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玲,刘春梅
(1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北京 101300,lideling1966@163.com;2 首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北京 100069)
红军在卫生学校创办时确定的教学方针为“养成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卫生干部”,八路军各卫生学校的教育方针均以此为准,一致强调“政治坚定、技术优良”[1]的素质培养。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围绕政治与技术核心展开其军事、医学与政治思想教育;把医学职业道德教育蕴含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在医学职业道德教育中注重楷模事迹宣传与道德精神传承;并运用动员、仪式与礼物等教育形式,与教育内容相辅相成,形成战时医学道德教育的独特性。
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对医务人员医学道德教育内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医学道德教育的内容蕴含在军事医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二是注重医学道德精神的提炼、弘扬与传承。
1.1.1 医学道德教育内容蕴含于思想政治教育中。
战争时期晋察冀卫生学校军事、医学、思想政治教育三个方面融合发展,其政治思想教育的重点内容:一是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唯物辩证法为必修课,培养唯物主义世界观;二是形势教育,以增强日本必败、抗战必胜的信念;三是革命传统教育,白求恩卫生学校是医科学校,除发扬红军光荣传统外,还强调技术要为政治服务,继承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等红军时期卫生工作的光荣传统[2]682。上述世界观、形势政策与革命传统相互结合的教育内容,既包含英勇抗战、保家卫国的军人职责,又突出医务人员保卫军队战斗力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军医宗旨;尤为重要的是传承了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的军医道德传统。
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广义之域,涵盖着马列主义、政治思想,战争形势,爱国爱军爱民,军医规范、爱护伤病员,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奋不顾身地抢救伤病员等内容。这一时期医学道德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包含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医德医风等医学道德教育常被政治工作所取代,医德问题用传统的思想工作方式解决。如“1941年2月24日,一分区卫生部工作检讨”[2]462-464所示:个别休养所对休养员的爱护不够,对休养员的政治生活、政治学习关注不够,没有虚心听取休养员的意见和建议。究其原因,是“对于干部、看护员的政治教育抓得不紧,正因为看护员政治上的进步不够,所以发生了对伤病员的看护不细心,使伤病员同志在其光荣负伤与积劳成疾的时候,未能得到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安慰。”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教育解决上述问题。
医务人员在战地救护与灾区抗疫中的医疗行为实践,检验了医学道德教育的成效:晋察冀军区医务人员在战地救护中组建的手术队,最贴近战场火线,增加伤员救治可及性的同时,把风险留给了自己。“在一切事物中,要把伤员放在第一位”[2]802,实践着人民军医为人民的军医精神。 历史上,战争、饥荒与瘟疫一直是人类社会的最大威胁。且三者互为因果,不仅影响到人类的健康与生命,甚至能改变文明的进程[3]。战争、饥荒与瘟疫挑战着晋察冀军区的生存与成长。“兵燹之后必有瘟疫”,抗日战争期间,特别是每次“扫荡”后,必然爆发病灾流行。疫病迅速地由一家一地波及全村全区全县。由于边区人民生活艰苦,文化落后,迷信余毒深厚,一遇疾病求神拜佛,甚至全家死亡为常事[2]550。1940年秋至1941年,唐县、灵寿县、阜平疫情严重。《奔驰在阜平的军区卫生部医疗队》[2]507记载了群众防疫医疗队在阜平县88个村里的治疗情况。医疗队深入疫区,治病防病,救民于危难之境。
1.1.2 注重医学道德精神的提炼与传承。
晋察冀军区的医学道德教育,既重视用战斗英雄和医德榜样的事迹动员、激励人们救国图存,也重视从榜样事迹中提炼和传承医学道德精神,指导卫生建设。人民军医为人民的革命精神、白求恩精神、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的军医职业精神都是这一时期医学道德教育的精髓。
人民军医为人民的革命精神:“只有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军队,才真正关心人民的疾病痛苦,并尽力来帮助他们解除痛苦,因此,医务工作是整个革命工作的一部分。”[2]491-494在此精神鼓舞下的白求恩学校师生,一边与日本侵略者战斗、治疗伤病员,一边组成医疗队深入疫区救治百姓;为军队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其医疗工作就是“为着战争为着人民”[2]572,其核心任务是负责部队伤病员、兼收地方老百姓的伤病员和兼管当地的卫生工作[2]571。
白求恩精神:国际主义精神与医学人道主义精神的完美统一。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概括白求恩精神为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顾正钧同志发表《我们应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些什么》[2]541-543一文,指导全晋察冀军区学习白求恩精神。白求恩卫生学校“通过学习白求恩,增强了同学们的阶级感情、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和革命的人道主义情感,增强了对革命的义务感、责任感和事业心。一个热爱祖国、热爱根据地、热爱领袖、热爱党、热爱母校的‘五爱运动’很快就在学校开展起来了。”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晋察冀边区是一个新开辟的抗日根据地,经济上被严密封锁,军事上被频繁扫荡,敌人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妄图彻底毁灭抗日根据地[2]672;在这样的环境下创办卫生学校,开拓晋察冀边区的卫生教育事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既是必然的理性选择,也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体现。
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的医学道德精神:在建设军区后方医院的过程中,就比较重视工作人员的思想建设和良好的医疗作风的培养,提倡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要求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2]583这一时期军队医院医学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已初立。
1941年7月,毛泽东同志为延安中国医科大学第14期学员毕业班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以勉励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更好地为伤病员服务。这段话从此成为我国医务工作者的座右铭,具体化为行动指南;不仅成为战争时期医学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医学道德建设的主要渊源。“在残酷战争条件下,医务人员必须树立一切为了伤病员的思想,英勇地救死扶伤”[2]640。“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既继承了传统医学道德精华,是对军医传统精神的总结,也深刻反映出时代对医务人员的专业伦理要求。在这一精神的感召下,晋察冀军区的医务人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学人道主义的精神,无论是战地救护、把伤病员化整为零地进行转移,还是奔赴疫病区救治群众,都始终以救死扶伤、维护和保障军民的身心健康作为使命,卓有成效地保护了军队的战斗力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1.2.1 榜样示范法。
晋察冀军区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军医楷模,最著名的有外籍援华医生白求恩和柯棣华、军区副部长杜伯华、英模邢竹林、吕俊杰和战斗模范李文昌等[2]407,411。他们的英模事迹成为医务人员学习的榜样和继续战斗的动力。白求恩卫生学校梁克融医生的模范事迹,护士王德培的转变在《卫生建设》上发表,对全区卫生人员的教育较大[2]411;与遥不可及的人与事相比较,身边的模范及其示范效果对师生触动更深刻而持久。
学习杜伯华的精神亦如是。游胜华同志在《抗敌三日刊》号召医务人员学习杜伯华的工作作风[2]470-474:倾听病人的意见、精细进行诊断、多加解释工作和深入病室了解病人。通过榜样精神与工作态度、作风的结合,使榜样成为可以学习和效仿的对象,榜样精神落地生根。
1.2.2 动员。
以军事动员为核心的工作方式是晋察冀军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共性特征。无论是动员群众参军,还是动员知识分子投身根据地建设,动员始终是军区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据吕正操同志回忆,冀中“首先是动员北平与冀中有关系的医生、护士和保定医学院的内、外科主任、教授、教员和学生来参加抗战,然后通过他们动员他们的同学、同事到根据地来。”[4]白求恩卫生学校延续这一路径选择:动员学员入学入伍、在战斗中保护伤病员、在战斗火线上实施战地救护;动员学员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奔赴灾区为百姓送医送药;动员学员毕业后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救死扶伤。动员成为重要的医德教育工作方式之一。
1.2.3 仪式。
首先是为纪念抗日战争中捐躯的医务工作者而举行的悼念仪式,包括告别仪式、悼念文章、慰问家属以及其他悼念活动,以传承英烈精神,悼死励生。据历史资料记载,自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大夫逝世到1940年2月16日白求恩卫生学校命名期间,聂荣臻司令员及军区其他领导、卫生部领导以及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全体师生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中共中央发报悼唁白求恩大夫;毛泽东同志发表《纪念白求恩》文章;八路军军政杂志发表哀悼特辑[2]397。晋察冀边区各界召开白求恩大夫追悼大会,在军城北关举行安葬仪式,5月1日,晋察冀军区举行白求恩烈士墓落成典礼[2]788。军区卫生学校的全体师生参加追悼大会、写感想、悼词、挽歌挽联;并决心踏着白求恩的道路前进[2]706。通过这些悼念仪式及活动,白求恩精神广为传播,激励着军民抗日的决心,激励着医务工作者做一个白求恩式的好医生。
其次是各种典礼与会议形式:如1940年2月16日,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在葛公村举行了隆重的易名典礼大会。为使红军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地传承下去,白求恩卫生学校校领导在每次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上都要讲白求恩的事迹与精神[2]706。利用典礼仪式、会议形式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医学道德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是礼物教育形式。军医王广斌印象最深刻的是:“学校首长送给我们毕业同学的三件礼物:第一件是毛主席像——让我们永远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坚持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第二件礼物是钉子——钻研业务技术要有钉子精神;第三件礼物是信封——出校后经常和母校保持联系。毕业变成了动力,变成了强大的精神力量。”[2]718这与中医史上运用礼物仪式传承医学道德精神薪火相传。古代中医师徒相授,当弟子出徒时,师父要送给其一把雨伞,一盏灯笼,寓意为独立行医后不能在雨夜置病人于不顾;应不畏艰辛,一心赴救[5]。雨伞、灯笼、钉子、毛主席像章与信封等礼物凝聚道德寓意、情感意象和时代精神,传承至今,演化为各具象征意义的毕业礼物,为毕业生的继续成长提供动力。
晋察冀军区医学道德教育内容与方法的特点,对今天的医学道德教育仍然具有借鉴意义和启示。
高度重视医学道德建设是晋察冀军区卫生教育给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启示。晋察冀军区的卫生学校、医院和其他卫生机构的医学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均被包裹在政治思想教育之中,而非独立成体系。这种医学道德教育方式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之初;甚至现在的部分医学院校的医学伦理教育仍从属于德育与政治思想教育的宏大穹顶之下。表面上看,这是由历史经验积淀、教育路径依赖以及意识形态等原因决定的;实际上根源于医学伦理教育、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三者在内容上有交叉重叠,甚至同根同源;方法上趋于一致,甚至不分彼此。但随着医学教育的社会、文化、知识背景的巨大变迁,尤其是医学伦理学学科的创立、发展、成熟与学科定位,医学伦理教育也应独立化和专业化;以利于在多空间、多场域、多环节、全程性与综合性的医学伦理教育中,提高教育效果。
榜样,既是医学道德教育内容,也是其方式、方法。晋察冀军区卫生系统十分重视榜样力量在卫生教育中的作用,通过榜样示范法把医学道德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无论是援华医生白求恩、柯棣华,还是自己培养的卫生人才,只要他们的事迹是值得学习的,就会通过宣传,用榜样的精神,去感化广大的医务人员为了战争、为了人民去斗争。从榜样事迹中提炼的医学精神,指导医务人员道德修养与医疗机构的医德医风建设。
最好的榜样是白求恩同志,他对待伤病员的态度如亲人、胜亲人;在医疗救护中不仅治疗躯体创伤,而且竭尽所能地进行生活护理和关心照顾,让病人感到舒适和安心,他争分夺秒地在战地火线上抢救伤病员,把伤病员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其反映出来一是与病人之间凝练出来的志同道合的革命情谊,二是不怕牺牲之大无畏精神。他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现代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时创建关怀与信任的医患关系,在灾难发生时奔赴疾病疫区、地震等自然灾害地区,救治处于困境中的人们;契合的是医学道德建设中处理医学与社会关系的内涵。
虽然社会已经变迁,但晋察冀军区重视榜样事迹与精神的双重示范作用依然是医学道德教育的途径。纵观当今时代的医学伦理教育,无论是正规出版的教材,还是非正规的网络信息,正面的榜样不够明显。警钟长鸣与正面引导同样有意义,但榜样教育的重点应是以真诚的态度帮助医务人员调动正能量。通过医林楷模或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所内含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号召力,激励和影响受教育者,引发情感共鸣,激发仿效行为;用医林楷模行医救人的事迹与高尚的医学道德精神,为医学灯塔续焰,为后来者引航。医学道德教育中反面的案例如果不及时引导,医学生就会误以临床医学中的失范现象为常规,引发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因此,榜样示范法使得榜样的美德成为一种风尚、一种行为指令、一种优良的职业道德传统,成为激励医务人员治病救人的精神支柱。
仪式是指典礼的秩序形式,即在一定场合进行的、主题明确、具有专门规范化秩序的活动。仪式作为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体现方式之一,具有氛围、直观、群体、仿效、综合效应及教育、传承、导向、约束、激励、凝聚、辐射等功能,因而具有特殊的教育作用[6]。晋察冀军区的医学道德教育利用悼念仪式、典礼仪式和大会仪式,宣传英烈事迹和精神的做法,启示今天的医学伦理教育要重视仪式的价值,利用仪式的契机帮助医学生树立生命神圣的道德信仰,积极应对一些综合因素对生命神圣观念的强烈冲击与挑战;利用各种仪式帮助医学生建立起生命神圣的道德信仰。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军区的医学道德教育,上承中医的优良传统与红军军医精神,下启社会主义的医学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基本途径与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医学院校而言,以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医学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为医学伦理教育的指导思想,传承古今中外的医学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在医学伦理教育中恰当运用榜样示范法,以及动员、仪式和礼物等教育方法,使医学道德教育的内容深入人心,取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