年岁渐长,抵抗力下降,老年慢性病困扰日益突出。农村老年人因为文化水平不高,技能知识有限,往往忽视疾病的危害或过度担忧身体状况,出现生病不去看或者一有疾病就“乱就医”的现象。虽然政府对农村“三无六零”老人在参保参合方面采取全额资助的优惠政策,重大疾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就医可以享受相应的报销和费用补贴,但由于老人抵抗力下降,年长多病的缘故常使老人无招架之力,特别是生病时无子女在身边,加之农村医疗设备不健全、医疗技术水平不高且缺乏定期对老人进行常规检查等医疗服务,因此虽有政府优惠政策的扶持,但对于“三无六零”人员来说,医疗方面的支出仍然是个较大的负担。
首先,就农村老年人而言,他们拥有较多的空闲时间,然而农村老年人的娱乐活动却少之又少,方式较为单一,大部分老人们的休闲方式以看电视和听广播为主。其次,由于“三无六零”人员没有和子女居住在一起,日常家庭支持相对偏少,更多社交支持需要发挥同辈群体的作用;同时也因为老年的到来,受身体、心理、环境等因素使得他们社交网络狭窄,与人的交流也仅限于浅层次的“问候”。最后,进入老年阶段后,老年人个体、家庭可能存在不适应,家庭关系变化、老年人角色的转变、身体的退化等因素都可能会使得老年人面临各类困境,有些老人存在“人老了不中用”“反正也活不了几年”“得过且过”等消极的想法。
农村“三无六零”人员的供养方式可分为社区集中照顾和分散供养两种模式。其中,社区集中照顾是指将被纳入五保供养范围的老人,按就地、就近原则安置在五保供养中心或敬老院进行集中生活,有专业人士进行照顾。分散供养是指被纳入五保供养范围且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选择在家中进行生活。但不管是哪种供养方式,都存在物质和心理支持方面的不足。
社区集中照顾虽然能满足老人的基本温饱需求,但由于农村环境、经济等条件的限制,社区专业照顾人员有限,对于“三无六零”人员的关注较少,缺乏相应的心理支持。分散供养的老人在日常生活中更为拮据,平时没有和子女居住在一起,日常家庭支持相对偏少,很少主动与他们交流,同辈群体的支持也是捉襟见肘,老人们也愈加觉得孤独、寂寞,将自己封闭起来,从而使得“三无六零”人员逐渐被边缘化。老年人角色的转变、身体的退化等因素都可能会使得老年人面临各类困境,他们也渴望交谈、交友、互相关心与支持,需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协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农村“三无六零”人员属于老年人群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水平较低,在社会参与方面被动,在社会劳动上无明显优势,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都需要依靠政府补贴或者社会救助。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三无六零”人员在很大程度上处于被动地位,工作人员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他们就接受什么样的服务,甚至工作人员提供的服务并非其所必需的。他们认为能够享受到服务已经很满足了,况且自身又没什么能力,因此更没有理由和资格主动提出相应的需求。
目前在尚未普及社会工作的农村社区,缺乏专业人员对“三无六零”人员进行社区照顾。当前的工作者大都未经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及培训,在服务“三无六零”人员的过程中不能够准确定位服务对象的需求,提供精细化服务。相反,所提供的服务较为简单粗放,即便是日常居住安全、食宿、基本生活方面,也缺乏针对性、个性化服务。此外,由于“三无六零”人员群体的特殊性,人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即可,以至于在为其提供服务过程中往往容易将他们置于被动地位,忽略了他们的自主意识。
1.加大对农村社区照顾的投入力度
社区照顾的资金来源有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社区募捐、社区经济收益三种途径。其中,政府财政资金是社区照顾最重要的资金来源。首先,社区照顾从场地选择到工作人员配备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而政府作为最主要的资金来源途径,应加大对农村社区照顾的投入力度。其次,拓宽社区照顾资金来源途径,政府可采取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及相关民间组织对其进行捐赠。
2.引入社会工作,提高服务有效性
专业的社会工作是秉承利他主义的助人理念,运用科学的方法和专业的技能,实现助人自助的服务活动。社会工作专业所秉承的“同理、接纳、尊重”等价值理念与工作方法,能够以更具有专业化、人性化的方式整合社会各类资源服务于“三无六零”人员,提升服务质量。一方面,社工能够发挥资源连接者的作用,为“三无六零”人员整合链接各方资源,以满足其需求;另一方面,社工运用专业个案、小组、社区等专业方法为“三无六零”人员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
1.加大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社区氛围
关注弱势群体,关心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为了让“三无六零”人员能在和谐的社区氛围中感受到关爱和温暖,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帮助“三无六零”人员,社区可以鼓励留在农村的青年人对“三无六零”人员提供物资和精神上的帮助,倡导社区敬老爱老的精神,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一方面,以节日为载体开展相关的关爱老人活动,提升社区居民尊老爱老的意识;另一方面,村干带头定期走访关怀特困老人,让“三无六零”人员感受到社区的关爱和温暖。
2.以社区为依托建立“三无六零”人员集中供养中心
对于“三无六零”人员来说,除了亲戚,农村社区是其生活的主要载体,社区的环境、资源、设施,能够从多种程度上满足“三无六零”人员的基本生活、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等需求。农村社区可以依据本社区的地理位置、经济情况及“三无六零”人员分布状况,在该社区或者联合附近社区建立“三无六零”人员集中供养中心,为其提供相对专业化的服务。
1.社工积极争取社会资源
社区照顾分为正规照顾和非正式照顾。正规照顾通常指由政府承担及提供的照顾性服务,而这些正规服务多由政府人员及专门工作人员或者由志愿团体及民间组织提供;非正规照顾则是指由家人、亲友或者邻居提供的照顾。一方面,社工可以链接村委会的资源,为符合条件且未能够进行集中供养的“三无六零”人员争取入住。另一方面,社工通过动员组织志愿者定期探访或照顾老人;发动其他社会组织或民众对特困“三无六零”人员进行募捐,以支持其基本生活。
2.社工运用专业方法,优化服务质量
首先,个案工作可以通过接案、收集资料、制定计划、开展服务、评估、结案等一系列的过程来详细了解“三无六零”人员的问题与需求,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服务方案来帮助其摆脱困难,实现其自身能力的发展。其次,通过开展小组将具有共同或者类似问题的人群聚集在一起,通过组员之间的互动交流,鼓励“三无六零”人员与人交流,构建同辈群体间的支持网络。最后,社区工作方法可以为“三无六零”人员链接各方资源来解决问题,通过村委会、五保供养中心或敬老院、老人协会、邻里及其他部门的联合互动来共同关注“三无六零”人员,为其构建全面的社会支持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