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疆大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研究

2019-01-20 12:13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新疆马克思主义民族

赵 凯

(新疆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十九大报告强调,在党中央和人民群众的长期努力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理论指南,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新的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为我国地理面积最大、民族成分最繁多的地区,加之现今社会步入新时代,社会转型深入进行,一系列变革为民族工作赋予了新的内容和任务。为此,学习和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从而协调好民族关系、解决好民族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新疆大学生作为发展自治区的新生力量,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树立科学的民族观,深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代新疆大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的必要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处于我国西北地区,新疆有着特殊的区情,“三股势力”等分裂因素影响着新疆的稳定与发展。尤其是进入新时代,社会变革加剧,在动荡的国际环境和复杂的国内环境下,新疆大学生成为民族分裂势力和敌对势力争夺的对象。因此,对其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使之形成科学的民族观是必要的、紧迫的。

(一)新疆特殊区情的客观需要

新疆地理位置特殊,民族成分繁多,宗教信仰多样,文化多元反映了新疆特殊的区情。从地理位置上看,面积占整个中国最大,约为六分之一的新疆位于亚欧大陆腹地,有着长达5600多公里陆地边境线,陆上接壤的国家有蒙古、俄罗斯等8个,战略地位重要意义凸显。正因为新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使得其成为国际敌对势力争夺的热点地区之一,国际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打着“民族”的幌子,对新疆实行分裂的图谋,反分裂的斗争一直在继续着;新疆从古代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区,正因为新疆民族成分繁多,所以各个民族文化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另外,新疆是多语言、多文字的地区,新疆的少数民族拥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据统计大约主要使用10种语言文字,因而新疆语言文字也是多样性的。由于不同民族之间存在文化、价值观、行为习惯等方面差异,各民族文化交流会存在语言不通、文化迥异、习俗有差别等,在交流中易产生文化冲突、误会等。新疆是多宗教地区,宗教信仰表现出多样性。民族问题常常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常常引发冲突,给地区、国家的社会管理造成极大的威胁。

新时代,基于新疆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民族成分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宗教的复杂性,反分裂斗争形式严峻。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加强对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学习,坚守意识形态阵地,自觉抵制敌对分子民族分裂的企图,主动扛起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责任。

(二)新疆大学生成才的客观需要

首先,形成正确的民族观,掌握跨文化交流的知识和技巧是每一位新疆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生活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新疆高校学习、生活,每天都要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交流。面对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如何消除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误会,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这就要求每位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科学的民族观。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一方面可以适应民族地区是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间跨文化交流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能使得新疆大学生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其次,新疆大学生作为建设新疆的接班人和党政机关干部的后备军,必须要掌握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知识。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学习,掌握正确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相关知识,有助于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认识民族问题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可以深刻地了解新疆民族问题的基本情况、民族关系的特点,为日后进入政府部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新疆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民族问题、民族工作受到国家以及自治区、新疆各大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在此背景下,需要民族理论相关专业的人才,认真学习民族理论知识,积极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针对社会上一系列的民族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其原因,给出合理的应对策略。新时代提出了新论断、新思想、新要求,但是我国基本国情并没有改变。新时代,作为民族理论专业的学生,应当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掌握系统的实践方法,积累充足的理论知识,成为解决民族问题的专业人才。

二、新时代新疆大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的意义

(一)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的民族观

民族观是人们对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的认识和根本看法以及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纲领和政策主张。民族观的科学与否,是判定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集团、一个政府对待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的方式和政策的重要前提。因此,对于新疆大学生来说,是否树立科学的、正确的民族观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民族的看法,对民族发展的认识以及处理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式。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正确的、科学的、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科学民族观,它是鉴别民族观正谬的有效方法。它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民族意识,辨别各类民族思想观念里的错误观点。当大学生在接触一些民族事务或面临某些民族问题时,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能引导其逐步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并逐渐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

(二)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提升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

新疆大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系统地了解中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只有对这些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在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时,才能够得心应手、正确对待,不犯低级错误。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是否掌握正确的理论,关系到我们的行动是否沿着正确的路线前进。在长期的革命、改革和建设中,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坚持了科学的民族理论,才能制定出一系列务实、有针对意义的民族政策,才能真正解决好中国的民族问题。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实践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学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系统地了解民族、民族问题和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对民族发展规律准确把握,为解决民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做到不脱离实际。否则,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大学生提出的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很有可能脱离实际,难让民族地区的人接受,而落不到实处。

(三)培养民族理论研究专业人才

民族问题自产生开始,就存在从古至今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中,植根于民族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具体的领域,主要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历史等众多领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新时期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和研究价值。特别是对于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培养相关人才显得尤为重要,而新疆大学生作为社会人才的后备军,其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就必须加强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相关课程教育。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系统地了解其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掌握民族和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方法以及民族理论的内容和发展史。针对新疆大学生对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反馈,拓宽相关深层次的领域,不断地开拓和深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可以为进一步培养高校、政府机关人才做准备。

三、新时代新疆大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列为必修课程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这门课程有着独立的研究领域和独特的研究方法,科学地解释了民族这一概念,回答了什么是民族问题,系统地论述了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该书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的专门性教材,也是各民族地区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的主要渠道。将该门课程列为新疆各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国家观以及民族团结教育,使之正确认识国际、国内民族问题,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的重要地位,也使之了解和掌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以及政策制定的相关依据。帮助大学生树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增强对伟大的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另外,倡导在新疆师范类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师范类专业,可设置免费师范生,待其修完大学全部课程顺利毕业后,点对点到民族地区支教,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对相关专业教师的需求,并将科学、正确的民族理论传授给民族地区的学子们。此类人才应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思想进步,拥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扎根民族理论专业知识与新时代提出的一系列具体要求、新思想。

(二)思想政治课中贯穿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开展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以及新的挑战,高校要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在民族地区高校,尤其是少数民族成分多的新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凸显。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贯穿于新疆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中,使思想政治课堂成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教学主阵地。在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和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相关精神实质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中。例如,在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同时,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加以梳理,包括经典作家的民族理论和中国化的民族理论,着重讲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在讲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设置专题讲授党的民族政策,向学生传达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有机灌输“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相关思想;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时,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树立科学的国家观和民族观;《形式与政策》这门课程应做到引导新疆高校学生正确认清国内外形式,正确认识民族问题,准确把握党的民族政策,利用学过的民族理论新思想、新论述切实提高处理、解决民族问题的能力。

(三)借助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宣传与教育

新时代,新要求,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思想防线,增强民族团结,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的落实。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平台,对在校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疆作为多民族、多元文化聚居区,开展具有自治区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增长知识的同时,可以增进各民族学生交流交往,促进民族团结。

首先,利用好传统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在校园内设置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知识宣传栏,班级设置宣传橱窗、板报等。组织“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等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知识竞赛、民族团结专题文艺晚会,加强各民族师生交流、交往、交融,在一系列实体型校园文化活动中收获知识、放松心情、促进民族团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性活动,包括学术性社团、读书会、学术论坛、大型讲座等。学术性活动不仅可以渲染高校学风,还能适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建立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相关社团,在读书会、讲座中加入民族团结元素等。

其次,利用好大众传媒和网络新媒体的宣传合力,加强校园媒体建设。新时期的高校大学生乐于接受新事物,对一切新鲜事物有着好奇心和广泛的兴趣。因而,应发挥校园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宣传载体的积极作用,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知识以及促进民族团结的优秀事迹融入此类宣传媒体中。此外,要注意做好新媒体的建设、管理、运用,使之真正成为宣传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相关知识的重要阵地,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们的民族观,用科学正确的民族观看问题,筑牢思想防线,坚守立场。

(四)发挥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作用

从广义的教育来看,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人知识和技能,发展人智力和体力,影响人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都属于其类型。因此,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不能单单只依靠学校教育这一单一途径,还要借助家庭、社会的作用,三者相辅相成。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家风熏陶的号召以及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指引下,家庭教育应发挥其积极作用。首先,要求家长掌握科学的民族观以及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马克思主义观。其次,家长应做到立场坚定,坚决抵制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不参与极端宗教活动,以自身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最后,大学生在校学习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知识,他们也可以传授给父母,也就是“文化反哺”,所以,家庭教育并非单向的。

社会调查、社会考察、参观访问这些参与社会实践的途径也是高校加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实践的另一重要课堂。理论来源于实践,大学生应该将学到的理论运用于具体的实践中,发挥理论学习的重要作用。新疆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展民族工作需要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指导,高校大学生在民族工作的社会参与中,能切实聚焦民族地区社会热点,了解民族地区社会公共服务建设、经济发展状况以及风俗文化等。参与此类社会活动,对于新疆大学生贴近民情、增强民族情感,了解民族地区现状,实践所学到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理论知识,进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民族工作践行者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新疆马克思主义民族
我们的民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