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莉
王芳认为自己一向是迟钝的,以致错过了一次又一次落户北京的机会。
成为妈妈以后,她才意识到户口的重要性。她发现需要为孩子向外有所争取。
2000年,王芳从湖北到北京读大学,取得硕士学位,那所国内知名高校同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毕业时大多数同学选择出国或者去别的城市,她是为数不多留在北京的一个。北京户口并没有成为影响她生活的“bug”,她没有积极地去争取。
这让她在未来品尝到了焦虑。
2014年非京籍儿童“幼升小”政策缩紧,适龄非京籍儿童进入小学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证件来进行审核,以确认是否具备入学资格。这一入学政策堪称“史上最难”,激得众多非京籍家长一个踉跄。
它依然没有影响到王芳的切实生活,这一年她的孩子刚刚出生。但是她隐约嗅到了紧张的气味。
2018年4月,北京积分落户政策出台,王芳看到了她与北京户口之间的关系,确切地说,是她的孩子与北京教育之间的关系。
2018年10月,北京首批积分落户名单公示,6019个名字里没有她。
不过,2019年来了。
相比王芳,张磊认为自己还是蛮幸运的,成为6019中的一个。他们同工作于北京一家国企。
他认为应该是“博士”学历让他的分数险胜,以及他的年龄要大王芳6岁,那么与纳税有关的分数也就高了一些。
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其中谈到“到2020年,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的改革制度”。
在国家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2018年4月11日,北京发布《北京市积分落户操作管理细则》(以下称《细则》),正式开放在线系统,接受社会申报。半年的时间里,共有124657人通过了积分落户申报审核,占常住外来人口的1.57%;最终确定的积分落户规模为6000人,按照同分同落原则,实际公示名单共6019人,占总申报人口的4.83%,占常住外来人口的0.76‰,对应的最低分值为90.75分。
张磊是其中之一,排在4000多名。
2017年末,北京全市户籍人口1359.2万人,常住人口2170.7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794.3万人;有人笑称,“这6019人上辈子拯救地球了吗?起码也拯救过北京”。
张磊形容他与北京户口之间的关系就是“穿过了玻璃墙”。墙外有约800万北漂,有人往前挤,有人徘徊不定,有人转身离开。户口就是那道玻璃墙,里里外外如此清透,但是如果没有它,就会有很多硬性问题迈不过去。
北京被认为是中国最难落户的城市。《细则》里的申报条件也被认为“门槛太高”。即满足持有《北京市居住证》、不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7年及以上、无刑事犯罪记录四项条件,即可按照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教育背景、职住区域、创新创业、纳税、年龄、荣誉表彰、守法记录九类指标积分落户。
其中“不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一项,申请人年龄不超过45周岁(含45周岁)的可加20分。很多“老北漂”表示失去了希望。2018年,张磊42岁。
全国各地户籍政策松动的背景之下,各大城市也在降低落户标准作为争夺人才的筹码。
《细则》发布后的一个月,2018年5月,天津正式对外公布吸引人才的“海河英才”计划,大幅降低人才落户门槛,首日有超过30万余人咨询落户信息,七成来自北京。西安、武汉等城市也纷纷降低落户标准,试图从北上广抢夺人才。
北京户口申报以及公示,需要半年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差里,很多北京户口申报潜在人群将目光转向了天津。王芳的爱人也在这个群体里。她的三口之家,做了两手准备。
用王芳的话说,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在此次户籍政策松动的窗口期,解决掉孩子教育的后患。
全国各地户籍政策松动的背景之下,各大城市也在降低落户标准作为争夺人才的筹码。
看到自己的名字以后,张磊就开始着手办理手续。他的女儿2019年小升初。他说所有申报北京户口的宗旨以及动力,都是为了女儿,为了她在北京的教育,能够顺利入学以及参加高考。
2018年10月23日是开始办理落户手续的日子,时限至2020年12月31日。张磊属于很顺畅就办完所有手续的人。
孩子上学对家庭来说从来都是个大问题。没有北京户口,孩子在北京入读公立幼儿园、小学和初中,要出具五证:务工就业证明、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全家户口簿、北京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卡)、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非京籍的初三应届生中考,必须满足九类情况中的一种,包括父母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而非京籍的高三应届生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
实际上,王芳在刚开始报名时就没有通过,问题卡在了“生育险”。
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从2005年开始缴纳,但生育保险从2012年1月1日开始缴纳,所以电脑显示:本年度您不满足“在京连续繳纳社会保险7年及以上”申报条件。但是她的社保已缴纳了10年。
她为此专门开通了微博账号,就这个问题发了100多条内容。虽然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她的孩子幼升小没有问题,她照着同事的经验以及政策要求,办了所有的证件。但还是希望更妥帖一些。“落了户就是更妥帖。”
这个系统“bug”不仅困扰她一个人。她所在的申报微信群里,“有一段时间疯了一样讨论这个问题”。她没想到会卡在这里,在此之前,她按照细则给自己算了分数,最大的优势除了有硕士学历外,已经在京自有住房居住近10年,累计起来也是大的加分项。
2018年积分政策主要考量的是纳税年限和买房,通过的6019人,以70后工作稳定的为主。
6019个人的积分落户成为既成事实,更多人在摩拳擦掌准备2019年的积分落户工作。
张磊认为北京积分落户相对来说是公平的,给了在北京打拼多年的北漂们些许希望,但是不妨把6000个指标再扩充些,或者试行积分中高考。据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的数据,“约800万北漂,6000人的名额只是杯水车薪。”给了希望,但希望又是那么渺茫。
作为北京卫星城,天津是北京落户无法实现的退路。落户也支撑了天津的房地产。
孩子出生那年,赵婵就将目光放在了天津。当时她和家人想的是,为了孩子上学,如果留在北京,没有户口,只有两条路:要么读国际学校将来出国;要么去天津落户,天津教育资源雄厚,且分数线比北京还具优势。他们在天津武清买了一套房产,拿到了最后一批天津蓝印户口,2016年天津取消蓝印落户制度。其实天津户口是赵婵的备选,她最初的想法是把孩子送出国读书,但是后来她又要了二胎,“出国,压力就大了。”
但是她和家人的工作还在北京。每天都要在北京站,坐北京与天津的城际列车,上演“双城记”。
不过如果时间卡得好,上下班路上花费的时间单程2个小时,住北京其他方位的同事赶到办公室也需要这个时间。
贴吧里,把结束“北漂”生活形容为“上岸”。
首批积分落户结果公布后,简介是“建设北京,扎根首都”的北京积分落户吧开始热闹起来。已上岸和未上岸的北漂呼吁,对于单证和双证,学历积分不应该一刀切;简化落户办理程序,逐步取消手续繁琐的“符合计划生育证明”及“无犯罪证明”。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曾对媒体表示,“就算不给户籍,他们也会长期在这里生活。尤其是一些高学历、高技术人才,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却没有户口,他们去别的地方都能有好的发展,如果因为户口问题导致这些人去别的地方发展,这对北京也是一定的损失。”
在贴吧里面有两条置顶的帖子,是吧主“大师兄”的《解答问题专贴》以及《2019—北京积分落户宝典》。
“大师兄”被大家认为是热心人。他对于积分落户办理工作的很多细节都有建设性意见,比如是否可以批量优先解决历史积存数量;是否可以取消“符合计划生育证明”和“无犯罪证明”这样已经明显落伍的文件。
更多人关心的是未来。2019年到底会是什么“分数线”?无论是4.83%还是0.76‰,这些数据都意味着,大多数外来人口都与积分落户都没有什么关系。一个转身,就是错失。
按照标准来计算,程义的分数是高于现有的最低分的。但是,他已经带着全家回到了老家。
程义是在2014年遭遇“史上最难”入学政策时离开北京的,历经了种种途径,路不通。立刻卖了房子,回到江苏一座二线城市。
为了孩子能够顺利入学,里面的每一个家长似乎都在经历“心力交瘁”。
那年他和很多非京籍的家长一样,进了一个以“幼升小”为主题的QQ群。每天像伸长脖子等待食物的幼鸟那样,不错过任何一个信息。
为了孩子能够顺利入学,里面的每一个家长似乎都在经历“心力交瘁”。那年,程义多次往返老家与北京,跑街道、走学校,自己的、公司的、孩子的、房产的,所有的能有的证件、手续等等,全都捋了一遍,光证明开了20多个。“天下的父母都一样,在孩子的问题上,可以更加坚强,又会更加懦弱。”
他记得他给在一个大学同学打电话,问问对方孩子入学的情况,对方说她在机场,他问,都这个时候了,你在机场干嘛?同学说,办离婚,为了孩子上学。他有一个疑问没问出来,那就是,如果离婚证办下来后,资格审核再卡离婚证日期怎么办?如果假离婚变成了真的,怎么办?
每个人都在合法的途径下想办法,但孩子在北京上学的每条路似乎都不通。
有人选择带着孩子离开北京,有的把孩子送回老家成为留守儿童。绝大多数是大学或大学毕业在北京,已经积累了不错的社会财富,在北京买房买车开了公司。
也是在那年,程义最终决定放弃北京回家乡。
几年下来,他并不后悔。哪座城市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二线城市的节奏没有那么紧张、匆忙,他创业的项目也有更好的对接。相比很多专业性很强需要在一线城市才有就业机会的人来说,程义认为自己还是幸运的。
“说来说去,也怪自己,让自己长了教训。”以前他对政策没有那么关心,实际上“幼升小”入学资格审查里的很多手续在政策里都会提到,比如社保、居住证等。
现在他对很多可能与自己生活切实相关的大、小政策都很关注,第一时间按照要求去办手续。回到家乡这几年,他的抽屉里已摆放了很多证件。“当年我们都是考出去的,当初考学时不觉得不公平什么的,谁学习好谁考走呗。感觉现在不一样了。”
相比之前为孩子读书经历的种种事情,程义覺得积分落户政策还是公平的,“对很多人来说,至少可以看到曙光。我们当时的经历是秩序建立过程中的阵痛,需要很多手续,之前有更严厉的政策,只要不是北京户口怎么着都不行。”
“以后应该慢慢会好的。制度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可视的位置。”程义说他愿意这样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