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活动课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2019-01-20 12:12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坝头中学王栋宏
天津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活动课法治道德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坝头中学 王栋宏

习近平同志引用《礼记·大学》名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直指“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二十一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需要人才,人才靠教育。创新时不我待,因此要从基础教育抓起,既要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着眼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道德与法治活动课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供了平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一、道德与法治活动课与创新精神培养的关系

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需要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进行加强和提升。心理学理论认为,没有大量的外部活动,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智慧不可能充分发展。活动课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观能动性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关键,活动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可见,道德与法治活动课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课程优势

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决定了道德与法治课应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过程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将德育回归生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安排了许多具有自主性、体验性、探究性的活动课,学生自主学习、直接体验、亲自动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也为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创造了条件,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先天的优势。

(二)实践优势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境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道德与法治活动课的实践优势在于,其在设计上是灵动的,可以是一个话题、事件、主题,也可以是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活动过程是合作的,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全程参与合作;活动空间是开放的,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在形式上是多样的,如话题讨论、主题辩论、时政演讲、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通过活动课的开展,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将大脑、双手、眼睛、嘴巴、耳朵和空间从一般意义上的课堂中解放出来,为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道德与法治活动课培养创新精神的策略

(一)基于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因此,在活动课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时要基于学生兴趣。

1.兴趣缘于“诱惑”。学生非常喜欢玩游戏,原因是游戏对学生具有很强的诱惑力。教师能否让道德与法治活动课像游戏一样具有“诱惑力”呢?活动课要符合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还要从趣味性入手。 一是活动课有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将单一、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换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避免学生失去学习积极性;二是课堂活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课堂活动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生活是课堂活动的起点,也是归宿。通过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走向生活;四是课堂活动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必说、有事可做、有事能做。加上活动课的灵动性和开放性,学生在活动的情境中引发兴趣,在动手操作中产生兴趣。

2.兴趣依托需要。劳动是辛苦的,但还是要劳动,甚至背井离乡,这是因为对生活有需要。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人为了求得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求一定的事物,如食物、衣服、劳动、交往等,需要在个人心理活动和行为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也是一种需要,教学要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因此,道德与法治活动课就要从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出发,满足学生爱说、爱动、敢做的需要。例如学生爱动、好奇,讲到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上册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时,课前,我安排了一个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去调查公民违反交通规则的有关行为,学生非常乐意,积极参与,效果也很好。因为学生有这方面知识的需求,才能饶有兴趣地主动参与活动,真正“从课本中走出来,融入现实生活中”。

(二)立足课堂,培养创新精神

道德与法治活动课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形式,是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活动课不是学科教学的“活动”化。开展活动课,要植根课堂,教学才有生命力。

1.活动课教学依托课堂。活动课不是片面地冲出课室、走向社会的课外活动,而是存在于社会之中,首先是一个“社会活动场所”,然后才是“教育活动场所”。而活动课形式是多样的,诸如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活动是走向课外的,又如话题讨论、主题辩论、时政演讲、角色扮演等是适合课内的。教师用“课堂社会”这个视角去关照活动课时可根据教材和教学内容设计有别于课堂教学的活动过程,学生从中体验竞争、合作、展示、探究,可以说,此时活动课已经不是学科教学的“活动”化,但教师也不能关着门在教室内开展活动。俗话说:“生活有多宽广,课堂就有多宽广”,活动教学不局限于课堂上,其立足课堂,又超越课堂,能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机会、足够的时空独立探究、自我发现。

2.活动课教学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支撑。活动实践过程中的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究需要建立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科基础知识上,如果活动课教学脱离学生生活经验和学科基础知识,活动课教学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之,教师借助学生获得的间接经验和学到的书本知识这一优势,结合学科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课,活动课教学就有了“源头活水”。

(三)盘活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具体教会学生解决一个问题或写出一篇文章这些可以看得到的直接结果,其是无形的、没有预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意识的培养、观念的转变,是融于活动实践过程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来的。

1.提高学生参与性,让过程“活”起来。活动课开展是否有效,最直观的衡量标准就是学生的参与度,事实上很多活动课是“为了课堂有活动,所以就有了活动”,活动课中有“两三个主角、四五个配角、大部分观众”,或“欢声笑语,掌声不断”,活动的浮华背后,学生什么都没学到,是因为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或是消极被动地参与,或是形式上参与活动过程。要让活动过程“活”起来,就不要怕活动“乱”,关键是让活动课“乱”得有“形”,且“形”乱而“神”不乱,使学生自由探究的“放活”与教师不露痕迹的“收乱”结合起来。“放”就是积极主动参与、实质性参与、全员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参与活动过程不仅体现在学生参与到活动中,还要包括学生参与活动目标的制定、活动形式的选择、活动过程的实施、活动开展的评价等环节中;“收”就是学生对参与活动从消极变积极、被动变主动、形式变实质,收放自如就是“活”。例如,在组织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课“合理利用网络”活动课时,我提前一个星期公布了“谈谈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辩论赛的辩题。全体学生纷纷“动作”起来,利用周末时间查找资料,利用课间时间积极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民主投票推出执行主席(主持人),组建正反方代表队和评审团,合理制定比赛规则和比赛流程等等,结果那场辩论赛在激烈而有序的争辩过程中圆满收官。

2.发挥学生能动性,让过程“动”起来。学生能动性在活动课中体现为“身动”和“心动”。身动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敢想、敢说、敢做;心动是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思考、自主发展、自主争论、自主探究,更是一种思维的动,一种心理火花的迸发。在活动课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过程中解放学生大脑,让他们自己能想;解放学生双手,让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学生嘴巴,让他们能说;解放学生的耳朵,让他们能听;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能闯。有了学生的“身动”和“心动”,活动过程就有了情感的体验、思维的碰撞,活动课就“动”了。

三、结语

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在学生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主探究的活动实践过程中内化的,上好道德与法治活动课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和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活动课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活动课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