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蕾
(绥化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
近年来,高校感恩教育在德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某种程度上存在“重理论、走过场”,信仰教育效果不言而喻。市场经济大潮中,大学生思想趋向务实,相比之下,形式化的教育方式愈加远离生活,大学生的价值观模糊、理想信念偏离。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既要有深度,又要有温度。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完成信仰教育使命的应有之义。以信仰教育为目标,以实践育人为载体,实现教育方式生活化,探究地方高校感恩教育的有效路向。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学,是全面实现德育教育的起始点。信仰教育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理想信念内化和道德理论升华的教育,是德育教育的终结点。
(一)情感相连。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亦是一种美德。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通常我们将感恩定义为: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它更多是一时情感的激发,让内心释怀。相比之下,信仰更倾向于价值观念,是人们所信仰、所向往、所追求的奋斗在价值观中的客观表现,信仰一旦形成,就会使人坚信不疑、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两者情感相通都是由情感的激发下产生的心理倾向,一种倾向即时,一种趋向持久。感恩是被向上向善的感动,更多是对事物表层的认知。信仰则是经过反复推敲后,对事物深刻的认知。两者均为知情意的统一,但侧重不同,感恩更注重触动心灵后情感流露的感性,而信仰更侧重对理性认知基础上的坚定性。
(二)实践共振。实践是沟通两者的桥梁,通过实践,对情感和认知趋向于理性、持久,感恩才可能升华为信仰。现实中,离开生活和实践,感恩教育必然会缺乏打动人心的力量,信仰教育也难以彻底摆脱本本主义的理论教育局限,信仰教育只有回归生活方能取得实效,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感恩教育作为起点,贯穿于信仰教育全过程中来,才能通过不断实践,逐步上升到信仰教育的高度为目标。恩格斯在论述理论认识、动机和行动间的转化关系时指出“就单个人来说,他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在感恩教育中制定好教育方式和目标进度,运用情感的激发和情感认同,将理性和情感完美融合,做到实现理想信念“入脑”“入心”,信仰教育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地方高校育人理念:将学生培养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受生源、地域等诸多因素限制,地方高校实力相对较弱。为提高学生竞争力,打造综合素质高的学生,要在感恩育人方面下大力气,构建行之有效的实践育人模式,使感恩教育呈规范化、系统化、长效化。
地方高校地处乡镇村庄之中,有广阔的实践空间,要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将服务地方、村支教、关爱留守儿童、普及农民“互联网+”的科学耕种知识等,作为感恩育人中的主阵地。除了理论学习外,感恩教育需要借助地缘优势,依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实践载体,激发学生奉献的情感,提高学生自我认知。此外,依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诉求,不失时机地拓展实践平台,如寻找身边的英雄、爱我家乡等,即时指导策划方案,逐渐搭建实践载体。
德育教育倡导“全员育人”,感恩教育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当下,教育过程中高校主体性凸显,家庭和社会教育角色缺位。学校、家庭、社会存在分散、封闭、低效以及互动交流不够、协同统筹缺乏等,如果各自独立运行,彼此“共轨效应”就难以发挥,感恩教育育人效果势必受到影响。需要依托高校为主导,家庭主动参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认可,构建多维合一的育人共同体,推进地方高校感恩育人取得实效。
以人为本,建立科学、可行的感恩教育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是感恩教育有效开展的根本保障。确定各个评价指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灵活与固化相结合的评判标准,激发大学生参与感恩行动的热情,引领学生提升自身德育水准,在行动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自我。评价机制可将实践行动作为入党评优的重要依据,评价机制可作为综合素质考评的重要参考,评选感恩先进人物和先进团体,用先优事迹激励青年,用榜样力量鼓舞青年,正向指引感恩教育的理念和行动。
以95后大学生为主体的德育工作,既要有深度,又要有温度,作为媒介的实践育人网络载体不可或缺。互联网微载体富有时代亲和力和媒体情境的感召力,以身边的人和事为素材,开通感恩教育专题网络平台,营造浓厚的感恩育人氛围。能够吸引并带动广大青年投身感恩实践,参与平台交流,积极发挥主体互动优势。网络平台载体满足大学生的成长和心理需求,能够引发学生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有利于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
1.作为信仰教育的切入点,感恩教育从激发情感入手。我国最早研究情感教育的学者认为,情感不仅是人类生存的适应机制,也是认识发生的动力机制,行为选择的评价机制,还是作为生命的享用机制。感恩是一种人生态度的情感,体现的是甘于给予与付出的人生价值取向。感恩具有教育的亲和力,易于触及心灵,获得心理认同。鼓励大学生参与情感体验式实践,符合当下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育人规律。这种体验中的奉献与付出得到肯定和赞许,促使自我价值实现。如此看来,这种由外在体验激发的情感,逐渐转为主动、外倾的、给予的内在动力,即在行动中对于他人、集体、社会无私付出,并在付出中获得心灵的满足和享受。感恩实践中,情感的激发与转化为日后升华到理想信念的高度打下了基础。
2.与信仰教育同频共振,感恩教育把握指向引导。感恩不仅仅为“泪点”式的即时效应,应引导教育学生细心体察和回报日常生活中的小小恩惠。鼓励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细小恩泽,记录感恩点滴,从一声“谢谢、对不起”培养感恩意识,引导学生践行感恩,用身体力行提升感恩的理性认知。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有疲乏的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劳动儿童和劳动少年对人们的看法和没有真正劳动过的人是完全不同的”。教育紧扣生活,以小见大,启发学生热爱生活,刻苦学习,勤劳奋进,提升自我,塑造良好的感恩品质,培育阳光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实现信仰教育目标,感恩教育助力提升理性认知。习总书记鼓励青年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当下社会主义信仰教育远离大学生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认知模糊,对社会主义意识淡薄,让感恩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基础上融入社会主义红色基因,如:组织开展爱国主义基地践履、“绿色环保”公益行、帮扶“三农”建设、服务社区居民等实践活动。让志愿者感受社会主义发展变迁,提升对社会主义的理性认知,坚定内心的社会主义信仰。马克思说:“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培养青年的感恩品质,必须与青年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从自己做起。在细小入微处着眼,让看似微不足道的感恩养料培育出理想信念的花朵。
以信仰教育目标为行动指南,从感恩情感、感恩实践、感恩认知和感恩教育本身来把握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构建立体式、动态化、实用型的指向性教育模式,有助于大学生感恩认知“内化为感恩情感,外化于感恩行动”。
1.教育模块化。遵循群体特征,从培养大学生品德、增强本领、提升素质、得到社会认同的需要出发,依托现有各种社会实践资源进行整合,使实践活动模块化。比如,凭借地方高校的地缘优势,在围绕服务地方高校应用人才的办学理念下,培养学生爱的教育,将感恩教育模式分为爱国践履、支农支教、服务社区、科普社会。形成“五个关爱”活动品牌,即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关爱残障人士、关爱大自然、关爱自我,形成地方高校情感教育精品实践行动。许多个“志愿者感恩实践事迹的缩影”,体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双向共赢,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可。大学阶段是青少年形成价值观、知识体系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精心设计的社会实践模块既要符合大学生发展的共性要求,又要为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需求的大学生提供充足的个性化成长空间,推进模块化服务实现适时优化,不断拓展感恩教育新空间。
2.教育全员化。感恩教育隶属于德育教育的一种,德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德育教育应由所有担任课程的高校教师合力完成,所有教师都应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德育职责。除了帮助大学生做好课内理论教学与课外专业技能实践的桥梁纽带作用,教师更应为大学生搭建好完善人格、健康成才的实践平台。如指导学生实践立项,按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路,组建感恩实践项目团队。实践活动由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和有相关项目的专业教师共同进行指导,对项目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从收集资料、设计方案、反复求证、实施项目、考核评估,实践活动中结合所学专业,将情感关爱融入其中,确立项目如“星光行动”之“身体棒棒我是小小营养师”、“情暖童心”之“彩虹之桥”、“环保我先行进社区”之“食品药品科普大讲堂”、“公益课堂”之“蜂巢行动”等,都是将所学专业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贯穿于感恩教育中富有创意的实践项目。
3.教育社会化。奥地利裔美籍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阿尔弗雷德·许茨认为:“我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只有极小的一部分是从我个人的经验之中产生的。这种知识的更大部分来源于社会,是由我的朋友、我的父母、我的老师以及我老师的老师传授给我的”。作为实践教育的主体,高校应当积极争取多方面的社会支持,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优势资源,特别是积极与当地政府、社区、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合作,争取把有利的社会资源吸纳到高校感恩实践育人中来。在规划实践场所时应结合大学生实际状况,根据教育目标,展开充分调研,注重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资源的育人功效,可以与实践单位建立起实践基地的校社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协同育人培养方案,签订育人协议,聘请共建单位相关人员作为校外辅导员,指导学生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宽广的实践社会平台,增强感恩实践育人工作的真实性、实效性。
4.教育全程化。突破现有机制的限制,将大学生感恩育人实践环节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制定相关制度和实践学分。将形式模块化的实践与日常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将阶段性的实践活动贯穿于大学四年全过程的实践,一切实践都要在遵循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把握教育规律,确保全程化教育顺利进行。培养感恩意识从增强大一新生爱校如家的归属感做起,如开展“我爱我家”为主题的寝室情景剧、班级团体辅导等,让学生在感受学校温暖中激发感恩情怀。针对大二信仰危机出现,大三成熟度高但社会支持少的情境注重“润物无声”的价值观引导,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升认知,坚定信念。大四感恩教育内涵延伸到职业伦理、社会责任,在奉献社会中升华感恩,增强信仰认同。
相关数据表明,相对于其他群体,大学生是自由时间最多、参与网络度较高的一个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1.拓展网络德育媒体新平台
首先,利用导向作用。通过校园媒体和校园活动颂扬感恩人物和感恩事迹。同时,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舆论宣扬传统感恩孝道的导向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围,引领赞赏知恩图报的行为,摒弃冷漠无情、不懂感恩等不良现象,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培养一颗感恩之心。
其次,打造品牌专栏。依托媒体搭建感恩宣传平台,精心打造符合大学生心理需求的精品板块和专栏,弘扬时代主旋律,传递青春正能量。精品板块着眼于当下热点,取材于身边的小事,以朴素的视角、简单的道理、通俗的话语,触动学生内心,激发学生积极正性情感,引领青年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
再次,增强良性互动。积极借助移动互联技术开拓网络阵地,如开通微信平台、创建博客、组建微信群,潜移默化中,将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向当代的交互式教育转变,拉近师生、生生距离,增进彼此情谊。线上线下的交流,真正引导学生主体触及心灵沟通与真情流露,让学生手中的“麦克风”正向发声。
最后,占领互联网“高地”。教育工作者应主动“占领”互联网“高地”,充分挖掘互联网的功效和优势特征,努力打造传播正能量的“网红”,努力打造学生点击刷新德育空间的优良习惯,让感恩网络宣传与学生情感产生共鸣,让学生知恩、感恩、报恩、施恩,完成自我教育、实现自我提升和自我成长。
2.联动感恩实践育人共同体
一个人活着不只是为自己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不得不为别人活着。这其中之一就是恩情,恩情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更是连接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一个社会。家庭、学校和社会肩负着感恩教育的使命,社会实践是连接三者的桥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从感恩教育上升到信仰教育的阶梯。在“三位一体”的实践行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博爱情怀。
首先,孝家庭——培育实践摇篮:担负家务。当代大学生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让学习几乎成为他们生活的全部内容。要引导学生洗碗、整理衣物、打扫房间等,帮助父母分担家务,打破“三点一线”有限空间的生活方式,柴米油盐酱醋茶,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艰辛,感知父母养育之恩。一个主动承担家务的人,一定也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自然能够体会到劳动带给家人的温暖快乐,热爱生活、充实生活、享受生活,使感恩品质在为家人的付出中渐渐形成。
其次,忠学校——回归实践原点:提升自我。作为学生,就是要精于学习、勤于劳动、勇于实践、善于蜕变,做好学生分内的事儿,实现自我提升。依托学校搭建的平台,置身劳动,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刻苦学习、参与实践。某种意义上,整个过程可能或多或少地夹杂着个人的功利色彩,但个体的提升更多体现的是对学校教育的回馈。实际上,检验的是在校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态度和基本道德素养,这是感恩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高校重点注目的所辖区。
再次,恩社会——驰骋实践战场:奉献社会。以做义工的志愿者身份或坚守岗位的毕业生身份,投身社会、服务社会,奉献青春、贡献力量。这种便利他人、奉献自己的品行会得到他人的赞誉与社会的肯定,激励自己,催人奋进。建立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实现的基础上,高度的自我存在激荡着大学生内在的感恩情感,努力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的积极分子,反哺社会,怀感恩之心,和时代共振,与理想信念共鸣。
最后,爱国家——坚定实践理想:爱国信仰。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开展感恩教育的外延就要从爱家、爱校、爱社会、爱自己延伸到爱国主义,以社会主义为背景对热点话题热议,在参与社会调研和实践活动中感受国家的日新月异和绿色和谐。在这样充满希望、充满友爱的氛围中,感受社会成员关爱彼此、共同进步成长。爱国主义作为感恩教育的核心内容,有利于大学生增强对社会主义的理性认知和情感归宿,助力信仰教育目标的早日实现。
列宁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只要你还是一个只关心自己而不顾别人的人,你就不可能具备共产主义道德,而共产主义教育就是要反对这种我做我的事、赚我的钱,其他一切都与我无关的心理和习惯”。将感恩教育与信仰认同融汇到一起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将感恩教育贯穿于信仰教育之中,其实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出的“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的要求。感恩教育需要地方高校立足实际问题,不断探究信仰教育认同下的地方感恩教育的新思维、新方法,将感恩教育上升为理想信念教育高度,实现信仰认同,确保高校信仰教育目标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