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一课:本质、教育体系及共同体策略

2019-01-20 22:00段少帅武永江
统计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第一课新生共同体

段少帅,武永江,潘 迎

(1.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 西安710054;2.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大学生的成长有其固有的生态环境和生态链,更有其不可逆转的内在规律。入学第一课对于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来说极为关键,大学生上好第一课就能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和专业学习,更加主动投入大学课程学习和校园活动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大学,从一个封闭的生活圈层突然置换为开放的系统,加之高校学生数量和基础设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匹配,学生基本没有固定的教室和作息时间,许多大学新生都存在一个艰难的生理和心理适应过程。新生入学教育对于指导学生适应变化的环境、厘清自我角色定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第一课的本质

大学第一课也称为新生入学教育活动,指从新生入学到适应大学的时间段内对新生进行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新生入学教育是根据新生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目的是使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大学第一课应有五个方面的主题教育:第一,通过组织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校情校史讲解、专家校友进校园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第二,大学学习不同于中学阶段的学习,宽松的学习环境需要高校通过组织专业认知教育、主题班会等形式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和方法,重新认识学习,提早进入专业领域,树立全面发展的学习观;第三,大学新生要面对脱离父母、独立生活的困境,对于生活和时间安排拥有很大的自主权,新生第一课要帮助新生养成独立自主的生活观;第四,很多新生向往大学的自由,但学校有规章制度,纪律观的教育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环节之一;第五,大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独立自主的生活和人际交往的困难,不少新生很不适应,最终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一)独立生活

新生入学后便开始了真正独立自主的生活模式,因此,学会生活十分必要。大学是相对独立自由的空间,要求新生培养独立自主性。一个独立的人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独自生活的能力,有独立的社会经济地位、独立的生活态度和独立的思考能力。大学新生由于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在经济上尚未独立,一定程度上延缓其独立性的形成和发展。独立并不意味着独来独往,独挡一切,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和指导或者没有任何依赖他人的需要,实际上,即使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人,也会产生依赖他人的需要。真正的独立是指个体具有独立的思考和行为能力,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努力去克服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完全依靠他人的帮助或依赖他人,个体对自我负有完全、无可回避的责任。

(二)自主学习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帮助个体获得知识和信息,促使个体成长,使其更具建设性。大学的存在是为了传授知识,并产生新知识、新思维和新见解。大一新生仍停留在中学时代的“被动式”学习习惯中,认为学习就是在教师的监督和强制下完成的。进入大学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从被教师严管的“中学模式”进入相对宽松的“自主模式”,不再重复高中时“三点一线”的生活,但不能无所事事、消磨时间,而要积极主动探索专业领域知识,更加主动投入学习中,学习真正变成自己的事情。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地方。学习不仅仅指课堂内容、教科书的文字,更包含图书馆里广泛涉猎的知识、期刊杂志上阅读的专业前沿和实验室里实践得出的真知,还包含与师生广泛交往、切磋交流,真正的大学学习蕴含在大学生活的每个细节中。

(三)心理成熟

一个健康的人不仅仅表现为身体健康,更表现为心理健康。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期,被称为“第二次心理断乳期”。一个优秀的大学生既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身体素质,还要经得住挫折,能够积极安排各种活动,智慧、情感和躯体能够融为一体,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充满生机。大学生不仅要经历生理变化,而且心理也要经历一个走向成熟的过程。真正健康的人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良好适应状态,新生只有经历心理的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才能真正适应大学生活,更好地适应社会。

(四)变革意识

初入大学,一些新生对大学生活既迷茫又期待,期待的是全新的旅程已经开始,迷茫的是这段旅程该如何度过。适应大学生活,需要有变革意识,完成中学到大学的蜕变才能开启美好的大学生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关键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只有这样,新生才能在大学生活中游刃有余,才能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难题,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总是逃避和犹豫,只会被激流冲退,被时代抛弃。

二、大学第一课的教育体系

大学第一课是系统性教育,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新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全面发展的学习观、独立自主的生活观、知行合一的实践观和健康成熟的心理观。大学第一课是贯穿于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系列教育活动,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使新生尽快融入大学。

(一)积极向上的思想观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学生思想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性过程,大一新生刚结束长达十多年的应试教育,高校应抢占思想观教育的制高点,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帮助新生尽快完成身份转变和思想转变,更好更快地成长为真正的大学生。

对于刚经历高考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以前的应试教育大多以“被动式”教育为主,每天要接受满满的课程安排,被动接受每节课的内容,缺乏主动学习。进入大学后,学校更多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部分新生没能很快从高中的学习方式中转变过来,仍寄希望于教师的督促,未能真正实现思想转变。大学第一课首先要帮助新生完成思想转变,引导学生尽快转变学习和思维方式,完成大学入校后的适应性过程。高校教师要引导新生养成自我教育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通过大学第一课,充分调动新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一入校就明确认识自己在大学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自觉按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王苏琪,2015)[1]。

(二)全面发展的学习观教育

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截然不同的是依赖性减少,没有固定教室和教师看管,全靠自觉和专业兴趣。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育人和传授知识,大学既传授基础知识,又传授专业知识,还要介绍本专业、本行业前沿知识和技术发展状况。大学知识量的突增对于新生来说需要时间去适应,学习成绩只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

大学的学习观包括两个方面:自主学习观和专业学习观。大学第一课应让学生树立“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应由自己主动完成”的观念,即自主学习观。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要培养学生树立主动式学习观念(陆苏华、汪福俊,2014)[2]。进入大学后,每个学生除公共必修课外要开始接触专业课学习,专业学习具有特殊性和唯一性,但目前本科教育已逐步过渡为普及性教育。大学第一课通过专业认知教育、大学学习教育等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全面发展的学习观。通过对新生学习观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符合时代潮流和社会需要的学习观,帮助学生提前规划,提升其综合素质。

(三)独立自主的生活观教育

从中学的父母师长全程管理到大学宽松的自我管理,很多新生来到大学这个独立自由的平台后会有“高原反应”,因为对大学心理期待与现实的反差、中学阶段的备受关注与大学里的无人问津、远离父母的照顾与自己独立生活、熟悉的家乡环境与陌生的异乡校园等原因,容易产生“异地丧生反应”,导致不能适应新环境、人际交往能力差、过分自卑和不够自信等,进而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

高校在开展新生第一课期间,引导学生明确大学生活的目标,通过军事训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通过适应性教育让学生更快融入校园。大学生活的突出特点为生活上要自理、管理上要自信、思想上要自我教育、学习上要高度自觉。大学以前很多学生只管学习就好,其他事情都是父母照顾到位,进入大学后,不光要完成专业学习,还要自己洗衣服、管理生活费、自我调整、自我照顾,更要提高自我认知、自我设定和自我控制,提升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成长为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自我管理者。

(四)知行合一的纪律观教育

与中学相比,高校管理更宽松,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自主性和自发性更明显,大学生对时间有更多的支配权,但不是无限度的,如果运用不当或控制不合理,轻则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蹉跎岁月,重则触礁,导致大学生活搁浅,追悔莫及。行为规范的养成和纪律观念的形成是大学第一课的重要方面,纪律教育有其特殊性,可通过校园生活中的人或事为载体,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的。

教育部对于在校学生的行为有明确要求,各高校也制定了《学生手册》《学生行为准则》等文件,并通过新生第一课引导学生掌握大学生行为准则,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纪律观。目前高校出现的学生违纪违规个案多是因为缺乏知行合一的教育,对此,高校要通过开展“大学生文明校园”专题讨论以提高学生对校纪校规的理解;通过开展诚信教育,从独立完成作业到考试不作弊,培养学生遵守校级校规的观念;通过新生第一课的系列活动,让学生清楚校纪校规的具体内容,培养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的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纪律观念。

(五)健康成熟的心理观教育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期,新生面对环境变化、情感困扰、性教育缺乏、家庭教育缺失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等问题会表现出一系列不适应症状,进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大学生群体已成为心理问题的重灾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00后”面对的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压力日趋严重,他们需要从进入大学后的第一课就进行健康成熟心理观的培训(许同海,2002)[3]。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高效且满意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命具有活力,潜力得到开发,价值得以实现。一个具有健康成熟心理观的大学生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和谐,有幸福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能高效率地生活。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庞杂的工程,心理问题因人而异,没有固定且适用于所有人的方法。目前不少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再停留在课堂教学上,而是针对性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试验和应用。将健康成熟的心理观教育纳入大学第一课的教育范畴,从新生入学就开始进行系统教育和引导,促使学生生理和心理及时调整和适应。

三、大学第一课的共同体策略

大学第一课是涉及学校多部门、学生和家庭的系统性教育工程,高校应树立系统、长效、健全的理念,构建新生教育共同体,确保新生健康成长。

(一)加强对话交流,构建新生教育共识

交流能让一个群体共同思考、共同分析和共同行动,促使学生管理部门和二级学院加强联系。对话沟通通常会产生共同体,带来理解、亲近、重视和高效。大学第一课不单是新生入学的第一课程,更是为了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而设置的一系列活动和课程,是一个完整的系列教育。这个系列的构建需要学校各部门构建对话平台,相互协助,共同促进,从而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转变,适应大学生活。大学第一课体系的构建就是在一个共同体内部个体之间相互促进,为了共同的目的而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李群山,2007)[4]。

当前,学校各部门有不同的分工和职责,缺乏有效的对话沟通,导致新生第一课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因此,建立以学工部(学生处)为主导,教务处、保卫处、宣传部和校团委共同参与,二级学院结合学院专业特色细化落实的新生第一课体系对于大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共同协商只有在参与者彼此理解和信任时才可行,而达到共同的理解和信任需要潜在共性的想法,这需要对话沟通才能实现。

(二)注重班级建设,培育新生共治意识

班级是校园的基础,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新生入学后,班集体的概念逐渐淡化,而学生个体需要群体以使自己有所归属。加强班级建设能够使学生产生信任感、归属感和意义感,并使他们迈向奋斗目标、参与集体行动。如果学生归属于自己认同的班级体,就会找到共同为之奋斗的联盟,消除孤军奋战的孤单状态和寂寞感。这样,学生入学后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组织,通过班会、主题教育等活动使大家尽快熟悉和了解,使新生尽快融入新集体。

第一课教育要有所依托。全校范围的新生教育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实质性的效果却微乎其微,而二级学院由于专业较多,新生教育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孙兴洋,2009)[5]。所以,班级应是新生第一课的重要抓手,以班级为抓手开展第一课教育不仅具有全面性,更具有代表性,在新生适应性教育过程中能够贯穿专业认知教育和就业观教育,从而使学生更快地适应大学,了解专业,明确未来。

班集体建设要尊重文化差异。不同个体的观点及冲突使关系管理成为极其复杂的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讲,班级治理就是学生、学生干部、辅导员不断变化的平衡。班集体建设要赋予彼此信任,不安全感和个人主义会导致共同体生活的削弱,安全感是不同成员对话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安全感,成员之间相互开放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

(三)巧用多方资源,创新新生教育路径

大学是相对复杂的小社会,为了维持其正常运转,就需要学校各行政单位相互协作,培育共同体意识,建立共同体关系,而共同体关系是大学管理的重要资源。完善的第一课体系能够很快让新生完成角色转化,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当第一课体系能够顾及到被边缘化的普通学生(如一些默默无闻的学生、孤僻内向的学生或少数民族学生的饮食习惯)实际状况时,才能被称为完整的第一课。为此,大学第一课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和学生的广泛参与,建构共同体关系,开发和利用好成员的差异化资源,这样才能让每位学生尽快融入集体。

高等教育以育人为最终目的,高校具有其他单位所不具备的人才资源,除高校各部门建立共同体关系外,高校应培育学生建立共同体关系,以校情校史介绍为突破口,增加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传统的新生第一课为知名教授大讲堂模式,这种模式缺乏师生互动,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至于是否理解领悟,很少有人关注,加之学生数量众多,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目前高校的新生第一课已逐渐转变为“教师—班干部—学生”的三维体系,至于班干部能否准确把教师讲解的内容传达给每一位学生,也没有人关注(宋强、张钦军,2011)[6]。

高校应利用高年级学生的优势,通过开展新老生交流会,让学生成为共同体的核心,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新生第一课不应局限于讲座和培训,应借助自媒体和互联网平台,通过生动形象的网络直播和自媒体平台进行创新。只有利用学校和学生各方资源,使学校行政部门、学生和学校建立共同体关系,共同体内部成员完成统一任务的共同承诺感才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而凝聚力可以释放共同体成员的精力和才能,产生协同效应。

(四)丰富校园文化,建构新生共同体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新生入学前,传统的应试教育形成其固定的学习和生活框架,先前知识和经验形成了组织和同化新知识的概念参照物,先前知识和信念影响着新生所感知、组织和解释的内容。理解被看作是想法的形成、拓展、验证和修改这样一个持续、动态发展的过程。新生拥有的信念深深扎根于他们的日常经验,但通常是幼稚和不完整的,需要高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转变其被动式学习思维和依赖式生活方式。

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专业的积极性,更能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因此,要倡导一种文化转变,即从生活和学习相互分离转变为二者结合,从接受教育到自我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能够找到自我存在感和集体荣誉感,从内心接纳学校、融入班级。可以说,校园文化活动为培育和建构治理共同体提供了平台和可能。

构建治理共同体需要一种合作机制,合作最好的机会是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在合作中形成综合的认知框架,而使用不同认知框架的师生会在应付问题时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方式。综合多种认知框架的师生能借助彼此的方法思考问题,从而全面掌握行为的选择范围,因此具有综合认知能力。这种合作机制提供了开放性视野,促进师生互动和谅解,减少敌对和仇视。

猜你喜欢
第一课新生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重获新生 庇佑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早上第一课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家教第一课:有话好好说
科学第一课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