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枝兵
高校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在于当代的不断重提,既源于经济发展后人文关怀的兴起,又有教育体系自我改革和完善的动因.前者植根于一种“文化自觉”的冲动,而后者则属于对当下教育现状及其前景的忧思 .[1]1
关于人文素质概念和内涵的理解,学术界已有众多的探讨.概括地讲,人文素质是指社会个体在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文方面的综合品质和行为表现.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人文素质“应当是大学生具备的最基础的素质,也是构成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个性品质的基本文化修养.”[2]“对大学生全面认识社会,建立良好生活方式和心态,将来享有较高品质的幸福生活都有积极的导向作用.”[3]
从本质上讲,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属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大类,与研究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相比差别不大,也是一种思想和价值的教育,是教大学生怎样做人的教育.只是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当紧扣“地方性、应用型”的特点.概言之,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特别是适应地方发展的人文社科类知识)的学习和培养,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进而内化为人文精神、外化为人文行为的系统教育活动.完善的人文素质教育应当包含四个层次:第一层是人文学科教育;第二层是文化教育;第三层是人类意识教育;第四层是精神修养教育.目前.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大多只停留在第一层次且并不全面.
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一般侧重于“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常为“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实现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教育教学侧重于“实用性和工具性”,这是无可厚非的.不过这并不代表地方高校可以无原则地放弃自己作为一个社会公益事业所应承担社会责任的底线.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不仅仅在于为社会培养人才,还在于独特的理想和价值追求.学者张岂之认为,“大学教育,如何做人应当是最基本的教育.”[4]原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院士也曾指出,“哈佛等名校与普通大学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文修养的教育与熏陶.人文修养才是教育的根本.”[5]11
从一些高校就业部门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来看,毕业生跳槽多在毕业后1~2年内呈现集中爆发趋势.过于频繁的跳槽行为一方面暴露了部分大学生缺乏诚信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也无形中增加了企业成本,造成资源浪费.“大学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能够向学生提供职业训练,帮助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更在于使学生拥有一个充实的世界,成为一个真正的受过大学教育的人”.[6]
当下,“天之骄子”们被各种思潮、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以及文化现象所包围.“单纯的知识理性教育对于把握人的发展完善这一课题已显得力不从心,它更多地把人培养成虽然精准但却没有对准目标的机器.”[1]24这是所有高校都要面临的问题.
面对复杂的社会转型期,思想敏感而又活跃的年轻群体常常处于各种矛盾纠结状态之中.焦虑、彷徨、压抑、迷茫、失落,各种负性情绪如影随形.虽然校园极端事件发生不频繁,但潜在的隐性事件却是不少.生活习惯不同、情感纠葛,甚至排队就餐都会引发学生之间产生争执和矛盾.殊不知,大危机则是由小摩擦处理不及时累积而成的.隐性危机的存在折射出当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失与尴尬的状态:一方面教师在讲堂上激情演绎各类的人类文化典范;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内外却表现出种种失范行为.课堂上“低头一族”比比皆是,“吃鸡”“王者荣耀”轮番上阵,不亦乐乎;课堂外,为争取个人私利或凭借个人好恶,相处几年的同窗、舍友可以撕破脸、相互揭短直至痛下杀手.难怪复旦大学投毒案出炉后有网友调侃“感谢室友不杀之恩”,我们培养的只是“有知识没文化”的“知识分子”.诚如清华大学董士伟老师所讲:“人文素质并不是会背几首诗、记住几个人名,说到底是完善人格,培养社会良心,培育对人类和民族的使命感,它是非功利的.”[7]
客观地讲,地方高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市场的价值需求.人才培养本着“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理念,强化专业训练和技能培养,狠抓实践教学,不但增加了就业率,而且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缺少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支撑,大学生的素质发展显得颇不稳定且后劲乏力,关于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概况起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对人文素质教育内涵把握不准,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以及与其他教育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这势必影响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
其次,混淆概念,把人文学科和人文素质等同起来.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开设几门人文课程.而实质上人文学科只是人文素质的基础,知识的普及并不代表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诚如刘铁芳先生有言:“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力量指的是欲望和权力,而知识并没有转化成苏格拉底所讲的美德 .”[8]
再次,重形式轻落实.对于人文素质教育,有些地方高校只是在文件上重视,口头上强调,形式上走一走,能应付上级的检查就行,并没有真正付诸实施.
首先,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主要通过通识教育平台来完成架构,而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不平衡是眼下众多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现状.公共必修课比重过大,而真正体现人文素质的选修课不但比重较小,且开设随意,起不到“通识”的作用,也谈不上人文素质的提升.
其次,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开展缺乏统筹安排.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主要由人文知识讲座和各类文体素质活动构成.一般高校都会开展很多类似的活动,但实际收效甚微.以知识讲座为例,这是学生拓展视野、获得课外知识的重要途径,应该很受学生青睐,但是因为讲座的质量、层次、频率等原因,每次讲座的多数听众是“壮丁”,他们“被讲座”了,学生听讲座是挣学分,教师做讲座是完成科研任务.
再次,校园文化缺少规划和特色.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是高校开展“文化育人”的重要体现.由于对校园文化内涵认识的不足,使得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毫无章法,非常混乱.人文类景观随意拆建,校园建筑整齐划一、略显单调,校训风格趋同,缺乏特色,各类同质性文体活动在低层次、低水平不断重演,各种学生社团、协会活动开展效果不佳.
最后,人文素质教育方法单一.地方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主要通过通识教育课程来完成.当下,多数通识教育课程还是以课堂讲授法教学为主,教学过程重知识传输忽视主体性体验,缺乏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忽视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很大程度上,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不仅在于对教育理念的把握,更在于对教育理念的践行.但是,“学科体系的不完整和人文学科的薄弱,使得师资建设成了地方高校推行通识教育的瓶颈.”[9]除原有承担通识必修课的师资外,大多数高校都没有专门的人文素质教师,一般由辅导员临时担任.鉴于人文素质课程的跨学科性,课程内容覆盖面广,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会更高.而学生期望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师“首先要有足够的人格魅力,其次要具有渊博精深的知识和演讲水平,还应该有课堂传授知识的高超技能,这是很多年轻教师不具备的.”[5]19
爱因斯坦曾有言:“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非常不够的.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情感,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美和道德上的鲜明辨别力.”[10]“大学不应只教给学生一个技能,更要培养一种精神.”[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地方高校领导要真正确立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深刻理解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厘清人文学科与人文素质之间的关系,制定科学的教育政策和措施,合理规划各类课程、统筹安排各种活动,真正将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促使人文素质教育回归应然之路.
首先,科学规划与整合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根据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围绕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基本文化素质教育、专业相关性人文素质教育等三项核心内容展开.”[11]本着从学校实际和学生主体性发展需要出发,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可以从两方面来整合和构建:一方面是人文素质类课程体系,也即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这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主体部分,可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接受最基本的人文熏陶.”[12]第一类是基础必修课程,这类课程是基于通识必修课基础上整合而来,包括思想政治、语言能力、体育与健康、现代信息与技术、服务意识与就业观念教育等;第二类是通识选修课程,包括中国古典文化传承、哲学与道德思考、人与社会、物质与生命科学、量化分析与数学素养、地方文化与文明等六大模块.另一方面是人文素质教育活动课程体系.一是开展各类学科知识讲座和报告.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灵活方针,有选择地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各学科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呈现给学生,借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二是开展富有特色的各类校园文体活动.诸如知识竞猜、歌咏大赛、文艺晚会、学生作品展览、户外素质拓展等,可以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在感受青春与活力的同时,将自己的课堂所学、所悟在参与中进行印证,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其次,优化人文素质教育环境.实用主义价值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进一步地张扬,功利化的心态阻碍着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因此,实现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回归必须优化人文素质教育环境.一是“创造一种有利于人文教育发展的学校文化和氛围.”[10],地方高校可以适当借鉴元培学院、复旦学院的办学经验,不设置明显的文理校区界限,在各级各类项目评审上坚持文理科均衡发展的原则,在人文素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将文理科学生安排同班上课,授课教师要有意识地打破学科壁垒,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深入思考,促进学生文理知识的融会贯通;二是打造优美人文素质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制度环境.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完美融合,本身就具有良好的育人效果.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针对人文素质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地方高校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在本校现有的教师资源中,遴选基础知识较扎实、有一定授课经验且课堂反映较好的、有发展潜力的年轻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打造人文素质教育教师团队;二是着重建设若干门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以课程申报与建设为契机,逐步形成合理、优化的教师梯队;三是制定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真正提高教师待遇,增加投入改善教学环境,吸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