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域下中美国民创业人格比较分析

2019-01-18 22:21
天中学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人格

肖 辉

(长沙师范学院 后勤基建处,湖南 长沙 410100)

人格是心理学概念,通常是指个体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的独特气质、性格、情感等的综合体。创业人格是指个体在创业方面的稳定的行为方式或者特质,主要包括冒险、创新、责任、成就、情感等内容,是区别个体创业意向与能力的尺度。

2017年1―11月,我国日均新增企业1.64万户[1],新创企业数量达到了新高。2017年我国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有150 万学生参加,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创业大赛。2018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9 次提到创业[2],创业已经成为中国当下社会的一种热潮。但是,在数量和规模取得长足进步的基础上,我国新创企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引领科技进步与社会变革的项目少,基础学科创新型项目少,学科跨界创新性融合程度低。文化是基于观念、意识形态的人化的物、形和思想的结合,是最难以改善的,但是文化对于社会生活中个体的影响是深刻和内隐的。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说:“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和谨慎态度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化决定的。”[3]根据福布斯公布全球 100 家最具创新性公司(2018)排名,中国有6 家企业上榜,而美国有8 家企业占据榜单前10 强[4]。综上所述,新创企业发展最核心的因素仍然是人的因素,通过对文化这个育人载体的分析,探寻中美两国国民在创业人格上的差异,意义重大。

一、中美国民创业人格的不同

中美两国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主导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推动着科学和技术革命,影响着世界前沿技术的发展动态。两国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与文化机制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导致国民在创业人格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美国历史短,其政治体制运行是以州为主、联邦宏观调控的二层级松散式的管理体制,经济结构上以私营经济为主,天赋人权的观念深入人心,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构建起开放、动态的文化生态体系。而中国有2000 多年中央集权统治历史,奉行国家利益至上,辅以强有力的行政管理手段,经济结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宗族与血缘是中国社会运行的主要力量,奉行儒家思想的伦理体系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社会主流价值体系。

(一)理想人格的差异

理想人格是社会存续状态中人们对完美生活人格状态的描述,指证了人们的努力方向与价值追寻。在理想人格上,中美两国国民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中国人重视对先贤圣人的伦理追寻,而美国人则看重以救助、慈善为导向的价值追寻。

先贤圣人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折射出强大的正能量,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一是以“善、仁、义”的传统伦理追寻指引民族价值走向。《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5]孔子在《论语·里仁篇》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6]40―43。中华历史长河中有大量的关于善、仁、义的论述、典籍和故事,给予中华民族以强大的思想动力和精神指引,是中华民族价值体系的核心。二是圣人贤君以理想人格治理国家。《尧典》中有一段文字赞扬古代圣王尧的德行和政绩:“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7]63尧帝通过自身修为,治理国家,达到社会雍和至臻的完善状况。中华民族向往贤君、刚臣、善民的社会结构,渴望和谐、融洽的社会风向和治理环境。三是以理想人格教育、引导国民。《论语·子路篇》云:“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6]170这就是说,首先将人聚集,再让民众富裕,最终让大家接受仁义教育。《周易》中《系辞》说:“天地设位,圣人成能。”[7]45圣人居于天地之间,具有重要功能。

美国的许多富人都是白手起家的,受宗教尤其是清教教义的影响,他们认为自己负有上帝的使命来到这个世界,是上帝的信使,承载着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任务,所以一旦成功,慈善就会成为回报社会的最主要的方式。这种捐赠义务的慈善道德观是美国所特有的,它以宗教教义为依托,让富者内心以信念为目标,完成财富积淀之后,最终以财富的重新分配达到促进美国社会更加美好的目的。在科顿·马瑟和富兰克林等慈善事业先驱人物奋斗的基础上,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提出捐赠义务,即人必须向社会还债,成功者必须将自身的财富、资源回馈给养育自己的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国捐赠活动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富者必须以出让财富作为义务。卡内基认为,慈善是“对财富的暂时的不公平和分配唯一解药,可以让富人与穷人和解”[8]246。一个人将自己终身奉献给资本主义,致力于对利益的理性的和有系统的追求,为的是随后将自己财产的主要部分重新分配。二是富者通过科技、基础设施和慈善项目,为人类社会更美好的生活提供支持。世界首富约翰·洛克菲勒不仅缔造了标准石油公司这个商业帝国,还受浸礼派教义的影响,创建了芝加哥大学,“这所大学如今已经成为一所知名大学,拥有70 名诺贝尔奖得主”[8]249,并且成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旨在为“知识的进步”努力。正如他所说:“我的钱是上帝赐予的……我一直财源滚滚,如有天助,这是因为神知道我会把钱返还给社会的。”[9]61―62苏茜在世的时候,沃伦·巴菲特计划将财富和毕生投资的丰硕成果全部捐赠给巴菲特基金会,最终回馈给社会[10]221―222。2006年6月25日,巴菲特宣布将大约 85%的个人股份逐步捐赠给慈善基金会,价值高达340 亿美元。巧合的是,身为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也宣布准备淡出商界,专心于慈善[10]226。捐赠伴随着一种“承诺”和一种“责任”,这是美国慈善的关键词。三是这种捐赠建立在受助者自立立人的基础之上。即通过捐赠,“建设一些持久的措施,让所有那些想要使用这些措施的人变得独立”[8]246。捐赠更多的是一种助推机制,通过捐赠,调动受助者自身的内在力量,努力改变其生活状况和事业。

(二)关注兴趣点的差异

就关注兴趣点而言,中国国民关注“政治资源”,强化对外部世界的掌控;美国国民则关注“产品”,注重企业品质立世。

中华民族对于资源的关注程度远远高于其他民族,其中对政治资源的关注,远远高于对其他资源的关注。就个人而言,封建时代人们以入仕作为人生的最终目标。孔子弟子子夏曰:“学而优则仕。”[6]260《大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1]7自隋朝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封建王朝对人才的选拔。但是,这种科举制度存在思想僵化、过于追求伦理境界、轻视应用技术等问题,致使许多知识分子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功名。就社会发展的历史而言,政治力量的影响远远高于商业力量。在历史长河中,中国社会整体上是抑商的,商人逐利与中国农耕社会格格不入。战国时《商君书》将商人列为六虱之一[12]43。《史记·商君列传》说:“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13]420汉初,商人不得穿丝质帛衣,其后代不得从仕,这直接从体制上将商人排除在国家治理队伍之外。汉代时出台赀家政策,即赀家自己出车、牛及人力为官府运输粮食,称为赀家[14]120。武帝时出台缗算制度,向商贾征收缗钱(算缗)。为了防止有人隐瞒财产,又鼓励告发(告缗),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氐破”,“得民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14]44。就企业而言,企业受政府政策调控和影响力度较大。比如,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中国政府于2008年推出4 万亿刺激救市计划,重点保护基础设施行业、汽车制造业和房地产行业。

在美国,产品往往代表着一个企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是企业的生存基点。品质立世通常有三层意思:首先,好的产品才能让企业生存。洛克菲勒时代,美国的石油产业刚刚起步,油井起火,产品质量低劣,木桶运输不安全,市场竞价混乱。为规范和强化竞争,洛克菲勒成立标准石油公司,通过和平的股权购买,将石油产品质量提升,并对价格进行规范,同时开通石油运输管道,拓宽国内和国际市场,最终建立起标准石油托拉斯。谷歌公司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说:“要想取得长久的成功,保持产品的质量是不二法门。”[15]前言其次,优质的产品是持续不断地创新和奋斗的必然结果。“健康的增长不需要处心积虑的策划,它是企业市场需求增加的结果,是企业能力拓展、深化的结果,是企业产品和技能出类拔萃的结果,是企业成功革新、智慧、高效和创新的结果。”[16]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回归危机重重中的公司时,宣布公司的目标不仅是赚钱,而且是制造出伟大的产品,直接将公司产品从350 个消减至10 个。结果,“这种专注的能力拯救了苹果”[17]310。截至2017年,苹果公司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品牌第一,公司流动现金超过900 亿美元。再次,企业的产品是推进社会发展和变革、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技术载体。乔布斯说:“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苹果公司相继推出iTunes、iPhone、iPad 等创新产品,提出云概念,实现了多媒体技术融合与互联网同步共享,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对产品的关注,使得美国有众多的世界知名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独家编制的2018年度《世界品牌500 强》排行榜中,美国占据了前500 强中的185 席,继续保持品牌大国风范;中国占据38 席,较2016年增加2 席[18]。

二、中美国民创业人格的文化分析

(一)文化基点支撑中美国民不同的价值取向

在理想人格的追求上,中国国民以前贤圣人塑造的永恒标杆引领价值追求,美国国民则以关照未来生存砥砺前行。二者的思维指征和奋斗方向虽有差异,但都蕴含着积极进取的开阔胸襟与善行善念的思维基点。

就中国而言,中国历史悠久,有绚丽的文化积淀,中国文化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仰视的追寻视角;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文化断层的国家,虽历经磨难,却艰难生存,并不断反思和孕育新的力量,靠的是文化的内聚力和代际的传承以及信仰的共同支撑,显示了中华文化强大的生机与生命力。

就美国而言,美国历史时间不长,从五月花号1620年泊居普利茅斯算起,也就几百年的时间,没有可溯源头的历史优良传统,精神故土来自欧洲英法等国,现实人居却是印第安环境,美利坚民族只能高举价值义旗,在落后的现实土壤中奋力耕耘;美利坚民族是一个流动前行的民族,从英国清教徒迁移到美洲,到西部大开发,到为寻求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美国人民都在不断地迁移,所以费孝通说“他们是流动的人民”[19];美利坚民族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受到外来帮助,最终将这种感恩回馈给社会。许多美国人都坚信,能力越大,社会所赋予的责任也越大,也越需要通过广散钱财,多种善举,促进社会更加美好,这可以让我们理解为什么美国慈善事业会成为世界上独特而有魅力的风景。

(二)“族群”与“个体”不同的心理认同观念影响中美国民处事基点

“族群”是指人类区分我族及“他者”的分类方式之一,是基于历史、文化、语言、地域、宗教、血缘、祖先认同、行为、生物外貌特征而形成的与其他人群有所区别的群体。族群的优先度是高于个体的,个性的最大化被消融在集体的共性里。中华文明中对族群的描述以及族群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使得中华民族这个族群成为个体中普遍的心理认同。例如中国文化中对“和”的价值阐述的词语“和而不同”“和气生财”“和衷共济”,第一个强调的是和谐的生存状态,第二个强调的是在和谐的生存状态下获得财富增值,第三个强调的是大家同舟共济。中国国民在出现问题时,首先思考的就是族群内可以给予的帮助和力量支持。

在美国国民的心理认同中,“个体”则是命运的主宰者、奋斗者和改变者。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通过自身的不懈奋斗来获取的,人的一生就是不懈追求的生命过程。因此,在美国国民的认知中,“我所有的一切都要靠我自己”[20]。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三)政治体制的不同决定着中美国民解决问题方式的不同

对中国而言,中央政府拥有强大的战略决策权、管理权和执行权,其决策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企业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往往会选择与政府相一致的步调以谋求利益。因此,顺应政府决策,成为中国国民处理政治事务关系的一个逻辑基点。

对美国而言,美国的总统选举制、两党制,均给自下而上的权力传递提供了渠道。人民直接选举出代表,而且为了让他们受制于民,基本上每年都会进行改选[21]。在行政运行机制上,美国社团、行业协会以及科技巨头公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策走向,影子政府的力量不容小觑。

三、启示

(一)就理想人格而言,要注重捐赠义务,以财富重新分配帮助受助者自立

经过40 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企业家,但是并未真正形成乐捐乐慈善的社会风尚。理想人格的塑造,不仅要专注于前贤标杆,也要形成社会尊重捐赠、保障捐赠、支持捐赠的良好机制和氛围。具体而言:一是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形成捐赠者有名、有利、有地位的环境。在201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基础上,政府要继续出台深化支持慈善组织、机构生存和发展的良好机制的政策。例如,在慈善组织的身份明确上,可以适当拓宽“慈善组织不以赢利为目的”范畴,允许慈善组织在保障运行的基础上,做大做强;保障捐赠者在税收、法律、遗产支付等方面的优先原则;倡导捐赠的舆论导向,给予捐赠者一定的社会地位;减少捐赠资金或者捐赠基金的自运行干预,鼓励他们通过合理合法的渠道实现财富增值,等等。二是学校要加大捐赠教育的力度。学校要通过课程、教师典范、活动创设培育学生社会捐赠的意识,树立回馈社会的信念。三是家长要做捐赠表率,通过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给予儿童形成良好人格的家庭氛围。四是社会要强化对捐赠者的认同。比如,尊重捐赠者的认同感,给予捐赠者社会身份认同如冠名权、博物馆雕像、纪实故事、歌曲等;在社区、地方博物馆和标志建筑上铭记捐赠者的事迹、故事,形成文化传承。

(二)就关注兴趣点而言,要更多地关注产品,注重品质立世

首先,政府要花更大力气推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观教育。即通过换位思考培养国人的价值追寻意识,让民众知晓一种坏的产品或者服务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其次,政府要在全社会营造通过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认同氛围。再次,政府要尊重民企,给予其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实现政府企业共同体。比如,鼓励企业通过自身努力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能力,提供外在宽松的税制、经营以及技术支撑和基础产品链的支撑;在政策咨询中更多地了解民企的诉求和建议,让民企沉下心来,专注产品与服务。最后,企业要将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比如,树立产品质量就是企业生命线的理念,将产品质量摆在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上;在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中,真正落实产品质量第一;将提升企业产品科技革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将产品与改善社会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更加广阔的作为。

猜你喜欢
人格
铸造人格之鼎:文化育人三合一本质讨论
运动对人格影响的meta分析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浅议编辑人格培育
数学教学中如何塑造学生创新人格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趣味测试 分析你有几分懦弱人格
论大学生创造性人格意蕴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