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正君,昝林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近年来,我国奶业发展迅速,但还有很多因素制约着奶牛泌乳性能的发挥,本文通过对陕西某奶牛场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胎次、饲料利用率、体细胞数、疾病预防与奶牛泌乳性能之间的规律,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以期为奶牛养殖提供指导,从而提高奶牛产奶量、改善乳品品质,增加奶牛场的经济效益。
对陕西某奶牛场泌乳牛进行筛选作为试验牛群,测定的奶牛是产后一周以后的泌乳牛,母牛个体标识(耳号)、系谱和繁殖记录清晰,牛场为机械挤奶,并配有带搅拌功能和计量功能的采样装置。
参测的每头泌乳牛每月采集奶样一次,两次采样的间隔天数为30 d,每头泌乳牛的采样量为50 mL,1天3次挤奶按4∶3∶3(早:中:晚)的比例取样。
依据红外原理做乳成分分析,测定乳脂率、乳蛋白率、尿素氮等相关数据,体细胞数是将奶样细胞核染色后,通过电子自动计数器测定得到。运用的设备有乳成分测定仪、体细胞计数仪、牛奶尿素氮速测仪、恒温水浴箱、保鲜柜、流量计、采样瓶等。
主要测定日产奶量、305 d产奶量、乳脂肪、乳蛋白质、尿素氮和体细胞数等。
1.4.1 乳脂率、乳蛋白率及脂蛋比 乳脂率是指牛奶中所含脂肪的百分比,正常含量为3.0%~3.5%;乳蛋白率是指牛奶中所含蛋白的百分比,正常含量为2.8%~3.8%;脂蛋比是指奶样中的乳脂率与乳蛋白率的比值,中国荷斯坦牛的脂蛋比在1.12~1.36的范围。
1.4.2 尿素氮 尿素氮是指奶样中尿素氮的含量,单位是mg/dL。牛奶中尿素氮的含量主要是用来判断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能量水平和瘤胃降解蛋白含量及能氮平衡等是否适宜,牛群尿素氮平均值大约在10~18 mg/dL范围[1]。
1.4.3 体细胞数 牛奶中的体细胞数是指每毫升牛奶中的细胞总含量,包含嗜中性白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及各种乳腺上皮细胞等。体细胞数能影响牛奶的产量和品质,牛奶中正常体细胞数为2万~20万/mL。我国各乳品公司在收购原料奶时,一般对牛奶中体细胞的要求是≤50万/mL。
(1)不同指标的数据按计算公式以每日为单位取平均数。
式中:P-在整个泌乳期中每次测定乳蛋白率的测定值
F-在整个泌乳期中每次测定乳脂率的测定值
M-某一测定值所代表的该段时间的产奶量
(2)为了统一奶牛产奶性能,全群日平均产奶量按4%乳脂率的牛奶作为标准奶(FCM)来进行比较。
FCM=M(0.4+0.15F)
式中:M-乳脂率为F的牛奶量
F-牛奶的实际乳脂率
(3)应用SPAS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表1中,各胎次平均305 d产奶量比较,二胎牛最高,为7 834 kg;头胎牛次之,为7 535 kg,三胎及以上牛最低,为7 507 kg。各胎次平均日产奶量比较,二胎牛最高,为33.6 kg;三胎及以上牛次之,为32.5 kg;头胎牛最低,为31.6 kg。
表1 分胎次平均产奶量统计表
注:同列数字肩标字母相同或未标,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下表同。
表2中,三胎及以上的泌乳牛高峰产奶量最高,为36.8 kg,其高峰日出现在开始泌乳的第82 d;头胎牛的高峰产奶量为34.9 kg,其高峰日出现在泌乳后的第81 d,高峰产奶量最低的为二胎牛,其高峰产奶量为33.3 kg,且高峰日出现在开始泌乳的第47 d。
表2 高峰日、高峰产奶量对比分析表
2.2.1 对脂蛋比的分析 脂蛋比主要反映日粮营养状况及瘤胃的健康状况,中国荷斯坦牛的脂蛋比在1.12~1.36的范围。其比值高,说明日粮中可能添加了脂肪,或日粮中蛋白质不足;其比值低,则可能是日粮谷物类精料太多或缺乏纤维素类饲料。表3中,全群平均乳脂率4.40%,平均乳蛋白率3.20%,平均脂蛋比1.37,乳脂率高于正常水平,可能与饲料中添加脂肪类饲料有关;平均脂蛋比正常,但泌乳阶段>200 d的奶牛脂蛋比1.51高于正常水平,表明奶牛日粮中蛋白质不平衡,品质差,缺乏必需氨基酸,如蛋氨酸和赖氨酸、日粮能量不足,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不足,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不足、饲料中添加了大量的油脂类脂肪、可发酵碳水化物含量不足。
表3 全群乳脂率、乳蛋白率及脂蛋比分析表
2.2.2 对尿素氮含量的分析 牛奶中尿素氮的水平可以反映出瘤胃中蛋白质的有效性,对饲料的转化率有直接的影响,正常值应该在10~18 mg/dL的范围内。表4中,全群平均尿素氮9.36 mg/dL,该奶牛群体的尿素氮水平整体偏低。仅有泌乳阶段<30 d的111 头牛和61~90 d内的477头牛的尿素氮含量在正常范围内,且<30 d和61~90 d的两个泌乳阶段的尿素氮水平也偏低,分别为11.34 mg/dL和11.29 mg/dL。
表4 全群尿素氮水平
在表5中,除11、12月干奶期外,符合原料奶收购标准的只有3月份,该牛场原料奶体细胞数整体偏高,主要是该牛场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卫生差,不注重疫病的防治造成的。
在表6中,参测牛体细胞>60万/mL有918头,占全部参测牛的21.97%,体细胞在20~40万/mL有774牛,占全部参测牛的18.53%,体细胞<20万/mL有1457头牛,占全部参测牛的34.88%,虽符合乳品公司收购原料奶(<50万/mL)要求的牛数占比75%左右,但全群平均体细胞数为60万/mL,远远高于理想值(<20万/mL),其平均体细胞数不符合各乳品公司的要求。
表5 2017年各月份平均体细胞数分布情况
表6 平均乳体细胞数分布
表7中,统计、分析参测牛场63头奶牛淘汰数据,其中,因乳房炎淘汰的有41头,占淘汰总数的65.08%,该牛场奶牛淘汰原因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工作不当和疾病防控措施不完善造成的,特别是奶牛乳房炎防治方面较差。
表7 奶牛淘汰原因分析
一般牛群理想胎次分布情况应是一胎占30%,二胎占20%,三胎及以上占50 %[2],本试验牛群一胎占41%左右,二胎占24%左右,三胎及以上占35%左右。从该结果看,牛群胎次比例失调,三胎及以上牛占泌乳牛比例偏小,制约了牛场单产水平的提高,同时也表明牛场淘汰率高,奶牛利用年限短,影响奶牛场的经济效益。305 d预测奶量是衡量泌乳牛产奶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有研究表明,奶牛产奶量最高的时期是第三胎和第四胎,在这之后产奶量会逐渐下降[3]。本研究中,305 d产奶量最高的是二胎牛,三胎及以上牛产奶量下降,这主要是该牛场平均奶牛使用年限短,且对三胎及以上牛饲养管理不精细造成的。高峰日到来的时期和高峰奶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胎次奶量。据研究表明,一般适宜的峰值日出现在泌乳的第30~50 d[4],高峰产奶量每提高1kg,相对于头胎奶牛来说产奶量可以提高400 kg,二胎牛的产奶量能提高270 kg,三胎牛的奶量提高256 kg[5]。该牛场的峰值日1 014头牛(占比24.28%)在理想的范围,其余都高于50 d,造成产奶量较低,分析该牛场高峰日延迟的原因,除了考虑疾病(乳房炎)的因素外,也与分娩时的膘情及干奶期饲养管理有很大关系。
DHI报表中理想乳脂率为3.65%,脂蛋比为1.12~1.13[6]。本研究中全群平均乳脂率4.40% ,平均乳蛋白率3.20 %,脂蛋比1.37,平均乳脂率和脂蛋比都处于较高水平,我们查看日粮配比发现是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类饲料,可发酵碳水化物含量不足造成的,同时也存在蛋白质不平衡,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不足等因素。据研究,泌乳天数在1~90 d的,牛奶尿素氮含量的建议值为17~18 mg/dL;泌乳天数在90~120 d的,尿素氮的建议值为16 mg/dL;泌乳天数>210 d的,其尿素氮的建议值为15 mg/dL[7]。本研究中,参测牛群平均尿素氮水平为9.36 mg/dL,是由于瘤胃细菌的数量可能减少,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下降,导致泌乳牛产奶量和乳蛋白含量降低,即使泌乳牛的日粮蛋白总指标合理,也要考虑蛋白质体系中RDP、RUP配置是否不平衡,增加日粮中蛋白或有效蛋白的供给。
牛奶中的体细胞数是判断乳房炎有无和轻重程度的有力手段,临床性乳房炎损失的乳量会达到20%~70%,甚至个别牛没有乳[8]。如果牛乳中的体细胞数含量达到10万/mL,乳脂率会减少0.010 %,蛋白质减少0.001 %[9]。本研究中,参测牛除3月份外其他月份体细胞数都达不到要求,全群平均体细胞数为60万/mL,远远高于理想值范围(<20 万/mL以内),且不符合各乳品公司的要求。该场奶牛体细胞数偏高,主要是由于牛舍环境差,牛卧地时乳房受感染,隐性乳房炎高发,工作人员挤奶操作程序不规范和防范意识不强等造成的。
据报道,奶牛乳房炎发病率约为20%~70%,严重影响牛奶品质,同时使产奶量大约降低10~15%,经济损失极为严重[10]。本研究中,在牛的各类淘汰原因中,因乳房炎淘汰的牛占淘汰总数的65.08%,主要是因为饲养管理、日常保健和乳房炎防控不到位造成的。
本试验中,对试验牛群进行奶样测定获得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尿素氮等数据,同时收集胎次、305 d奶量、日粮配比及淘汰原因等基础数据,对上述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了该牛场存在牛群结构不尽合理、饲料营养不平衡、乳房炎防治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应用DHI技术测定奶牛个体的多个经济性状(奶牛的产奶量、乳成分和体细胞数等),综合奶牛个体的基本信息(胎次、产犊日期等),通过DHI报表充分了解奶牛场群体和个体的遗传进展、繁殖、产奶水平等情况,及时发现牛场在饲养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奶牛场的经济效益。
应合理改进牛群结构,根据不同的胎次、生理期、泌乳阶段等严格分群,采用分群分阶段饲养的方法,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该牛群的乳脂率高于正常水平,尿素氮水平过低,是由于精料的营养成分不合理(脂肪含量过高)、饲料中蛋白不平衡造成的,应在奶牛日粮中应该添加优质蛋白,按所处生长阶段提供适合的日粮饲养,从而充分发挥奶牛的生产潜能。
乳房炎是该牛场奶牛淘汰的主要原因,奶牛患乳房炎后,乳腺组织受到病原菌侵害,直接导致产奶量减少,乳品质量下降,经济效益降低,同时,人工费和药物费支出增加,生产成本也增加。因此,要从饲养管理、卫生防疫、规范挤奶操作等多方面入手加强乳房炎的防治。