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西京学院通识教育中心,陕西 西安 710123)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状况与时代背景发生了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也随之进入了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国际化、大众化发展新时代,学生、家长、社会的美好生活需要和高等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凸显出来。如何通过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呼应中国创造、中国智造、“互联网+”等新时代发展趋势,培养千万计的创新创造型人才,契合市场、企业、社会发展联动需求,彰显出高等教育对人的未来发展的社会价值和生活价值,体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为未来服务的价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实践的转变至关重要。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态势已经形成,技术性知识和制度性知识创新逐步转向知识型创业,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进一步促创新,创新性知识教育逐步转向创新性创业教育,更加注重知识与社会发展需求、人的发展需求、生活需求相结合。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要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新矛盾,就需要千千万万的优质建设人才,更需要大批量的开拓型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会建设的双创大格局。一是开拓型人才,具备扎实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前瞻的创造性思维,以创造性人格带领管理团队实现社会经济组织有远见、有使命、有智慧的持续性发展,成为主导社会经济组织前瞻性发展的领军人物,具备规划企业发展方向、制定发展战略的能力;二是高级经营管理型人才,以创新意识、风险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的思维方式捕捉和把握市场,能够综合运用本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行业发展实践经验,跨界合作和协同创新,以卓越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实现企业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的支撑和贯彻,具备创造性解决经营管理中的实力;三是技术技能型人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术技能,将大量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先进技术的转移扩散和转化应用。
基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创新创业型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以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训问题为导向,高校的人才素养培养应在人文素养的基础上,将创新创业教育嵌入到专业教育中,培养出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较强的职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首先,人文素养培育是前提。人文精神的培养即博雅教育,注重人的文化素养、道德情操、责任感的培养与修炼。人文素养的培养其导向是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对社会的责任担当精神,勇于创新,敢于创造。《领导力21法则》中有一个“盖子原则”指出,领导者的能力决定着一个组织的产出绩效,决定着一个组织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与竞争优势,其人文修养与业务能力水平进而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然而,近些年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对能力训练过分关注,而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似乎弱化了很多,出现了许多问题。其次,创新创业素养培养是关键。当今时代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快速迭代,技术、材料、市场、需求、政策、对手等因素无一不在迅速更迭,风险、机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创新成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甚至是一个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基本需要,成了竞争优势的基本源泉。无论是国家战略的实现,还是学校就业率的提升,都决定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业能力的训练将是高校培养目标中最重要的元素。本校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竞争优势的一个基本的标志,是本校学生就业与招生工作的基本前提。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均以其“较高的学生成功创业率、高薪就业能力”而在全球高校中拥有较高的竞争优势。最后,职业素养培育是导向。职业素养是人们在职场表现出来的素质和修养,包括职业信念、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习惯。尽管人们的职业素养会自然地在工作中表现出来,但这却是在长期的成长过程中经过不断学习形成的。大学阶段是职业素养形成的一个最重要时期,是其创新精神、人文精神、专业能力的综合表现。
虽然“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双中心教育教学理念已经在高校得以普遍认同,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难以反映社会的需求,跨学科、跨专业、校内外的交叉与综合的协同机制尚未形成。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实行统一的培养规格和标准,严格课堂教学的流程化程序,确立统一的教学评价标准和体系,形成了统一的教学模式和实践标准,如同工业化生产的流水线模式,难以体现出理论教学、实践训练的个性化和特色化。
创新创业教育,只有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走出去,发挥高校、政府、企业、市场的开放式协同育人模式,在开放的环境中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和不断的实践。部分高校开设的创新思维训练或者创业项目训练,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后续的评价和支撑体系不健全,显得随意性较大,尚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校企联合的创新创业实训基地较少,协同共享的利益驱动机制尚未形成,源动力明显不足,仅仅停留在合作的表层,实质性的实训和实践活动薄弱,明显不能满足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刚性需求;教学实训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学生实训模拟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不匹配、不健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创新创业实训的能力提升问题。
目前,高校逐步建立起了对教师的完整的考核体系,从课程建设、知识传授、组织教学、教学方法、课后辅导、指导大赛等各方面形成了制度化评价标准体系,但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尚未健全起来。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中,部分高校在尝试以各种创新创业项目成果替换学分,实行学分累积制和转换制,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即没有放弃传统的书面考试、试卷答题,又没有整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测试标准体系,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的测评,以及非智力因素、人格情感因素的培养和考察,都没有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不能脱离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同时要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创新融合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导向。因此,基于实训导向即问题导向,需要构建一整套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包括创新创业基础教育、初步创新创业能力实训、创新创业综合模拟实训和创新创业实战等环节,实现从易到难,从综合学习认知到初级模拟实训,再到综合模拟训练,最后进入孵化实战训练。
创新创业基础教育体系主要由与创新创业有关的知识理论、方法等方面的课程构成,以创新创业基础知识与理论方法的传授为主要内容,以课堂教学和模拟、实习、实验为主要教学方法。其课程体系包括:一是创新创业基础知识体系,包括创业基础、创新创业政策解读、领导力训练、企业知识学习等;二是创新创业方法教育,主要是为创新创业奠定基础,包括文献检索、商业研究方法、社会研究方法、数据挖掘、实验方法论等,渗透到专业教育中;三是创新创业的专业基础,主要包括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是发展专业创新能力的基础;四是创新创业专业内容体系,主要包括对各专业的产业研究课程群、专业技术创新与研发课程群。这些课程的研习内容通常会成为大学生创新专利和创业项目的来源。
衔接创新创业基础教育,对学生进行初步创新创业能力的学习与训练。一是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包括企业认知、企业创新平台认知、成功校友和企业家讲座、创业案例研读、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训练;二是初步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包括专业技术实习、专业课程实习、社会调查实训、专业竞赛、假期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训练。通过这些训练将使大学生获得初步的创新创业能力。
经过基础教育学习和初步实训后,开展综合创新创业能力的模拟训练。包括经济组织的选择与创建、创业项目设计、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与开展、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这些活动为大学生创造了模拟的创新创业环境,使学生在模拟环境下做出抉择,体会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感悟如何应用各种理论、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对前期的创业设计项目进行孵化,对接市场需求,检验产品化的发展趋势,参与有关的创新创业组织,在实战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顶岗实习中的“岗位创业”教育,培养学生以创业者的姿态对待自己的工作的意识,培养优秀的、敬业的创业者。除此之外,参与学长或朋友的创业,与企业、机构合作创业,在学校、企业、政府孵化机构中自主创业等也是当前常见的创新创业实战形式。
总之,以实训体系的构建实现“三个课堂协同育人模式”的机制形成。第一课堂注重学生夯实创新创业基础知识,通过探究式、体验式、案例式、项目式、大作业式的多元化形式,拓展课堂教学的深度、厚度和广度;第二课堂注重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和素质的提升,通过系列的专项训练活动和专题式的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工作室、模拟仿真软件系统、市场调查、企业考察、参与企业生产活动等实践形式,提升创新和创业的素养水平;第三课堂凝练和砥砺创新创业意志和品格,通过大学生科技园或创业园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创办实体公司或者项目联合开发,以实战的形式亲身体验和实践创新创业项目,实现“课堂学习+课外练习+项目实战”,形成综合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训体系。
1.创新创业基础教育教师。创新创业基础教育的教师由两个部分组成,骨干力量来源于创新创业教研室,辅助力量以各专业涉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以教研室为依托和载体,承担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运转。
2.创新创业综合能力模拟实践指导教师。包括创新创业教研室和专业教师以及校内各专业的实验指导老师、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老师及其他的相关部门的相关教师。指导老师通过创业实训、大创项目、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把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实践经验结合产业特征,按照经济类、管理类、理工类等不同大类来设计实践指导,提高精准化服务水平和专业化分工,有利于形成稳定的教师团队。
3.创新创业实战导师。以企业、政府、金融机构、创业机构和部分校内双师型教师组成实战导师团队,同时吸纳社会相关不同层面人士参与创新创业教育。他们将参与创业导师、创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解读,财政与金融支持、创业实训基地与创业实训平台的提供与建设工作,他们将成为创新创业成果市场化的先导。特别是创业家、创业创新团队、创客(Maker)、极客(Geek)、科研院所的项目专家,能够带来更多与市场和社会实际运作相关的创新创业知识,更为前沿更为实用,更有利于创新创业成果的市场转化和商业化。他们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开发、技术成果转化意识,促进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对接市场需求和市场运营的需求,以助推学生在模拟和试炼的过程中,实现企业运营与管理创新协同发展。
1.积极探索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考核体系
哈佛大学商学院Stevenson教授认为,创业精神是“不顾及现有资源限制追逐机会的精神”,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不拘一格”的精神与行为。传统的统一标准化试卷的考试方式不适合创新创业课程的考核,需要探索一套评价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知识能力水平的考评体系,在考核中要突出强调学生的认知、观点及作品的新颖性、商业性。其一是建立个性化培养教学管理制度。针对具有创新创业潜质并从事专门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学生,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记录单,客观记录并量化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其二是推行休学创新创业制度。允许并鼓励学生休学创新创业,放宽修业年限,简化审批程序,大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选择。其三是建立创新创业学分银行,进行学分积累与转换。鼓励学生通过开展创新性实验、发表专业论文、申请并获得专利以及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的课题研究、项目实验、创业项目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折算为学时。其四是改革学生学业考核办法。通过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取得的相关性成果为依据,考查学生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引导学生摒弃传统的学习模式,更加主动地培养独立思考、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积极探索和推广模拟教学或体验式教学
创新创业教育是对大学生“事业心与开创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需要“教学做”合一。因此,传统的课堂讲授或传统教学方法加案例讨论式的教学模式表现出强烈不适应,需要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模拟教学和体验式教学也就应运而生。模拟教学是人工或软件模拟设定一个企业事件或决策环境,由学生动手解决或做出抉择,使学生得到训练的一种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比模拟教学又提升了一步,体验式教学不仅将学生置于一个真实或模拟环境下要求学生做出抉择,还要求学生通过总结自身活动的体验和感受,然后与团队成员或老师交流,通过反思、总结,提升为认识的成果,最后将理论和认识的成果应用到实践中,从而实现学生知识的积累,认知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增添相应的配套软硬件设施,积极探索模拟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模式开展方式和技巧。
目前,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战平台主要以孵化器和科技园为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场地、设备以及专门的指导,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但是孵化器和科技园也存在着容量有限、创业指导不足等问题,需要在完善原有创新创业实战基地的同时,探索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战基地模式,如企业主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模式,企业提供产品、基础设施,由大学生进行经营管理策划,盈利双方共享。
1.健全和理顺各类创新创业政策。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出台诸多创新创业政策、融资政策、税收政策、教育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一方面,政府、学校及相应的机构应做好这些政策的宣传、解读,让更多大学生知晓理解这些政策,使这些政策的鼓励作用切实发挥出来;另一方面,这些政策政出多门,也需要各部门理顺这些政策之间的关系,做好解读,避免对政策的误解和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间矛盾的发生,更好地发挥政策应有的引导作用。
2.建立多元化的创业经费筹措机制。一方面,各级政府在政策引导的同时加大财政支出预算,支持高校的创新创业项目;另一方面,高校也要积极尝试争取企业、银行、基金会、创业机构等资金渠道,调动多方面创新创业资源。例如,与企业联合获取企业的资金、场地及创新创业项目的支持;建立校友创业基金会;与创业机构合作开发创新创业实战项目书。
3.以数字信息化技术为依托,弥补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板块的不足。大数据时代,数字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网络虚拟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虚拟化合作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虚拟化的创业模拟系统和虚拟化平台上组建的创新创业资讯、资源,以共享的形式拓展了创新创业教育训练空间。充分发挥出虚拟信息技术的优势,对外部资源和力量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利用网络虚拟化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实现线上与线下资源有机结合,打破地域和高校组织圈的界限,使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界限模糊化,提升人才培养和实训的灵活性,实现校际之间、社会与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共建、共发展。在未来,远程化的虚拟合作,跨国界的虚拟合作,虚拟实验室、实训室的共享交流,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随时实现在线交流,这都将成为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未来生活需求相结合的强大助推器,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资源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