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郢
(泰山学院 泰山研究院,山东 泰安 271000)
近年在泰山灵岩寺中寻访到一方明代程鹏起诗碑,碑高45.5cm,宽118.5cm,厚22.3cm。碑石原弃置于灵岩寺辟支塔西侧路南,2011年文物管理部门于般舟殿遗址西侧新建碑台,将此碑移置台上。此碑收录明代邹元标、王稚登、邢侗、杨道宾、叶向高、黄克缵、徐梦麟、陆梦履、江湛然、刘亮采、刘敕与程鹏起赠答诗共12题15首,由鹏起用草体书刻于一横碣。碑文内容涉及到明朝在“壬辰之役”中拟借兵南海诸国远征日本的历史秘辛,笔者对此已撰有《明万历壬辰之役“借兵暹罗”发覆》予以专论[1]。但该文因限于篇幅,未能刊布碑文。今将全文识录于下,并对各诗意旨试做诠释。
此为首行诗题。据此知此碑为程相如辑录当时名家赠其诗作,汇刻一石(以下各诗首之标题均为程所加),立碑于灵岩寺中。立碑者程相如,名鹏起,江南休宁(今安徽黄山市屯溪区)人。少为生员,“善诗赋,工草篆”[2],能奕棋,且精通舆地之学[3]。历任桂林卫把总。去官后徙家扬州[4],卒于天启六年(1626)[5]。程鹏起为壬辰之变中首建“借兵暹罗”议之人,这一秘策始末在本碑中有较多披露(详后)。
羨爾奇男子,平生快壯遊。腰間懸寶劍,不是為封侯。其一
世路縂悠悠,風塵已白头。太平闲老將,半偈是良謀。
邹元标(1551—1624),字尔瞻,江西吉水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历官吏部左侍郎,卒赠吏部尚书,谥忠介。有《愿学集》。为一朝清流领袖。诗题中之“乙巳”,为万历三十三年(1605)。本年程鹏起自两广“奉使齐鲁”[6],道过吉水,拜谒元标,获此赠诗。据《万历野获编》所载,鹏起曾以家班结欢元标:“历指其扮戏诸妇曰:‘此为邹尔瞻老师所爱,此为顾叔时(宪成)老师所赏。’”[7]诗碑列“诸大家见赠”,首篇即“尔瞻邹元标”,可见鹏起确时时标举元标以自重。
邹诗为五绝两首,其一是称赞鹏起为“奇男子”,称其仗剑奔走,乃为国尽劳,而非仅博一己之功名。其二则感叹其不遇投闲,致名将空老。“半偈”“良谋”当指其万历二十年(1592)所上借兵海外之策。《万历野获编》称:“关白侵朝鲜事起,建白者章满公车,石司马以集众思为名,多所采纳。……程鹏起者,求往海外暹罗国借兵以攻关白,可令回师自救,以解朝鲜之困,石司马大喜,以为奇策。即请于上,加参将职衔,给饷召募。”[7]这时距上策之年已历十三春秋,鹏起大功未就,身老风尘,故有“白头”之叹。
六詔三韓與夜郎,紛紛屬國盡梯航。一逢漢使皆稽首,共把長纓繫越王。其二
風霜漢節擁樓舡,金印累累肘後懸。君有繞朝長策在,非關二頃洛陽田。
王稚登(1535—1612),字百谷,南直江阴(今属江苏)人。长年游幕宦门,名动京师,主吴门文坛三十馀年。有《王百谷集》等。从标注可知王稚登原诗共六首,此选其二。诗题“壬辰奉使暹罗”,指万历二十年(1592)程鹏起上借兵南海诸国之议递呈后,受到兵部尚书石星重视,“遂以相如为游击将军,充正使,往谕暹罗诸国,以兵捣日本”[8]。秋冬之际,程鹏起率使团经过苏州,与王稚登会晤,因赠诗以壮行。其一言鹏起此行将合纵属国共破强虏(“越王”用《汉书·终军传》“长缨系南越”典),诗中“六诏”、“三韩”、“夜郎”皆古国名,此处乃代指南海诸番国。鹏起此次出使共拟访“八国”[9],除去暹罗外,还包括占城、安南、满喇咖、吕宋、琉球等藩。只不过鹏起出使是与暹罗贡使同行,外交活动重心亦在暹国,故穉登概称之“奉使暹罗”。其二言鹏起在“风霜”之候衔命出使,使船壮丽,虽获金印系肘,其奇谋雄策(“绕朝长策”典出《左传·文公十三年》秦大夫“绕朝赠之以策”,后喻指高明的谋略,唐李白诗:“敢献绕朝策,思同郭泰船”),专在报国,不同苏秦区区只以功名为念。(《史记·苏秦列传》:“使吾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若榴花灼灼,送子出重關。問渡大清水,逢人小朗山。南風吹憶夢,赤日著愁顏。莫問并州路,期君楓樹斑。
邢侗(1551—1612),字子愿,山东临邑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官至陕西行太仆卿。工书,与米万钟、董其昌、张瑞图并称“晚明四大书家”。刻《来禽馆帖》,有《来禽馆集》。邢侗诗作于万历三十年(1602),系题“贞白宗侯”画册之上。“宗侯”为宗室之尊称,贞白应为鲁王府宗人,与文士赵南星、于慎行、于若瀛等皆有交游①。鲁府善画者有中尉观[10],贞白或即其人。诗中之大清水或指大清河(在济南境),小朗山或指女郎山(在章丘)。按《邢侗集》[11]及《明诗纪事》卷二十一[12]录此诗,皆题作《端月送陈东父之阳邱谒董明府》,首句作“若榴朝泛酒”,末句作“期君枫叶斑”,馀句相同。据此应为邢侗送陈某游章丘(阳邱为章丘古称)之作,题于程鹏起所藏贞白画册之上。
萬里長城七尺軀,一鳴刁斗走強胡。雄心卻向樽前醉,說劍還令病骨蘇。其一
浙江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吴厚清) ...................................................................................................4-34
謗書一篋更誰分,國士銜冤不忍聞。漫訝橋頭逢醉尉,漢家未識李將軍。
杨道宾(1552—1609),字惟彦,号荆岩,福建晋江人。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历任礼部侍郎,有《文恪公集》。杨道宾诗作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泊头在今河北沧州。大约程鹏起自朝鲜归国后曾经此地,与道宾有酬答。其一赞鹏起为国之长城,驰驱疆场逐走强胡(此指侵朝日军)。此际樽前谈兵(《说剑》为《庄子》篇名),犹使病者奋发。其二言程伏阙献策,却被妒恨者诽谤,以致衔冤蒙难,身之数奇,犹如汉代之名将李广。时程鹏起使团“甫渡海,辄为言者沮,仅至占城而还”[8]。明廷中止出使诏令的缘因,杨道宾认定为“谤书”构陷,虽其详不可知,但从数十年后《万历野获编》称程氏为“无赖”、“狂妄”的偏激之辞,不难看出当时反对之烈。行至半途的程鹏起“橐中装皆尽,所募剑客健儿亦散去”[8],虽其雄心未已,但随着战局变化与明廷国策的改易终无力回天。“李广功高数最奇”[13],因使同情者为之慨叹不已。
世間不少奇男子,程君磊落有誰似。三尺龍泉攜出門,正值烽煙東北起。上书闕下動至尊,誓斬長鯨清海水。東走玄菟南□(日)南,諸番俯首受鞭弭。大功垂就謗書騰,一片雄心猶未已。寶刀尚帶蛮血腥,強弩直射天狼死。扶桑銅柱氛祲消,鳴笳疊鼓帰鄉里。大婦歡喜小婦驚,諒為丈夫当如此!
叶向高(1559—1627),字进卿,号台山,福建福清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万历、天启间两度出任内阁首辅。有《苍霞馀草》。叶向高诗作于万历三十四年,并程至南京时赋赠。前十句是追述程鹏起上书抗倭之经历,“烽烟东北”,指日本入侵朝略之役,“上书阙下”指其诣阙献借兵之策。“玄菟”为汉辽东四郡之一,此指朝鲜,言称鹏起亲赴东征战场。“日南”亦汉郡名,此指当时之占城国(越南中南部),程鹏起使团首站到达此处,即所谓“姓名已怖日南王,楼船直抵占城国”[8]。“诸番”句则指其外交联络已取得一定成效。“大功垂就”则言大志将仲之际,遭嫉者构害,以致功败垂成。后鹏起被遣戍广西,曾参与镇压“蛮乱”,以功复职。后六句写程鹏起在广西立功经历。“扶桑”指南海一带地区,唐朝的岭南道有扶桑县,属禺州;“铜柱”为东汉马援所立。二句源出唐杜甫《诸将》其四:“回首扶桑铜柱标,冥冥氛祲未全销。”张大可亦有诗咏鹏起粤西之役:“回团铁骑蛮兵叛,先登斩馘彰天诛。击贼下马草露布,赐环拥传归新都”[14]。可与诗碑对读。
萬里三韓快壯游,飄然一葉海風秋。天邊鵝鹳能成陣,水底魚龍亦遍舟。羡爾俠如吳劇孟,慚予才劣漢條侯。王师處處猶征戰,莫遣芙容暗越鉤。
黄克缵(1550—1634),字绍夫,号钟梅,福建晋江(今石狮)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历任山东巡抚、兵、刑、工、吏等部尚书,经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有《数马集》。黄克缵诗作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程鹏起赴朝鲜前线之时,另外《数马集》中有《答程相如游击》,亦论东征之事[15]。“三韩”此指朝鲜,据“海风秋”,知鹏起赴朝在是年秋季。“天边鹅鹳”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与华氏战于赭丘。郑翩愿为鹳,其御愿为鹅。”杜预注:“鹳、鹅皆陈名。”后即以“鹅鹳”并举指军阵。此言程所统军容之肃整。剧孟为西汉侠士(《史记·游侠列传》中剧为洛阳人,不助吴王,此称“吴剧孟”,系典故活用),此借指鹏起;条侯为汉将周亚夫,作者用以自况。末句以“王师处处犹征战”,言东征之役战事正炽,胜负未判,程鹏起仗剑赴敌,当大有作为(吴钩指名剑,此因须仄声,故改为越钩)。盖临歧书赠,深寓勉旃。
歸來瘴海髩成絲,曾擁樓舡斬月支。嗟我十年筋力盡,憐君九死事功垂。空林雨對高人榻,絕巘雲連無字碑。惆悵靈巖松萬壑,封侯莫負故山期。
將軍好武亦能文,俠氣談鋒縂不群。到處浪遊供嘯咏,逢人慷慨吐風雲。秦庭劍戟相如璧,漢壘旌旗不识軍。此去功成應奏凱,可能倚馬檄相闻。
陆梦履,字元礼,昆山(今江苏昆山)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授刑部主事,时官东昌知府[16]。陆梦履诗作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夏,系与程鹏起同登东昌鲁仲连台时所作。鲁仲连台,亦名高士台,为鲁仲连射书喻燕将处,在聊城东关,万历三十五年(1607)陆梦履建。此诗系对程鹏起才能气度的咏叹。颈联以完璧归赵之蔺相如,旌旗严整之程不识为比,既关合其姓、名,又切合其事功(鹏起曾出使、临阵)。最后为对其再建奇功之祝愿。
與君江上賦離居,孤劍戎行十載餘。匡濟時艱推祖逖,兼資文武是相如。蕭蕭短髮心猶壯,的的長纓志未舒。絏馬泰山同骋望,欲從青海掣鯨魚。
江湛然,字清臣,徽州歙县人。举人,万历三十三年(1605)知泰安。在任整肃法纪,不避权贵[17],且救灾有方,蝗不入境[18]。江湛然诗作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春。介福堂当在泰安州。是诗为程登岱而作。江、程皆徽州人,早年可能相识,后宦游分途,故首句言“江上赋离居”。次句以下言鹏起历仕武职,驰驱疆圉,沥忠报国,堪与古贤祖逖、蔺相如相伯仲。此际虽岁华老去,而壮怀未歇(长缨用汉终军典)。此际泰岱俯瞰,犹诗兴遄飞(“青海鲸鱼”之典出自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四:“才力应难夸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壁外應無地,天高尚有門。海風爭射谷,山雨獨留村。形勝堪雄略,塗危怯旅魂。憑虛發清笑,落日對荒樽。
刘亮采,字公严,山东历城(今济南历城区)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善书画,长于诗词。刘亮采诗与江湛然诗作于同时,皆登泰山时留题。东天门“在岳顶东”[19],“徐宪长”即上文中之山东按察使徐梦麟。刘亮采与灵岩渊源甚深,《岱览》云:“(维摩)菴为明刘亮采读书地,颜其室曰面壁斋。亮采,字公岩,济南进士,官户部主事,告归,爱灵岩泉石,因斋于此,诗酒自愉以终。”[20]程鹏起小住方山,与地方长吏、寺僧交结,或出亮采之介。亮采诗写系登临之慨,未涉及程鹏起身世。惟“形胜堪雄略,途危怯旅魂”句或隐寓“借兵”闳议因奸慝谗谤而事功难成(“途危”或用唐李绅《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胆为隳肝竭,心因沥血枯。满帆摧骇浪,征棹折危途”句意)。
衘杯各自說行蹤,萬里蓬飄喜再逢。一羽今消天外瘴,數言曾罷海東封。論功應已垂青史,逃世何勞問赤松。我有文章君有計,千年誰不羨雙龍?
刘敕(1560—1639),字君授。山东历城(今济南历城区)人。万历七年(1579)举人,官陕西富平知县。崇祯十二年(1639)清军陷济南,不屈被杀。所撰《历乘》,为历城县志中最早刻本。刘敕诗作于万历三十五年夏,“孟佥宪”为历城人孟醇,醇字宾竹,嘉靖四十年(1561)举人,历官云南按察使佥事。《历城县志》称其“好亭榭”[21]。王象春《齐音》记“濯锦亭”云:“亭乃孟观察宾竹所构,在府学之北,北向湖心,见华山如笔卓,苍翠逼来,直堪袖取。……观察年九十馀,步履如飞,豪饮欢话,盖地仙矣。”[22]故刘程宴集其池亭中。从首句看,刘敕与程鹏起为旧识故交,睽隔已久,今方重晤于山左。“一羽”是颂鹏起平定广西“蛮乱”之事功,“数言”则是言其当年反对对日封贡,涉及程氏两桩引以为荣的勋迹。下言其功足垂史简,今遁世逍遥,无待赤松子之招引。末联言程工于计策,己工文章,千载并垂,可称“双龙”(古代名剑),言下颇有自负之意。
野客從天至,山花汗漫開。青藜飞紫气,白雪繞丹台。看竹穿雲入,隨車带雨來。神仙何處有,此地即蓬萊。[印:國士之風]
本诗及题记为程鹏起自撰。题记说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避暑灵岩之行踪,并记述集镌名公题赠于碑石之经过。题中之“长清王明府”,为长清知县王之土。灵岩寺有“汉柏纪”题刻碑,款署“万历三十六年四月朔日吉建,长清县知县、大名人王之土立。”又康熙《长清县志》卷六《官师志》:“王之土,大名人,举人。”当即此人。之土是程鹏起灵岩之游的东道主,故诗中借用东汉徐州刺史百里嵩“甘雨随车”之典(出谢承《后汉书》),对其“仁政”倍加颂扬。程鹏起诗末有一印章,文曰“国士之风”。“国士”指报国之士,时人在诗文中多称程为“国士”(如杨道宾诗云“国士衔冤不忍闻”),而程也以之自许,此意正可于此印文中见之。
以上十五诗,尤如一篇“程相如诗传”,为程鹏起一生事业功名、遭际沉浮之集中写照。而诸诗镌诸泰山灵岩,也自具因缘。盖鹏起平生依佛,与曹洞宗高僧觉浪道盛(1592—1659)为方外交[23]。当其托寓灵岩时,便与寺僧论禅甚洽,寺北可公床附近有题记称:“万历丁未闰六月初八日宿此,与戒空谈禅。相如程鹏起记。”于此神怡心旷之际,遂生将平生所获名家赠咏汇刻一碑,立禅境以垂永久之思。或许让程鹏起未曾想到的是,其一时招提水云诗痕,却留记了当时日本、朝鲜、越南、暹罗等国在壬辰风云中的诸多信息,为后世了解明万历东、南亚形势提供了难得的史料。
附记:程鹏起诗碑中草字辨认,多承沈维进、王传明、翟鸿来诸师友指点,谨此志谢!
注释
①[明]赵南星:《贞白宗侯春日见寄园居三首如数奉答》,《赵忠毅公诗集》卷四(《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68册,北京出版社,第102页);于慎行:《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一十六《怀寄贞白宗侯》;于若瀛:《弗告堂集》(明万历三十一年原刊本)卷十一《将之金陵贞白王孙以诗见赠依韵留别一首》、卷十五《九日同黄尚含集贞白王孙赤霞馆分韵得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