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 黄年正 罗丽娜 刘春梅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以血糖水平异常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1]。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5 000万左右[2],且每年新发病例均在几百万。随着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发展,患者可合并发生多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较为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3],患者发病后会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失明[4],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性眼底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极为重要。在本次研究中,我院特将2019年1—7月石坪桥社区4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散瞳眼底照相机为其进行免费视网膜照相,对免散瞳眼底照相机在糖尿病性眼底病社区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详细研究过程如下:
在2019年1—7月我院共为石坪桥社区共400例糖尿病患者提供免费视网膜照相,我院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我院征求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同时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本次研究的进行。所有患者当中,男性255例,女性145例,患者年龄28~78岁,平均年龄(55.2±7.9)岁,患者病程1~20年,平均病程(11.2±2.2)年,I型糖尿病患者32例,II型糖尿病368例。
我院组织专门团队为石坪桥40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视网膜照相,所用仪器为国产手持免散瞳眼底照相机,为患者实施检查前,对科室护士进行手持免散瞳眼底照相机的操作培训,确保科室护士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另外,组织经验丰富的眼科医生到社区为患者进行健康知识讲座,宣传糖尿病眼底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性,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检查依从性,随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视网膜照相,检查结束后,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针对确诊为糖尿病性眼底病变的患者,根据患者意愿,为其实施相应的治疗。
对所有患者眼底病变的筛查结果进行统计调查。对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的分期情况进行确定,临床上糖尿病眼底病变可分为6期,可见微血管瘤和出血点为I期,可见硬性渗出及出血斑为II期,可见软性渗出及出血斑为III期,可见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或玻璃体出血为IV期,可见新生血管形成及纤维增值为V期,除以上症状外,视网膜剥离为VI期。另外,对患者的转诊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调查。
我院采用SPSS 23.0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采用()表示计量资料,实施t 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00例患者共800只眼,糖尿病性眼底病变121眼(15.13%),其他眼底病变59眼(7.38%),无病变620眼(77.50%)。
糖尿病眼底病变Ⅰ期6 7 眼(5 5.3 7%),Ⅱ期3 3 眼(27.27%),Ⅲ期13眼(10.74%),Ⅳ期7眼(5.79%),Ⅴ期1例(0.83%)。
本次研究所有121眼(66例患者)均转诊治疗,转诊率为100.00%,经治疗110眼眼底病变得以控制,治疗有效率为90.91%。
糖尿病性眼底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影响患者视力,严重时可引起患者失明[5-6],经研究表明,30%左右的II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便伴有不同程度的眼底病变[7],患者对糖尿病性眼底病变的重视不足和部分医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不够是引发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8-9],因此,针对糖尿病性眼底病变,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做好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从而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10]。血糖、眼底镜、眼底照相机及血管造影等均可对糖尿病性眼底病变进行诊断[11],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且得到了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次研究所用的手持免散瞳眼底照相机为一款集普通成像和眼底成像于一体的数码医用相机,其可对患者眼底及眼表周围区域的影响信息进行采集,且无需进行散瞳,检查时操作简单、便捷、快速,得到的图片分辨率较高,可清晰的对患者眼底病变情况进行观察[12-13],同时检查结果会以数据的形式被保存起来,不仅便于建档保存,同时还有利于患者的跟进治疗,除此之外,在为患者检查期间同时为患者提供健康知识教育,可极大程度的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从而提高患者对检查、治疗的依从性[14-15]。本次研究当中的400例患者(800眼)当中,共筛查出121眼为糖尿病性眼底病变,占总体的15.13%。免散瞳眼底照相机不仅可对患者眼底病变类型进行有效区分,同时还能将糖尿病性眼底病变的分期进行有效辨别,一方面为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了良好的依据,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则可有效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率[16-17]。
综上所述,免散瞳眼底照相机可有效筛查出患者糖尿病性眼底病变情况,有利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