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鹏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推进,初中美术教学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初中美术对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培养都起到重要作用。“美术源于生活”,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往往出现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的情况,教学内容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兴趣,教学效果不佳。结合初中美术教学实践,探索有效的生活化教学策略,以期提升教学质量,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生活化
在现代教育实践指导下,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全方面能力培养,包括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等,初中美术课程深化改革正是朝着这个目标进发,为生活化教学提供广阔的空间及展示舞台。生活处处存在美,是美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初中美术教学应积极探索生活化教学实践,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贴近学生生活之美,更深入学生的心,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并将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形成良好审美观,锻炼实践运用能力,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一、生活化情境诱发兴趣
兴趣是美术创作的先决条件,浓厚的兴趣才能热爱美术绘画。初中英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美术生活化教案并展开教学实践,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畅游,感悟生活、品味艺术的美好。在教案设计时,教师应选取学生能接触、常见的生活情境为素材进行优化创设,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发现生活处处存在美,感受美感无处不在,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布置理想的家居》一课教学时,可以在教学方案设计时搜集温馨的家庭布置图片,在课堂开始时通过多媒体设备投放到大屏幕上,然后通过提问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生活情境:“大家平常除了学校之外,更多的时间就是在家里,你最喜欢家里的哪一个角落布局?为什么呢?如果让你设计你的家,你会怎样设计?”通过贴合学生实际的生活化情境创设,学生马上能展开联想,结合实际情况有了思考方向,这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结合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讲授,引導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居室大致平面图。随后,教师再进行提问创设情境:“大家通过老师播放的图片展示,想到什么样的家庭氛围?”学生可以回答出温馨、亲切、温暖等词语,然后教师再问:“那怎样才能在你们的家营造这种氛围呢?”学生可以感受到是室内布置、装饰、灯光、色调等。最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完善自己理想的家庭居室平面图,包括上色等。在这一课程教学中,可以充分诱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积极参与美术绘画创作中,激活课堂教学氛围,并顺利完成理想家居室的平面设计及美化,理解美术绘画技能、居室布置设计原理及步骤,发挥想象力,发散思维能力,在设计中融入创新意识、功能意识与审美意识,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二、生活化活动激发参与
在初中美术教学开展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配合教师收集课堂教学中需要的素材,教师需要提前安排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学情,结合初中生生理及心理特征:思维活跃、有想法、有主见、爱表达、渴望被尊重理解接受,开展多元化、生活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全程投入参与的过程中掌握美术知识、美术应用技能,塑造美术品质与艺术修养。
例如,在开展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独特的装扮》一课讲授时,可以课前安排学生搜集关于面具的图片及文字材料,课堂上先播放一段童话剧《马兰花》中关于戴面具表演的节目片段视频,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向全班展示自己搜集的素材,交流对面具文化的理解,包括面具造型在不同民族、地域、国家的不同特点、风格;面具的制作材料等等;随后在这基础上教师进行古代面具的由来、作用、意义以及在现代的发展。让学生思考当代社会中,面具可以运用在哪些方面。接下来,教师可以以举办联欢晚会的形式,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生活中看到的面具和搜集材料时发现感兴趣、觉得好看的面具,再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专属面具,然后在联欢晚会上佩戴,表演自己喜欢的节目。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纷纷投入到美术作品的创作中,结合课堂教学知识点展开多样化美术探索。最后在举办的联欢晚会上,让学生间互相展示并进行讨论评价,深化学生对面具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形式各异的生活化美术教学活动,能充分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并投射到自己的作品创作中,不仅学到美术知识,还能内化吸收,表达创作。
总而言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多元化、生活化的教学实践,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健全美术艺术修养,最终达成全面素质提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连霞.初中美术教学生活化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8).
[2]夏艺铭.生活,美术教学的源泉:小学美术特色教学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5(19).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