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朋
摘 要:本文以实地调研为基础,考察于都县长征文化在当地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系统分析了于都县当前开发利用长征文化有力条件、成效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不足。要充分彰显于都县的长征文化功能,发挥其经济效应,需要抓好顶层设计、深挖长征文化资源内涵、创新长征文化宣传渠道。
关键词:长征文化;于都县;功能;振兴
一、长征文化功能发挥的有力条件及成效
波澜壮阔的长征为我们留下了光辉灿烂的长征文化。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概念,它拥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性,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长征的遗址、遗迹、文物以及文化工作者通过多种载体创造的长征文化产品等有形的实物,另一个方面是事迹、伟大的长征精神等无形的各种价值的总和。这两方面构成了长征文化的重要内容。于都作为长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鲜活的长征文化,并且这种长征文化也正在作用于于都的发展。
(一)依托长征文化开展的红色旅游魅力初显
首先是利用开发了一大批具有革命纪念及教育价值的优秀红色文化景区。历史赋予了于都县宝贵的长征文化资源,于都利用此延伸出红色文化旅游战略,打造出一批红色文化旅游精品,开发和正在开发一系列红色旅游区,主要包括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园、于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红四军政治部旧址暨毛泽东旧居、于都红军大桥、微长征体验路线、长征源湿地公园,其中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园、革命烈士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至2019年6月份全党自上而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全国各地红色研学和党建培训团队纷至踏往于都。以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为例,自2019年5月21日至6月30日共接待游客近1 473批,19.7万余人,其中各级各类单位482批次,旅行社(红培机构)991批次,日均接待量近40批约5 500余人。相比于2018年日均1 386人的接待规模,增长近3倍。
其次是长征文化旅游品牌效应已叫响全国,旅游业成为于都县的一大特色经济。为了唱响长征品牌,做大做强红色旅游,于都县以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为龙头,实行“红色+”战略,串联各个景区,整合红、古、绿资源,打造出了若干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供游客选择。根据统计,截止今年6月份,于都县旅游接待人数266.7万人次,同比增长32.61%,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33.76%。其中,红色旅游接待人数162.61万人次,同比增长38.9%,收入12.68亿元,同比增长39.6%。
最后,“开一方红土,富一方百姓”,红色旅游发展已成为推动于都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于都红色旅游业大力发展,尤其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于都之后,于都县的红色旅游迎来井喷式增长,有效带动了当地当地餐饮、住宿、食品加工、就业等多领域经济发展。例如潭頭村的村民以游客增加为契机,开起了餐馆、店铺;卖起了特产,生活指数和幸福指数明显上升。
(二)长征文化凝聚起于都人民致力于脱贫振兴的决心与力量
长征文化内蕴了“抵御侵略、唤醒群众”的家国情怀、“谋求新路、开创新局”的创新思想、“追求真理、检验真理”的价值追求、“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奋斗理念、“顾全大局、信念坚定”的革命精神,面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于都县基层干部与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感受长征文化、领悟长征精神、传承长征文化、创新文化产品。
近几年来,参观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的人数日益增加,为了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增强游客体验感,馆内馆外双管齐下,一方面不断完善场外配套的基础设施,增加临时停车场;另一方面场内讲解员不间断地给参观者讲解,有的讲解员以“上班8小时,讲解7小时”的饱满状态奋斗在“前线”,增强了游客体验感的同时也宣传了于都。当地热心的市民也自愿加入讲解团队,通过系统培训后上岗“服务”。此外,还有一支由职工自发组成的合唱团体——“长征源合唱团”,他们通过挖掘当地的红军故事,以创作歌曲、传唱歌曲的形式,走近乡村、走近部队、走近人民的心里,讴歌长征、讴歌红军、宣传于都、弘扬长征精神。到目前为止,长征源合唱团已经出演333场,每一次都是发挥着“宣传队”的重大作用。
二、长征文化在于都县功能发挥存在的不足
(一)当前开发程度较低,文化挖掘较浅,长征文化价值、内涵有待进一步挖掘提升
于都县作为一个千年人文之乡、万里长征之源,集红色、古色、绿色于一体,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开发利用中没能有效对长征文化进行深入挖掘,除微型长征路稍具体验感外,其他红色旅游体验性产品开发均不够。一方面以长征文化为载体的各类纪念馆均以静态式布展,虽配有讲解员负责给游客讲解,但仍缺乏生动性。另一方面,笔者在与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交流、访谈的过程中,发现于都拥有许多具有历史性、教育性的先进感人事迹,但于都县红色旅游产品在设计时对于多元文化元素挖掘不深,反映这些历史文化内容的文稿、故事、歌谣、小戏等红色文化没有充分展示出来。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景点通达性较差、活动安排欠缺
旅游景区住宿、餐饮、标识、导引、交通等基础配套设施有待完善。当前于都县坚持“红古绿”共同发展战略,由“红色+”带动“古色、绿色”发展,三者相互促进。但是红色主要景区与古色、绿色景区之间的距离远,所以前往古色、绿色的游客多为自驾游,游客数量有限。景区与景区之间未形成成熟方便的旅游线路,通达的公交少,交通颇为不便。加之大部分景区知名度小、观赏性景观居多;景区文化底蕴厚重,但活动内容单一,缺乏深入人心的文化活动。趣味性不足导致与游客期望差值较大,游客参与性与体验性较差,景区优化升级存在一定难度。
(三)游客以观光旅游为主,停留时间短,过夜游客较少
大多数游客是因其为长征出发地走访于都,因其充满红色记忆与教育意义前往于都研学。游客可以通过参观纪念馆、革命遗迹、旧址等感受先辈当年的艰苦历程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因此,于都县现有红色旅游基本以观光游览为主,休闲度假为辅,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处在起步阶段,观光型旅游产品居主要地位,休闲度假产品未全面起步。绝大部分游客在于都停留时间为一天以内,消费水平较低,加上红色旅游作为具有教育意义的观光游,带有显著的公益性质,景区内革命纪念馆、何屋等免费开放。外地团体游客由于于都目前红色旅游项目单一、内容薄弱、体验参与度较低,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条件一般而很少愿意留宿,导致经济效益不明显。
三、提升长征文化助力于都县发展的路径
(一)抓好顶层设计,构建高端定位的联动格局
在新的历史方位,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保障于都县如期脱贫、革命老区振兴战略有序的推进,就是新时代长征精神的内核。振兴不是一句口号,讲究的是一个“实”字。一是顶层设计与实践要落“实”,要想充分发挥好长征文化的经济作用,必须在强化投入保障、强化规划引领上见真章。要根据于都当前发展现状,准确定位,谋划未来。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着力发展“长征+”旅游、乡村旅游、休闲旅游,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于都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二是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要扎“实”,发达的交通,是提高旅游进入性,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要坚持交通先行,加快于都景区交通设施投资力度,打通制约景区发展的“瓶颈”。结合旅游总体规划编制,抓紧规划建设景区内部的联接道路,实现核心景区互联互通,促进景区资源整合和价值提升。
(二)深挖长征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和拓展长征文化的时代价值
既然历史赠予于都宝贵资源,现实赋予其现实价值,那么于都从应然与必然上都应充分传承发展好它。在当前红色旅游过剩甚至泛滥的场景下,于都必须打造出具有自身独特性的文化名片,让游客“有好感、记得住、愿意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多更好地助力其振兴脱贫。长征资源多以是各种形式的物质载体呈现,长征文化的内涵核心为长征精神,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我们需要深挖长征文化的内涵,赋予其时代价值,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正确的思想引领和不竭的动力。所以于都可以通过提炼运用长征资源内涵,开发具有人文情怀的产品、路线,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IP。借鉴井冈山和瑞金发展的成功经验,将更多的文化资源凝结为歌曲、舞台剧、电影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同时,提升红色教育专业基地的红色体验类产品,在保留其教育性的基础上加强体验感、趣味性。例如开展穿红军服、“重走长征路之微型长征路”等体验教育,发挥合唱团作用进行红歌教唱、进行半军事化的拓展训练等形式多样的研学、游览活动,提升于都长征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三)创新长征文化宣传渠道,打造并打响长征文化品牌
为了弘扬革命精神和长征精神,于都急需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红色文化交流、宣传平台。一是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做好红色旅游產业。李志萌等在赣南革命老区研究中认为,“特色旅游+”产业扶贫模式适合在革命老区推广。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能力及其催化、集成作用,让更多游客体验赣南老区生态、红色、客家文化旅游,借助体验式旅游平台销售脐橙、油茶等原产地品牌农产品,把乡村旅游与特色产业相融合,同时大力发展红色摇篮、客家文化、东江探源等“红、古、绿”特色旅游产业,探索旅游扶贫新模式。因此,于都旅游开发可以采取“红色搭台,古、绿唱戏”的模式进行整合、利用。筹划建立富硒农副产品的直销集散地市场,要突出“红色+客家民俗”“红色+生态养生”“红色+美丽乡村”特色,完善配套设施,包括住宿、用餐、学习场所,带动老区农民增收致富,有效地推进乡村经济发展。
二是创作红色文化文艺精品。其一要大众化宣传,加大公益宣传广告投放力度,营造红色文化氛围,组织以于都长征出发地文化为主题的宣教活动,如书画摄影展览、公益性文化讲堂、编写红色文化读物,走近社区、走近中小学,讲好于都红色故事等。其二要创作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围绕红色文化题材,创作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如一部长篇小说、一套人物传记、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部乡土剧、一首歌等。其三要全媒体推进。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报刊等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打造于都红色文化网络文艺精品,不断扩大于都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美誉度,以品牌带动客源。
值得说明的是,长征文化背后隐藏的经济功能可以被激发而后发挥经济效益。实际上进一步探索长征文化背后的长征精神,同样能够发挥激励作用。内因在事物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中的主体,于都县应该利用好长征资源所蕴含的强大励志精神催生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从思想上挖穷根,消除精神贫困。于都县要弘扬和传承好长征文化、长征精神,落实“文化下乡”,把脱贫攻坚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贫困户的自主脱贫意识,树立他们自我脱贫的信心和意志,激发出群众摆脱贫困的内在动力,并最终使群众心中具有的这种红色精神成为自身战胜贫困的法宝。
参考文献:
[1]李志萌,张宜红.革命老区产业扶贫模式、存在问题及破解路径——以赣南老区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6,36(7):61-67.
[2]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6-10-21)[2020-07-24].http://www.ccps.gov.cn/zt/czsl80zn/tt/201812/t20181211_117809_1.shtml.
[3]鲍中义.论长征文化的科学涵义及基本特征[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5):1-4.
[4]骆乾.沂蒙精神再出发:助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新征程[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2019(2):27-29.
[5]史煜涵.切实保护 创新利用 有效传承——井冈山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传承的成功经验及借鉴意义[J].求知,2019(7):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