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词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精神

2019-01-20 18:32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精神文化

杨 露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上海 200234)

谦词的存在是对“礼仪”二字的最佳诠释,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精神。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动力,也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谦词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精神,蕴藏着我们国家文化精神的深刻底蕴,传承着中国文明,将中国文化精神贯穿始终。

一、谦词的由来与主要类型

(一)谦词的由来

汉语谦词的使用由来久远,早在先秦时期就被广泛使用。但是,最开始谦词的使用仅仅见于统治阶级内部。例如,王侯经常用“孤”“寡”等来谦称自己;谦词是适应社会人际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在当时的社会,礼乐尤为重要(孔子说他当时的社会是礼崩乐坏),特别是在统治阶层。用语欠妥,可能欺君犯上,甚至可能会招致杀身之祸。而在礼乐制度中,“自卑而尊人”作为礼的基本原则,为谦词的产生提供了一大环境。谦词大多有卑贱、浅薄等意味,这种意味是从说话者自身角度出发,是一种言语对外的呈现,即谦词有一定的指向性。但是谦词不仅仅是对外的呈现,那些含有自贬意味的词语,诸如“凡驽”(清侯方域《与吴骏公书》:“域凡驽不材,年垂四十,无所表现”)、“驽下”(《清代名人书札·阎敬铭致彭玉麟》:“......惟弟万分驽下,不堪为役耳”)等用于自称时,也是出于内心的表达,这也是从广义上对谦词的定义。

总之,谦词是礼的原则的语言体现。谦词作为礼貌用语之一,积累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谦词也将语义重点放在“谦”字上,“谦”也很好地将谦词这一特殊语言类别侧重在“谦卑”的意义上。谦词在古代的形成与发展,起初只是阶级分化的重要表现,是统治阶层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语言表现点,也是当时统治阶层用以宣扬和巩固统治地位的方式。而在现代社会中,谦词的使用必须得体,否则会陷入过于尊人、过于自卑的境况。

(二)谦词的主要类型

纵观谦词体系,主要有“家”“舍”“鄙”“卑”几大字族。我们主要从意义和用法上,将谦词分为以下几类:

1.谦称自己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谦词,广言之是说话者向他人表示谦虚和自卑的一类词语。因此,以自己为主体的谦词是最主要的一个类群。这里又分为如下几类:

(1)对自己的谦称。这类词语有“学生”“弟子”“在下”“小人”“鄙人”“下愚”“老奴”“老朽”“晚辈”“寡人”等。这类词一般也反映了个人的身份、职业甚至是年龄等。而如男子谦称自己“鄙人”“小人”;妇女谦称自己“贱妾”“下妾”;读书人谦称自己“贱生”“小生”都是在谦言自己的身份卑贱或者家道。“奴”“仆”“妾”,又有谦称自己是供人驱使的意味之词。

(2)谦称自己无才无德或才学浅薄。这类词语有“愚”字族的一类谦词,如“愚心”“愚见”等,还有如“不才”“不敏”“不肖”“不佞”“拙见”“浅见”“拙意”等都是对自己才德见识的谦言。

(3)与自己行为有关的谦言。这类谦词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通常有使对方受到屈辱的意思(于他人而言)。如“辱”“枉”“曲”“猥”“忝”“叨”等。如“忝列”一词是对谦称自己有辱于所处行列。“叨忝”意在表明自己有辱于对方给予的荣光。又如“失敬”“失陪”等都是有对对方表示歉意的一类谦词。另一类指他人给予自己的赞美、恩惠或其他有益之举(于自己而言)。如“过奖”“过誉”“见教”“错爱”等。

(4)对自己有关的其他事物的谦称。其中包括对自己身体、身躯方面的谦称,如“陋身”“薄躯”“贱身”“微身”“微恙”“贱疴”等。有对自己心意的谦称,如“微意”“寸心”“寸意”等。还有对自己家宅的谦称,如“寒舍”“鄙舍”“舍下”“舍间”“草房”“斗舍”等。对自己的作品谦言,如“小文”“小词”。

2.对自己亲属的谦称

谦词里有这么一类聚合,以“家”“舍”二字为主体,主要是对自己亲属的谦称。如“家”字族的“家母”“家慈”“家父”“家严”等,又如“舍”字族的“舍妹”“舍弟”“舍眷”“舍亲”等。其中,要注意的是对自己同辈的年长者用“家”,年幼者用“舍”。另外,还有“小儿”“小犬”“小顽”“小女”“小婢”等对自己子女的谦称。

3.统治与被统治阶级的自谦之词

这一类词反映了当时统治阶层的管理状态。其中,“愚臣”“下官”“鄙臣”“贱臣”“卑职 ”“牛马 走”“妾 身 ”“ 妾人”等是古代臣子、帝王诸侯妻妾面对王侯等统治上位者的用语。而平民百姓由于更大的身份悬殊,常用“奴”“奴家”“仆”“小的”等有明显意味的词来称呼自己。而“孤”“寡人”“不”等是王侯特有的谦称词。

4.其他类谦词

有一些谦词,出于典故,因此流传至今。如以“荆”来谦称自己的妻子,出自“荆钗布裙”的典故,因此有“拙荆”“贱荆”等一类谦词。

二、谦词体现的中国文化精神

悠久的文明,深远的文化,形成了以儒释道为核心的多元文化精神。中国文化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因此中国文化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儒家思想。文化精神的积极成分构成了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所在。

由于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表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天人协调”“崇德利用”“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可以说是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的最佳概括。但远不止与此,中国文化精神具体又包含着浓厚的家国观念、崇德重礼的个人修养、以中和为核心的中庸等思想内涵。而这些内涵大多能从谦词中窥见一二。

(一)体现刚健有为

自古以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精神也必然体现在谦词中。如“学生”“寒生”等词,是古时读书人对自己的谦称,为人子弟,求学于师,如此谦称自己一方面使对方感受到了尊重,另一方面暗示自己学识疏浅不及他人,有着自觉进取的精神,体现了君子的自强不息。造词是受心理因素和社会文明程度影响的,而厚德载物在这一点上恰恰体现了谦词虚怀、宽容的造词心理与当时的社会文明。刚健有为除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同时还要求及时、通变的思想。刚健有为除了为个人提供社会交际方针,也为国家提供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国家准则。古代君王称自己“寡人”,意含德行很少的意思;而古代臣子对其他国家的人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意为“寡德之君”,在国家关系上留有很大的政治余地。

(二)体现家国观念

谦词具有民族性的特点。小农经济作为中国文化形成的最根本原因,使得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观念里,“家”“国”是两个很重要的理念,也成为了一个人观念上的“无法背弃”。“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国如家”,这也说明“家国观念”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这种思想延续至今。有一类谦词以“家”字开头,如“家弟”“家父”“家王”等词,其中“家王”是对王的父亲的谦称。《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之一》:“天地中横溃,家王拯生民。”又有以“舍”字开头的一类谦词,如“舍妹”“舍弟”等。这与孔子儒家思想更加契合。但在家国观念里,明显有尊人贬己的倾向以及浓厚的等级制度。诸如“微臣”“贱臣”等谦词都体现了这一点。孔子思想对汉民族的文化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我国也在几千年前形成了一套封建色彩浓厚的森严等级制度。同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宗法制度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谦词恰恰反映了这种社会现状,体现了尊卑等级、长幼有序的制度特征。又如在古代,小人一般指普通老百姓,区别于高贵身份的贵族们,而今天人们理解是人格低卑的坏人。谦词的发展有着社会原因,而“小人”一词恰恰体现了民主意识的提高,古时的“三纲五常”不再束缚人际关系的平等发展。

(三)体现崇德重礼

孔子高度重视道德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重视人的伦理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的精神。而礼仪是中国自古以来所宣扬的。作为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象征,礼貌、礼让、礼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礼”和仁德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开的。谦词中这一类词,诸如“小弟”“小生”“小老(儿)”等虽然在字面意义上没有对对方的尊重的含义,但是却从隐性含义上使对方感受到礼仪有方。其中,不少这类谦词至今沿用,在许多社交场合,抬高别人身份的同时,体现出个人修养。又如“失陪”“举手之劳”“何足挂齿”等古今沿用。而“请稍等”“请指教”等作为现代谦词的代表更是有着时代特征。但是在这类谦词的使用过程中,过犹不及,应在恰当的场合,掌握一定的分寸。

(四)体现中庸思想

提到中国文化精神,不得不提到“中庸”一词。“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以“和”为内核的中国文化,形成自己注重贵和尚中,推崇和谐精神的内涵。众所周知,中国有爱好和平的传统,甚至将其作为我国对外发展的方针政策。《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指和睦但不失去自己的处事原则。其隐性意义是求同存异,富含包容之心。中庸思想可以帮助我们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而前面提到,语言是重要的交际方式之一,谦词中所体现出的谦卑精神不仅是中庸思想的一个要点,如何处世入世是人生的一大难题之一,辩证地看待、学习中庸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处理这一点。可以这样说,中国文化精神作为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可以帮助人们自如地入世和出世。前面我们提到“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这是一时应酬之作,何足挂齿?”现在我们又作“不足挂齿”,在语气上充满更直接的否定意味。现在我们经常将“举手之劳”“不足挂齿”二词连用,当人们对自己的帮助表达感谢之意时,谦称不值得一提,有委婉的回绝之意,但这决非是不礼貌的表现。但是,中庸思想又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褒义词,深处中庸之道又意味着处处压抑自己。《易经》有“物极必反”的思想,在这里恰恰得到很好的体现。中庸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称之为贵和尚中,往不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又称之为超脱圆滑。无论何时何地,部分谦词在一定程度上将自己贬值化,似乎成了一种社会规范,是出于真情还是假意,就无从得知了。

(五)体现天人协调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和合”也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所在。天人协调在谦词中体现在人与人之间价值观的认同,这正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发展而来。谦词中的利他主义,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与认同感。人与人之间不是处在不可协调的矛盾之中,言语的使用完全可以化解矛盾,或者求同存异。在谦词中,部分仍能反映出糟粕的思想。比方说古人常谦称自己的妻子为“贱荆”“拙荆”“糟糠”“贱内”,而这些词在很大程度上都反映了一种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同时也体现了对女性的不尊重与贬低意味。这与现如今的发展趋势是相违背的。随着“天人协调”的思想发展,已经有很大的进步。因此,现在这些已经被摒弃不用。

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使得部分谦词已经与社会脱节。如“贱庚”一词,是对自己年龄及出生年月的谦称,与之相对应的是敬语“贵庚”。现在用的较多的是“贵庚”,“贱庚”却鲜有人知。也即,中国文化精神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褒义词。文化有糟粕之处,体现出的文化精神同样也不例外。这表明,一方面时代的发展使得语言词汇需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另一方面文化中的消极一面应该加以摒除。而在经历漫长的语言发展,绝大部分谦词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以古贯今,以一个更加通俗口语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更加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谦词所体现出的中国文化精神也可以使我们从另一个层面了解到:我们往往可以从语言里大概揣摩到造词的心理过程和当时社会及民族的文化发展程度。同时,语言的本身也可以映射出历史的文化色彩。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在很大程度上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谦词所体现出的中国文化精神,其积极的一面成为我国的民族精神,值得我们大力宣扬与传承。

总之,正如文明程度的发展及变化那样,亟待摒除之处有,应广泛宣扬之处也有,谦词中所体现的文化也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必要时应加以摒除。例如,“学生”“在下”“拙见”等自谦词语我们可以不吝啬地保留,但是如“贱身”“拙荆”等贬义性强,较大反映社会不平等的谦词应摒除。

三、结语

谦词作为词汇体系中的一个小分类,它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精神,让我们深刻了解到从古至今我们国家文化精神的深刻底蕴,也从谦词中看到了文化的继承性。更让我们看到谦词在社会的发展过程始终传承者中国文明,将中国文化精神贯穿始终,推动社会“礼”文化等的发展,以至于谦词体系愈加庞大。这些谦词的运用不仅可助我们一臂之力,正确地运用谦词还可以完美体现自己的个人修养,同时帮助自己很好地处理社交关系。

猜你喜欢
精神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精神灿烂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以钉钉子的精神打好环保持久战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