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因此,如何顺应小学生的发展天性,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6-0064-02
引 言
小学生对语文知识有着自己的认知方式,教师只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学习能力,并促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如此,可以促进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
一、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性
小学生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对于一些未知的事情,他们往往能够天马行空地进行想象。教师应当顺应学生的思维发展趋势,引导他们在语文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首先,想象力是学生创造的源泉。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中出现的某个形象进行想象,能使他们对文章所表达的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与认知[1]。此外,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能对其中的文字描写进行想象,这对他们以后的写作非常有帮助。
其次,想象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想象到哪些内容,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得到锻炼,进而为提升他们的语文成绩奠定良好的基础。学习语言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并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言的奇妙之处。基于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造多种机会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最后,教学实践表明,小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能促使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逐渐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用多种教学方式,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想象空间,尊重学生表达的意愿,鼓励他们自由表达想法,以便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并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
1.图文并茂
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想象,会降低他们对学习语文知识的畏惧心理。小学阶段,学生更容易对直观的内容产生兴趣,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呈现文章内容,还要展示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片,让学生从中获得一定的灵感。
例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与认知,笔者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小蝌蚪的形状,并展示了青蛙的形象,使学生的想象有明确的方向,即变化的过程为什么会有颜色上的变化?为什么小蝌蚪变成青蛙之后尾巴不见了?是如何不见的呢?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篇课文给学生普及了一些基本的生物知识,若是学生学有余力,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讲解一些科学知识,进而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
再如,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讲述的内容自己是否见过?每种植物使用的方法是否相同?相同的植物是否长得一样?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图片直观地呈现出来,会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展开想象。
2.创设教学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会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而愿意与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引领学生围绕课堂内容进行想象,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曹冲称象》一课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假如不借助现代技术,去称重一头大象,你们会采用哪种方法呢?在这个情境中,学生需要像曹冲一样去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不借助现代技术去称重一个庞然大物,可以采取的手段非常有限,如此一来,学生便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再如,教学《红马的故事》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笔者创设了以下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果现在让你自由画画,你会画什么东西呢?鉴于小学生当前的认知,他们可能会画出一些花花草草,教师不必对学生所画的内容进行评价,而是可以鼓励他们积极动手的学习态度,这样,学生受到教师的鼓励后就会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课堂上,从而为他们接下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设计与学生认知相符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促使他们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
3.充分利用文章留白
留白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即作者留有一定的空白,让读者进行思考和想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留白,以引发学生的想象。
例如,《坐井观天》这篇课文的结尾是“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相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青蛙最后听从小鸟的建议了吗?他跳出了井底吗?如果他跳出了井底,他会看见哪些景象呢?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并对文章寓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再如,《雾在哪里》这篇课文的最后写道:“雾呢?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教师可以根据这个开放性的结尾,提出一系列问题:“雾到底去哪里了呢?还能找到雾吗?找到的时候,雾还是雾的形状吗?雾是不是跟云彩一样呢?”这样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想象,为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条件。
语文教师应当做一个有心人,仔细研究语文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内容来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逐步提高想象力。
结 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应当认识到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可以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内容,促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展开合理的想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多鼓励学生,使他们对想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參考文献]
林宏亮.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26):28.
作者简介:李霞(1976.12—),女,江苏射阳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