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症监护室管道护理风险控制管理模式的探讨

2019-01-19 06:09邹莉莫丽勤蒋翠萍吴丹霞秦宗泉
人人健康 2019年11期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

邹莉 莫丽勤 蒋翠萍 吴丹霞 秦宗泉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管道护理;风险控制管理

在临床中所用到的管道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直接进入人体。因此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当管道与皮肤接触后,会发生的感染等问题应当如何防护m。重症监护室是危重患者的收治场所,而在治疗过程中,因为手术的需要,大部分患者需要在体内放置入不同管道,并且放入的管道数量繁多,因此对于管道护理需要做出进一步探究和分析,以提高手术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本文正是基于此目的,探索重症监护室管道护理风险控制管理模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7年3月-2019年5月,对我院68例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52.7±1.32)岁;对照组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55.8±1.21)岁。对比上述资料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即正常的管道护理、消毒。

实验组对管道护理采取风险控制管理。具体为,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管道的应用越来越多,这导致护理的风险不断上升。在以往的护理工作中,许多护理人员对管道护理的意识不够充分,由于人为导致的管道不良事件屡屡上升。因此医院方面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管道护理培训,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相关专业能力。例如从管道的结构、特点、功能等方式着手培训,从而提高后续护理质量。对于重症监护室进行置管的患者,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对管道进行分级,根据级别进行相对应的巡检次数。在巡检单上必须有护士长进行监督签字,保证每一项工作任务完成到位。

1.3觀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分为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对此次护理的评价极高,未提出任何意见;比较满意:对此次护理比较满意,只有少许意见,在医患协商后完全可以解决;基本满意:对此次护理的整体性基本满意,但提出较多意见;不满意:对此次护理的评价极差。护理满意率=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34×100%。

对两组患者的安全事故发生率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感染、管道曲折、管道掉落,安全事故发生率=感染+管道曲折+管道掉落/34×100%。

1.4统计学分析上述数据以SPSS 2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x2检验、百分数表示。若P<0.05,表示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率对比护理结束后,实验组满意25例(73.52%),比较满意4例(11.76%),基本满意3例(8.82%),不满意2例(5.88%),护理满意率为94.11%;对照组满意14例(41.17%),比较满意5例(14.70%),基本满意3例(8.82%),不满意12例(35.29%),护理满意率为64.70%。对比两组数据有差异性,P<0.05,见表1。

2.2安全事故发生率对比护理结束后,实验组安全事故发生率5.88%,对照组安全事故发生率41.17%。对比两组数据有差异性,P<0.05,见表2。

3讨论

所谓的风险管理,指的是对护理中的潜在风险进行提前干预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以降低不良风险发生,提高救治安全性,从最大程度上保障患者身体健康。由于目前在我国管道护理风险控制管理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应用中的借鉴经验较少,因此需要积极对此进行探索,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其次在重症监护室中,管道是使用频率较多的医疗器械。但是由于以往的护理意识不足,发生的风险较多,同样也要求对护理方式进行创新。

在此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分析为,在护理前期建立有效的管道护理流程方案,对该流程内的每一项环节进行多人讨论,力求选择最优方案,从而降低护理风险。一旦发生不安全因素,护理人员需要立即根据已建立好的方案有序展开处理,积极配合医师,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综上,在重症监护室实施风险控制管理模式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收治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重症监护室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重症监护室脓毒血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喜炎平治疗ICU重症肺部感染临床研究
右美托咪定对重症监护室患者镇静效果评价
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对策研究
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情况的分析与研究
ICU患者发生高钠血症的原因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