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诊断早期转移性肝癌的体会

2019-01-17 10:29张春花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7期
关键词:原发灶转移性肝癌

张春花

200240上海市闵行区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转移性肝癌、原发性肝癌为临床常见的两种肝癌类型。早期转移性肝癌具有发病隐匿的特征,患者症状缺乏特异性,如未及早确诊,易导致病情加重,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有研究指出,将B 超应用到早期转移性肝癌的诊断过程中,可有效提高疾病检出率。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2月 筛 查 早 期转移性肝癌患者62 例,根据诊断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1 例。观察组男16 例,女15 例;平均年龄(60.98±21.50)岁;平均肿瘤直径(6.85±3.20)cm。对照组男17例,女14 例;平均年龄(61.78±19.30)岁;平均肿瘤直径(6.97±3.14)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诊断,观察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探头频率设置为3.5~5.0 MHz,线阵探头频率为10.0~15.0 MHz;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肝区,采用超声探头扫查;观察肝脏部位病灶情况、血流情况。根据观察结果,对早期转移性肝癌进行诊断。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1.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检出率对比:观察组检出率为96.77%(30/31),误诊率为3.23%(1/31),漏诊率为0(0/31);对照组检出率为77.42%(24/31),误诊率为9.68%(3/31),漏诊率为9.68%(3/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早期转移性肝癌B 超表现:31 例患者中,肝脏大小未见明显异常25 例,肝脏轻度增大6 例。患者病灶部位可见强回声,周边可见低回声晕,中心呈“牛眼征”。原发灶位于肺部,除见病灶部位强回声及周边低回声外,同样可见中心坏死;病灶位于卵巢、结肠、胃部、食管者,均无中心坏死;病灶位于骨,仅见周边低回声改变。

讨 论

B 超诊断早期转移性肝癌的检出率:早期转移性肝癌诊断的金标准,以病理学诊断为主。因为侵入性操作患者诊断期间的痛苦较大[1]。采用常规超声诊断,影像清晰度差,图像分辨率低,误诊及漏诊的风险高,易延误治疗,对患者预后改善不利[2]。本文研究发现,与常规超声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调整了探头频率,使得超声影像的清晰度得到了显著提升。采用该技术诊断早期转移性肝癌,病灶部位回声情况、中心坏死及积液等情况,均可明确显现。依照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表现,对疾病进行诊断,可有效提高检出率,预防误诊或漏诊。

B 超诊断早期转移性肝癌的影像学特征:明确早期转移性肝癌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是提高检出率的主要途径[3]。本研究发现,31 例早期转移性肝癌患者中,肝脏大小未见明显异常25 例,肝脏轻度增大6 例,提示患者肝脏大小通常无明显异常。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者病灶部位可见强回声,周边可见低回声晕,中心呈“牛眼征”。中心呈“牛眼征”,提示中心坏死。早期转移性肝癌患者原发灶包括肺部、肾脏、卵巢、结肠、食管等多种。通过对不同原发灶患者超声影像的观察发现,原发灶位于肺部,除见病灶部位强回声及周边低回声外,同样可见中心坏死。病灶位于卵巢、结肠、胃部、食管,均无中心坏死[4]。病灶位于骨,仅见周边低回声改变。诊断期间,应对以上征象给予重视。针对难以确诊者,建议考虑通过病理学检查的方式对疾病进行确诊,避免延误治疗。

综上所述,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转移性肝癌,可有效明确病灶回声情况,明确原发灶,有助于提高疾病检出率。

猜你喜欢
原发灶转移性肝癌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乳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内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水平变化分析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非远处转移性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低剂量碘-131治疗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转移性胃癌临床观察
乳腺癌原发灶T淋巴细胞浸润与预后的关系
56例颈部转移癌治疗的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