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紫燕 魏学军 丁耀星
摘 要:福建省体育中考的改革,得到广大家长、学生以及老师的重视,体育不再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学科。改革要求体育课堂是高效课堂,即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教学技能、运用所学技能进行体育锻炼。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反思现状,提出团队自主学习,通过学生团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团队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团队;自主学习;高效体育课堂
一、前言
国务院在1990年出台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首次明确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可见教育部对体育的重视不是纸上谈兵,从增加体育考试到体育考试分值不断增加,考试内容不断增加、变换,难度变大等,透露出当今教育的评价理念正在发生变革[1]。
体育中考的改革不仅提高了学生、家长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要求,必须保证课堂的高效,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竞赛及课余训练中去。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改善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培養终身体育意识。
二、体育课程现状
2018年5月份随机抽取8所福清中小学校进行关于体育工作的资料查阅、实地查看、深入课堂听课、教师学生随机访谈等。通过课堂听课及查看学期计划及单元计划,看出现阶段的体育课堂还是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同时体育中考体制的改革直接导致体育课直接围绕体育中考项目进行,在体育课堂上对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运用确实少之又少。这样的课堂如何达到国家要求的体艺2+1?如何培养全面型发展的人才?
只有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让学生每节课都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三年的体育教学,学生从中选择最为优势的项目参与体育中考并取得理想的成绩,才是我们体育教育的中心思想。
三、如何让体育课堂成为高效的课堂
实现体育课堂的高效的两大要素:教师和学生,教师的高效指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
高效的体育课堂要求老师要做到课前充分备课,课中有效组织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课后设置有效的体育锻炼(包括课外作业及课余活动竞赛等)。
高效的体育课堂要求学生转变传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包括课前的先学,课中的探究、反思、改进,课后的再实践。
四、如何通过团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从2001年9月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创新模式——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到2014年教育部明确提出了各学段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突出强调了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等一系列举措,都在强调合作[2]。由此可见团队合作深入体育课堂志在必行,让每个学生都融入团队活动中去,提升责任感,从而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组建团队
团队的组建将传统意义上的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变成由团队长挑选团队成员。所以首先要确定团队长,团队长由学生自愿报名并竞争产生,明确团队长等同于体育委员,是班委的一分子,以此来调动团队长的积极性。团队长确定之后,由其自主选择团队成员。为什么要自主选择呢?实践证明,通过团队长自主选择成员组成的团队战斗力很强,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也很高,而且组队后,重组的比较少。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团队长可以选择成员,成员也可以选择团队长。这就要求学生在平常一定要遵守纪律,学习也要努力,这样团队长才愿意接纳。在组建过程中,确实发现有些学生团队长都不想要,最后这几个学生再三向团队长保证不会拖团队后退,团队长才接纳。当然团队长也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号召能力,这样学生才愿意加入他的团队,才能够迅速地组建好团队。
(二)如何运用团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1.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设计单一、反复的练习方法让学生始终认为“这是老师要我学的”,即使中考升学压力迫在眉睫,学生还是被动地学习,枯燥的练习方法让学生产生了消极情绪。所以教师应该优化教学设计,注重对团队能力的培养,通过团队成员一起学习、探讨、活动同时经验分享等激发团队合作意识。例如:在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单元,首先教师在第一课时的时候通过奥运女排的事迹鼓励学生,让学生明确竞争与团队合作的关系,感受团队带来的魅力。其次在教授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动作的时候,引导团队长根据团队成员的情况在团队内进行本节课及本阶段团队目标的制定,团队目标的制定应该根据团队成员的具体情况制定。通过制定目标,团队成员就会不断挑战自己,从而为了共同的团队目标努力奋斗,培养合作意识。最后要发挥骨干的作用,每个团队都会有比较优秀的学生,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引导这些学生当小老师,确保团队目标的实现。
2.多元的评价体系促进团队的成长
改变了传统评价方法的单一性,注重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传统的评价以终结性评价较为显著,以学生的考核成绩和教师的评价作为最终的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方式过度注重甄别和选拔功能[3]。而现在的评价更多的是关注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从整体性来考察学生的体育运动成绩,考虑学生的先天因素,通过对学习过程及阶段成绩的对比,来评价学生的最终成绩。注重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过程,用过程性的评价标准来考核学生在这个阶段的成绩,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都能获得相同的成功体验,从而解决了评价标准单一这个问题。
多元的评价体系包括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
(1)过程性评价:包含课堂评价与课后评价
课堂评价主要体现为教师评价、团队评价。
教师对团队的评价:包含团队课堂整体表现和团队课堂竞赛。每节课教师根据团队的课堂表现对每个团队进行课堂评价并予以赋分。团队课堂竞赛:每节课团队之间根据该阶段项目进行竞赛,团队的成绩取决于团队每个队员成绩的平均值。如获胜赋相应分值,失败不得分。
每学期期末团队将教师课堂评价及团队课堂评价进行汇总,排名并予以赋分。这种评价体系主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样也督促学生自主训练,这样的竞争让团队的每个队员都不可或缺,因为不论你进步或退步都将影响团队,为了不给团队拖后腿,必须加强练习。因此只有在课堂上时时注重团队,才能让学生深刻意识到自己是团队的一分子,每个人的努力都会给团队的成功奉献力量。而当你在为团队做出贡献的同时你也会发现自身的水平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同时老师与团长会更直观地看到队员的变化,是否进步、态度是否端正等。
团队评价:队员之间根据这节课的表现进行自评、互评;团队长根据队员互评的情况及观察给予评价,经教师确认并赋分。(缺席分值为零)
队员的期末课堂评价分值也就是传统的平时表现分由团队分和队员分组成。团队分(教师对团队的评价):团队与团队之间根据每节课的评价进行汇总,期末排名并进行梯队赋分。队员分(团队对个人评价):团队内部根据每节课团队长的评分进行汇总,期末排名并进行梯队赋分。
课后评价:主要由家长、团队长负责。
队员根据阶段项目的成绩制定相应的课余训练计划,团队长对成员的计划审核通过即可实施计划。课余训练计划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学生在家完成当天的打卡,由家长签字(家长监督);另一种是在校,团队长组织本队队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完成当天的打卡,由团队长在相应位置签字。无论哪种形式的打卡,团队长实时跟进,落实每个团队的打卡情况,每个月一小结,每学期一总结。旨在让学生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进而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2)阶段性评价:包含课程每个阶段训练的综合考核成绩
每个学期教师根据学段特点制定学期进度,并设置必考项目。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将该阶段必选项目内容进行第一测,教师及团队长引导学生根据第一测成绩,制定个人训练计划及目标。团队长根据团队成员的目标设定情况制定该团队的目标,要求目标的设定要科学合理。该阶段学习的过程中或者阶段结束会进行第二测、第三测,对照第一测成绩,学生完成了自己设定的目标即可获得该阶段分数的满分,如果没有完成自己的目标,则根据终结性评分标准对应所得的分数。例如:某学生成绩一般,在立定跳远项目中,前测成绩是1.30米,制定的阶段目标为1.40米;通过审核,同意该目标的制定。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训练及课余的自主训练,该学生后测成绩是1.41米,那么该学生就获得该项目的满分分值。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课程评分标准规定成绩在95分及以上的学生,只要每次测验成绩没有退步就能得到满分分值。
在阶段目标制定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团队成员在第一测由于各种原因成绩不理想,没有发挥正常水平的现象,所以团队长要密切关注在学习过程中成员的情况,及时调整阶段目标,主要是促进团队成员成长。
3.科学有效的竞赛提高团队的能力
举办的各类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强有力平臺,每个阶段都会根据该阶段所学的内容开展相应的比赛活动,同时要求参赛必须是以班级团队为单位进行。
竞赛活动具体实施步骤:首先在班级进行预赛,选出班级前一、二名的团队;其次是由班级选出的前两名团队参加年段决赛,选出年段前八名的团队。同时根据决赛成绩同样可以评选出个人前六名的达人。竞赛活动宗旨是营造氛围,培养团队合作竞争,发掘运动达人。
在项目的设置上应该充分考虑到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及体现团队的项目,项目的选择要多样化,趣味与竞技相结合,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从中获得喜悦,比如趣味性的两人三足,袋鼠跳、拔河、长跳绳,田径类的迎面接力,球类的篮球、排球等。
4.明确团队制度,严格课堂常规
严格的课堂常规规范是课堂顺利进行的保证,体育课的课堂常规要求学生集合做到快、静、齐,解散做好形散神不散[5]。同时在课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着装、器材等统一,课中目标的高度一致,应始终保持团队统一目标,课后的点评要客观,团队自评、互评要客观准确。
团队学习已经在校园形成了浓厚的运动氛围。下课以后,学生不再是坐在教室里攀谈或趴在桌子上睡觉。而是变成了一个个团队,执行着自己今天的团队任务。团队长会根据团队设定的目标,督促团员自主选择项目训练。校园那些运动器材不再是摆设,成了互相竞争的场地。团队的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于洋.中小学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与体系建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2).
[3]王世喜.体育教学中创新评价方法初探[J].学周刊,2015(21).
[4]穆伟.高中体育中实施有效教学的实践探索[J].考试,2016(52):127.
[5]李生寿.如何在体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J].体育天地,2014(8):369.
注:本文系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FZ2017GH033,课题名称:中学学生体育运动发展性评价课程。
作者简介:周紫燕,中学初级教师,体育组组长,大学本科。
魏学军,中学高级教师,总务处主任,省学科带头人,大学本科。
丁耀星,中学高级教师,校长,大学本科。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