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凤
摘 要:以我校高2017级学生为例,基于本级学生学习行为习惯较差、综合素质较低、地理基础严重欠缺的问题,利用教学实践,有针对性地巧用课本原始地图,引导学生制作课本立体地图,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参与性和积极性;开展课本地图的绘画比赛,丰富学生课余学习地理的艺术性;巧用空白课本地图提高地理学考复习课效果等方面的实践研究,总结出针对类似本年级基础较差的学生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具体可操作的措施。
关键词:课本地图;地理学科;教学效果
我校属于南宁市的普通中学,高2017级录取学生共423人,分8个班级,这批学生的课堂、课后的言行习惯较差,综合素质较低,再加上初中地理学科不是中考科目,学生在初中的学习阶段对地理学科不重视,因此学生的地理基础严重欠缺。本人任教高2017级1-4班共4个班,另一位年轻的地理教师任教5-8班共4个班。对于刚从高三任教回来的我来说,面对课堂上学生一问三不知的情况,深感教学的困难。为了突破这一困境,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本人决定带领本年级另一位年轻地理教师一起针对本年级学生的地理现状,采取一系列的有针对性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学考复习效果。通过一年半的实践研究、总结提升,我们所带的高2017级学生在高一、高二参加南宁市15所联盟学校联考中,平均分分别位列第一、第二名,学考通过率100%,A等率明显提高。
一、利用课本地图开展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地理课堂积极性
高一学生接触到的高一地理内容的概念、原理和规律,是高中阶段最难的章节,再加上学生原来的地理基础严重欠缺,学生刚进入高中课堂时普遍感觉像听“天书”一样。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与信心。我在设计每一节课时,尽可能利用课本地图让学生开展课堂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看图、读图、析图的能力,让学生理解课本的文本内容。例如:在学习第一章“地球运动”时,我会建议每个学生都购买小型地球仪,课堂上我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演示自己的地球仪,在地球仪上用彩笔畫出对应的纬线、经线、晨昏线,分辨出课本中平面地图的各种侧视图、俯视图,我适时提出问题,学生之间互相观察讨论、争辩,我进一步深化,增加问题的难度,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请学生到讲台上面向全班同学展示,解读自己所画、所想。针对疑惑,学生再继续演示、讨论,把课本的大问题细分为一个个小问题解决落实。常规的讲授教学,学生只是从视听角度单一地接受知识,比较枯燥,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而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地球仪,突破课本地图的局限性,从多个角度激发学生的神经系统,充分调动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并使学生从中得到学习地理的快乐。又如:在学习第三章“洋流的分布规律”时,我也会利用课本地图在课堂上设计让学生展示的活动。我会让学生准备好红色、蓝色等彩笔,学生用红笔画暖流,用蓝笔画寒流,将课本上的洋流分布图所涉及的洋流一一画到自己的地球仪上,再请同桌之间交换互评。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会邀请学生到讲台上,边画边解说该洋流的形成过程,全班学生进行互评。通过一系列的展示活动,平时的“学困生”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积极性也不断提升,主动参与度很高,这样全班学生对该节内容就会理解得比较透彻,进而提高了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二、制作课本立体地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本文本内容
卢梭认为: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知识的真正目的是,当需要它的时候,寻求怎样获得知识,而不是知识本身。他曾说:“看看你的学生有知识和我的学生无知识的区别吧!你的学生在学习地图,而我的学生在制作地图。”由此可见,许多地理知识和地理能力,尤其是地理技能,只有学生亲身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高一上学期的学习内容主要以自然地理为主,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才能理解掌握,而课本的插图只能以平面的形式展示,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领会。为解决这个难题,在课堂中,我尽量多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希望能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突破这一难点,但是后来发现,让学生和我一起制作课本的立体地图,更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的内容。例如在学习“三圈环流”的知识点时,我先利用一节课边讲解边板书三圈环流的过程,让学生有基本的认识。然后利用课后时间,召集学生利用自己的地球仪,再找来硬纸板、双面胶、彩笔等工具将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用硬纸板箭头固定在地球仪上对应的位置、气压带风带的位置描绘在对应的纬度范围,使得“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立体化,形象化,一目了然。通过自己亲手制作,学生互相帮助,就能深刻领会这个知识点,理解课本的文本内容,并融会贯通。
三、开展系列课本地图绘图比赛活动,丰富学生课余学习地理的艺术性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为了提高我校高2017级学生地理学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地图学习习惯,丰富学生课余学习地理的艺术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和学科能力的提高。我针对高2017级学生的情况,分别在高一上学期、下学期、高二上学期组织了3次课本地图绘图比赛活动。活动时间安排在寒假、暑假进行,作为寒暑假的作业布置,开学统一上交,从中选择优秀的作品进行全校展览。如以下部分学生的作品:
通过组织开展系列课本地图比赛活动,学生在绘制课本地图的过程中将课堂上老师总结的知识点标注在地图上,实现了自我对学期内所学的知识进行图文系统归纳总结。在绘制这些地图的过程中,有心的学生还会想方设法地让地图看起来更美观,更立体,无形中培养学生去发现地理的艺术之美。学生通过参与每学期的课本地图绘图比赛活动,对地理课本的基础知识就会掌握得比较牢固,从而提高了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效果。
四、巧用课本空白地图,提高学生复习课的复习效果
对于知识基础较欠缺的普通中学学生,为了使学生全部通过学业水平考试,学校都会统一在学考前15天安排非学考科目停课,让学生专心复习学考科目。近两年的地理学考题,已由以往的直接考查知识性的考题慢慢向高考方向考题过渡,重视学生提取图文信息的能力以及知识链推理能力的考查,因此如何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效果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年提出的“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理论,在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埃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因此我们决定收集课本的空白地图,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点让学生自己填图从而达成对知识点的系统巩固来代替以往老师多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讲解归纳。学生在课堂上的填图过程,采取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并抽取学生到讲台上对自己所填图的内容进行解说演示,然后学生互评。采取这样的方式,改变了以往复习课堂沉闷的状态,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复习课的主动性,复习课堂效果好。最后我校高2017级学生在2018年12月参加的5门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地理学考通过率100%,A等率最高。
总之,如何提高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效果,仍是每个地理教师值得一直研究的课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还要继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更好地做好这份事业。
参考文献:
[1]赵云娜.熟练运用地图提高高中地理复习效果[J].读与算(教研版),2014(19).
[2]甘荣英.图式思维在高中地理复习课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3(2):90-92.
[3]邱志坤.如何使用初中地理课本中的地图组织教学[J].华夏教师,2013(7).
[4]张兴虎.提高高中地理复习课有效性的探索[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1(12):123-124.
[5]段毅.高中地理高效性复习的浅析[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5):3.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