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思想总结视域下的周公形象
——论《吕氏春秋》对周公的评论

2019-01-18 22:21杨兆贵
天中学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吕氏春秋周公儒家

杨兆贵,曹 娜

(1.澳门大学 教育学院,中国 澳门; 2.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68)

一、《吕氏春秋》成书年代与主导思想

《吕氏春秋》是吕不韦任秦相国时招集宾客而撰写的书籍。现代学界研究它,主要讨论其成书年代与主导思想两个问题。学者对《吕氏春秋》的成书年代有两种看法:一是分两次写完;二是一次性写成。例如:陈奇猷认为吕不韦任相国时写成《十二纪》,吕氏迁蜀后才完成《八览》《六论》[1]1885―1889。庞慧认为《吕氏春秋》是吕不韦任相时组织宾客一次编撰完成的[2]55。笔者认为,庞慧说结合内外证,有说服力。

关于《吕氏春秋》的主导思想,古今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传统学者多认为它属杂家,近现代学者多以为其是儒家或道家。

(一)杂家主导说

不少传统史家、文献家认为《吕氏春秋》是杂家,如《汉志》、《隋志》、新旧《唐志》、《郡斋读书志》、《通志·艺文略》、《文献通考·经籍考》、《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等[1]1844―1852。公私史志把《吕氏春秋》列入杂家类。近代学者也有持这一看法的,如毕沅《吕氏春秋新校正序》指出《吕氏春秋》“汇儒墨之旨,合名法之源”[1]1867;汪中《述学补遗·吕氏春秋序》指出《吕氏春秋》“诸子之说兼有之”,“不出于一人之手,故不名一家之学”[1]1871。现代学者仍有持这种主张的,如许维遹说《吕氏春秋》“荟先秦百家之眇义”“要亦九流之喉襟,杂家之管键也”[3]自序,蒋维乔、杨宽等也有相同看法[1]1884,徐复观则认为《吕氏春秋》是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大综合[4]1。

(二)儒家主导说

唐代马林《意林》说吕不韦“乃集儒士为《十二纪》、《八览》、《六论》”[1]1847,若此“儒”指儒家而非泛指士人,则马林应是第一位提出《吕氏春秋》是儒家作品的人。高似孙《子略》说秦皇不好士,讨厌书本,而吕不韦刚刚相反[1]1849。方孝孺认为,《吕氏春秋》一些篇章主张刑罚不如德礼,“切中始皇之病”[1]1853。周中孚赞成方氏之见[1]1872。郭沫若进一步指出吕不韦及《吕氏春秋》的政治主张,如官天下、君主任贤、重儒道轻法墨、急学尊师,皆与秦始皇重法刑完全相悖[5]432。可见,郭氏主张《吕氏春秋》以儒家为主导思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直接指出《吕氏春秋》“之言醇正,大抵以儒为主,而参以道家、墨家”[1]1856。金春峰也认为《吕氏春秋》以儒家为主导思想[6]62。元代陈澔《礼记集说》从礼制方面认为《吕氏春秋》是“当时儒生学士有志者所为,犹能仿佛古制”,有意增损古礼[1]1853。马彦认为,《吕氏春秋》仿效孔子“删拾春秋”而为诸子思想重新“赋义”,其思想比较侧重儒家、道家,但儒家又有较多倾注[7]65―68。

(三)道家主导说

现当代不少学者认为《吕氏春秋》的主导思想是道家说,其中比较有名的是熊铁基[8]。

(四)阴阳家主导说

主张阴阳说的较少。陈奇猷认为,从书中的位置排列看,阴阳家置于首位;从数量上看,有关阴阳家的篇章最多,故《吕氏春秋》的主导思想是阴阳家说[1]1886。

(五)墨家主导说

卢文弨《抱经堂文集》卷十《书吕氏春秋后》说,《吕氏春秋》“大约宗墨氏之学,而缘饰以儒术”[1]1864。

综上,无论《吕氏春秋》的主导思想属儒或属杂,它都是先秦思想的汇总反映。战国末期,学术思想界出现三大趋向:一是对自然界定律和法则的寻求,二是对人世间功利、威权与秩序的建立,三是混杂综合的学术风气和“大一统”的思想趋势[9]113―142。《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代表后两者。《吕氏春秋》兼容百家,其每篇作品都从各家的思想立场出发,对周公进行不同的评论。下文根据这些评论,分为几组加以论述说明。

二、《吕氏春秋》对周公的论评

(一)《贵公》篇

《贵公》篇开头就说:“陈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有得天下者众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伯禽将行,请所以治鲁,周公曰:‘利而勿利也。’”[1]44学者对“利而勿利也”有不同的解释:高诱说是“务在利民,勿自利也”;范耕研解为“顺至公之道以行利民之政,不可存一毫务利之心,其利乃大也”;陈奇猷解为“循乎道法而利之,勿以爱恶而利之”[1]48。陈奇猷以韩非法家道法观点来解释,恐不合原意。范氏根据本文贵公思想而解释,应符合原意。可见周公是位强调和践行“公”“以民为本”的政治领袖。

一些先秦典籍记载,伯禽就任鲁国国君前,周公曾向他传授治国方策。《论语·微子》记周公之言说:“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10]222即周公要求伯禽不可怠慢亲族,要重用大臣、老臣故人,除非他们有严重过失,否则不让他们有任何抱怨。此章之用意在于重视人才[11]479。荀子后学《荀子·尧问》篇说周公认为伯禽有三个缺点:一是对人宽大,赏赐不加区别;二是喜欢靠自己的才智行事,这使他浅陋无知、胸怀狭窄;三是谨慎,却使他孤陋寡闻[12]9。避免这些缺点的方法是重用贤才。《史记·鲁世家》也记周公告伯禽要重用人才而勿骄慢:“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13]2285《说苑·敬慎》篇括引《史记》《荀子》大意,也强调多求、多重贤士,不可骄纵[14]240。可见,《贵公》篇记周公告诉伯禽的治国方略与《论语》《荀子》《史记》不同,前者提出“利而勿利”大原则,后三者则侧重治国要重用贤能。可见,本篇歌颂的是周公的“公天下”治国理念。

陈奇猷说《贵公》篇提出“公天下”理念,与《恃君》旨趣相同,是伊尹学派作品[1]45,但他没有说明伊尹学派的内涵性质和主张。我们知道,先秦只称百家、诸子,而不称家称派,到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先秦思想才被分为六派,其后《汉志》提出九流十家说。这是汉儒通过对先秦思想的整理而总结出来的,未必完全符合先秦史实[15]72。就《汉志》言,“道家”有《伊尹》51 篇,注“汤相”[16]1729;“小说家”有《伊尹说》27 篇,注“其语浅薄,似依托也”;“兵权谋家”注“省伊尹”云云[16]1744,可见《伊尹》也被列入兵家。从《汉志》分类可见,《伊尹》应涉及道家、兵家、小说家,但未独立成派。至于伊尹其人其思想,传统文献《尚书·汤誓》及伪古文《伊训》《太甲》《咸有一德》等皆有记载。清华简《尹诰》记伊尹与商汤商讨如何吸收夏亡教训来统治商人,其史鉴思想偏重人事[17]。伊尹生活于早商时期,当时没有所谓的诸子百家。如果说他作为一位有思想的历史人物是没问题的,但若说他是开创学派的思想家则不合史实。

既然《贵公》篇不是伊尹学派的作品,那它是哪家的作品?《贵公》篇的主旨是“公天下”。先秦早期法家《商君书》《慎子》提到“公天下”。《商君书·修权》的作者(应是商鞅)说:“尧、舜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位天下也。论贤举能而传焉,非疏父子亲越人也,明于治乱之道也。”[18]168《修权》篇虽然提出尧、舜“为天下位天下”,但主要主张治国要重视法、信、权,反对国君“释法而任私议”,认为“先王知自议誉私之不可任也,故立法明分,中程者赏之,毁公者诛之。赏诛之法,不失其议,故民不争”[19]82―84。即国君不可以私议和称誉个人,必须明确规定法律标准,臣民的行为符合法律标准要求就奖励,反之则惩罚。

《慎子·威德》篇也说:“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也。”[20]2由于出自佚文,我们没办法了解这一文本的背景、文理脉络,“公天下”到底是慎子主张或反对的,还是他引用他人的说法?

《庄子·天下》篇说慎到的思想:“公而不当,易而无私,决然无主,趣物而不两,不顾于虑,不谋于知,于物无择,与之俱往……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泠汰于物以为道理。”[21]1086《贵公》《修权》篇的“公”与这里的“公”内涵是不同的,前者指百姓利益,后者指“公正”,即指对宇宙万物采取公正客观的态度,而不掺入主观意识,“弃知去己”“无建己之患,无用知之”[21]1088。另外,上博简《慎子曰恭俭》篇,似应可作为研究慎子的材料,然而学界对本篇是否真为记载慎子的作品,且简文孤立,文字考释、解释、编次言人人殊,其史料价值极有局限性[22]16。《威德》所提的“公”是针对政治而言的,即打破建立在亲亲原则基础上的政治模式,建立一套以法为标准的制度[23]406。《鹖冠子·度万》篇直接说:“法者使去私就公。”[24]32这是鹖冠子理想政治的基本内容,即希望通过政、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可见,虽然《商君书》《慎子》《鹖冠子》提到“公天下”,但其真正的见地不是为了天下百姓的利益,而是为了国君得天下的利益。

真正有“公天下”“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观念的是儒家,而非法家。儒家《礼运》篇就提出过大同说。溯源穷流,“公天下”的观念可以追溯到周公。虽然周公没有直接提出“公天下”,但他重视民德,认为天命体现在民情,国君知民情、尽人事则能受天命,天命的转移与重民情有密切的关系[25]220―221。后来,孟子继承、发扬了周公的这一思想,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离娄上》)。孟子把政权存亡的关键因素归之于君王是否推行仁政,“推行仁政则得民心,得天下,反之则失民心、失天下”[26]166―181。他提出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对“公天下”思想产生了影响。至于道家方面,帛书《黄帝四经·道法》篇提到“使民之恒度,去私而立公”。余明光认为这里的“公”为公室,“私”为私门,“去私立公”是站在国君的立场而非天下、国家的立场来考虑的[27]244。

可见,“公天下”是儒家的理念。《贵公》篇继承了这一思想观念,并把周公当作“公天下”的典范,对其推崇备至。

(二)《当染》篇

《当染》篇开头至与本文讨论周公有关的句子“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1]95的内容,与《墨子·所染》篇几乎相同。笔者已发表论文讨论《所染》篇对周公的评论[15]73,这里不再赘述。《当染》篇是墨家对周公的称赞:他是古代史里一位极重要的人物,是八位能影响天子的贤佐之一,与皋陶、伯益、伊尹、仲虺、姜太公等同样重要;周公是武王极重要的辅佐,甚至是导师,对周武王建功立业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尊师》篇

《尊师》篇开头就说:“神农师悉诸……帝尧师子州支父,帝舜师许由,禹师大成贽,汤师小臣,文王、武王师吕望、周公旦……此十圣人六贤者,未有不尊师者也。”[1]204所谓十圣指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文、武,六贤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既然《尊师》篇称由神农至文、武为圣人,那么我们就可认为它属于儒家作品。在先秦诸子中,只有儒家肯认、赞颂尧舜禹汤文武为理想圣、王,甚或把这几位当作道统代表。墨子也称颂尧舜禹文武,如《墨子·尚贤中》说“唯昔三代圣王尧舜禹文武之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此亦其法已”[28]50,《尚贤下》说“吾所以贵尧舜禹文武之道者”[28]66云云。然而,墨子与孔儒对圣、王的看法不同,墨子强调圣王要顺鬼神、从天志、行兼爱,而儒家则要求由修齐以达治平[15]74。另外,儒家强调学习先王之道,并结合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把理论与实践、古与今融为一体,与时俱进,以收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博施济众之效(《论语·雍也》)。《尊师》篇有不少言辞与儒家相同,如“凡学,必务进业”“和颜色,审辞令,疾趋翔,必严肃,此所以尊师也”“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莫大于成身……身成则为人子弗使而孝也,为人臣弗令而忠矣”云云[1]205―206。

《尊师》篇是儒家作品,它比《当染》篇更进一步地歌颂周公是武王之师。《当染》篇说武王染于周公,尚未明确说周公可当武王之师,而《尊师》篇则直接指出武王师周公,应该是说周公在某些方面是武王之师。由此可见秦代儒家对周公的推崇高于墨家。另外,汉代刘向《新序》谈武王与周公的关系时,括引《尊师》篇说:“文王、武王学太公望、周公旦。”[29]126这说明刘向认同周公是武王之师。

(四)《古乐》篇

《古乐》篇主要阐论“乐所由来者尚也……有节有侈,有正有淫矣。贤者以昌,肖者以亡”[1]284,且认为周公创作《诗》及歌舞3 首。

第一首是周公创作《诗经·文王》。《古乐》篇介绍了周公创作此诗的背景:当时文王在岐山,“诸侯去殷三淫而翼文王”,散宜生认为这是伐商的好时机,文王不答应,于是周公作《文王》以“绳文王之德”[1]286。陈奇猷认为“三”当为“之”,“淫”当为“乱”,意即诸侯去商纣之乱而辅佐文王[1]306。言外之意是“周命维新”,周迟早取代商之天命;文王不急于伐纣,相机而动,是有远见的战略家、政治家。后儒接受《古乐》篇提出的周公作《文王》说法,如汉儒翼奉、现代大儒钱穆[30]150等。

第二首是周公奉武王之命写的《大武》。武王在牧野打败商纣军队回京后,“乃荐俘馘于京太室,乃命周公为作《大武》”[1]286。《大武》歌颂武王推翻商纣的事迹,是周代国家级乐舞之一,所以春秋时期子家驹说:“八佾以舞《大武》,此皆天子之礼也。”(《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根据《诗小序》所说,在奏《周颂》时,《大武》与《武》《酌》一起演奏,以歌颂武王。吴季札称赞《大武》:“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孔子从音乐、内容两方面评说它“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可见,周公不仅是政治家(摄政称王以巩固周室统治),而且是军事家(如东征)、礼家(制礼)、音乐舞蹈家(制礼作乐、创作乐舞)。

第三首是周公作的《三象》。当时“成王立,殷民反,王命周公践伐之”,可见《古乐》篇认为周公未曾践阼称王或摄政[31]39。“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乃为《三象》,以嘉其德。”[1]286宋凤翔认为“商”当为“南”,“江南”为“海南”。陈奇猷赞成此说,因《尚书大传》记南人以三象来朝贡。这正说明周公逐南人,作乐章以庆功,此乐章名为《三象》[1]308―309。可见,周公能在取得战争胜利后创作音乐歌曲以歌颂、记载战事,无疑是位音乐大师。

(五)《观世》篇

《观世》篇的主旨是阐明求贤的重要性:“天下虽有有道之士,国犹少。千里而有一士,比肩也;累世而有一圣人,继踵也。”[1]957由此可见,有道之士、圣人极不易得。如果能够得到有道之士,就没有“此治世之所以短也,而乱世之所以长也”[1]957的毛病。怎样才能使自己不断提升呢?作者举周公之言为证:“周公旦曰:‘不如吾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与我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1]958对于“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有的学者解为“周公以为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而陈奇猷反驳此说,认为如果这样解释,则“周公自以为贤者,不免有自高自大之讥”,故应解释为“虽周公为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1]962。周公深明贤人对巩固周王朝的重要性,故《荀子·尧问》《史记·鲁世家》《说苑·敬慎》三篇都强调周公既重用贤才,又告诫自己切勿骄纵。可见,周公是大贤,一方面希望多与比自己贤能的人相处,以不断提高自己;另一方面相信每个人各有所专、长,要慎择、举用他们,而不是因他们整体方面不如自己而怠慢他们。否则,他何必“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另外,《观世》篇强调不重用贤能,就会出现“王者不四,霸者不六,亡国相望”的后果;如果重贤,且日与贤者相处,就会出现“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主贤世治,则贤者在上”的情形[1]958。这种看法与战国秦汉时期“帝道、王道、霸道”说相吻合。该说把人才分为帝者之师、王者之友、霸者之臣、亡国之厮及役五等,要求君主按不同等级重用贤才;因五者的德、才不一,故又建议国君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态度[32]66―67。

周公“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说为孔子所接受。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对于这句话,古今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就字面解释,它是指“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交朋友”[10]6。然而孔子十分重视朋友。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这可说是他继承孔子之意而说的。孔子说:“朋友切切偲偲。”(《论语·子路》)朋友之间互相责善。他又说:“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他们是正直的、诚实的、见闻广博的。孔子又说:“乐多贤友。”(《论语·季氏》)可见,孔子很重视有品格有学问、德学兼备的朋友。孔子对朋友的看法与周公相同,即一个人要在德行、学问上不断提升,就要跟比自己贤能的人相处,向他们学习。这个道理显而易明,就如我们要跟硕导、博导学习才能提高自己一样。

先秦儒家、墨家、道家都主张尚贤,周公又是儒、墨公认的圣人,因此,《观世》篇应不是陈奇猷所说的阴阳家作品,而应是深受先秦儒、道、墨尚贤影响的作品。

(六)《重言》篇

《重言》篇强调天子要慎言,言出必行。它记载了周封晋国的来龙去脉:周成王摘下梧桐叶子当珪,授予唐叔虞,说将此封给他。唐叔虞把这事告诉了周公,周公问成王是否有此事,成王说只是开玩笑而已,周公说“臣闻之,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1]1156。于是,成王就把唐叔虞封在晋。《重言》称赞周公的一番话,就收到三个效果:一是使成王作为天子,更重视言的重要性,言行必一。“一称而令成王益重言,明爱弟之义,有辅王室之固。”[1]1156“君无戏言”就是出自这里。二是彰显了成王爱弟的美德。三是封叔虞于晋,晋国屏藩周室,使周室更加稳固。

上面说成王以“桐叶封弟”,只能是小说或戏言,而非史实。《史记·晋世家》说请成王立唐叔虞者是史佚,而非周公。周天子封建诸侯,要举行盛大的册封典礼及授土授民仪式,而非信口开河就可以的。据《左传·定公》记载,周王为唐叔虞举行封建时,“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启以夏政,疆以戎索”[33]1536。

另外,由上也可以看出,周公善于言说,讲的是谠言嘉论、金石良言,重视天子与统治阶层言行一致、嘉言善行,以及它们发生的作用;重视君臣和睦、宗族团结,加强巩固周王室统治。要言之,周公是善于运用语言表达的直言骨鲠之人。

(七)《精谕》篇

上文提过,《吕氏春秋》认为周公善于语言表达。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然而表达有很多种方式。先秦儒、道、墨、法等对言意观有或同或异的看法[34]13。《精谕》篇的主旨是“圣人相谕不待言,有先言言者也”,“有先其言而谕其意者,乃所谓相谕不待言也”[1]1167―1169。孔子很重视言,认为言在国政、修养等儒理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日常生活、知性生活中言可达意,但是言在表达形而上的概念时有所不足。老子提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希言自然”,认为人在阐明道时,应适量使用言词,以少说为妙。他更因“希言”而提出“贵言”,其最高境界是“无言”“不言”。《精谕》篇提出的言、意关系,主要受老子的影响,强调无言而能理喻的理想境界。如果这里的周公真是史上的周公,则这段言意关系影响了孔子、老子。

《精谕》篇记载了胜书与周公的对话。胜书问周公,廷堂小而人多,“徐言则不闻,疾言则人知之,徐言乎?疾言乎”[1]1167?“徐言”即低沉。周公说“徐言”就可,即不言之谋。胜书又问:“有事于此,而精言之而不明,勿言之而不成,精言乎?勿言乎?”[1]1167“精言”指微妙之言,“勿言”指无言。周公回答“勿言”。周公对胜书提出的事要求“徐言”“勿言”,目的是阐明“不言之教”[1]1171。有学者认为周公有两种接收信息的方式:一是轻声说,只说重点,即使其他人听到都不以为然或者无法理解;二是用身体语言,一个眼神或手势都可以传达信息[35]51―53。可见,周公有着细微的观察力。

(八)《长利》篇

《长利》篇的主旨是说天下之士“虑天下之长利”“利虽倍于今,而不便于后,弗为也;安虽长久,而以私其子孙,弗行也”[1]1335,强调天下之士重视长远的利益,而不会只顾眼前之短暂小利。

《长利》篇没有直接记载周公事迹,但它从侧面反映了周公对后世的影响。该篇采取先贬后扬的手法,先是写辛宽批评周公在封建国家一事上不如姜太公,因为太公封于营丘一带,“之渚海阻山高险固之地”,地域日益广大,子孙越来越多,而周公封于鲁,“无山林溪谷之险”,以致地域日益减小,子孙日益变少。其后,写孔子弟子南宫括批评辛宽年少无知,不了解周公的用心,指出周公之所以选择鲁国,是因为“有善易得者而见也,有不善易得而诛也”,好地方易于被发现,不好地方易被责备,所以“善者得之,不善者失之”[1]1336。周公就是不想子孙凭着地理优势而干无道之事,反而希望他们能修身进德。君主的德行要像凤凰一样,“德不盛、义不大则不至其郊”[1]1337。一个政权能否强大、永久,地理条件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国君的治国理念、修养、眼光、用人。因此,写南宫括批评辛氏诋毁周公,其实就是在肯定周公的深谋远虑[35]98―99。

三、结语

《吕氏春秋》是先秦思想的汇总作品,兼容了各家各派学说。传统学者大多认为它是杂家作品,然而它的不少单篇文章仍有主干思想。对于《吕氏春秋》的一些篇章思想归属问题,仍有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周公是西周史、先秦史上一位极重要的人物,儒家尊之为圣王,他对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吕氏春秋》无论是直接或间接记评周公之事,或从侧面评论周公,反映的周公形象都比先秦典籍、诸子记载得丰富。

属于墨家思想的《当染》篇与《墨子·所染》篇思想内容完全相同,称赞周公与皋陶、伯益、伊尹、仲虺、姜太公等人同样重要,是卓越的军师、战略家。属于儒家思想的《尊师》篇,高度歌颂周公是武王之师。这一看法比《当染》篇更进一步。《古乐》篇说周公写《诗》,作歌舞《大武》《三象》,可见周公是位文学家、音乐家、舞蹈家。《观世》篇主要阐明周公的求贤形象,继承了儒、墨对周公求贤的看法,这与先秦儒家典籍记载相同。尚贤说是先秦儒家、墨家、黄老学派的共同主张,周公又是儒、墨公认的圣人。《重言》篇称赞周公讲的是谠言嘉论、金石良言,说周公是善于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直言骨鲠之人。《精谕》篇进而说明周公达到了以“无言”而能理喻的境界。《长利》篇没直接写周公的言行,而通过他人的评论,推崇周公是位有深谋远虑的政治家。

综上而论,《吕氏春秋》对周公的推崇,比先秦儒家更进一步,称他是天子(武王)之师、军事战略家、文学家、音乐舞蹈家、语言思想家等。

猜你喜欢
吕氏春秋周公儒家
早期中国知识转型期的《吕氏春秋》学——《汉书·艺文志》、高诱《吕氏春秋注》研究
论周公的法理学说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周公攝政未稱王申論——兼論周公二次東征與營新邑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吕氏春秋》乐论对《文心雕龙·乐府》篇的影响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