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脑中风恢复期42例临床观察

2019-01-16 08:05孙永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阿托伐他汀神经功能

孙永杰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中风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脑中风恢复期患者8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2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补肾活血汤。比较两组神经功能与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HCT、ESR、ηb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

【关键词】 脑中风恢复期;阿托伐他汀;益气补肾活血汤;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22-0128-02

伴随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持续发展,老年人患脑中风的比例也在持续升高,对患者及其家庭均有影响。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日益上升,临床上对脑中风的治疗水平亦有一定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患者死亡率,但脑中风恢复阶段的后遗症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1]。临床研究发现,脑中风恢复期时患者的脑神经可塑性仍较高,因此把握治疗时机,通过积极的康复手段帮助患者恢复意识、语言及运动功能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笔者依据患者具体病况,结合中风过程演变规律施以救治,以达到治疗目的。本研究将中西医结合治疗用于脑中风恢复期患者,观察其对患者神经功能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脑中风恢复期患者8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2例。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45~80岁,平均(61.58±5.03)岁;病程1~6个月,平均(2.87±0.75)个月;合并症:糖尿病19例,高血压22例,高血脂16例,冠心病12例。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46~80岁,平均(61.62±5.11)岁;病程1~6个月,平均(2.79±0.81)个月;合并症:糖尿病20例,高血压23例,高血脂15例,冠心病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3]、《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中有关中风诊断标准。证型:气虚血瘀证。主症:肢体无力、半身不遂或有麻木感、口舌歪斜、语言不利、心悸汗出、面色淡白,舌暗淡且苔薄白,脉细涩;次症:头痛、眩晕、瞬目不灵、目光呆滞、共济失调。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不小于7分;所有患者均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大面积且严重脑梗死;内脏器官伴有严重疾病;造血系统异常者;存在传染病、血液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对研究药物过敏者;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已参与其他药物临床试验者。

1.4 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降血压、血糖及抗凝治疗。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7,规格10mg)口服治疗,10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补肾活血汤治疗。药用:黄芪、牛膝各30 g,白术、太子参、杜仲、桑寄生、熟地黄、生地黄、川芎、当归尾、石菖蒲、香附、远志各15 g,全蝎10 g,龙胆草6 g。若患者有口苦舌干症且易激怒则加用龙胆草10 g,黄芩6 g;肢体僵硬不适者加用木瓜10 g,丝瓜络30 g;纳差者加用茯苓,焦三仙各12 g;失眠多梦则加用柏子仁15 g,酸枣仁30 g;大便秘结加用大黄6 g,每日煎服1剂,取汁分3次服用。10 d为 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神经功能以NIHSS[5]评估,量表总分42分,评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时血液流变学指标,其中红细胞压积(HCT)、全血黏度(ηb)以微量毛细管法检测,血沉(ESR)以Wintrobe法检测。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神经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血液流变学比较 两组治疗前HCT、ESR、ηb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HCT、ESR、ηb 值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脑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特点。脑中风恢复期指的是中风发生半个月至半年期间,是患者康复、预后改善以及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时期[6]。伴随人口老龄化情况的不断严重,脑中风逐渐发展为威胁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不仅对患者健康造成影响,且对其家庭的打击亦十分沉重。

临床上对于脑血管病治疗广泛运用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便是其中较常用一种,其作为竞争性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可对肝脏中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选择性进行抑制,阻止胆固醇合成。有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对多种脂质合成以及蛋白质异戊烯化存在影响,用药后可达到抗炎、降脂与抗氧化等诸多作用,将阿托伐他汀用于脑中风治疗可有效发挥治疗作用[7]。中医学针对脑中风治疗主张本虚标实的辨证论治,其中本虚是指气虚肾虚,而标实则以血瘀痰阻较为常见[8]。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脏腑功能出现失调,气血亏虚,加上机体抵御能力差,患病后不易康复,此现象在脑中风疾病中更为明显。有研究认为,脑中风患者始终有肾虚、气虚及血淤症状,因此治疗当以益气补肾活血为主[9]。益气补肾活血汤药方中白术、黄芪以及太子参有补气益气、活血健脾功效;杜仲、牛膝、熟地黄、生地黄以及桑寄生具有滋补肾精作用,人体肾无亏虚且蒸腾气化功能无异常,则不生痰浊,患者肾精充沛,则能上行,充养脑髓;川芎、当归尾、石菖蒲、全蝎以及远志能够化痰通络、活血化瘀;香附有调理气机作用;炙甘草在药方中起调和作用。诸药合用则可达益气补肾活血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中有黄酮类与多糖成分,能够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对于神经细胞缺氧造成的损伤及自由基损伤具有对抗作用,能够改善局部微循环,而川芎中所含有的川芎嗪可阻止血小板大量聚集,防止血栓形成[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低,HCT、ESR、ηb值均较低,提示在西药阿托伐他汀治疗基礎上加用益气补肾活血汤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血液流变学指标,HCT、ESR、ηb值降低表明通过益气补肾活血汤可降低血液黏度,增加血流,同时减弱血管阻力,从而有利于患者症状与体征改善。

综上,对脑中风恢复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0.

[2]茹立良,王志梅,刘升辉.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临床实践的研究现状[J].世界中医药,2015,10(12):1987-1991.

[3]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学杂志,1996,29(6):379.

[4]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病症疗效诊断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6.

[5]Dunning K.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J].Encyclopedia of Clinical Neuropsychology,2011,9(1):1714-1715.

[6]何秋.脑中风防治与康复[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11.

[7]林文东,李振喜,施水液,等.阿托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IL-17、IL-10、TNF-α表达的影响[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35(6):504-507.

[8]吉晓天,陈垂海,周少珑.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疗效探讨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 2017, 26(2):294-297.

[9]张小芳,周甜,孙惠萍.益肾桂枝汤治疗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兼阴虚证的临床疗效[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10):2112-2114.

[10]杨庆珍,王增绘,付娟,等.黄芪化学成分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J].应用生态学报,2015,26(3):732-738.

[11]蒲忠慧,蒙春旺,周彦希,等.川芎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16,39(11):2529-2531.

(收稿日期:2019-09-18 编辑:陶希睿)

猜你喜欢
血液流变学阿托伐他汀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不同温度的造影剂粘度对CAG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临床观察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