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中国科技创新的“玻璃墙”

2018-02-08 06:22赵宇亮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8年18期
关键词:玻璃墙静心管理者

赵宇亮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北京100190)

回顾400年科技发展的历史,从事过科学研究的人,以数十亿计,而真正使人类社会发生变革的科学家,仅数百人。中国现有超过9千万的庞大科研队伍,做到世界科技领先并非艰难之事。但是,这需要国家创造一个宽松的科学研究环境,保障一批志存高远的创造者能够安心静心、专心精心地从事科技创新工作;建立一种有效且持久的管理和激励机制,让资本为科技创新服务,科技为经济质量服务,经济为人民生活服务。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科技强国、民族复兴,就有希望。

在十九大提出的七大发展战略中,“科教兴国”居首。目前,中国科技创新能力虽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整体差距仍然很大,中国科研人员的辛勤劳动付出与科技创新效能还不成正比。影响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表面因素可能很多,但要因不多。

1 社会文化因素:科学精神不足、科学积累有限,限制了科技创新

科学源于思想,没有新思想的指引就不可能有科学技术创新。客观上,与欧洲400年持续不断的科技积累相比,中国真正意义上不间断地大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仅有40年,科学积累有限。“积累”不只是看得见的科学数据、科技成果,更主要的是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思维以及创新理念、创新文化、创新环境等内在本质方面的积累和传承。在科技发达国家,这些理念的本质已经流淌在科研者和管理者的血液里,中国至今仍然没有形成适合创新的优良环境。例如,长期以来,包括科技管理在内的所有管理方式,基本停留在“管人”而非“管理”的阶段,没有具备变革性科技创新和快速发展所需要的服务型管理理念。科技管理的本质是为科研人员理顺各种关系,为他们营造更加安心专心、静心精心于科学研究的环境氛围,这样才能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科技创新的效能。

2 学者品位因素:“一年磨十剑”与“十年磨一剑”不能一概而论

针对科学发现的前沿基础研究,需要研究者跑得越快越好,追求的是“最快”,因此速度很关键,有时的确需要“一年磨十剑”才能先人一步。然而,针对技术创新转化的应用研究,需要研究者跑得越稳越好,追求的是“最好”,因此质量很关键,常常需要“十年磨一剑”才能“一剑破壁”。

学术界一直在这两者的孰是孰非之间纠结不断,其实两者都是需要的,关键是看什么类型的研究。当然,对于基础研究,不应该鼓励跟在别人后面“仿造剑”的思维方式。不可否认,中国现行的科技评价和人才评价的基本思路,对中国科技过去30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形成了“翻造”“模仿”“跟跑”型研究风气。但是,现在这个阶段基本可以结束了,“原创”成为新时代的要求。

此外,使用评价基础科学研究的(论文)指标去评价其他领域(如工程、技术、教师、医生等)的研究,已经成为阻碍这些领域发展的要因。中国建立符合科学特点的实事求是的分类评价方法,尤为迫切。

3 政府管理因素:科技创新,无法在缺乏相互信任的环境中实现

中国科技创新的良性发展需要充满信任的宽容环境。如果不信任管理者,管理者就不敢担当;不信任科学家,科学家就不敢去做有难度、有风险的研究课题。中国的管理时常以“个案”否定“整体”,这对创新生态的破坏力极强。如果科学家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国家的创新能力何来?中国学术界的主流是勤奋努力的,如果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应该严惩“犯事者”,而不是牵连所在单位领导、相关的科技管理者,更不要株连整个学术界,除非有证据证明共谋者。一旦采取类似“株连九族”的封建管理思路,为了自保,各地区、机构、单位、部门只会层层设法为“犯事者”开脱,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为保护“犯事者”就是保护管理者自己,这无疑成为恶性循环的源头。

4 生存压力因素:生存压力过大,导致创新能力下降

中国的科研资助体系存在过度市场竞争,致使科研人员压力很大。科学创新必须先有思想才有科学,思想来自深思,深思需要静心,静心源于宽松环境,而过分的压力就不利于宽松环境的营造。在中国,住房购租、妻子工作、孩子上学等现实问题,一直是创造力最强、创新能力最旺盛的青年学者们的巨大生存压力。科研创新需要“科学家内心对科学发现的期盼和对技术卓越追求”的内在压力,而不是来自外部环境的生存压力。

—— 摘自《科技导报》2018年第16期

猜你喜欢
玻璃墙静心管理者
“云自习”:静心,还是云游
“云自习”:静心,还是云游
书香消暑气 静心读好书
行走中的静心
穿过北京“玻璃墙”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小猩猩隔玻璃墙模仿学步女孩
闹鬼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