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禄
摘 要: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农村体育发展情况相比于之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根据一些资料可得新中国成立后的50—60年间是我国农村体育运动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当时农村开展体育运动的思路是“服从生产,坚持业余,自愿原则,开展简单易行的体育活动”。据不确定统计,当时全国共有2000多万人参加体育活动,大概占全国农村人口总数的5%;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体育运动进一步发展;到了1990年2月开展以乡镇为基础的健身运动,使得更多的农名参与到了体育运动。客观的来看农村体育运动发展仍然是低水平的发展不平衡的,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对于体育运动的需求。
关键词: 于都县;体育发展现状;体育运动发展;体育锻炼
1 于都县体育运动发展滞后的原因
1.1 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体育的发展需要强大财力的支撑。一方面有了一定的财力才可以修建更多的场所供农民进行体育活动和锻炼,另一方面只有农民的经济条件满足了自己的物质生活,才会有精力和时间去追求精神生活。但是现在于都县的很多人仍然处于追求衣食住行的阶段,这导致他们无暇顾及体育运动和锻炼。在一些发达的城市,由于社会福利制度更完善,收入水平更高,民众在闲暇时间更注重自己的精神生活和品质生活,这就导致了城市体育与于都县体育发展的不平衡。
1.2 组织工作不到位
自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农村体育工作暂行规定》以来,国家大力号召农名进行体育锻炼,鼓励农民进行体育活动,并在规定中指出,县镇级以及农村居委会要定时开展体育运动和比赛,以促进农民的体育活动。但由于县级有很多个部门都有管理农村体育活动的责任,而他们之间的分工却又错综复杂,没有明确的明文规定,最终导致了无人管理的局面。
1.3 受传统思想,劳动即体育的影响
中国历史博大精深,有着5000多年的华夏文明。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支撑了中国几千年,尤其在于都县这个小地方,基本所有的人都是以种植业为生。这就导致了于都农民封建思想严重,这是历史长期遗留下来的影响,不可能马上消失。于都县由于地势不平导致农业无法进行机械化操作,只能依靠原始手工劳作。长期以来的手工劳作使得农民认为手工劳作就是体育锻炼,他们自认为每天都在进行体育锻炼,所以在闲暇时间就选择休息,以此来养精蓄锐,根本没有意识到需要用运动来缓解自己疲惫的身体,对于他们来说运动是浪费体力,完全没有必要,这极大地滞后了农民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1.4 受工作压力和时间的影响
农民长时间在田间劳作,每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长时间的劳作使得他们身心俱疲,但凡有空闲时间他们一定会选择好好休息。因为在春耕和秋收季节农民几乎忙到中午没有吃饭时间,晚上甚至要披星戴月的加紧劳作。在这种高负荷和长时间的消耗下要去要求他们抽出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也的确是强人所难。
1.5 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
由于城乡差距,越来越多的青壮年不断的涌入城市。这不仅给城市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更使得于都的劳动力缺失,严重滞后了于都的经济发展,使于都的发展失去了生机和活力,这是一个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就造成了于都各项公共设施的落后。
1.6 家长封建思想的滞后
在于都的很多地方,仍然有很多封建思想特别严重的家长。在他们的传统观念里孩子上体育课就是瞎玩,会影响学习。孩子接触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会带来很强的危险性,所以从孩子很小开始家长就限制了其自主体育锻炼的意识,从而使得孩子长大之后在潜意识里也会排斥和抵触体育运动。这就大大滞后了于都体育运动的发展。
1.7 体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体育基础设施短缺
于都县农村人口众多,但是体育基础设施却是少的可怜,换言之,于都县目前所拥有的体育设施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于农民对于其的需求量。近些年来,虽然国家对农村的体育事业大力发展和支持,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归根到底是我国农村的体育设施规划尚不完备;对于发展体育事业的资金不足,来源单一,对体育器材破坏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屡禁不鲜。最终导致体育运动发展缓慢。
2 于都县体育运动发展的对策
根据上述的原因可以看出,于都县体育运动发展滞后的原因并不是单方面的,是诸多因素共同导致的。要想使于都体育运动发展,需要国家的各个部门和于都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更需要农民积极主动的参与。
2.1 大力发展于都的经济
众所周知,体育运动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持。不论是兴建体育场地还是修建器材都需要巨大的财政支出,所以只有大力发展经济,才能缓解器材和场地较少却无能为力的现状。
2.2 强化相关部门的组织领导
由于很多部门都负有监管农村体育的责任,他们工作复杂分工又不明确。导致各个部门都有责任,却又都不对其负责任,最终导致了无人管理的局面。所以要加强监管,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给他们明确分工,固定工作,让互相推诿成为过去。并且要设置专门的工作人员,要不定期不定时的对已有器材进行维护和管理,坚决杜绝一切破坏体育设施的情况发生。还要在各村都成立文体活动中心和活动日,要根据农民对体育项目的了解和喜欢程度来举行一些有奖比赛,以满足农民对于体育运动的需求和督促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
2.3 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教育,改变传统思想
于都的体育工作能否顺利的发展,最关键的还是取决于农民本身。有关人员要利用村中的公示栏、广播、海报,以及上门宣传等各种方式来大力宣传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和与体育有关的新闻,不断感染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体育运动,给农民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要不断改变农民的传统想法,只有农民树立了正确的思想,能够正确认识到体育运动和劳动的区别,不再是“劳动即体育”的想法,才能从根本上让更多的人参与,才能打消错误想法对体育运动发展的滞后。因此,提高农民的认知水平,转变农民的观念是发展于都体育的当务之急。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車头带,于都体育运动也一样,需要有人带头来大力宣传和讲解体育运动,这样才能让更多人参与,才能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
2.4 定时定地举行集体体育活动
于都农民不进行体育活动有很大原因是受工作压力和时间的影响。这就需要有个规定的时间让于都农民进行集体体育运动,只有有了集体性和强制性农民才会加入运动,才会推动整个于都体育运动的发展。
2.5 改善家长思想观念,消除其封建思想
目前仍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体育就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不如用体育课时间来学习文化课。教师要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我们国家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优秀的人才,并不只是学习方面。况且上体育课进行体育运动可以缓解学习压力,改善学习方式,更有助于孩子的学习。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有很多学校招收体育专业的学生,如果孩子有体育特长更有助于其上大学。从小进行体育运动还可以增强孩子体质,加强身体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没有健康什么都是空谈。所以支持和鼓励孩子参与体育运动是百利而无一害得。
3 结束语
目前,于都农村体育人才极度匮乏。在很多中小学,体育老师都是其他科目老师担任。由于专业知识不够,使得学生的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长此以往对于正在发育的中小学生来说将是十分危险的。国家和县级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定时定期的开展培训班,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和教师。可以针对表现好的人才给予奖励,激励其参加的积极性。还可以针对目前就业困难的情况,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吸引体育专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来农村工作,不断储备体育人才。于都缺乏场地和器材是滞后运动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家应加大农村体育经费的投入,为其提供必要的体育设施。特别是一些贫困村,国家和各级部门要给予特殊关注。同时要积极的招商引资,要利用尽可能多的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对于都体育的投资以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桦.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2,(03).
[2]周建新.我国农村体育组织管理的特征[J].体育文化导刊,2012,(04).
[3]郭修金.小康社会中的村落体育——山东三村的调查[J].體育科学,2009,(02).
[4]江亮,饶平,莫迎锐,李红军,罗晖.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体育发展的社会学审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1).
[5]涂运玉.赣南新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02).
[6]郭传燕,李志清.乡村节庆体育与新农村的和谐发展[J].体育科研,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