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铜陵市农村田园综合体发展研究
——以枞阳县横山村为例

2019-01-20 23:02谢太平汤祖传
铜陵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横山综合体田园

谢太平 汤祖传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一、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适应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三农”事业进步,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的重大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1]

田园综合体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田园综合体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拓展农业发展新动能,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构建集现代农业、创意农业、休闲旅游、农事体验、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2]田园综合体以空间创新带动链条延伸、产业优化,是实现中国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一种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铜陵市枞阳县正在争创安徽省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县,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枞阳县是铜陵的农业大县,枞阳县农业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现状反映了铜陵市田园综合体建设的一般状况。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以枞阳县横埠镇横山村为例,研究铜陵市田园综合体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努力提出推进铜陵市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对策建议。

二、横山村田园综合体概况

横山村位于枞阳县横埠镇东南部,总面积6.8平方公里,距铜陵长江公路大桥10公里。横山村现有耕地面积4894亩,山场l500亩,水面700亩。全村23个村民组,1249户,总人口4214人。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02人。该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明代“铁骨御史”左光斗的故里,境内有天子墓、新四军革命遗址、新四军战壕、烈士墓等历史文化名胜。

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横山村经济社会事业迅速发展,田园综合体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铜陵市具有典型意义。该村先后获得“美丽乡村建设模范村”、省级“特色景观旅游村”、“省森林村庄”、“省农民文化乐园示范区”等荣誉称号。此外,该村还被省、市、县相关部门确定为“廉政文化进农村示范点”,被授予铜陵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如今的横山村就像一座都市田园,村庄建设规划整齐,森林田野环绕周围,田园风光与城市风貌完美交融,整个村庄整洁文明和谐,如同一颗闪亮的珍珠镶嵌在枞川大地上。

三、横山村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成就与经验分析

在建设田园综合体的过程中,横山村因地制宜、注重实效,采取了以下一些具体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成就

1.规划引领,精心实施

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村两委本着总体布局、规划先行的原则,委托上海同济现代村镇建设研究院对村庄进行了总体规划,最终形成了《横山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该规划和设计方案不仅结合横山村实际,科学规划了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改造等内容,还对产业发展进行了统筹规划,成为引领横山村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为把蓝图变为现实,横山村整合各类资源,累计投入资金2473万元,掀起田园综合体建设热潮。如今,横山村已经建设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现代村落,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幸福村。

2.夯实农业基础,发展多种经营

田园综合体建设,农业是基础。早在1995年,横山村就开始将边远的圩田和部分村民抛荒的土地进行流转,到2013年,全村土地流转达到了100%。通过土地整治和改造,村集体增加土地380多亩,这在全省都走在前列。土地流转之后,实行规模经营,生产优质稻米。山场、水面由合作社根据产业规划、市场需求和土地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横山村以综合体建设为载体,带领群众走专业化、协作化、生态化、品牌化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带动农民从三产融合和三生统筹中广泛受益。目前,已形成优质稻米生产、景观苗木种植、特种水产养殖、特种家禽养殖等特色产业。

3.培育资产运营主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持久动力。通过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横山村成功吸引多名在外地成功创业的本村人士回乡投资创业,其中华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形成一定生产经营规模,生态果园已成片栽种桃树、梨树等果树。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枞阳县恒瑞园林发展有限公司入驻横山村。该公司总投资1.5亿元,发展目标是在横山村建成一个集生产、销售、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园林景观林木生产基地。首期已投入3000万元,新植紫薇、乌桕、红枫、榉树、桂花等名贵树木12万株。该公司的引入,已帮助200多名村民实现了就地就业,村集体年新增收入达30多万元。

4.推进“三园”建设,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建设一举多得。一是依托花卉苗木资源建好“大花园”。横山村森林覆盖率达68%,建有桂花园、紫薇园、梅花园等十九个花卉苗木观赏游玩特色园区。全村将规划建成“春有梨花、夏有紫薇、秋有金桂、冬有腊梅”的大花园。二是依托自然风光建好“大观园”。村集体创办旅游开发公司,整合境内旅游资源,打造赏、学、品、游为一体的大观园。三是依托传统文化和人文景观,建好“大乐园”。村里依托农耕文化,建设亲子田园;依托水面资源,建设水上乐园;依托人文资源,建设诗词大道。通过对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挖掘利用,实现了资源优势到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的转变。

5.挖掘文化资源,提升村庄品味

横山村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及旅游资源丰富,是田园综合体发展的重要支撑。横山村是明代“铁骨御史”左光斗故里,左光斗磊落刚直、赤心为国、为官清正、法纪严明。该村先后被省、市、县相关部门确定为“廉政文化进农村示范点”。村民筹资270万元建设的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左光斗故居,已在横山村建成,并免费向群众开放。村民自发捐款380万元建设的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的章氏祠堂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村里还利用新四军旧址、新四军战壕、烈士墓、天子墓等历史文化遗存,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和气节文化。

(二)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经验:抓住四个核心

横山村原来是枞阳县一个落后的贫困村,发展条件不算优越,但横山村在短短数年内,在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方面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总结起来,其成就在于抓住了四个核心。

1.开展“党建+”工作

横山村在建设田园综合体过程中,大力实施“党建强、服务优”工程,以党建为引领,开展系列“党建+”工作,主要做法如下:坚持“党建+产业”。建立“党支部+农家乐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旅游服务组织”等“1+3”组织体系,实现党组织全覆盖。落实“党建+群众”。通过开展“办实事讲奉献”、“我为家乡谋发展”等主题活动,落实定期走访、村干包片制度,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提升“党建+服务”。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在资金、技术、销售等方面帮助贫困村民解决难题;吸收先进分子入党和鼓励本地在外成功创业的党员回乡创业,引导致富能人创办家庭农场、合作社,推动产业发展。

2.坚持“姓农为农”理念

田园综合体建设,“姓农为农”是核心。“姓农”实质上就是依靠农业农村农民,“为农”实际上是为了农业农村农民。在建设田园综合体的进程中,横山村通过土地集中流转、产业升级换代、发展现代农业等方式,夯实产业基础;通过培育新型农民,引导广泛农民参与田园综合体建设,发展多种经营,巩固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指导下,成立由老干部、老党员、新乡贤等组成的村民议事会,制定章程,民主协商,决定、管理和监督涉及村民集体利益的重要事务;引入龙头企业、培育专业合作社,以延伸农业产业链为方向,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构建农民与新型经营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巩固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

3.引入社会扶持力量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积极争取社会支持。根据铜陵市《关于建立“城乡结对、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制度的通知》文件精神,铜陵市人民医院与横山村结对,实施定点帮扶,铜陵市人民医院选派优秀党员干部赴横山村结对帮扶。帮扶单位通过公众号、朋友圈、微博等新媒体手段介绍和宣传横山村,横山村很快获得广泛关注。2018年,面对急待销售的桃梨等水果,志愿者迅速行动,帮助果农一天销售4000斤。通过帮扶单位的宣传,更多的单位加入到帮扶的行列,他们送技术、送资金、送服务、送项目、送岗位,推动各类发展要素集聚乡村,筑牢了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3]

4.重视招商引资

为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横山村高度重视引进社会资本。主要的做法有以下方面:首先,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将土地集中流转,进行科学整合,吸引企业投资经营,发挥土地最大效益。其次,鼓励本土人才回乡创业。村民在上海、深圳、苏州等地创办各类公司200多家,资产千万以上的老板50多人。横山村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和吸引村民回乡发展。最后,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吸引项目落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通过多渠道招商引资,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得以持续发展。

四、田园综合体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横山村田园综合体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推进村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从整体来看,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阻碍了田园综合体的发展,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人才支撑不强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由于靠近江浙沪经济发达地区,横山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人数达到1300多人,占劳动力人口的53%,总人口的35%,老人、妇女和儿童留守比较普遍。在田园综合体建设过程中,劳动力比较缺乏。发展经济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缺口更大,尤其是田园综合体建设中需要的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电子商务人才更为缺乏。如何出台优惠政策,留住和吸引更多人才,发挥乡村振兴的潜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横山村田园综合体建设不得不面临并且加以解决的问题。

(二)体制机制不完善

首先,在资金投入机制方面尚不完善。目前,财政资金投入田园综合体建设明显不足,基础设施、环境改造等方面资金缺口较大,田园综合体的公共服务、旅游、交通设施亟需优化。例如,综合体的公共厕所较少,到市区的公交线路尚未开通。其次,在容错机制作用发挥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建设田园综合体,需要大胆改革,勇于创新,需要责任担当,也需要宽容的制度环境。由于缺乏明确的制度安排,基层负责人缺乏稳定的预期,担心“事后问责”,开拓创新的动力不足,这也严重制约了田园综合体的进一步发展。最后,配套改革的协同机制尚未建立。田园综合体建设涉及土地、金融、产业等诸多领域,需要协同推进。目前农村改革尚不能有效配合,共同发力,同时基层组织需要同各个部门对接,这也增加了改革成本。[4]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结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在产品结构和特色化方面,时令产品居多,特色产品较少。由此造成的结果是:每年3月至10月,游客蜂拥而至,11月之后游客稀少;产品大众化,缺乏高端品牌,满足不了高层次的需求。在产业发展方面,产业结构不合理。田园综合体建设要以现代农业为基础,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要求,将农事体验、循环农业、创意农业集于一体来综合构建。横山村目前的产业还是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产业发展比较单一。在服务业方面,内容和质量都需要升级换代。当前的乡村旅游需求比较旺盛,但是乡村旅游产品多以农家乐为主,需要升级换代。此外,在服务项目、服务设施、服务规范、服务质量方面,也亟需适应社会需求,提升水平。

(四)文化品牌效应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调研发现,各地在田园综合体建设过程中,文化品牌效应发挥不足。一方面,对本土文化资源开发挖掘、保护不够,缺乏系统性的开发利用制度。如横山村的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廉政文化、气节文化、桐城文化、东乡文化等方面内容丰富,有许多文章可做;另一方面,特色元素挖掘不深。左光斗是横山村的文化名人,他身上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刚正不阿、公正廉明的精神,他作为水利专家的敬业勤勉精神,以及他作为史可法的伯乐所体现的选贤任能的才干,都可以进行深度挖掘,构建一幅完整的篇章,进行展示。此外,对文化遗产的宣传与弘扬工作滞后。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田园综合体紧密结合起来,讲好田园“故事”,并且利用现代传媒手段,产生品牌效应,发展乡村旅游,这是地方政府应该努力的方向。

(五)农民参与难度大

田园综合体建设,农民是主体。实践中,农民参与建设的难度较大。首先,农民缺乏参与的积极性。不少农民认为,田园综合体建设是政府和企业的事情,和自己无关,因而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其次,农民缺乏参与的人力资本。田园综合体建设需要大量新型职业农民和专业科技人才,由于专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程度不高,农民的人力资本不能适应专业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发展要求。最后,农民缺乏参与的金融支持。金融支持是农民参与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必要条件。许多地区针对农民的需要,设立了相关产品,但是产品的种类较少,而且额度较低,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的需求。

五、推进铜陵市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对策建议

鉴于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系统性,考量未来田园综合体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根据铜陵市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实际状况,应该在政策制定、机制创新的基础上,着力构建有利于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制度环境。

(一)制定相关政策,确立产业定位

政策支持对于田园综合体的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目前,安徽省已经出台了 《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局关于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农发项〔2018〕52号),建议铜陵市相关部门出台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具体政策,推动试点工作,出台田园综合体的项目内容、建设标准和验收要求,鼓励实践探索与基层创新。另一方面,要准确定位田园综合体产业发展方向。积极组织基层干部、合作社负责人和企业负责人到田园综合体建设领先地区参观学习。建立市级田园综合体产业发展指导专家库,邀请专家指导本市田园综合体的产业发展定位。

(二)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改革支撑

体制机制创新,是田园综合体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提升改革协同性方面,铜陵市可在枞阳县、义安区各选一个田园综合体改革试点单位,在试点单位实施自主改革内容,形成系统化的田园综合体实施制度。合理设定改革目标,提升政府层级之间和部门之间的协同性,避免层层加码和相互掣肘。在构建试错容错机制方面落实落细。田园综合体建设还处在实践探索中,对于缺乏经验、无先例可循、不可预知因素、政策界限不明等原因而出现的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或者探索性失误的基层干部,要免除相关责任,以解后顾之忧。此外,建立长效机制,增强政策连贯性。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推动政策落实,以稳定市场主体和基层干部的预期。明确政策执行方式、主体和考核程序,以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建立申诉机制,强化依法行政,以避免上级部门的不作为和乱作为。

(三)畅通主体参与机制,促进共建共享

建立以股权为纽带的经济综合体和利益共同体,形成政府、企业、农民共建共享。借鉴浙江首批国家级试点绍兴柯桥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的建设经验,健全主体参与机制。首先,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拓宽农民参与建设的渠道。赋予农民更多经营自有财产的权利,根据田园综合体建设的需要,引导农民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拓展农民参与的多种渠道。其次,健全社会资本参与机制。针对社会资本的投资需求和田园综合体建设需要,探索农村集体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田园综合体,建立健全社会资本参与田园综合体建设的长效机制。最后,提升金融支持力度。根据田园综合体建设中农民、合作社、企业需要,引导金融机构开发实用性金融产品,探索以预期土地结余指标收益权、新居规划宅基地及房屋产权等权能为抵押的融资方式。

(四)完善财政补贴制度,加强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财政补贴制度对于乡村振兴和田园综合体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一方面,要完善财政补贴制度。为优化农产品结构,增强农产品特色,财政资金主要向特色鲜明、经济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倾斜,适度扩大补贴农产品范围,提高农民、合作社和企业的生产积极性[5]。另一方面,要明确财政资金投入方向。适应现代农业、智慧农业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要求,提高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技投入、管理服务、品种改良等方面的投入比例,改善农业经营,改进社区治理。此外,还要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运用信托投资融资、土地抵押贷款等方式,探索通过国有资产收益、存量资产、土地等注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

(五)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三产融合

“三产共融”是田园综合体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拓展农业新功能。现代农业内涵丰富,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拓展其新功能。“坐在稻田里喝咖啡”就是创意农业的真实写照。推动乡村振兴,必须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促进农业、工业、文化、旅游等多种产业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努力延伸产业链条。农业既是传统产业,又是发展空间巨大的产业。可以探索建设农业陈列馆,完善教学展示平台和教学体验线路,作为农业科教基地,面向学生、企业职工、机关单位和市民开放。除此之外,还应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适应人们对农产品消费品质升级和消费指数增长的需求,因地制宜,发展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增强产品竞争力,发展地方经济。

(六)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展现乡村人文特色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引领着乡村振兴之路。当前主要是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首先,保护、整理和深度挖掘文化资源。以文化“软实力”为抓手,提升乡村的文化品位和吸引力。例如,左光斗实际上是横山村的一张文化名片,其中的文章大有可做。枞阳作家已经创作了《大明御史左光斗》等多部文学作品,可以根据这些作品以戏剧作品、景观作品等形式展示其风骨气节。其次,建立文化展示平台。建立文化演艺传播平台,一方面是乡村对外宣传窗口,让更多人感受到深厚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发展成果;另一方面是激发人们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增强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最后,打造文化特色景观。根据村落的总体规划,塑造和改造文化景观,弘扬村庄地域文化,留住村庄历史记忆。[6]

(七)适应现代社会需求,深度开发旅游产品

立足本土丰富资源,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便利条件,满足现代人的体验农业、体验乡村美景的需求,吸引青年创业者,为田园综合体建设和乡村振兴拓展广阔空间和源源不绝的动力。一是创客空间的开发。通过对乡村田园综合体的打造,实现创客产业的梳理与重组。出台优惠政策,适应互联网时代网络平台构建需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创客以及项目落地发展。二是新媒体开发与应用。新媒体是当前信息传播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影响人们了解和选择产品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田园综合体建设进程中,充分利用手机媒体、网络媒体、数字媒体,充分挖掘特色乡愁、乡村文化、村落历史,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三是亲子课堂教育开发。现代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人们在体验大自然美好环境的同时,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亲密交流。[7]因此,自然博物馆式的亲子课堂教育深受欢迎。蓝天白云下,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参加农事体验活动,一起认知土壤、昆虫、植物、动物,感悟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孩子们在感受自然、感受历史、感受文化的环境中增进亲情、健康成长,越来越成为人们热衷的选择。

猜你喜欢
横山综合体田园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情暖横山
大观的艺术 艺术的大观——小记横空出世的横山大观
西班牙AIGÜES DE VILAJUÏGA建筑综合体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B CAMPUS教育综合体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田园美景
田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