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定位、机制和路径

2019-01-20 23:02罗冰
铜陵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文科应用型学科

罗冰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文科”是世界进入新变革时期和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必然选择。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1]高等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地推进新文科建设,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创造性地推进专业改革,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产业技术革命交叉融合,培养具有“新文科”思维和“新文科”素质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如何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用“新文科”的思维来厘清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和机制,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紧扣新时代要求明确“四个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2]这一重大论断深刻的说明,只有深刻领会和把握时代变化的本质,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随着科技的进步,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传统传媒类行业面临新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应用型传媒人才的培养定位也必须要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学科建设的要求。我们认为这个要求就是: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文化素养,宽广的国际视野,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成果掌握全媒体时代话语权,紧跟主流舆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人才。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通过“四个定位”的相互协同,推动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系统性改革。

(一)坚定的政治定位,这是“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核心定位和价值导向,是关于“培养什么人、怎么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在“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首先必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把“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3]作为落脚点。要培养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规范职业操守、抵制错误思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使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使他们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二)准确的文化定位,这是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定位和主要任务之一。“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4]同样,文化自信也是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传媒人才的“精神底色”和培养方向。深厚的文化素养不仅仅是具有最基本的人文知识,还需要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有较为系统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应用型传媒人才的培养还必须重视地域文化教育,优秀地域文化同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地域文化的侵染,可以进一步夯实学生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素养,培养出更具“烟火气”的优秀应用型人才。同时,文化自信也必须建立在宽广的国际视野上,要重视向学生介绍主要国家的历史、地理和人文知识,使学生能够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的今天深刻理解文化自信,内化为思想自觉和实践动力。

(三)无缝的融合定位,这是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现代媒体的格局、舆论的生态、受众的对象、传播的技术发生深刻变化,“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5]这就要求媒体从业者必须具有开放的互联网融合思维。同时,各地区发展的阶段不同,地域文化有差异,要求媒体人才必须具有“接地气”的本领。因此,应用型传媒类人才培养就必须要重视“互联网+专业课程”与地方需求无缝融合。在人才培养中必须加大互联网技术课程的比重,重视与传媒相关互联网的专业实践。要推动传媒专业课程改革,使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能够同互联网深度融合,要善于利用“慕课”平台来弥补师资和教材的不足。此外,也要深入研究学校主要服务地区对于传媒人才的短期和长期实际需求,避免出现“大而空”或“小而松”的倾向,紧紧抓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个“牛鼻子”不放松。

(四)精准的目标定位,这是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必然方向。所谓应用型传媒人才是相对于学术型人才而言的,其以社会需求为根本导向的职业性人才。而新学科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同传统应用型人才相比更加强调“核心能力+综合能力”。这里的核心能力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政治思想层面,即具有较为深厚的马克主义理论功底,掌握科学辩证法和方法论,能够客观、全面、准确的分析实际问题。同时还要具有新时代传媒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即胸怀祖国,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积极生产和传播社会正能量。二是实际应用能力。即熟练运用理论知识和各项网络媒体技术完成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任务,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而综合能力是同核心能力有机融合的国际视野、人文素质、表达能力、身心素质等。只有明确这一定位,才能使培养的人才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二、紧扣服务人才培养大局健全“四个机制”

培养新时代合格应用型传媒人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解放思想,破旧立新,需要建立和完善顶层设计、资金使用、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评价等机制来提供保障,实现目标。

(一)建立协同机制,打破“围墙”

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好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协调机制,打破旧有的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条条框框。在教学组织方面,要按照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打破相关学科之间 “围墙”,设立跨学科的教学与研究机构,有效规划教学课程、制定教学计划。在教学管理上,由隔离走向融合,变刚性为柔性,改革现有的传媒学科专业架构体系,加入互联网技术、艺术等新的课程模块,将原有专业教育的刚性培养模式调整为更加灵活的菜单式、可定制的自主学习模式。[6]在师资利用方面,打破原有的教学单位的“围墙”要根据培养需要,统筹高效的使用人才资源。

(二)强化资金保障机制,激发活力

教育教学是建立在一定的软硬件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传媒人才就是一句空话。相比较其他学科来说,由于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传媒学科教学所需要的教学硬件更新较快,在实验室、实践基地建设、器材设备、实验耗材、教师培训、学科竞赛项目等方面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要统筹使用资金并有所倾斜,根据培养应用型传媒人才走“实践”为核心的融合道路。要制定相关制度,保障经费向高质量实验室建设、课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践创新性课题研究等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提升教师能力水平,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等能力方面倾斜。压缩不必要的行政开支,适当减少纯基础性研究方面的经费投入,鼓励科研与实践相互促进,激发师生的创新创业活力。

(三)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强化实践

“新文科”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在学科专业不断融合中发展和创新。同时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教师在具有一定理论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并能够有效的应用到教学科研中。这就要求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必须破除一些旧有的机制,构建创新、交叉、开放和共享的师资建设机制。一方面对于现有师资队伍的使用要打破教学单位的壁垒,摒弃小团体观念,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出发点,充分整合相关学科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才引进工作,重点引进传媒行业中有一定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理论修养的人才,特别是经理、工程师级别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适当减少从高校应届毕业生引进人才的比例。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将教师课外实践作为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鼓励教师到企业、政府、社会组织单位的挂职,建设互补性强交叉融合的教师队伍。同时要改进柔性引进的方式,对于限于体制机制不能专职任教的人才,要建立长期性制度性的引进机制,确保“柔性不柔”。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确保活力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改善环境的新阶段。我们必须重视本科教学质量,强化质量意识,必须建立符合“新文科”要求的应用型传媒人才的评价机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评价主体依据一定标准对培养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和反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一环,是检验和激励师生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手段。[7]为此,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评价机制要重视对教师教学方式是否具有参与性、探究性、启发性、跨学科性进行评估,对学生学习方式评估要着重评价是否具有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是否具有互联网思维等方面。要改变单纯的以论文、科研项目等为标准作为评价职称评审、科研奖励的标准,要引导教师重视对学科竞赛的指导、关注实践教学研究、聚焦实践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引导教师把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积极打造传媒类 “金课”。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和技能竞赛、参与创新创业项目、企业实习实训等教学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将有创新的实践成果申报国家专利、作为毕业设计。

三、紧扣应用型方向走“一个核心”的融合之路

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在一定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化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用于实践。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相比较最为重要的是“应用”知识和理论,同时应用型人才还应具有一定应用性研究的能力。[8]无论是实际应用还是应用型研究都离不开实践导向,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路径也应以“实践”为核心,走融合发展的道路。

(一)课程结构要与新兴技术相融合

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社会需求的方向就是传媒人才培养的方向。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与传媒行业相关的代表性新技术主要是ABC 和 5G,即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云技术(Cloud)以及第五代通信技术,这些技术正在深刻的改变着传媒行业的业态,特别是5G的应用将实现“万物皆媒”(Internet of Things),不久的将来必定出现智能融媒体时代。因此,媒体新技术与传统传媒理论深度融合必然是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方向,我们的课程设置也必须紧跟技术潮流,要以有效指导实践为核心构建跨学科的复合型课程群。基于培养应用型传媒人才的方向,我们可以集中资源选择一个主要方向,建设有明确方向的、较为完整的课程群,将新技术、新理念及时融入到教学,科学设定通识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专业综合能力模块的课程体系,尽快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

(二)实践教学要实现全域化融合

2018年教育部和中宣部共同发布了 《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提出:主动适应信息社会深刻发展和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加快培养善用“十八般兵器”的全媒体化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目标。要善用“十八般兵器”就必须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这是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区别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方面,要将实践教学放到中心地位,强化校内校外实践,实现实践课程全域化。要善于利用已有的校内实习实训平台,积极建设符合新技术发展方向的实验平台,加大实践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比例。更为重要和迫切的是,要深入实施产教融合、校企校地合作,加大同政府、报社、网站以及新媒体企业的共建力度,努力将实践平台建在传媒行业一线,让学生“真刀真枪”的实践,将理论与实际无缝融合。在合作中要解放思想,重构理念,要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职业精神、职业素养的培养,积极探索和创新合作模式,构建企业、学生、学校之间多赢实践教学模式。

(三)创新能力培养要与学科竞赛体系相融合

应用型传媒人才绝对不是单纯的技能型人才,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创新处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新文科”建设之所以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其主要目的就是创新。提高在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学科和技能竞赛,通过竞赛不仅可以促进理论同实践的结合,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全面整合和检验教育教学效果的平台。我们要特别重视学科竞赛体系的建设,一方面要“接地气”,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广度,针对传媒学科的特点设立科学合理的班、院、校竞赛项目,不断扩大竞赛参与面,让“每名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让学科竞赛影响到每名学生”,实现“月月有比赛、人人有项目”。另一方面要“攀高峰”,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精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省级以上高水平学科竞赛,在更大的平台上提升创新创业能力,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和影响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科和技能竞赛中来。

总之,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改善环境的新时代。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推进新文科建设,培养应用型传媒人才的任务光荣和艰巨,地方高校应该积极顺应这一历史变革,在人才培养闯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文科应用型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超学科”来啦
孙文科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