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现路径探析

2019-02-20 11:15倪国爱高天星王丽萍吴卫兵
铜陵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双创专业评价

倪国爱 高天星 王丽萍 吴卫兵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已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于2015年印发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1],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一项长期的国家发展策略。党的十九大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呈现星火燎原之势。作为地方本科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能够培养既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技术性人才,但是,在教学理念、资源配置、师资水平和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均存在不足[2-3]。因此,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对于地方本科高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

当前,大多数高校为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设立了管理部门,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也设立了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块,但是,很多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没有与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有效契合,往往就事论事,“就创新说创新,就创业说创业”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学观念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简单的实践训练,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没有与常规教学有机结合,不能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创新创业理念还没有深入老师和学生内心[4]。

(二)与专业教育不能有效融合

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和纸面上,无论是教授基础课还是专业课,所有教师都应该利用教学资源厚植创新创业种子,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将创新创业理念无痕融入教学全过程[5]。但是,很多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创业培训、社会实践或者第二课堂形式开展的,无法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现象依然存在。专业教师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和理论的传授,教学过程很难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元素。

(三)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据调查,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普遍较少,科班性、专业性教师更是少之又少,仅有的创新创业教师也大都缺乏实践经验,教学规划和知识体系不够完备,创新创业教学设计能力有待提高。很多教学任务过多地依赖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来完成,创新创业教研活动很少开展,教学针对性不足,教学能力得不到有效改善。有的学校虽然聘请了校外创业导师承担部分教学任务,但是大多以讲座和论坛的形式开展,教学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长效性。

(四)课程体系有待重构

目前,很多高校基本都开设了《创新创业学》《创业基础与实务》《商务谈判》《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等创新创业课程,涉及面比较广泛,但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针对性不够。一是大部分高校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欠缺实践动手机会,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5]。二是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介绍创业方面的课程偏多,激发创新精神和教授创新方法的课程偏少。三是创新创业课程很少根据学生专业不同而分别设置,往往是简单依据学生年级不同进行开设,大一开什么课,大二开什么课千篇一律,缺少针对性和目的性,学生的专业特长很难有效发挥。

二、完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针对以上问题,地方本科高校应当审时度势,从强化理念入手,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创业学院、教务处、学生处和团委等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全校师生广泛参与,形成以创新创业理念为先导,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主线,以课程、实践、导师和基金四大体系为支撑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图1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是做到理念先导。加大学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人才质量标准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师生员工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位置,把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挺在前面,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衡量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指标,全校上下共同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二是科学配置课程体系。从课程设置入手,使创新和创业教育互相融通,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建立渐进式、衔接式和交叉互补式课程群[6]。同时,根据专业背景不同,合理设置与学生专业相关度高的特色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教师结合所学专业,开发开设具有明显专业和地域特征的样本课程。

三是加强实践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对专业实验室、创新训练中心、众创空间和虚拟仿真平台等的建设和改造,加大以上场所的开放力度,吸引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双创活动。建设一批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和科技创业基地,使教、学、练、做融会贯通。构建以学校为中心、社会多方共建、业务互嵌、服务联动的“1+N”创业孵化体系。制定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以校园QQ号、微信公众号、“易班”等打造“互联网+”线上孵化平台,传播政策、宣传典型,实现导师、创客、企业家实时沟通,提高创业信息推广度和孵化成功率。有效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紧密对接、融合发展。

四是提高创新创业师资水平。多措并举,提升广大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化水平,将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作为教师教学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制度,鼓励企业家和创业成功人士到学校兼职授课,建立涵盖不同专业和行业背景的创新创业教育导师资源库。

五是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基金。学校设立专项基金,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提供经费支持,也可用于激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等创新创业实践,更能够为大学生项目孵化提供融资服务。另一方面可以积极吸纳校友和社会人士捐助,多方筹措,还可以争取政府投入,将进入学校创业基地入孵的团队和企业纳入地方政府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管理。同时,加强创新创业基金的管理和使用,使得这部分经费在激励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真正发挥推动作用。

三、深度融合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

做好大学生专业知识素质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步培养,既要体现专业教学的改革导向,也要渲染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平台、教师队伍、保障机制等多方面入手,将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一)完善双创课堂和实践教学设计

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停留在几门选修课的教学上,而是要将其渗透到每门专业课程和每个项目当中。在理论课程教学设计上,首先保证学生学会弄懂,然后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打造深度融合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课程组合。第一层面开设创业基础和就业指导等课程,使全体学生接受通识性创新创业教育。第二层面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开设具有专业特色和学科交叉性的创新创业课程。第三层面是融合项目教学,对于有创新创业兴趣和能力的学生实施小班辅导,结合具体项目开展体验式教学,满足这部分学生的双创欲望[3]。

针对创新创业实践,首先要建立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和转换制度,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成果折算成相应的学分。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改变,积极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方式,重在激发大学生投身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敢闯会创的意识和信心。在硬件条件上要积极拓展,为大学生双创实践提供广阔的空间。管理部门要建立容错机制,广大教师要做到宽厚和包容,允许学生突发奇想,支持他们不拘一格参加双创实践。

(二)实行创新创业分级教育

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分年度或者分学期制定创新创业教育计划,使他们循序渐进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大一年级注重宽口径通识教育,大二年级让学生结合专业和兴趣进行自我驱动,大三年级融合双创和专业教育进行深度培养,大四年级鼓励有能力的学生自主创新创业[6]。不断完善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分年级设置相应的双创学分要求,将创新创业能力融入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价。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协调统一,注重学科的交叉和互相融合,寓教于乐,使大学生既能完成相应学分,又能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大学四年的训练实践不会感到枯燥和乏味[7]。

(三)深入推动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

学科和技能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参加竞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被广泛认同[8]。目前,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各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行业协会举办的竞赛越来越多,几乎涵盖所有学科门类。像 “智能制造挑战赛”“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周培原力学竞赛”“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广告艺术大赛”等比赛,就是工科、理科和文科类竞赛的代表,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除外,还有像“‘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赛”等竞赛就属于综合性竞赛,各专业学生都可以参加。作为地方高校,可以通过举办校内竞赛扩大学生参与面,在此基础上选拔能力较强的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比赛,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四)体现创新创业特色教育

学校可实行赛、证、教、训一体化发展,重视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动员全校力量,建立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加强校校、校地和校企合作,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生态网络。地方高校要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发展,使创新人才培养形成的人才和智力优势更好地服务社会。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人才质量评价机制,加大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考核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在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激励保障等方面清除效能落后、重重限制等顽瘴固疾,建立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学生创设一个多元融合的育人空间[9]。

四、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常态化监测与评价体系

建立以信息化和大数据为基础,集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数据采集和监测为一体的常态化监测系统,通过对数据的精准分析,持续优化质量评价指标,形成一定的质量标准,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一)搭建数据监测和评价的信息化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管理部门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建立以数据采集为基础的监测与评价系统。数据采集的内容应当涵盖双创课程成绩、学生实践结果、教师指导过程等信息。信息化监测平台以数据采集为重要基础,达到常态监测目的。建立可量化的质量标准,及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进行评价,通过实时反馈,建立学校双创教育的预测和预警机制,定期开展双创教育质量评价和评估[10]。同时,可以依托这个信息化平台,建立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全面总结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成果和特色,进一步改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二)构建常态质量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创新创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地方高校可以结合管理体制、课程资源、师资队伍、资金投入、条件建设和宣传渠道等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既能激发教师和学生积极投入,也能起到对管理机制和保障条件的评价作用。突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将质量评价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紧密结合,客观衡量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际状况。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11]。

(三)创建多元化双创教育评价模式

地方高校应坚持问题导向,根据信息化监测平台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查阅资料、信息比对、数据分析和考察走访等形式,实时开展双创教育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工作。探索建立以学校自评为前提,以常态监测和定期评价为主体,以反馈和改进为目标的全链条闭环性的评价模式,改变原有单一主体的评价方法,从而达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化评估目的[12]。根据多元化评价结果,深入分析存在问题,促使高校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落实主体责任,改进工作方法,激发原生动力,健全保障体系,使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全校师生心中落地生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枝繁叶茂、欣欣向荣。

表1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关系到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高等学校只有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为国家经济建设输送大量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地方高校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教学定位、目标和任务,完善课程和实践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努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在创新创造中茁壮成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

猜你喜欢
双创专业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