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向前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在适度扩大总内需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首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为经济社会治理提供了思路,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高等教育层面。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其文化自信,关乎文化强国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有必要探索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新路径,切实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
供给和需求在经济学中是两个相对立的概念,也是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缓慢,单纯依靠需求侧的改革促进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进行供给侧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供给能力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必然之举。
目前,由于受到价值取向多元化、西方思想文化的煽动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文化自信出现弱化的迹象。与此同时,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竞相学习。矛盾现象的存在,反映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症结不在“需求侧”,不是有效地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侧”出现了问题。因此,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调整文化自信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供给,使之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匹配,解决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供需错位”问题,旨在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主要体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认识不到位导致文化认知积极性不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了解不深入导致文化践行自觉性不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不透彻导致文化态度不自信;对西方文化的盲目追崇导致文化忧患意识淡薄。
一是高校对文化自信教育重视不足。人文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人文知识的教育。目前,大多数高校把专业知识理论的教育放在首位,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一些大学生文化意识淡薄,对中华优秀文化认同感不足,缺乏文化自信,不能在实际的学习及日常生活中正确、客观地看待和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归根结底,是高校对文化自信教育定位出现了问题。
二是文化自信教育模式创新性不够。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高校多依赖传统灌输式的理论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更多的知识,但缺乏亲身体验与实践,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也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更不利于调动高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激发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影响教育实效性的发挥。
三是社会未能形成文化自信教育的合力。高校的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作为文化自信教育实施的主体,担负着培养学生文化自信重担。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各自为战,工作交集较小,没能形成合力;家长多忙于事务性工作,文化教育的意识不足,导致大学生接受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还是学校,家庭教育相对比较薄弱,从而影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衍生出许多负面的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知,加上社会教育体系的发展不健全,涉及文化教育的内容较少,氛围不浓厚,不利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关键在于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解决供需双方的矛盾。具体来说,就是要高校、家庭和社会要增强供给能力,改善供给方式,相互之间形成合力。
高校的文化自信教育工作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提升文化自信的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体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达到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目的。
1.培养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意识。艺术是文化的载体,形式包含绘画、书法、音乐、戏曲、剪纸、工艺美术和美食等,这些艺术在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了解传统艺术,不仅可以正确认知中华传统文化,还能提升文化自信。为此,高校应多宣传传统艺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并力所能及地组织一些相关实践活动,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兴趣,以培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意识。
2.课程设计应多加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应主动承担起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任。文化自信作为精神指引,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方向。高校应努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人文素质课程的指导思想、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中,不断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为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支持。
3.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达到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高校要积极探索适合大学生需要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多利用新媒体新技术等手段,探索出创新独特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文化自信教育实效性。
4.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在文化自信教育活动中,教师往往起着决定性和主导性的作用,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努力优化知识体系,扩展视野,发挥感染作用,大力提升职业道德。首先,要不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知识学习,提升自己文化知识储备;其次,要学习教育教学的相关知识和技巧,着力提升教学能力,为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实效性提供必备的师资保障。
5.深入分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也具有很大的价值。基于此,高校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内在价值进行深入的分析、梳理和挖掘,便于大学生更好地进行文化认知。一是结合历史发展与现实社会加强大学生的爱国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操,自觉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二是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三是用中华优秀文化的伦理观引导大学生加强人格修养,提升道德境界。
大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高校应推进大学生文化自信自我教育的平台的建设,满足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需求。
1.搭建网络教育平台。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高校应顺势而为,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我教育。一方面,创建网络课程教学,丰富教学资源,并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求适时对网络课程进行完善,便于大学生灵活安排学习时间,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不断增加自己文化知识积累。另一方面,做好网络监管工作。第一,高校应规范网络平台的使用,保证网络教育平台合法合规;第二,高校应在技术上提高监管力度,注意甄别、筛选信息,确保网络教育平台朝着良好健康的方向发展。
2.搭建社团教育平台。社团活动是高校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途径,高校应鼓励和引导大学生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教育活动。一是要着力打造特色和品牌社团。做实做强学生理论社团,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指导,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二是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引导学生社团活动规范化和合理化,增强社团活动的实效性。三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使大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3.搭建科学研究平台。科学研究是学习的基础,科研平台又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高校要整合资源,统筹规划,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支持大学生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题研究和成果分享活动,通过研究和分享,加深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认同并践行优秀传统文化。
4.搭建实践教育平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积极开展相关有效的实践活动是加深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的重要途径。首先,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及课余时间参加三下乡和相关的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其次,加强红色文化的教育,加大与红色教育基地的合作力度,通过形式多样的合作使大学生了解和喜爱中国革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重要性决定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协同,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1.营造家庭文化环境。家庭文化环境的营造主要是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持久的,能长时间熏陶人、感染人,不断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思想观念。因此,家长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培养大学生文化认识的主动性。同时,还应主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积极践行中华文化,潜移默化地让大学生得到教育。
2.营造校园文化环境。高校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对家庭、社会教育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高校教育不仅要传授文化及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自身修养,同时应与家长及时地沟通,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3.营造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文化自信教育的大课堂,也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补充。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阻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在提高文化自信教育的基础上,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获得更多社会资源,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形成更有效的教育合力。
文化强国的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需要文化支撑,大学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势在必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路径和对策,就是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增加有效供给,增强文化自信教育的实效性,促进高职院校和学生发展的双赢,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