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三化”模式

2019-01-20 18:32李红珍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三化教学内容思政

李红珍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100)

2018年4月,为了优化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明确要求:“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在教学方法运用方面要实现科学化,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事实上,这不仅是对思政课理论教学的个性化要求,而且是对包括实践教学在内的整个思政课教学的共性要求。对具有“工学结合”鲜明特色的高职院校而言,就是要求思政课实践教学切实做到“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进而实现教学内容设计体系化、教学活动开展高效化以及教学项目成果品牌化。

一、遵循“配方”先进标准,推进教学内容设计体系化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规范化是教学目标实现和效果达成的首要基础和基本条件。然而就总体而言,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规范化程度不足,主要表现在未能切合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个性化特点、未能满足学生未来择业的专业化需求、未能呼应时代的新变化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要推进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规范化,就是要依照“配方”先进标准,以思政教材为蓝本,强化教学内容整体设计,着力建构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厚度、兼备知识内涵和思想意蕴的内容体系。

(一)以“工学结合”院校特色为导向,推进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相融合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区别于一般高等院校的鲜明特色,是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着眼点,是课程改革乃至专业调整的重要依据和根本遵循,其中对“工”的强调使得丰富而完善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成为必需。根据工学结合的原则,高职院校应牢固确立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必然要求在思政课教学中设计一定的实践环节和内容,以学生专业和实践需求为着眼点和切入点开展课程设计、改革与创新。

(二)以“职业人”角色培养为目标,推进思政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统一

促进学生实现从“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变,是高职院校的基本教育任务和教育目标之所在。因而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以促进学生实现从“社会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变为导向,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共性要求与行业职业道德的个性要求结合起来,在对其实施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法治观念、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理论教育的同时,开展诚信守信、团结互助等问题的教育,以使学生能够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全面了解并快速融入社会,深刻而全面地认识专业岗位道德需求,全面培养并切实提升将入职行业所要求的职业素养,从而为毕业后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三)以“新颖鲜活”教育内容为标准,推进教育目的与现实需求相契合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主要目的无疑在于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完全深度融入校园生活,正确树立“三观”,成为一名思想坚定、品学兼优的学生;在走入社会后,能够快速深入地融入社会,充满并弘扬正能量,成为一名对国家与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这就要求在进行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实践时,应紧密围绕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创业、社会交往等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正确应对全球化背景下非/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泛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的贫富不均现象、经济发展过程中引发的道德滑坡问题等,强化对社会领域复杂现象根源剖析,以期通过正面引导来塑造大学生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

二、遵循“工艺”精湛标准,推进教学活动开展高效化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个“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与信息交流的过程。从“教”的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教育过程的发起者、主导者和执行者;而从“学”的视角看,这一过程是受教者对教学内容主动理解、接受并认同的过程。因而,思政教学目的的实现和目标的达成,有赖于教育者遵循“工艺”精湛标准,充分发挥受教者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进而推进教学活动的高效化开展。

(一)采用平等双向互动的“生本”教学模式

正如列宁所言:“意识形态通常都是经过阶级的理论家和阶级的政党——阶级的先进而自觉的先锋队——灌输到阶级意识中去的”。应当承认,这种意识形态灌输模式在小学乃至中学阶段思想政治及教育中,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和作用。然而,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本质上是一种“师本”教学模式,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与主导性,而学生则被视为消极被动的知识受体。显而易见,在“三观”已初步确立、主体性已逐步彰显的大学阶段,这种“师本”教学模式越来越不合时宜,其自上而下的单向意识形态灌输方式不再充分有效,尤其是注重实践操作的高职院校学生更是如此。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着力于转变这种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形成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生本”教学模式,借其“双向互动”的平等式诱导激发方式,通过正确的诱导,最大程度地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他们对思政内容的理解、认同和内化。

(二)创新灵活多样的主体参与式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作为传递教学内容进而实现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媒介和载体,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各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从“教”的视角看,教授法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鉴于此,要增强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以激发学生主动性,使之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为此,在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的基础上,创新并采用如下几种教学方法:一是案例教学法。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定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典型案例,进而在进行充分剖析和讨论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其二是情景教学法。教师将教学过程设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场景中,组织学生身入其境地进行实地演练或实景操作,借以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学的渗透力和感染力。三是体验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亲自参与思政课致使体系建构,并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地实现知识游历和情感体验,进而达成对思政教学内容的个人化理解。

(三)完善切实可行的新老结合式教学手段

得益于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在师生之间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等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地改进和优化,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五个阶段。然而,由于重视程度不够、经费紧张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前一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手段仍相当传统和落后,仍停留在一部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几幅挂图包打天下的低层次阶段,远远不能满足思政课教学的现实需求。鉴于此,要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和效率,就必须在优化思政课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引入幻灯机、投影仪、DVD机、计算机等电化教学设备,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大学生对信息网络具有高度热情的特点,推进互联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链接与融合,创新打造“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微课程、微电影、翻转课堂等数字化教学手段,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遵循“包装”时尚标准,推进教学项目成果品牌化

项目化教学不仅能够较好地体现并契合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特点与特色,而且对于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教学效率与效果大有裨益,因而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广为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和方法。要进一步强化项目化教学的效率与效果,就必须遵循“包装”时尚标准,对一些优秀实践教学项目进行打造与提升,使之成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品牌项目。

(一)实施效果评价,择优选取项目

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主要采用以任课教师为主、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为辅的项目评价方式。这种项目评价方式对汲取经验与教训、总结问题与不足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然而,在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这种实践教学项目评价方式的弊端凸显,尤其是评价主体范围过窄问题。说到底,高职院校是在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单位培养人才,因而应将学生在专业实训或在工作单位顶岗实习期间的学习效果纳入考察范围,从而将这些单位纳入项目评价主体体系。同时,还应注重团委、学生处等部门对学生实践教学前后的思想品德变化的评判,从而将这些部门纳入项目评价主体体系。这样,通过综合分析多元化项目评价主体的评价,得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进而据此选择出一些教学效果较好的实践教学项目。

(二)针对项目问题,着力打磨提升

高职院校多元化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主体体系的建构过程,同时也是对项目存在问题与不足的收集过程。应根据在此过程中搜集到的相关信息,有的放矢地予以优化、提升和改进。总体而言,当前高职院校思政实践教学项目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对应变能力与实操技能的培养环节设置不足。打磨提升实践教学项目,推进项目品牌化,应着重于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社会人才需求实际,通过举办辩论赛、即兴演讲等活动,强化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实际操控能力等。同时,还应通过高职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企业文化体验、最美年俗手机随手拍等特色品牌活动,不断提升高职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参与度,通过项目实践权重的增强与提升,逐渐打造项目的品牌和特色。

(三)运用先进技术,强化项目推介

“酒香也怕巷子深”要充分发挥优秀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的积极作用,就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和手段,尤其是运用微信公众号、网站平台、手机APP移动学习平台等新媒体信息技术,大力强化品牌项目推介,使之成为特定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院校鲜明的识别符号。对于一些认可度高、传播面广、可复制性强的教学项目,可以申请注册品牌专利,从而借助官方认证来获得更加广泛的社会接受和认可,持续强化这一实践教学品牌项目的影响力、穿透力和引导力。实践教学项目一旦创立成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教学品牌,反过来又能够对思政课教学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和效果。一方面,在本高职院校范围内,借助实践教学品牌项目的推介与传播,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并加深对项目所涵括思想政治内容的认知和理解,进而产生深刻认同和内化于具体的生活学习实践中。另一方面,通过对品牌项目的强力推介与传播,能够使其他高职院校甚至一般高等院校加深对这些优秀实践教学项目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应用于本校的思政课教育实践中,进而产生为社会培训高素质人才的良好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三化教学内容思政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实施矿井“三化”建设持续提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三化”党员评议工作 打造合格党员队伍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新常态下兵团三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