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天津 300181)
我国自开展扬琴教学至今已有17年,相关教学人员在其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创新。扬琴与其他乐器相比有着相同的之处,又有着自身的戏曲华的特点。其教学过程与其他的专业相比,更注重了现场的演奏与场景的结合。在戏曲的环境下,将戏曲特色与扬琴的演奏充分融合,利用戏曲中的音乐元素,使用扬琴进行演奏,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高效。对扬琴的最初使用场景进行回归式表演,探究如何能够重新构建扬琴为主的戏曲伴奏,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人才,更好的发展戏曲文化,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摸索与研究。
早在17世纪,扬琴就由国外经海路传入我国,它是一种特点鲜明的乐器,流入之初仅作为伴奏,后根据我国文化习俗特点的不断创作与改进,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在传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扬琴的使用区域一直局限在广东一带,且流行于民间,后来慢慢的扩大了流行范围。扬琴在民间的伴奏与应用,因其自身有着鲜明的特点,又很好的结合了中华民族本土音乐、戏曲以及各地方乐种的特点,使其相互配合,广泛的出现在不同地区的演奏场合中,无论是在地方戏曲、说唱伴奏还是大、中、小乐队中都不能缺少扬琴的衬托。因此可知,扬琴在民间深受民众的欢迎,同时它的传入与改进也随着民间艺术的接纳而逐渐融入其中,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占据了民族本土乐器中的重要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后,扬琴在不同方面的改进也有了巨大的进步,包括自身制作工艺、表演创新、演出风格的多样性等。与此同时,利用扬琴演奏的作品也越来越多,不再局限于伴奏和一种演出形式,而是添加了以外的演奏形式,趋向于形式丰富化,对日后建立扬琴的演奏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后,在各音乐学校中陆续开展与扬琴相关的教学课程后,扬琴在我国的演奏正式由民间发展走向专业教学的殿堂,从小范围的使用转变为各大乐队中的参演,使用范围的专业化、规模化更加稳固了扬琴在乐器中的地位。之后,扬琴这一乐器逐渐的形成了自身演奏系统,并被推广于各个受音乐教育阶段的学生当中,演奏水平的提升使扬琴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应有的重视。随之而来的是各大高校对扬琴的不断研究与创新,相关论文接连不断的刊登,从扬琴的传入、制作工艺、改进过程、地方演奏风格等方向对其进行讲解与探讨,而且它能够演奏的曲艺也越来越多。各地尤其是扬琴发展独特的地方,相继成立了扬琴研究学会,对扬琴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做了仔细而全面的研究,有效的促进了扬琴在当地的发展。
随着社会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戏曲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观,无论是建党90周年的演出,还是与港澳台的文化交流,戏曲在各大舞台上出现的频率与质量也愈发的增多与提高。戏曲的成功演出,从阵容、表现形式、视觉冲突上都是极其的深入人心,这不仅是一种艺术的表达与演出,也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成功的演出离不开各大乐器的相互配合,而扬琴在其中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提示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将表演乐器多元化、专业化。因此,针对戏曲院校的教学,应该积极的探讨扬琴的作用、主动去挖掘扬琴本身潜在的更多表演方式,这样不仅丰富了扬琴的演奏范围,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演奏能力,为戏曲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如何更好的培养出高素质戏曲人才,并能够解决扬琴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是当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总体来说,扬琴在院校中的课程,不仅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发扬,也要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我国现有的记载扬琴在戏剧中的应用还是不常见的,而且相关方面的文献说明也很有限,历史上并没有关于扬琴在戏剧中过多应用的资料,对扬琴的戏剧化教学和研究方面的内容更是少有存在。而且现阶段对扬琴的教学侧重点一般在曲谱和演奏技巧上,只是基础学习教程,对戏剧方面的探究很少,也缺乏全方位的考量,不能与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相符合,这些缺点也体现在其他器乐演奏专业的教学和研究中。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越来越普遍,高等教育中的器乐方面的教学也应该不断改革,要摆脱传统的只注重具体的曲谱技巧研究模式,应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不断深入探究教学规律,在新形式下培养新型的器乐人才,扬琴在戏剧中的应用就是这其中的一项创新研究与尝试。
第一点要做的就是在中国戏曲学院中营造出扬琴戏剧化教学和研究的氛围,形成其独特的教学模式。中国戏曲学院自身就具备许多专业特点,经常有各种戏剧的演出,器乐师生都可以时常为各种戏剧或音乐进行伴奏演出,这是其他院校无法做到的。这使得扬琴在戏剧中的应用机会大大增加,同时可以在不同曲种之间进行切磋融合,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同时也是对技术的改革与创新,促进了新时代扬琴艺术的发展。这种氛围有助于学生自主的学习扬琴与戏曲相关的各类知识,能够帮助其有效的接受两者的融合知识。
第二点要考虑的就是对师生观念的转变,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要在师生之间均树立起大戏曲的观念。在以往的教学和实际演出的过程中,通过对扬琴演奏的研究,通过对戏剧作品的交叉探讨,通过对戏剧中扬琴的融洽出演,认识到了扬琴在戏剧中的应用前景,二者的相互融合也是中西结合的一种体现。学习扬琴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不同的地域,其文化基础大都是一般高中水平,在这之前对戏剧的了解不是很准确,相关知识理解不到位,更没将扬琴演奏和戏剧相结合的观念,对此项职业的长期发展没有明确的目标。这就需要专业的教师加强对此方面的教学,正确教导学生认识到戏剧和扬琴的内在联系,体会到戏剧艺术的吸引力,从而全身心的接受戏曲,通过自身的努力找到戏曲与扬琴的关联,加速对其的学习。
第三点要注意的就是要在扬琴的日常教学中加入戏剧的因素,从曲艺特征、实践练习、教学理论等多方面开展戏剧的融合,通过对不同剧种的对比选取适合的章节加入到扬琴的正常教学中。在进行扬琴教学时既要做到抓好基础技巧的学习与训练,又要做到其作为戏剧伴奏的特点练习,同时要注意作为戏剧伴奏时的节奏的变化等。在进行章节练习时要有针对性的多选择戏曲旋律强的部分,或改编部分曲目使其具有戏曲性,或在戏曲曲目中适当的添加部分扬琴伴奏。采用此种教学模式的目的是使学生不仅具备扬琴的一般演奏技巧,而且增加了戏剧方面的知识,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使学生在进入相关地方戏剧团后可以在多方面应用自如,发扬了扬琴艺术文化的同时也是对传统戏剧的创新与继承。
扬琴与戏曲的联系不单只是将传统的扬琴演奏与传统的戏曲音乐相结合,而是要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利用扬琴与戏曲各自的特性,取长补短,创造出具有新型特色的作品。这是拓展扬琴专业教学的新方法,也是现阶段针对扬琴演奏进行的专项研究。《夜深沉》就将原来的曲调进行改变,与民乐相结合形成一种新型乐曲。此曲在多处进行演出并取得良好反响。单用扬琴这一乐器将《夜深沉》进行演奏,乐曲将五十年代末总结出的扬琴八法应用其中,更是运用扬琴准确、洗练、灵活、巧妙等技法为乐曲增添了艺术感染力。演奏过程中扬琴特有的音色音量宏大,刚柔并济;慢时如泉水叮咚;快时似涓涓流水,将《夜深沉》演绎的极具表现力。多台扬琴同时演奏,气氛激烈,更是增强了乐曲的立体感,使其演奏效果更佳。尝试有扬琴演奏京胡畅想曲《声声慢》,在其原有的旋律基础上设计添加了复调思维方法,将原曲中单条唱腔的主旋律与多声部音乐穿插交错,将反竹技法加入到主腔音乐中,既体现了乐曲的清新高雅,又表达出了乐曲的庄重大气,使乐曲特点的鲜活,将古典音乐的韵律完美的展现了出来。这种把扬琴演奏与戏曲音乐相融合的做法,不但扩大了扬琴教学的思路,也让扬琴艺术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得到了升华,增加了扬琴的吸引力。这种将两种曲目成功融合的案例对后期扬琴戏剧化的研究与教学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建立扬琴与戏曲化教学的联系。扬琴的教学应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向戏曲演出团中戏曲人与乐手请教学习,探究戏曲与音乐的本质文化,联系扬琴的存在、发展史,对其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与研究以期在扬琴的学习过程中得出自身的体会。教师应创造更多的学习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戏曲与扬琴结合体会中加深对扬琴的了解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此外,民族音乐团的建立促进了扬琴的教学,部分艺术院校为扬琴专业学生提供训练场地,增加扬琴实际练习课程,为扬琴专业师生提供了易于教学与发展的平台。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扬琴与戏曲也较好的融合为一体,拓展了艺术院校生的思维模式,更有益于今后他们在扬琴及戏曲等方面的发展与建树。
第五、在教学基础上进行研究,利用研究结果促进教学。扬琴戏曲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目的在于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促进艺术院校对扬琴、戏曲文化的教学。扬琴戏曲化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传统教学的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宽了对扬琴、戏曲人才的培养路径。就此,扬琴戏曲化教学模式在艺术院校教学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扬琴戏曲化教学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得出了较好的成果,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良好的反响。扬琴戏曲化教学模式将会被更多艺术院校应用于教学过程,扬琴、戏曲等音乐型人才会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取得新的成长。
上文针对不同的方向指出了中国乐器扬琴演奏专业与中国传统戏剧音乐融合教学的几点思考。然而,将戏曲元素完全与扬琴教学相结合,在相关培养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还需要一定的探索。探索过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如何将扬琴知识按照梯度的方式与不同的戏曲节目进行有机的融合,即在进行扬琴的乐理教学与技巧教学时,难以选择合理的戏曲曲目段落。除此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对戏曲的爱好,让其多接触优秀的戏曲,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好的配合老师的教学。此种教学模式的推广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包括专业负责人与学校有关领导,而且这种模式在整个扬琴教学课堂进行推广,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其节奏清晰、韵调优美,被广为传唱。正是由于戏曲的这些特点,能够为扬琴的使用提供更发散的思维,为创造优秀的扬琴音乐提供了优质的环境。扬琴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也与音乐潮流的走向紧密相关,只有不停的创新发展,才能长久的传承下去。戏曲与扬琴的融合是一个契机,以期更好的弘扬传统民族音乐文化。
扬琴要更好的发展与弘扬,应该进行与戏曲的融合创新。从多个角度研究扬琴在戏曲中应用的可行性,并进行了实际教学模式的探究。除此之外,通过几个实例,证明了扬琴音乐对于丰富戏曲表达方式,提高感染力有着良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其能够较好的发挥扬琴最初始的伴奏功能,给扬琴带来了民族气氛以及深邃艺术气息。通过扬琴与中国传统戏剧音乐融合能够有效的促进扬琴教学的发展,进而培养出更多的艺术人才,因此扬琴与传统戏剧音乐融合教学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