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婷婷
摘 要: 《歌犬》是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科伦·麦凯恩的首部长篇小说。该小说通过个体记忆和记忆拼图的方式道出了主人公父母的故事,文字美妙隽永,打动人心,获得广泛赞誉。本文根据记忆理论对《歌犬》进行分析解读,探究该作品如何将个人记忆、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集于一体,书写了以主人公父母为例的十九世纪60年代的移民的生活。本文认为小说《歌犬》蕴涵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移民只有通过正视回忆以及在反思当下与过去的关系中才能进行成功的身份建构。
关键词: 《歌犬》;科伦·麦凯恩;记忆;身份认同
1 前言
科伦·麦凯恩,1965年2月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之后移居美国纽约。他的主要作品有《转吧,这伟大的世界》、《舞者》、《佐利姑娘》、《光明那一面》、《歌犬》、《黑河钓事》和《横跨大西洋》等。其中作品《转吧,这伟大的世界》更是获2009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当记者的经历使他的作品充斥着各种历史与现实的事件,他将虚构与现实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用优美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歌犬》出版于1995年,是科伦·麦凯恩首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由七个部分组成,它以一天为一章,七天构成一个星期,宛若一部“七日谈”。康纳(主人公)在寻母未果后回到故乡爱尔兰,与他的父亲在一起待了七天。这七天的故事里,回忆与现实交织。父母的故事和自己流浪的的经历都由回忆娓娓道来,而父亲和家乡的现状以及自己和父亲得相处也在现实发生着。《歌犬》这部小说在《纽约时报书评》、《纽约客》、《纽约时报》等杂志上获得众多好评,被认为极具感染力,作者的语言充满诗意,形象生动。
作为一个少年成名的代表,国外关于麦凯恩的研究比比皆是。这十多年对麦凯恩的研究,表现为早期开始、快速增长、繁荣性、跨学科、全球性和持续性。基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海外麦凯恩研究可分为三类:个体文本研究、文本比较和麦肯整体研究。个别文本研究主要涉及主题,、特征和写作手法。文本比较可以进一步分为两个或更多麦凯恩作品之间的比较分析,以及麦凯恩与其他作家的作品的研究。国外麦凯恩的研究几乎涵盖了整个麦凯恩的经典作品,而《歌犬》和《转吧》吸引了大多数研究关注。根据研究对象,这些论文可分為入门研究和比较研究两种类型。Petra Pivonkova在2006年的论文中对《歌犬》做了入门研究,重述了小说的批评情况、主题和结构。Miriam Mara在2006年的文章中考察了不同的女性角色和爱尔兰文学中的相似的厌食行为。综上,国外对麦凯恩1995年的这部作品《歌犬》的研究依然大有空间,研究视角目前主要集中在互文性、爱尔兰文学特征研究和流浪小说主题等角度,因而对于麦凯恩小说中大量描写的记忆,以及其中蕴含的身份认同研究仍留有很大空间。
就国内麦凯恩的研究而言,中国学者主要致力于《转吧》的主题分析和意象解读。由于目前国内对《歌犬》的研究还不多,国内数据库中提及《歌犬》的多为介绍类及书评类文章。除此之外,相关研究成果很少。而且小说一半由回忆构成,而国内对《歌犬》的存在的丰富的记忆研究尚有空缺,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出发为丰富国内研究麦凯恩文学的研究做出一点贡献。
2 个体记忆:找寻的起点和终点
普遍认为,记忆是人类心智活动的一种,是过去的经历在大脑中的存储并构成了人的意识的重要部分,记忆代表着一个人对过去经历、感觉和经验的印象积聚。而记忆的最小单位是个人的个体记忆。《歌犬》就是一部关于记忆主人翁“我”的思忆过去的小说。小说中主人公“我”多年前离家出走,辗转多地寻找失踪的母亲,未果,回来办签证的时候在家住了七日。主人公的个体记忆,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现实中(此为终点),他回到故乡后,他与父亲的对话的点点滴滴以及相处记忆,从开始的陌生与恨意,到中间对父亲的又爱又恨,到最后为父亲洗澡,跟父亲一起垂钓后的温情等。二是回忆中(此为起点),他对儿时自己生活的回忆,以第一人称个体记忆的方式记录父母亲的部分故事,以及自己碾转墨西哥俄怀明等地,寻找母亲的过程,记叙在此过程中自己的经历。这两部分个体记忆交织在一起,既以第一人称所见所闻的方式补充说明父母的故事,丰富父亲,母亲以及茜茜的形象,同时解释了我开始离家的缘由与结果,记录了与父亲和解的过程。通过这种个体记忆,读者可以读到真实的情感流动,是小说中比较感人的部分。
由于小说中的父亲是一名摄影师,小说中有大量过去照片的描写,它作为部分个体记忆的媒介存在。所谓媒介记忆,是指能直接保留某些信息的能力和属性的事物。人类通过此种方式将已经过去的活动比较如实地在现实中重现和复原,并以此影响人类的个人记忆、集体记忆和社会记忆。《歌犬》中出现最多的记忆媒介是父亲拍的照片。照片是一种实物,具有可保存性,也正是因为这些留下的照片才让主人公能了解过去。媒介记忆一般是个人所记录,是作为个人记忆的一部分存在的。本文中的个体记忆给读者一个身临其境的感受,而以回忆开始,现实结束的方式也使小说的叙述形成一种圆形的结构,反映出作者落叶归根的诉求。
3 记忆拼图:重构的集体记忆
近几年对记忆的研究趋势表明人们不再将记忆视为完全不变的现实的参照物,而且赋予其更积极的因素,认为它是有目的地“追寻意义”的过程。当然,这可看作是巴特莱特(Bartlett)重构观(reconstructive approach)的另一种表现。即记忆信息并不仅是直接被存储到记忆库中,而是通过同化并整理进入人的认知结构中,之后的回忆便是从这些结构中再造出来的。
由于叙述主人公“我”第一视角的限制,加上某些媒介记忆的空白和缺失,没办法通过第一人称的个体记忆完整的表述故事。麦凯恩聪明的通过记忆拼图的方式藉由“我”的口中回忆出故事。而在社会学的研究中,莫里斯(Maurice Halbwachs)指出,一向被我们认为是相当“个人的”记忆,事实上是一种集体的社会行为。主人公所回忆的的部分是其他人的个体记忆,这些记忆是多人通过口头讲述的方式传递给主人公,成为一种集体记忆。由于主人公叙述这些故事并非按线性时间而来,而是类似一种意识流的方式,慢慢的把故事的碎片铺倒在读者的眼前,这就像是在拼一个拼图。最后这些记忆的拼图使读者看到故事发展的来龙去脉,故事得以重构。这些记忆拼图使一个相对完整的移民家庭漂流生活展现出来。文中茜茜曾说:“记忆的四分之三属于想象,其余都是撒谎”,这句话与巴特莱特的重构观相呼应。拼图的拼凑过程实际上是和“我”的寻母之旅相联系的,这个拼图的过程实际也是主人公“我”对故事的重构,这拼图碎片虽是集体记忆,但由于拼凑人的原因,还带着“我”的主观感情。在重构过去的进程中,“我”获得对过去新的认识,慢慢原谅父亲,是一次成功的身份建构案例。
4 记忆与身份认同
阿斯曼认为,无论从个人角度还是集体角度,记忆拥有能让我们形成对自我(身份)的意识的功能。而个人身份的形成有时就开始于我们对自我经历的讲述行为。这类记忆被称为“自传性记忆”。正是在这种交流中,记忆主体不断审视自我,反思自我。“身份认同”是西方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主体通过日常行动持续不断地构建自己的身份认同。”(Straus & Hofer,1997:273)身份认同即确定“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的问题(Assmaan109—18)。故事的主人公“我”在拼凑故事碎片时,由最开始在墨西哥寻母开始,在伦敦时第一次发出“你他妈究竟是谁?”(p40)的问句,这里意味着“我”自我身份的缺失。”我”开始寻母之旅,实际上也象征着主人公对自我身份的追寻。个体身份认同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人的思维意识,此处我们可以把思维意识等同于人的回忆能力,因为在洛克看来,思维意识是延伸至过去的回溯映射。个体的身份认同产生于个体在时间的变化中对自我作为同一的自我的认知。“我”在过去与现实之中穿梭,慢慢明白现实是对回忆的继承,但不该沉溺在过去的泥涝中,应该坦然接受生活的离开和到来。不再沉溺过去,也就意味着摆脱虚无。文中“我”的身份建构是个成功的例子,“我”成功从过去的回忆中走出来,接受现實,原谅父亲,落叶归根,实现了自己的身份建构。对父亲来说,他拒绝接受过去,就没办法进行成功的身份建构,也就没办法展开对未来的设想。本文希望通过记忆与身份认同结合的方式,告诫人们人不能总沉溺过去,也不能妄想和过去一刀两断,只有正确的看待过去与现在,与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才能找到自己的歌犬,获得身份认同。
5 结语
以上,《歌犬》是一部书写记忆的杰作,通过个人记忆和记忆拼图形成的集体记忆重构历史故事,表达作者对沉溺过去与抛弃过去的不赞同。笔者认为人类应该摆脱虚无,重视当下。读者可以从小说中体会到麦凯恩运用优美的文字表达他的忧患意识和人文价值观。最后,借麦凯恩本人访谈对话作为结束:“我也喜欢历险这个题材,出发、踏上旅途、抵达、建立新的家园。我们置身在一个国际性流动的世界里,交换文化、观念,这是很迷人的事,我觉得我们很幸运,生活在一个好的时代,这是我想书写和表达的。”
参考文献
[1]Assmann,Jan.Communicative and Cultural Memory[C]//Astrid Erll,Ansgar Nunning.A Companion to Cultural Memory Studies.Berlin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2010。
[2]Bartlett F C.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3]Halbwachs,Maurice.On Collective Memory.Trans.Bi Ran and Guo Jinhua.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ress,2002.
[4]Locke,John.Of Identity and Diversity[G]∥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Oxford,1975.
[5]高银.“身体之重”:解读《丛林狼》中的艳照[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6]科伦·麦凯恩.歌犬[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3.
[7]刘海婷.记忆、身份认同与文学演示[J].外国语文,2017,(02):55-60.
[8]张芸.用小说重塑历史——科伦·麦凯恩访谈[J].书城,2013,(08):1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