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国学经典融入高职应用文写作的研究

2019-01-20 08:55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应用文家书国学

由 娜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9)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在现代社会中,应用文是人们经常接触和使用的一种文体,是处理事务、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的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应用文的作用日益凸显。应用文写作能力已成为高职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下,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这是每一名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国学经典与应用文写作相融合,是对十九大精神的积极落实,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将课程建设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行的有效对接。

一、将国学经典融入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必要性

(一)课时的限制

在高职院校中,“重技能、轻文化”的现象普遍存在,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给予语文类课程的课时非常有限。而在语文类课程中,应用文写作因其实用性较强,所以高职院校仅开设这门课程,而其他的语文类课程,如大学语文,则较少开设。在党和国家大力倡导传统文化的当下,为不挤占专业课的课时,将国学经典融入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而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二)与学生的养成教育相结合

注重知与行的统一,将传统文化的知识传授与养成教育相结合,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知识传授为养成教育提供了指引和方向,养成教育实现了知识传授的落地与转化。高职院校的学生因其自身特点,更适合在学中做、做中学,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不断强化,效果才能更加凸显。

(三)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学生的素养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国学经典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人文情怀,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在国学经典的浸润中,可以增强文化自信,提高道德素养。学习国学经典,有利于人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处于高职学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但仍需国学经典的持续滋养,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助其增长创新创业的能力。

(四)未来企业的需求

“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敬业精神,强能离不开厚德。孔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侍奉国君,把敬守职责放在首位,把俸禄放在后面。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无倦”。孔子告诉他的学生子路,要管理好政务,必须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带动老百姓。而且要持之以恒。《论语》中提到“敬事”,即对自己的职业有敬畏心和责任心;“无倦”,即对从事的某一职业要有恒心,这些都是现在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用国学经典,提升学生的内涵底蕴;用先贤智慧,感召学生的心灵。学生的文化素养将影响未来企业的发展。学习国学经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工匠精神,提高其职业道德修养。

二、将国学经典融入高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策略

(一)重新整合教材

教材在整个的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教学要以教材作为基本依据,国家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都要在教材中得以体现,教材亦是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教育部长陈宝生指出:“发挥制度优势,挖掘文化底蕴,坚定教育自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陈宝生在2018年教育工作会议上还指出:“要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和管理,颁布实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5年规划,统筹设计未来5年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目标、任务和措施。”因此,授课教师要下大气力搞好教材建设,努力编写出体现国家意志,符合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同时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高职应用文写作将应用文知识作为主线,国学经典贯穿其中,编写出有特色、有操作性的教材。

应用文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方面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查阅文献,翻阅典籍,不难发现应用文的历史悠久,起源较早,应用文与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在应用文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乏优秀的经典名篇,如:李密的《陈情表》、李斯的《谏逐客书》、诸葛亮的《出师表》、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贾谊的《论积贮疏》、晁错的《论贵粟疏》等,将这些优秀的作品融入到高职应用文写作教材中,就能够完成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弘扬。文化渗透是传播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路径。在培养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同时,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培育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课堂实施

1.品读国学经典家书札函,感恩长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风之本在家风,中国人向来重视“家庭”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国学家书具有独特的传承价值,推动中华民族优秀“家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在讲授“书信”时,与学生一起品读国学家书——《曾国藩家书》。作为国学经典之一的《曾国藩家书》,在持家教子方面,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治学专注,睦邻友好,读书明理。家书里饱含着浓浓的亲情,也充满了为人处世的智慧。《梁启超家书》中处处洋溢着亲情,对子女细致的关怀,谆谆的教诲,无不展露出深深的父爱。让学生在品读国学家书中,深切地感受到长辈给予子女的爱,教育学生常给父母写家书,多与父母沟通交流,汇报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让父母放心,感受你的成长、你的进步。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道的一种体现。

2.制订国学经典阅读计划,书香致远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备职业所需要的技能,还应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底蕴。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读经典一部,胜读杂书万本。在讲授“读书计划”的写作时,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多读《大学》《论语》等国学经典著作。《大学》在开篇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终极目标是要教育人“止于至善”,至善是目标,向着至善迈进,人才能不断进步。在讲授制订计划的目标时,讲清古人所说的“凡事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重要意义,指导学生制订出合理的目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章》)引导学生体会《论语》的人生智慧,用心感悟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大学生活,提升个人修养,提高道德水准。“最是书香能致远”,经典能浸润心灵,读书能充盈人生,让书香飘满校园,蓄力未来。

3.策划国学经典诵读大赛,传承文明

国学经典诵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让学生经常诵读国学经典名篇,就能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陶冶性情,提升人文素养。通过经典诵读,让国学经典真正地活起来。在策划国学经典诵读大赛活动时,学生们踊跃发言,献计献策,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在讲授策划知识的同时营造了浓郁的读经典、诵经典的氛围,在诵读中品味、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写作国学经典诵读大赛策划书,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情。将课堂上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策划书付诸实践,举办国学经典诵读大赛,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诵读国学经典,传承华夏文明。

4.开展国学经典演讲比赛,以赛促学

演讲比赛是学生比较喜爱的活动之一。演讲稿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演讲的成功与失败。以“品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国学经典伴我成长”等为主题,进行演讲稿的写作,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热爱之情,为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打下了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

将国学经典融入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猜你喜欢
应用文家书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清晨忆家书
一封家书
职业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与对策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重读“红色家书”
四种英语常考应用文写作范例
一封迟到15年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