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地区农村经济调查*(一九八○年十月三十日)

2019-01-20 13:43陈斐章蒋振云
泰山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海带烟台社员

陈斐章,蒋振云

9月上旬,我们到山东烟台地区,作了近一个月的调查。看了一些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和社队企业,看了一些公社、大队和海产品养殖场,同县、社、队的干部进行了座谈,并且访问了一些社员家庭。总的印象是:集体经济巩固发展,农林牧副渔五业兴旺,社员群众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

一、社员群众正在富起来

这个地区有些县,过去比较穷,不少农民整户整户下关东谋生。解放后,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农民生活也有所改善,但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怕农民富了发展资本主义,限制副业生产,限制集体分配,因而农民的生活并不富裕。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得到了进一步落实,情况有明显的改变。1979年,烟台地区社员从集体分配得到的收入(包括实物),平均每人156元,比1976年增加55元,比全省平均数81.5元高出近一倍,比全国的平均数83元高出也近一倍。全区有11个大队人均分配在300元以上,个别队达到430多元;社员口粮人均513斤;社员在银行储蓄,平均每户287元,不少富裕户在1,000元以上,有的户多达万元。此外,社员家庭副业收入人均40多元。

社员收入增加了,第一件大事是盖房子。我们看过的一些大队,队队盖了新房。社员建房,一般有三个方式:一是社员自己盖,自己住;一是社员出钱,大队集体盖,谁出钱谁住;一是大队盖,租给社员住。新建的住房许多是二层楼,上下各两间,楼上住年轻人,楼下住老年人。每户都有一个小院,有厕所,有猪圈,有鸡窝、兔棚,还可以种点花。威海市陶家夼大队,1977年到1979年,盖了三幢居民楼,住了30户,每户居住面积50多平方米。文登县汪疃大队有640户社员,现在已有370户盖了新房。社员新盖房,一般都由大队统一规划,井井有条。社员们说,老辈人希望有生之年住上新房,儿女成家也要盖新房。现在要盖房子的社员越来越多。黄县冶基大队已有20%的社员户盖了楼房,他们规划在1985年以前把全部平房改造成新楼房,这样可以腾出土地300多亩,用来发展农副业生产。

社员收入增加了,吃的方面有所改善。吃得饱,细粮多了,还有肉吃。现在,啤酒已经成为农村的畅销品,社员过年过节、红白喜事、走亲串友,都想要啤酒。烟台市的啤酒厂,产量虽然不断增加,仍不能满足烟台地区城乡的需要。过去,社员能喝上地瓜酒就不错了;现在,要喝粮食酒,有的群众把地瓜酒称之谓“敌敌畏”。各县、市地瓜酒普遍积压。

社员生活上的显著变化是在穿的和用的方面。我们一路上看了几十户社员家庭,有的是队干部给安排的,有的是我们随意看的,几乎家家都有新被褥、崭新的木器家具和木钟、穿衣镜之类的陈设,有的还有沙发。自行车、手表,已经很普遍了。我们经常看到社员在田间劳动时,地边放有一排自行车。陶家夼大队的党支书告诉我们,全大队90%以上的青年社员下地劳动时戴着手表;他在大队的收入算是中下等,一家四口人,有三辆自行车和三块手表。收音机几乎家家都有,不少社员家还买了电视机、洗衣机。威海市孙家疃公社有2,200来户,去年社员共买了64台电视机,今年开始买洗衣机,已经买了7台,个别的还买了照相机。社员穿的也开始讲究了,荣成县大鱼岛大队党总支书记告诉我们,高档的化纤布料在农村畅销,十多元一米的来多少销多少。社员普遍反映,现在许多轻纺工业品买不到,就连烟台本地产的手表、木钟等,也很难买到。

烟台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是不平衡的,也有一些穷队,那里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1979年,社员从集体分配得到的收人,平均每人在80元以下的生产队还有375个,占1.04%;其中在50元以下的有9个、在40元以下的有5个。今年,全区力争使所有生产队的社员分配都达到100元以上。

据烟台地区有关部门测算,今后几年内,社员从集体分配的收入,平均每人每年可增加10到20元。看来,这是可以做到的。

二、在多种经营上广开财路

烟台地区靠山傍海,大部分是山区和丘陵地,平原只占28%,有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自然条件。但是,过去长期偏重抓粮食生产,忽视多种经营,用大量的劳动力去搞农田基本建设。这实际上是避长攻短,消耗大,效果差。特别是在“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下,有的地方竟提出了“宁要一斤粮,不要百元钱”的荒唐口号,以致毁林造田、毁果种粮。其结果是,粮食低产区穷,粮食高产区也不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解放,冲破了“左”的思想束缚,实事求是地考虑本地区优势,因地制宜地确定生产方针,初步做到守海吃海,靠山吃山,从海中求财,山上求富。就一个公社、一个生产队来说,根据本身的优势,集中力量办好一、两件关键性的事业,就可以初步改变落后的面貌。这是烟台地区近几年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根本所在。

烟台地区发展多种经营,有几个比较成功的经验:

第一,稳步地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扩大经济作物的生产。花生、水果,优质高产,是烟台地区的两大优势。过去在“以粮为纲”单打一的种植方针下,花生面积一减再减,最少时只有240万亩,许多亩产三、四百斤的花生地,拿去种粮食,却只能生产三、四百斤粮食;有些地方毁果种粮,得不偿失。“左”的做法硬是把优势变成了劣势。迅速扩大花生面积、退粮还果,对烟台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重大的作用。如何把花生、水果搞上去?烟台地区和一些县市的同志认为,粮食生产是十分重要的,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不能忽视粮食生产,不能用降低粮食总产量的办法来扩大花生和水果的种植面积,而必须千方百计提高宜粮土地上的单位面积产量,以取得粮食总产量的增加,在这个基础上来调整农业的内部结构。1979年,全区粮食平均亩产991斤,总产84亿斤,社员口粮513斤,与1976年相比,单产增加了201斤,总产增加了12亿斤,口粮增加了52斤。有了粮食,就为发展花生、水果和其他经济作物打下了基础。如荣成县,1979年比1976年,粮田面积虽略有减少,但由于单产增长了25%,总产仍然增长了20%以上。有了这个条件,这几年的花生面积从27万亩扩大到31万亩,增加了4万亩,水果增加了5,000亩,单花生一项,收入就增加1,500万元。他们增产粮食采取的措施是:(一)改变耕作制度,变两年三作为一年两作,复种指数从150%提高到170—180%;(二)采用良种,几年内种子普遍更新了一代;(三)增产化肥,建设了一个年产2万吨合成氨的化肥厂和22个小磷肥厂,亩施化肥216斤;(四)加强生产责任制,落实了多劳多得、奖惩兑现的政策。这样做的结果,在国家粮食包购任务没有变的情况下,花生的种植面积却大幅度增加了,社员的分配水平也就提高了。

第二,多种经营的发展同农副产品的加工结合起来。全区有32%的山区、40%的丘陵,适宜发展食草动物。过去社员家里也养一些羊、兔、牛,但商品率很低。以奶山羊来说,羊奶大都用来喂老母猪,没有变成商品,需要量不大,因而一直发展不起来。1978年3月,文登县晒字公社因陋就简地办起了一个乳品厂,每天定时向社员收购鲜羊奶,生产炼乳和奶粉。这样,农工结合,就把自给性的生产变成商品生产。农民看到羊奶有出路,养羊积极性迅速高涨,到当年底,奶山羊增加了近一倍,达到5,566只。奶山羊发展了,生产能力不够了,就采用县、社联办的形式扩大生产。1979年底,在原来土法生产的基础上,建设了日处理五吨鲜奶的比较象样的乳品厂,生产昆嵛山牌全脂速溶奶粉,经有关部门鉴定,质量达到了国家标准,销路很畅。去年,这个厂发放的鲜奶收购款109,900元,1,540户养羊户,平均每户得71元多。晒字公社三半石大队的37户养羊户,从羊奶、羊羔、羊粪得到的收人,平均每户得223元。社员从养奶山羊得到了实惠,养羊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现在乳品厂又在扩建,明年初,可以达到日处理10吨鲜奶。

多种经营的发展,引起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多种经营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使农民政富的良性循环。文登县的县委书记告诉我们,全县23个公社,适宜养羊的有16个公社,现在7个公社普遍发展了养羊事业。今年,他们正在再建一个县、社联办的日处理10吨鲜奶的乳制品厂。这个厂建成后,全县适宜养羊的公社,就可以普遍发展奶山羊了。一个乳制品加工厂带动了一大片社员养羊事业的发展,启发了人们的思想。养羊可以这样办,养免,养牛、发展蚕茧,也大可以这样办。

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目前条件下,有些地方粮食亩产已经比较高,要再大幅度提高单产,不仅费工大,而且成本高,也比较困难。要迅速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必须在多种经营上下功夫,而且要把单纯出售原料逐步改为出售加工产品或为大工业服务的初级加工产品,这条路是非走不可的。

第三,以城镇集体经济为依托,带动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发展。烟台地区能工巧匠很多,有从事编织、绣花等家庭手工业的传统。过去,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从事家庭手工业被当作发展资本主义来批判,农村多余的劳动力无限制地投入到这个大干、那个大干上,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限制、束缚,甚至被扼杀。这几年,有些地方召开了能工巧匠的代表会议,为他们恢复名誉,鼓励他们在农村传授手艺;同时,大力发展城镇集体企业,并以此为基地,把农村的家庭手工业组织起来。一个一、二百人的城镇集体企业,联系和扶植成千上万个农民。蓬莱县绣花厂,只有职工166人,人数虽少,但办的事情很大,主要是靠社员搞的家庭副业。它在全县19个公社设有收购组,负责收购社员生产的梭子花边和草编织品,进行必要的加工、整修后出口。这个小企业直接联系着4万个家庭手工业者,去年一年,支付给社员的加工费多达900万元,平均每人可得225元。威海市的地毯厂,有意识地把加工任务分给一些比较穷的公社和生产队,扶植它们发展手工业,去年支付给农村的加工费就达105万元。现在,烟台地区从事编织和绣花等手工业的已达90万人,占全区人口的十分之一。这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起了重要作用。

第四,多种经营配套发展。烟台地区沿海各个公社,养貂业很兴盛。养一头貂,七、八个月就可以宰杀,每头纯收入30元,渔民们都乐于养。但貂要吃鱼,这就与城镇居民吃鱼发生矛盾,影响养貂事业的大发展。最近海阳县搞兔、羊、貂配套,在发展兔、羊的基础上,利用宰兔宰羊后的兔头、羊头和不能食用的下水养貂,已取得成功。推广这个办法,不仅在沿海可以养貂,而且在山区也可以养貂,这是很有前途的事业。又如,沿海地区在海带养殖场把海带和贝类结合起来养。目前,一些沿海县市正在发展对虾养殖业,也可以采取上层养虾,中层养梭子鱼,低层养贝类的办法,文登县张家埠对虾养殖场正准备进行这种试验。在山区,许多大队山、林、路综合治理,实现了山顶林、山腰果、山下粮。象这样多种经营配套发展的办法,显示着多种经营有广阔的门路,只要解放思想,苦心经营,把它作为一件为民造福的事业来办,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三、把富的基础打在生产队

一路上,我们接触到的基层干部,普遍谈到这样一个问题:农村中流传着今冬明春这里要实行包产到户、分田单干的说法,社员们忧心重重,担心把经济搞乱了,把人心搞散了,把集体搞垮了。他们说,在那些长期贫困落后的地区,群众难以温饱,要求包产到户是可以理解的,实行包产到户也是党的政策允许的;那种认为包产到户就是分田单干,分田单干就是发展资本主义,是一种误解。从烟台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俺们是把富的基础打在生产队”,“社员的经济利益同集体紧紧捆在一起了,不宜搞包产到户。”我们耳闻目睹,烟台地区的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经济是那么热爱与坚定,对依靠集体致富充满信心。

这种感情和认识,有着巩固的物质基础。(一)农业机械化程度比较高,总动力已达299万马力,平均每个大队290马力,主要农活都可用机械操作,机械化加强了农民间的经济联系,把他们捆在一起了。(二)粮田平均亩产已达991斤,社员除留足口粮、饲料粮和种子外,每亩地向国家提供219斤商品粮,个人能力再大,拼命干,也不易达到这样的高产。(三)多种经营广泛发展,从事这方面的劳动力已占农村全部劳动力的45%。(四)社员从集体得到的收人年年增加,最近几年,平均每人每年增加20元左右。同时,与物质基础相适应,干部也积累了管理集体经济的经验,并具有一定的水平。这些情况表明,烟台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是巩固的。

粉碎“四人帮”以后的前两年,烟台地区在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中,也出现过一次小的折腾。在1977年的全国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以后,曾经在这里刮起了一阵“富过渡”风,个别县70%的生产大队从生产队核算过渡到了大队核算,有的还实行了公社核算。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三中全会以后,人们在肃清“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影响时,敢于实事求是了,干部们面对现实考虑问题,那些一哄而起的大队核算和公社核算单位,纷纷退回到生产队核算,受到了社员的欢迎。这次折腾,给经济带来了一定损失。荣成县大鱼岛大队参加公社核算后,就损失了500万元,至今公社还欠大队200万元的债。

从大队核算退回到生产队核算以后,农村普遍推行了生产责任制。农业队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是包工到组,责任到人,由于生产队从事多种经营的人数较多,农业生产责任制开始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沿海的渔业队生产责任制的形式大部分是实行包产到船(一对),超产奖,减产罚,把责任和产量联系在一起了。

现在还保留下来的以大队核算的单位,大部分是在粉碎“四人帮”以至“文革”前就实行了,历史比较长。我们考察的几个大队核算的单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大队有比较雄厚的积累;大队经营的工副业有比较充分的发展;大队一级的经济收入的比重超过了生产队收入的比重;大队举办了大量的集体福利事业。

黄县冶基大队的情况,具有一般性。这个大队有3个自然村、12个生产队、732户。去年每人平均收入256元,今年可达300元。大队现有固定资产222万元,拥有农机242台、3,500马力,其中拖拉机22台,还有汽车5辆。大队经营了大量的工副业生产,有养鸡场、砖瓦窑、石棉板加工厂、塑料加工厂、木器加工厂、石粉加工厂、青油加工厂、篷布加工厂、三坊(油坊、粉坊、豆腐坊)、成衣加工组、食品加工组等等,共32项。工副业的收入已占大队总收入的60%。现在大队举办的集体福利有:一个浴池、三个托儿所、一个幼儿院,一个灯光球场、两部电影机,孩子从入托到初中毕业,全部免费,社员每五天免费看一次电影。我们走到大队所在地,一眼望见的是一幢幢新盖的二层楼房,一条条清洁整齐的街道,一个个挂着牌子的工副企业和集体福利单位,一幅新农村的富裕景象,使人振奋。

象这样的大队核算单位,有没有平调?冶基大队党总支书记告诉我们:生产队的收入只占大队总收人的34%,现在是小队共大队的产,而不是大队共小队的产。看来,他们认为大队核算是可行的。我们在同一个县的下丁家大队,却听到另一种考虑意见。这个大队的生产和生活水平与冶基大队大体相似,去年平均每个社员从集体分到245元。不同的是地处山区,社员居住比较分散,有8个自然村组成。大队党总支书记告诉我们,大队核算有两个缺点:一是大队负担太大,又是农业生产,又是工副业生产,照顾不过来;二是还有那么一点平调。他们打算改为生产队核算,以便大队集中力量抓工副业生产。

象冶基大队、下丁家大队这样的单位,究竟实行哪一级核算对生产有利,当地的社员群众最有发言权,切忌一刀切。我们调查结束回到烟台和济南时,把下丁家大队干部的考虑向地委、省委汇报了。地委和省委的负责同志说:“只要群众同意,就可以改”。

四、干部、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两个问题

(一)海带养殖问题

海带养殖是烟台沿海地区的一项重要生产门路,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渔民的经济收入中占有重要位置。现在,海带养殖面临着严重危机。明年养殖面积有可能减少一半,这将极大地影响渔民的生产和生活。渔民们发出了“救救海带”的呼声。

“谷贱伤农”。海带养殖危机是由于海带连续大幅度降价引起的。今年山东海带降价20%,大部分生产单位得利甚微;明年还要降价15%,除少数高产单位以外,将要普遍出现亏本。明年不仅继续降价,还要压缩面积,限量收购。渔民们说,这是向海带养殖砍来的三刀,“现在只能是尽油炸面,把养殖海带的物资用完,也就不能再干了”。

海带应不应该降价?渔民们认为,这几年,由于海带亩产量的提高,适当降价是必要的,但这样大幅度降价,而且一降再降就不合理了。今年海带降价,全地区损失几千万元,明年将达一亿元(包括面积减少后不能用的器材的损失)。

海带连续降价是由于1978年以来海带大量积压引起的。海带积压,除了商业流通环节上的问题以外,主要是1978年以来,从国外大量进口碘造成的。本来,国内从海带提碘,每年消耗海带10万吨。现在从国外进口碘,国内海带制碘工业就受到打击,大批碘厂停工,海带也就过剩了。因此,解决海带养殖危机的根本出路,就是停止碘的进口,立足于自己生产。

从用碘的部门来说,进口碘比自制碘便宜,但从国家整体来算经济账,未必合算。这是因为:1.进口碘要用大量外汇。2.国内已有的制碘能力不能发挥,减少了国家的税收和利润。3.用海带制碘产生的副产品——褐藻胶,可以用于纺织工业,代替粮食淀粉上浆和印染,全国一年可以节约工业用粮1.8亿斤,等于48万亩玉米的年产量。这个账怎么算?很值得研究。

烟台地区广大基层干部和渔民的要求是,从沿海广大渔民的生产和生活出发,从保护和发展国内工业出发,从减少工业用粮出发,从节约外汇出发,国家应停止碘的进口,并且把海带制碘的副产品——褐藻胶用之于纺织工业。至于目前自制碘和褐藻胶的价格较高,则可以在海带适当降价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制碘工业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来解决。在目前,由财政给以适当补贴,使医药部门和纺织部门不致由于使用自制碘和褐藻胶而影响经济核算。

(二)以粮换油问题

烟台地区的花生种植面积,如前所述,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国家给省里、省里给地区的粮食包购任务没有变,因而仍有不少适宜种花生的土地还在种粮食,影响花生产量的进一步增长。省、地、县的同志迫切要求,像以粮换糖、以粮换棉一样,实行以粮换油的政策。从国际市场来看,一斤花生可换七斤粮食,而种花生的土地种粮食,只能一斤换一斤。现在,北京、上海、天津三大城市还吃进口油,不如减少食油进口,省下外汇多进口一些粮食,来扶植烟台等地区花生的发展,解决三大城市一部分食油的供应。他们要求,国家给省、省给地区确定花生油的包购任务,超缴部分,以油顶粮。这样,各县种植花生就更有机动的余地,花生面积可以进一步扩大,社员收入也将进一步增加,于国于民都有好处。

猜你喜欢
海带烟台社员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烟台果树》征稿简章
梦的解析
烟台 身在蓬莱就是仙
我的祈祷
秩序
烟台优利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鲜美烟台 四月芳菲
Comparison of plasma microRNA-1 and cardiac troponin T in early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