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悦
【关键词】高危型HPV;宫颈病变;漏诊
前言目前有不少国家及地区的宫颈癌患病率及病死率逐步降低,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宫颈病筛查工作,有助于提升对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诊断与治疗。近年来,临床中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的手段很多,但依然有着许多不足之处,如何加以完善、减少宫颈癌漏诊率,帮助患者及时获得有效的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1_1基线资料本院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经阴道镜下活检、高危型HPV检测,并行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年龄区间为25~70岁,平均年龄值为(42.58±5.67)岁。
1.2方法
1.2.1高危型HPV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高危型HPV检测,通过美国Digene公司的新型杂交捕获法完成13种高危型HPV亚型检测。样本中的相对发光单位/标准阳性对照,结果显示为≥1,则为阳性,其数值与标本中的HPV负荷量呈正向。
1.2.2电子阴道镜检测:对患者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测,通过阴道镜指导,有针对性地对病变位置或可疑处实施活检,如阴道镜下没有发现显著异常图像或检测图像效果不佳,则于患者宫颈的3、6、9、12点处取活检,或是搔刮宫颈管。
1.2.3行宫颈环形电切术:待患者月经结束后2~7天,术前24小时避免进行性生活、阴道给药。取患者膀胱截石位,采取消毒措施,清理阴道分泌物,将宫颈充分暴露,对移行区利用碘液标记。调节LEEP功率为50w,针对病变性质和范围,采用锥形、环形及方形等各类型号电刀,环形于宫颈病变外缘5毫米切除病变,深度为7至25毫米。术后予以消炎、止血措施,在术后第2和第4周复查创口。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进行卡方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高危型HPV-DNA和诊断结果不足的关联经检验,高危型HPV结果为阳性者70例,占87.5%,其中診断结果不足患者30例,占37.5%;高危型HPV结果为阴性者10例,占12.5%,其中诊断结果不足者为1例,占10%,其结果和阳性组对比,P<0.05。
2.2对比不同病毒载量的诊断不足率通过表1数据可知,病毒载量不断上升,其诊断不足率也随之提高,1≤HPV≤10诊断不足率为11.76%,10≤HPV≤100诊断不足率为41.94%,HPV>100诊断不足率为38.71%,1≤HPV≤10与10≤HPV≤100病毒载量对比,P<0.05;HPV>100与1≤HPV≤10对比,P<0.05。
近年来,我国宫颈病变率逐年上升,且逐渐趋向年轻化,严重危及了女性患者的生命健康。将阴道镜检查应用于宫颈病变检测中,能够通过放大病灶形态,更加清晰全面地观测病情变化,同时在移行带检测异形血管、点状血管及醋酸上皮等情况,可以在初期辨别病灶上皮,进而提升镜下活检的精确性及阳性率。但有相关研究表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准确度不佳。若高危型HPV未得至吸时治疗,会提高宫颈病变或癌变的风险,而HPV检测可用ASCUS/LSIL分流及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结果为高危型HPV阳性者有70例(87.5%),诊断结果不足为30例(37.5%);高危型HPV结果为阴性者10例(12.5%),诊断结果不足者1例(10%),P<0.05。由此说明,高危型HPV检测能够进一步减少阴道镜下活检漏诊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此外,有研究发现HPV载量和宫颈病变程度有一定关联性,高HPV载量患者在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引发病变残留以及病情反复发作的风险显著高于低载量者。本次研究针对患者的HPV载量,将组别分为1≤HPV≤10、10≤HPV≤100及HPV>100三类载量,分析在阴道镜下活检中,对于高HPV载量患者是否有着较高漏诊率,在研究结果中,1≤HPV≤10、10≤HPV≤100、HPV>100诊断不足率分别为11.76%、40.91%、41.94%,这表示病毒载量越大,其诊断不足率会随着上升,因而针对高病毒载量患者应当充分考量到是否存在诊断不足的情况。
综上所述,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病变漏诊,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提高宫颈病变漏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