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滢 汪华
【摘 要】 壮医药学作为中国民族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熠熠生辉。积极推动壮医药学的对外传播,是对传统医药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新形式。文章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以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为基础,对文化进化规律进行解释,探究壮医英译原则,助力于民族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
【关键词】 模因论;壮医药;英译;对外交流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22-0001-04
Translation Studie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Zhuang Medicine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With the General Rules of Treatment of Zhuang Medicine as a Case
LI Xiaoying WANG Hu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China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national medicine, Zhuang Medicine shines in the new era. Actively promoting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Zhuang Medicine is a new form of protecting and developing the traditional medicine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this paper based on Darwin's theory of evolution, explains the laws of cultural evolution, explores the principles of Zhuang medical translation, and helps the foreign exchange of national medical culture.
Keywords:Memetics; Zhuang Medicine; Translati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民族醫药是指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它与汉族医药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医药文化。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壮医药学是壮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壮族先民主要居住在气候闷热潮湿的岭南地区,壮医在对瘴、毒、蛊、痧以及风湿等病症的治疗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诊疗方法和理论体系。
积极推动壮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是弘扬中华民族医药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国家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有关壮医翻译的学术探讨呈现逐渐升温趋势。当前针对壮医翻译的研究,从宏观而言,结合时代背景,对壮医发展的路径选择提供建议;从微观而言,涉及具体术语的翻译策略、以及术语翻译规范性的探讨。尚未有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壮医翻译展开研究。笔者认为,为顺利实现壮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首先要解决的是壮医翻译标准化的问题。壮医翻译工作要想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需要理论的指导,并形成完善的翻译理论体系,才能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活动。
1 模因论与翻译
英国学者理查德·道金斯将 “meme”(模因)定义为文化信息传播的基本单位。他认为,文化和生物一样存在着相互竞争的复制因子[1]。 模因是基因的文化对等物,是使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复制因子[2]。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了模因这个文化信息的表征单位及其系统在文化进化过程中复制、传播以及演变的规律。在庞大的语言模因库中,能够在竞争中取胜,得以自我复制的模因就是成功的模因[3]。 海利根认为模因的传播包括四个阶段:同化、记忆、表述和传播[4]。
芬兰学者切斯特曼(Chesterman)率先将模因论的相关内容引入翻译研究的范畴。模因翻译论的基本观点是,翻译就是将承载着思想和文化内涵的源语模因以译文的形式向目的语模因传递的过程。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首先要理解源语模因的特性,使自身成为其宿主,在通过重新编码的形式,将源语模因以目的语模因的形式表达出来[5]。模因通过模仿,尤其是通过语言,在同一种文化中传播,而在模因在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需要借助翻译,因此,翻译是模因跨越文化疆域传播的生存载体[6]。
2 模因论与壮医治则翻译
壮医的治则是壮医在治疗疾病遵循的基本准则。医者以治则为依据,采取多种具体的诊疗方式。例如,医者想要为患者调气,可以采取针灸,也可以通过药物或者气功等其他方法。壮医的治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九个方面:调气、解毒、补虚、疏通、固摄、平衡阴阳、调理气血、兼顾标本、三因制宜[7]。
切斯特曼翻译规范论所包含的期待规范和专业规范两部分内容,分别从读者期待和译者专业素养两方面对壮医治则翻译提出翻译要求。首先,译文应满足读者期待。中国民族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因而对海外读者有着吸引力,这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机遇,但是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在意识形态、文化背景以及价值观上存在巨大差距,这对于民族医药文化“走出去”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译者需要对读者群体进行精准定位,以满足读者对于译文的期待。译者应当从文学作品海外接受效度的角度进行衡量,恰当地选取合理的翻译策略,让海外读者走近中国文化,实现文化交流的双向往来。其次,译者素质关乎译文质量,译文质量关乎发行效果。民族医药文化想要在国际传播中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从译者专业素质的角度把关,通过提升译者专业水平,使得译文的水准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3 壮医药文化传播困境
3.1 文献研究不足 首先,缺乏对壮医药口述医药文献的研究。壮医口述医药文献是壮民族没有创立文字之前,壮民族通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记录下来的,反映壮民族医药药方、医药诊疗方法以及医药歌谣的口述科技档案资料[8]。 壮族地区并未发现用壮语记载的医疗理论与医疗经验的著作,但壮医医疗知识却广为流传,这与壮医口述医药文化有关。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正式发表的有关壮族口述医药文献的期刊仅有《壮族医药口碑文化概览》1篇[9]。 目前对壮医口头医药文献的研究相对比较匮乏。
其次,对壮医药的研究起步晚,仍存在问题与不足。近些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内有识之士开展了有关壮医医药文献的研究。黄汉儒等人针对壮医药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开展有关壮族医药史的研究。覃保霖等人通过对壮医致病原理进行考究,总结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壮医理论体系。韦金育针对包括目诊、甲诊在内的壮医特色诊疗方法进行归纳,提出系统的理论以指导实践。然而,针对壮医理论体系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研究手段需要创新,对于各种诊疗方法仍需系统、全面地整理。总而言之,针对壮医医药文献的整理任重道远,需要全方面、多部门协调合作才能行稳致远。
3.2 翻译人才缺失 壮医翻译属于科技翻译,专业性强,并且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需要译者严谨认真地对待,也對译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翻译技巧、翻译策略的探讨,更加要注重对于与壮医药相关知识概念的理解,这要求译者需要具备一定基础的医疗概念知识,并且及时请教具有壮医理论基础知识和医疗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学者,才能保证壮医翻译工作的顺利进行。
3.3 翻译理论不足 就国内研究而言,由于壮医语言的特殊性以及其跨学科的性质,在翻译领域鲜少被涉及。笔者以“壮医翻译”为关键词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仅得到6篇期刊论文,硕士论文1篇,且发表时间集中于2016~2018年。现阶段有关壮医翻译的学术探讨,所涉及到的翻译理论过于局限。以针对壮医术语规范性的研究为例,所涉及的翻译理论仍以“功能对等”为主。缺乏理论层面上的创新是制约壮医翻译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瓶颈。
4 模因论视角下壮医对外传播翻译原则
壮族在长期发展中也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而壮医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中医文化的影响。壮医与中医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与关联性。因此,在推动壮医翻译的过程中,以模因论指导壮医翻译实践的同时,应借鉴中医翻译的经验和现有成果,梳理壮医和中医的异同,求同存异,可以加速壮医翻译的进程。
4.1 接受性原则 模因在传播过程中,想要成功感染新宿主就要和其他模因竞争,以获得保存在宿主大脑中的机会。模因按照传播力度划分,可分为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强势模因具有多产性的特征,因此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多产性强调的是模因复制的速度越快、机会越多,从而散布得越广。如果模因所携带的信息能够以宿主认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就会便于宿主的记忆,从而实现“多产”,更好地在宿主大脑中存储。壮医治则涉及到由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演变而来的隐喻,如“阴”、“阳”和“气”。如果只是将其简单地音译为“yin”“yang”和“qi”,使得语言模因在传播的过程中,在同化阶段,不能有效地使目的语读者理解其所蕴含的文本信息,更加不能产生相关联想,在记忆阶段便难以停留在宿主的大脑中,在与其他模因竞争的过程中就会被淘汰,不能成功复制传播。为促进壮族文化的国际传播,积极推动其英译进程是必由之路。由于壮医所涉及到的致病理念、药理知识等具有专业性、地域性以及语言的特殊性,译者在面对与源语读者在文化、价值观、意识时态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的目的语读者时,翻译的表达要获得读者的理解,使读者得以接受,才能更好地传递源语所蕴含的壮族医药文化内涵。因此,接受性原则是壮医翻译实践中首要考量的原则。
例1:壮医治则“调气”的英译。
“调气”是壮医基于对“气”的认识而提出来的概念。中医的“调气”主要指的是治疗气滞、气逆、使气机通过调理达到平顺[10],而壮医的“调气”更侧重于治疗由“气”引发的各种病症。壮医认为“气”病主要涉及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头疼、风湿骨痛等。参照张奇文主编,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实用汉英中医词典》,如果只是将“调气”译为“regulating qi”[11],会使目的语读者对“气”的翻译“qi”产生疑惑。因此,笔者建议采用“音译+注释”的方式,将“调气”译为“regulating qi, the essential substance which constitutes the human body and maintains its life activities”以弥补目的语在壮医药文化认知层面的空缺,获得目的语读者的认同和理解,便于记忆。
4.2 忠实性原则 在数目庞大的模因库中,模因想要得以成功复制需要具备一定的特性,保真度便是尤为重要的一项。强势模因具有保真度的特征,便于其在“记忆”阶段能高效率地停留在宿主大脑中。所谓保真度,是指模因在复制的过程中,并不意味着其外在形式会原封不动地复制,但是其核心会被忠实地保留下来。“保真”只是一个程度的问题,并不是指模因原封不动地复制。模因复制的程度越忠实,其保真度就越高。保真度的内涵在于,在模因的传播过程中,并不是完全不发生变化,但是其内在所蕴含的信息仍能成功复制,意义被成功保留,因此,保真度的核心是“忠实”。坚持忠实性原则意味着,在壮族典籍英译的过程中,虽然文字语言形式在发生改变,由壮语转化成汉语,再由汉语转化成英语,但是其中所蕴含的壮族文化的精髓,文字背后的文化意义,不应随着语码的转化而流失。这要求译者坚持忠实性原则,谨慎选取用词,恰如其分地传递源语信息。
例2:壮医治则“解毒”的英译。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的机理、机制,人体疾病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疾病的发生有不同的病机特点。中医认为毒气,即疫疠之气,指有强烈传染病的病邪,包括一切瘟疫病和某些外科感染的病因。[13]这与壮医对于毒的认识有一定区别,中医对毒的认识基于有确切传染源的病因入侵人体而成,而壮医认为毒虚是引发人体疾病的重要原因,毒是一起切病因素的统称,该病机理论的形成与壮族地区所处的地理条件有着重要联系。壮族人民世代生活之地属亚热带,气候湿热,依山傍水,草木茂盛,自古以来便有、“蛊毒之乡”“瘴乡”“烟瘴之乡”之称。据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记载,“盖天气郁蒸,阳多宣泄,冬不闭藏。草木水泉皆禀恶气,人生其间,日受其毒,元气不周,发为瘴疾。此处清晰地阐述了瘴疾的病机。解毒是基于壮医对于毒的认识而提出来的治疗原则,所谓“解毒”就是运用药有物以及其他手段来祛除身体中的“毒邪”,壮医中的“解毒”更侧重于治疗因无形之毒而引发的毒病。《汉英双解中医小词典》将“解毒”翻译成reducing toxin[12]。英汉医学词典(第三版)将“toxin”解释为“毒素”,并不完全契合壮医对于“毒”的认识[13]。《实用汉英中医词典》,对“毒”的解释有3种:① toxic materials;② poisoning;③ pestilence[11]。结合上文涉及到的壮医药文化中“毒”的概念,“toxic materials”更符合壮医对于“毒”的理解,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壮医治则“解毒”的英译,应参照《新汉英中医学词典》,将“解毒”翻译成“removing toxic materials”[14]。
4.3 释意性原则 切斯曼特翻译规范论中明确提出的期待规范,指的是某一特定类型翻译的读者对该类型翻译的期待,即目的语读者在文本类型、话语传统等方面对译文的期待,例如,在目的语读者在译者对于词汇选择或词语搭配上的期待。期待会受目的语国家经济、意识形态、语言文化等因素的限制。切斯特曼认为期待规范是动态的过程,目的语读者对于译文的期待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标准,并且因人而异。从模因传播的角度而言,翻译规范的提出应是促进翻译模因的传播,否则将不利于强势模因的形成。在壮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翻译规范体系,以有效地提升翻译质量。翻译模因传递是译者被源语模因“同化”,再“记忆”之后,进行“表达”,这一过程可以被看作是译者对于源语模因“释意”的过程。因此,对于构建壮医药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翻译规范应基于方便模因传播的角度的进行考虑。为提升翻译模因的传播速度,扩大其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度,译者应在满足读者对译文的期待的同时,对原文准确地“释意”。释意性原则要求译者不应拘泥于原文的形式与某一特定词汇的固有理解,而是应该在保障源语意义传递给目的语读者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处理翻译中遇到的问题,达到变通的目的。
例3:壮医治则“三因制宜”的英译。
壮医治则中的“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具体而言就是,治疗疾病要考虑到季节、地域环境、以及人的个体差异,从而采取适合药物剂量和诊疗方法。壮医治则“三因制宜”为四字词语,言简意赅地从三个方面表述了对于疾病的治疗原则。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应只追求与源语在形式上的“对等”,而缩减译文字数,忽略有效信息的传达。对于“三因制宜”的英译应遵循释意性原则,使得译文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期待,不应源语在语法、语言结构上的特点而使得译文晦涩难懂。因此,译者需把握对源语精准“释意”,并保证译文通顺、流畅、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由于壮医治则“三因治宜”的概念与中医治则中“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具有一致性,因此对于壮医治则“三因制宜”的翻译,可参照《常用中医名词术语》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翻译,译为“treating the disease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 seasons and the individual”[15] 。
5 小结
由于翻译的本质就是跨文化传播,即用目的语对源语中的文化信息进行复制或移植,因此,对于翻译中信息的表达存在模因现象。译者用目的语对源语模因进行重新编码,即为模因的传播更换新载体,使得源语模因在新的阶段得以传播。壮医药文化对外交流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语言障碍,在保持壮医药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应准确、简明地英译,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从而促进民族医药文化对外交流。
参考文献
[1]Dawkins,R. The Selfish Gene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23-27.
[2] Distin, K. The Selfish Mem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56-71.
[3]Blackmore, S. The Meme Machin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99.
[4]何自然, 谢朝群, 陈新仁. 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5]何自然, 陈新仁.语言模因理论与应用[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4:92-93.
[6]Chesterman, A. Memes of Translation: 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7:64.
[7]王柏灿.壮医基础理论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03-207.
[8]王燕静, 杨洪生, 赵丽.少数民族口述医药文献整理研究综述[J].西藏科技,2018(12):26-28.
[9]罗婕, 壮族医药口碑文化概览[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9):62-64.
[10]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320.
[11]张奇文.实用汉英中医词典[M]. 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 2001:78-487.
[12]张廷模, 贾波, 廖崇德.漢英双解中医小词典[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45-146.
[13]陈维益.英汉医学词典[M].3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1128.
[14]方廷钰, 嵇波, 吴青.新汉英中医学词典[M].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218-230.
[15]帅学忠.常用中医名词术语[M].长沙:湖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195-233.
(收稿日期:2018-09-09 编辑: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